喜歡竹笛葫蘆絲的好朋友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每周分享歌曲簡譜與伴奏。如有個人需求請留言評論。
近日我在悟空問答回答了一個關於《為什麼很多吹嗩吶的農村人根本不懂樂理知識,但是吹嗩吶還是那麼溜?》的問題。引起了樂感和樂理哪個重要的一個話題,網友們討論的比較激烈。今日我就和大家具體說一下我自己的一個觀點。
本人自小學習竹笛,每日練習4小時,最後通過高考走竹笛專業考入大學本科。畢業開設音樂培訓學校,至今4年。可以說我自身經歷了從學習音樂到教授音樂這麼一個過程。不敢討論到底是樂感重要還是樂理重要,但我從自身方面還是有所感受,下面我來談一下我自己的觀點。
首先給大家說明一下什麼是樂感和樂理。
樂感:通俗來說樂感是指對音樂的感知,感受。比較抽象。比如說節奏感,調式感覺,強弱感等。
樂理:通俗來說就是音樂理論知識。書面上的東西。比如說音的四要素:音高、節奏、音色、力度。還有譜子的認識。把這些理論化,不在只憑感覺。
我大學畢業論文為《基本樂理對竹笛初學者的重要性》。我是主張學習樂理的。現在這個年代,喜歡音樂的人是越來越多,願意去學習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比別家的小朋友或者同學更加優秀。所以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去學習特長,音樂是其中最大的一塊。音樂中又分為聲樂、器樂、舞蹈等。而無論學習音樂中的哪一學科都必須要學習樂理知識,也就是說樂理知識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只有學會了基本樂理才能更好的學習具體的音樂學科內容。每一個學習音樂的小孩都會面臨考級,近年來每一個機構的考級都陸續加入了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這就強制了兒童學習樂理知識。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可以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自己所演奏的東西,可以通過樂理知識加入自己的技法。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老師。演奏的溜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演奏的有內涵需要樂理做基礎。
音樂的主要表現手段是音高、節奏、音色、和力度等等。樂理就是將這些音樂基礎理論系統化,是學習音樂的入門課程,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用最通俗易懂的解釋就是:樂理就如小學入學學習漢語拼音,學不好拼音,死記漢字,學好拼音,自查自學,一通百通。樂理差,識譜慢,難理解,極大影響學習音樂的進度。我們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我們現在學習音樂再也不像我小時候一樣了。我小時候學習真是長大了要把它當飯碗拿來養家餬口的。而現在大家學習音樂都是為了陶冶情操,加強素質。說白了就是彈了(liao)彈不了莫扎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聽出來是莫扎特,可以欣賞的了莫扎特,還可以和別人討論一下莫扎特。這才是當今學習音樂的方向。說的出口才能讓人欣賞欽佩。話到嘴邊說不出口,沒人願意花時間去感受你的感受。這就需要樂理知識來做支撐了。
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什麼才是音樂素養。不是說你會幾個樂器,能演奏多少曲子,就是音樂素養高。很多人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音樂,以為唱個歌,聽個曲就是音樂了。音樂是門科學,它要學習的理論知識很多很多。比如現在很流行的一些音樂風格:R&B節奏布魯斯、 Blues藍調布魯斯、Funky放克、Jazz爵士、Soul靈魂樂、PUNK朋克、Rock and Roll搖滾等。這些音樂風格都不一樣,到底哪裡不一樣呢?這裡面就包含了節奏規律不同,調式走向不同,速度快慢不同,和弦運用不同等。只有學習了解這些基本的樂理知識才能聽得出哪裡不同。對於專業音樂人來講只有學習了這些知識才能更好的演奏出曲子內容,才能創作出專業的曲子。
音樂感覺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樂理是人人都能學習的,但是音樂感覺卻不是人人都有的。我們要用樂理知識來慢慢的培養出樂感。我有一個學生和我學習了三年竹笛,節奏感很差很差,2/4,3/4拍根本打不準。一用手拍就忽快忽慢。但是他樂理學得好,理解其中規律。所以吹出來一點問題沒有。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觀點。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國民素質飛速提升的時代。我們真的需要什麼都學習一點。參加音樂會聽不懂,參加畫展看不懂,到時候真的很尷尬。樂理是書本上的知識只要你肯學,人人都可以學會。這對於學習音樂百利而無一害,我們為什麼不去學習呢?你說你樂感好,但是會了樂理知識會不會更好了呢?這樣就是畫龍點睛。
最後感謝一下和我一起討論,給了我靈感的好朋友。雲淡風輕3556 去看海61366456 禾火風來了 海林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