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居民身邊多了親水花園,碧水保衛戰今年底收官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昨晚8點,運潮減河的耿莊橋上,李亮像往常一樣,將三腳架穩穩架好,等待時機,捕捉最美的河畔夜景。李亮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只要天氣好,他就會背著相機包去河邊拍照,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五六年。

這些年,讓李亮感觸最大的是通州水環境的變化。「就算經過截汙溝的排水口,也基本聞不到異味。」現在不管是通州哪個河段,河水看上去都是碧清碧清的,並且還經常有水鳥徘徊。即便不使用專業攝影器材,他照樣能拍出「高顏值」大片。

剛剛搬來通州的劉青芳,也對通州水環境豎起大拇指。住在太玉園小區的她,每天傍晚都會和愛人帶孩子來欣賞蕭太后河沿岸美景。「我們下午6點就出來了,那時天還亮著,水很清澈,還能見底。」以美麗的蕭太后河為背景,她一次次為女兒定格下明媚的笑臉。

從昔日雜草叢生的臭水溝到今日映照藍天的碧水清波,通州區水生態環境治理這幾年取得了顯著成效。

曾經,通州區黑臭水體共有39條河流、53個河段,長度264.34公裡,約佔北京市黑臭水體總長度的36%。自2016年起,通州區加快了黑臭水體的治理工作,通過拆除沿河違章建築物、拓寬河道、清淤疏浚等綜合措施,原先「腸梗阻」的河水漸漸變得通暢起來。

消除黑臭水體,源頭治汙至關重要。

在位於小中河畔的永順鎮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汙水處理站,記者目擊了水體「除黑」的全過程。只見流入處理站的渾濁汙水在經過生化處理、過濾等工藝處理後,變成了一道道透明的水流,排向小中河。在排汙口旁,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水體處理前後的標本,一個黑臭刺鼻,一個清澈無異味,前後變化一目了然。

這家汙水處理站,日處理汙水量約3000噸,經過處理的汙水可以達到北京市地方標準村鎮一級A,「已接近飲用水標準。」該處理站負責人不無自豪地介紹。

數據顯示,2019年通州區汙水處理率達到90.06%。截至今年初,通州區共建汙水處理廠站(再生水廠)160座,處理規模為48.46萬立方米/天,其中農村汙水處理設施96座,處理規模為9.91萬立方米/天;在建農村汙水處理設施45座,處理規模為1.45萬立方米/天。

黑臭水體還清,不僅要依靠先進的汙水處理設施,還要有嚴格的巡查管理制度。每日在河畔巡查的「河長」們,功勞不小。

手機App實時監測巡河路徑,微信群隨時匯報溝通,帶經緯度照片為登記表做完美備註……通州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通州區北運河、蕭太后河、小中河、運潮減河等13條主要河流、300餘條溝渠,統統都建立了河長負責制。在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健全「河長」體系的基礎上,還將探索建立「河長+警長+檢長」的工作模式,讓河道實現長效管控,從源頭減少私自排汙、破壞河道生態、隨意丟棄垃圾等行為發生。

經過幾年的努力,通州區黑臭水體已取得「看得見」的成效。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和氨氮4項指標均已達到國家考核標準,順利通過國家住建部、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考核,實現「長治久清」。不少困擾市民多年的臭水溝變得清澈起來,溫榆河、北運河、運潮減河等沿岸變成了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今年以來,在通州區水務局聯合區生態環境局開展的碧水攻堅戰行動中,2020年二季度通州區城市黑臭水體的交叉監測結果為:區域內21個有水條段黑臭水體河流全部達標,實測的黑臭水體條段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氨氮改善率為92.2%。

「今年是碧水保衛戰收官之年。我們不僅要對全區汙水處理廠進一步加強監管和監測,還要在農村汙水治理、黑臭水體管護、工業汙水治理等方面繼續加強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達到碧水保衛戰的各項指標。」通州區生態環境局水和土壤科負責人表示。

進一步開展源頭治汙,今年通州區將繼續推進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確保建成區和城鄉接合部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同時繼續開展41個村的汙水收集設施建設工作。持之以恆的精細治理,將推動全區水環境持續改善。水清岸綠的生態廊道將成為市民新的休閒空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號·北京通州官方發布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東航西北14輛新能源車投運 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這是東航西北分公司嚴格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總要求,在區域性減排上多措並舉取得的顯著成效。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東航西北分公司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國務院關於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總體要求,遵循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方針政策,緊密結合東航集團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戰略部署。
  • 通州百畝親水公園7月中開園
    原標題:通州百畝親水公園7月中開園   本報訊(記者張楠 通訊員馮維靜)通州西集鎮在拆除7萬平方米違法建築的同時,正規劃建設潮白河引河(牛牧屯段)河道兩岸景觀提升工程,為通州東部新增一處7萬平方米的「親水公園」,預計7月中旬開園迎客。
  • 北京啟動新一批「親水空間」,提升居民幸福感
    北京的水資源與水空間也非常多。不過這些水空間,有不少對老百姓來說,只能遠觀,不能去到裡面遊玩。這有些美中不足。而對當地居民來說,自然希望這類親水空間可以不斷地對公眾開放。 管理部門深刻感知公眾需求,不斷建設更多親水空間的同時,也將這些公共空間進行有序開放,讓更多市民可以在休閒時刻來到這些公共親水空間。如此,讓老百姓多了一些休閒好去處。
  • 富力金禧花園 親水園林最知春
    富力金禧花園社區,擁有近3萬平米新古典主義園林。漫步其間,入戶道路通過木橋與花園相連,並於兩側營造豐富入戶水系,景亭被高置於整個花園的中心,在其下輔以落差6米的5級跌水水系,滿目水景蔚為壯觀。社區各處分布有不同植被,為業主打造出「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並用大量曲線的道路設計,營造曲徑通幽、豁然開朗的視覺感受。為了保留區域原生景致,還將胸徑達81釐米的五棵百年古樹保留了下來,居於其間,自有一番對景暢懷之幽情。
  • 麗水打好「碧水保衛戰」守護最美生態
    近年來,麗水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的重要囑託,圍繞「高水平推進五水共治」和「決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總體要求,打好「碧水保衛戰」,守護萬山滴翠、層林盡染、魚翔淺底、繁星閃爍的最美生態,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擴大生態比較優勢,打造大花園最美核心區,全市水環境質量一直穩居全省首位。
  • 城市地表水質量穩居全省第一 麗水打好「碧水保衛戰」守護最美生態
    城市地表水質量穩居全省第一 麗水打好「碧水保衛戰」守護最美生態 2020-09-1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上海|蘇州河畔又多一個親水觀光臺!黃浦段居民喜提最美花園
    主題為「蘇河之門」的景觀綠帶日前在外白渡橋蘇州河畔悄然呈現,一個鋼結構的親水觀光臺也已建成。昨天(8日),記者拍攝位於黃浦區南蘇州路76號名為「文明林」的景觀林帶和鮮花綻放的花園。花園設計以花為媒,以林為調,將划船俱樂部與外白渡橋連接,將悠久船文化歷史與生活藝術有機結合,打造浪漫、多彩的最美花園。
  • 市民盼銀川都市圈親水大街高架快速通道年內完工
    「銀川市雖然道路寬、路況好,可路口密、信號燈多,高峰期容易堵。」王女士家住金鳳區親水大街南段的親水花園,在親水大街北面的閱海灣商務區上班,「我身邊認識不少人都跟我一樣,每日要南北而行跨越半座城上下班,早晚高峰那叫一個堵,聽走寧安大街和正源街的朋友說,那兩條路更堵。我想等高架修好了,像我們這樣的出行者就可以不從城裡穿行了,我和朋友都覺得挺好,也挺期盼的。」
  • 親水大街高架快速通道年內完工...
    「銀川市雖然道路寬、路況好,可路口密、信號燈多,一到高峰期就容易堵。」聽聞銀川都市圈親水大街高架快速通道工程已開工,開了十多年出租的「的哥」馬師傅不禁感慨,「和北上廣的同行聊天,就羨慕他們城裡的高架,從城南到城北、城東到城西,不用進城也不用等紅綠燈,現如今咱銀川也快有了,對於我們這些常年和路打交道的職業師傅來說,太期盼了。」銀川都市圈親水大街高架快速通道工程現場施工作業情況。
  • 打造花園景觀、建設步道、親水平臺…長寧又一精品小區開工啦!
    打造花園景觀、建設步道、親水平臺…長寧又一精品小區開工啦!、建設步道,提升親水平臺環境……新涇鎮金虹苑精品小區改造工程已正式開工,工程預計年底完成。
  • 人大附中通州學校明年開建
    (記者李澤偉)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調度會日前召開,安貞醫院通州院區、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計劃年內開工,人大附中通州學校明年將開建。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今年城市副中心教育領域重點建設的項目一共有4個,其中高校1所,中小學3所,年內計劃全部開工。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幸福新蘆淞擦亮生態底色
    紅網時刻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羅夏風 株洲報導 回眸「十三五」,蘆淞區的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青山越來越美……環境就是民生,五年來,蘆淞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生態環境的靚麗底色
  • 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將媲美浦東 規劃七大功能區
    中新網7月27日電 26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新城-通州投資環境及項目推介會」上獲悉,將成為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區域的運河城市段項目已被規劃為7個功能區,且該項目的建設標準將不低於上海浦東。>   年底起7功能區地塊將陸續入市  「目前通州實施的眾多項目中
  • 北京通州百畝親水公園7月中開園迎客,集休閒、健身、賞景於一體
    眼下,西集鎮正處於打造生態休閒小城鎮、建設美麗鄉村的關鍵時期,按照全面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和「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要求,今年該鎮拆除7萬平方米違法建築,同步規劃建設潮白河引河(牛牧屯段)河道兩岸景觀提升工程,為通州東部新增一處7萬平方米的「親水公園」,以及21米高的燈塔地標性建築。
  • 北京亮馬河景觀廊道年底完工 增設親水平臺兩處
    相關負責人表示,亮馬河經過景觀廊道建設後,在實現「淨水」同時,將為居民提供一處優美安全的「親水、近水、樂水」開放水岸。按照計劃,亮馬河景觀廊道工程年底完工。亮馬河將還清歷史上,亮馬河畔水源充足、牧草豐富,明代皇家沿河設置御馬苑,讓皇差歸來或久圈飼養的馬群到此撒歡;亦有遠來客商的馬馱車隊來到這裡,在河畔給馬匹餵飲洗涮,洗完後的馬匹就在河岸上風晾乾鬃毛,故名「晾馬河」。
  •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8.5平方米
    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越來越多市民感受到上海近幾年的綠意似乎一下子就在身邊「噴湧而出」。
  • 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今年開診!這些大醫院也落戶通州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   了解到了最新進展!   也就是說   今年底   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就要開診啦!
  • 生態環境部:7.7億居民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有力提升
    中新網1月17日電 在生態環境部今日召開的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三年多來,生態環境部累計完成2804個水源地10363個問題整改,一批久拖未決的老大難問題得到糾正,7.7億居民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有力提升。
  •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5年後,踱步最多20分鐘,黃浦江東岸濱江沿線的多座公園就有粉黛亂子草。倪阿姨的「追粉之旅」不再折騰。越來越多上海市民都有類似獲得感。在他們看來,上海近幾年的綠意似乎一下子就在身邊「噴湧而出」。一組數據印證了這種普遍的獲得感。2015年底,上海僅有165座城市公園。
  • 從沿江不見江到近水也親水——「鋼城」馬鞍山守護碧水東流記
    新華社合肥9月12日電 題:從沿江不見江到近水也親水——「鋼城」馬鞍山守護碧水東流記新華社記者王正忠、姜剛、董雪從末端截汙到系統治理,推動返黑返臭的水體轉清;總體規劃專項推進,扭轉長江岸線髒亂局面;監管和鼓勵並舉,促進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記者近日在橫跨長江兩岸的安徽省馬鞍山市採訪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