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汪濤報導:2020年,景德鎮市依託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平臺,全面推進鄱陽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同步開展生活汙水及垃圾、工業汙染、農業面源汙染、船舶港口汙染、水域採砂等五大整治行動,整治完成200個影響河湖健康的突出問題,取得了「碧水保衛戰」階段性重要成果。
生活汙水及垃圾整治方面。市第二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主體工程完工。西瓜洲汙水處理廠由原處理能力8萬噸/日擴建提升為12萬噸/日,通過提標改造將排放標準由原一級B提高至一級A。實施中心城區排水管網管線普查、西城區CCTV檢測和清淤項目,普查管網管線總長1322.72公裡,公測設圖根點847個,測量管線點133719個。對西城區截汙幹管CCTV檢測項目進行巡查,檢測長度22436.24米,管段數量366段。投資400萬元建設東城區截汙幹管CCTV檢測項目,檢測長度23公裡,工程已完工。建成投資5166萬元的高新區汙水管網改造完善工程和投資7120萬元的西城區主要道路雨汙分流改造工程。目前,景德鎮市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5%,縣城汙水處理率達到85%。全面推廣城鄉生活垃圾全域一體化和第三方治理。昌江區、珠山區、高新區和昌南新區環境衛生均納入一體化治理,清掃保潔、各類垃圾轉運、公廁管護、市容整理、垃圾分類試點等5大項16個子項全部納入一體化範疇。嚴格規範環衛公司對23.92平方公裡中心城區的環衛作業,增加清洗衝洗頻次,道路衛生及立面、水面環境顯著改善,環衛裝備快速提升,環衛車輛增至3500輛,固定資產投入1.17億元,道路機掃率達95%以上,道路保潔市場化率100%。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終端建設,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已開工建設,建築垃圾處理廠已建設完成,即將投入使用。建成壽安焚燒發電廠,景德鎮城區及周邊鄉鎮、浮梁縣全域生活垃圾每日進場處理量約688噸,日處理滲濾液200噸,全年共處理生活垃圾21.362萬噸,無害化處理率100%。19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已全部完成整治銷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城鎮生活垃圾焚燒日均處理能力1000噸,每日進場量達到670噸,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生活垃圾清運量的100%。樂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基本建立。
工業汙染整治方面。加強鄱陽湖濱湖區工業汙染重點治理,對涉磷企業進行排查,共排查119家,採樣監測47家,摸清了全市涉磷企業基本情況。大力開展工業汙染集中整治,3個開發區均已完成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並安裝在線監控裝置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園區汙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排放,具備安裝條件的重點汙染源企業已全部按要求安裝自動監控設施並與生態環境部監控中心聯網。強化重點企業排汙監管,全市共排查出42家「散亂汙」企業,已關停取締13家,整合搬遷6家,擬升級改造23家(已整改14家)。深入推進化工汙染整治,針對全市排查出的83家問題化工企業,按照「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的原則,對照問題清單逐一落實整治目標,明確完成時限,建立整改臺帳。
農業面源汙染整治方面。大力實施畜禽養殖防汙染行動,制定《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實施意見》,落實「三區」規劃,調整優化生豬養殖布局,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的建設,3家養殖企業已完成創建工作。浩然、宏益、三王牧業、石沫湖現代農業和滬樂生態養殖5家養殖企業申報創建已完成,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5%以上。大力實施農藥零增長行動,建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綠色防控與統防統治融合示範基地,新增綠色防控示範區9個,面積5500畝,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面積達30餘萬畝,加強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防治面積13050畝次,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5%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5%以上。大力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全市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192.3萬畝,取土化驗470個,谷樣47個,田間試驗10個,其中水稻早稻肥料利用率試驗和化肥減量試驗6個。大力實施漁業資源保護行動,依法取締網箱養殖,打擊投肥行為,編制《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設立池塘養殖尾水治理示範點2個,規模1096畝,逐步實現達標排放。開展增殖放流,放流各類魚苗1723.5萬尾。
船舶港口汙染整治方面。景德鎮市轄區內目前無港口、碼頭。所註冊貨船因無港口碼頭,不能停靠,均為港外營運。轄區內旅遊客運船舶已完成生活汙水處理器安裝。魚山碼頭項目加快實施,已完成總投資的38%,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編制了岸電設施建設,與碼頭建設同步進行。制定《景德鎮市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聯單制度》,根據景德鎮市水運發展實際情況嚴格對照運行。市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站建設已完成。
水域採砂整治方面。建立聯絡機制,印發《景德鎮市水利局等九部門關於建立河道採砂聯合整治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市水利、檢察、公安、工信、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九部門定期召開河道採砂聯合執法聯席會議,建立健全日常溝通、「兩法」銜接等長效機制。制定《關於建立「河長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的指導意見》,推動河湖管理常態化、機制化、規範化。開展聯合執法,強化協調聯動,深化「河長+警長」工作機制,開展河湖衛士「春雷2020」聯合執法行動,組織聯合執法行動47次,出動1356人次,動用車輛445臺次,清理整治非法砂石加工場35個,切割採砂船隻80餘艘。2020年,共立案查處非法採砂案件59起,其中樂平市57件,浮梁縣2件,刑拘2人,罰款73萬元。在省水政監察總隊的指導下,將4條非法吸砂船扣押到餘干執法基地,形成了依法嚴懲的高壓態勢,非法採砂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