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以為,世界上最痛的也不過宮縮陣痛了,但是還有比這更痛的,就是手剝胎盤。沒有經歷過的不會懂,但經歷過的人卻是刻骨銘心。
手剝胎盤到底有多痛?這才是最真實的描述
有人形容手剝胎盤就像活生生被扯掉一塊肉一樣,還有人說,作為一個醫學生,在親眼目睹了手剝胎盤的「慘狀」後,讓她開始對生孩子這件事無比恐懼。這不是誇張,而是在很多丈夫看來「不就是生個孩子嘛」這樣輕飄飄言語後沉重的真相。
手剝胎盤是什麼?
胎盤娩出屬於第三產程,正常情況下, 50% 的媽媽胎盤都會在 5 分鐘內自行娩出,90% 會在 15 分鐘內娩出,而根據《中華婦產科學》所說,胎兒出生後一小時胎盤仍未娩出應視為異常。
「不能娩出」大概有三種情況,有的是胎盤已經從子宮壁剝離,但是宮頸口內口提前關閉,導致胎盤滯留在子宮內;有的是卡在宮頸口;還有一些是胎盤還粘連在子宮壁上,沒有剝離。
胎盤殘留會限制子宮的收縮,這也是造成產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保證產婦的生命安全,醫生就會「手動」掏出或剝離。
手剝胎盤的過程
第一步:探清位置
醫生戴上消毒手套,將手慢慢伸進產道,到達子宮內部,找到胎盤並摸清大概的情況。
第二步:徒手剝離
醫生一隻手壓住產婦的肚子,固定胎盤位置,伸入子宮的手沿著子宮壁慢慢地從邊緣把胎盤剝下來。
第三步:檢查殘留
胎盤取出後,醫生再次將手伸入子宮,檢查是否有殘留,有的話,則繼續清理,必要的時候還需要用工具鉗除或刮除。
第四步:按壓肚子
醫生雙手用力按壓產婦肚子,幫助排出汙血,並使子宮儘量恢復原狀。
看著動圖是不是感覺肚皮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別害怕,雖然手剝胎盤很痛苦,但也只是少部分媽媽會經歷。
這些媽媽更容易發生胎盤殘留
1、有多次人工流產史
流產次數過多容易使子宮內膜損傷、感染,再次懷孕後,可能發生蛻膜發育不全、胎盤附著面積增大或者產生粘連而不能自行剝離。
2、妊娠間隔較短
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兩次妊娠間隔時間至少要3年,才能保證子宮功能和結構狀態完全恢復。若少於2年,發生胎盤殘留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
3、存在妊娠合併症
相對於普通孕婦來說,存在妊娠合併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孕媽更容易發生胎盤殘留。
4、子宮收縮乏力
經過第一、第二產程的長時間奮戰,很多媽媽都會出現宮縮乏力的情況,而這也是造成胎盤殘留的常見因素。 除此之外,還有高齡、胎盤形狀異常、產婦本身有炎症等其他原因。
胎盤黏連可以如何避免?
1、 研究證實,人工流產和胎盤黏連有密切關係,因此就要避免相應的刮宮術或清宮術。
2、孕期注意飲食保健,預防婦科炎症,做好產檢,避免妊娠糖尿病等症。
3、做好避孕措施,減少流產次數。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都說媽媽不易,但這大多數時候只是女人間的惺惺相惜,對男人來說,不就是懷個孕、生個孩子、養個崽而已嘛!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所有的爸爸都能理解妻子的辛酸和痛苦,也祝願所有的孕媽順利生產。
以上內容來源於媽媽網,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想觀看更多文章,也可以下載孕育管家app,觀看孕期資訊,360°全程管理,呵護孕期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