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篇」聽了「六老師」的話,我自己也「笑不出來」了

2020-12-13 90回憶倉

86版的《西遊記》是伴隨我們90後一代人成長的一部優秀影視劇。六小齡童(章金萊)老師扮演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還記得小的時候,最喜歡的神話人物就是孫悟空,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像孫悟空一樣無所不能的英雄。

經典劇照

但是前一段時間,六小齡童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之前參加的一些綜藝節目,也被網友們紛紛挖出來加以吐槽。

「髭毛炸鬼」孫悟空

一時間,「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文體兩開花」、「零糖麥片」、「六學家」等梗為廣大網友所熟知。

網友們的惡搞作品

到底是怎樣的言論使得這位老藝術家處於晚節不保的境地?

還記得以前小的時候,每當電視上出現熟悉的西遊記序曲,就會讓媽媽停止換臺。

毫不誇張的說,西遊記在電視上重播了近3000多回,我也基本上看過3000多回。從幼兒園一直看到小學,在從小學一直到上中學。感覺這個版本無論怎麼看,都是那麼的令人回味無窮。

再後來網絡越來越普及,記得在初三的時候,自己也在網上找過一些六小齡童老師參加的一些綜藝節目。諸如《開講啦》,以及猴年慶祝晚會,我都是一字不落的看下來。

依然印象很深刻,在開講啦有一個小男孩反問六小齡童老師。您在30年之前的確是做了創新,那麼30年之後您做到創新了嗎?這一問將章老師難住了。

提問現場

當時自己也非常為六小齡童老師去辯解,認為這個發言者不懂得什麼叫童年,什麼叫回憶。但是在看過他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後,我的態度漸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作為國內西遊記相關作品的大師級的人物,本可以對後人的其他關於西遊記的作品抱以客觀、包容的理性視角去看待。但他在多場綜藝節目和個人演說中的表現,總算感覺希望將西遊文化據為己有的感覺。經常諷刺星爺的《大話西遊》(雖然沒有明確指出),甚至像《龍珠》這種僅僅是借用了孫悟空名字的動漫。在某次節目中,甚至放言「一千人心中只有我一個孫悟空。」

其次,細細翻看他每一次出席活動,臺詞幾乎從未換過,無非就是以前掙不到錢、小猴子敬禮、然後就是習以為常的批判「孫悟空怎麼能談戀愛呢」。雖然無可厚非,但這樣的表現給人的感覺,與幾十年前那個敢於創新的章老師怎麼也沾上邊了。

讓大眾對西遊文化感興趣,從而引導大家去了解真正西遊記,我們不僅要「文體兩開花」,更要「傳統創新兩開花」,讓更多的的年輕人愛上西遊文化。

相關焦點

  • 「家庭」送孩子上學,比「乖乖聽老師的話」更該對孩子說的3句話
    然而,左一句,「記得要聽老師的話」,右一句,「上課專心認真一點」。卻很容易讓孩子視上學為畏途,好生壓力。送孩子上學,爸媽可以怎麼說呢?適合說什麼呢?就讓我們仔細來思考,吸引孩子願意上學的誘因會是什麼?試著和孩子分享、討論這些關鍵因素。
  • 「翻譯」《食戟之靈》原作擔當附田老師聊作品《食戟之山治》
    於是在詳細的聽了內容後,興奮過頭了。感覺從頭到指尖的血液都燃燒起來了!佐伯老師和我一樣非常喜歡「ONE PIECE」,和我說「絕對想畫!」(笑)。然後這個話題就進行下去了。然後考慮到揭載預定時期發現時間完全來不及…抱著「就算累死了也無所謂了」的勢頭完成了草稿。最初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是2017年6月左右,還真的是跨越了一年的企劃呢。
  • 17歲學生愛上自己的老師!!「老師,我可以喜歡你嗎?」
    有表示對於不倫之戀拍成影視很不解,覺得難為情。也有表示少女心炸裂,一秒甦醒青春時期的那些事。不知道你看完上面這個片段有何感想呢?這部電影確實有些不適合目前的初高中生。畢竟這個年紀的少男少女,叛逆、單純、洋溢著青春的荷爾蒙,對異性充滿好奇。會分不清那種感情是崇拜、暗戀、同情還是好感,很容易對「愛」造成一些誤解。
  • 藝柏考研|影視類考研院校總結「北京篇」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下,國家對於藝考採取的臨時舉措也無一不在反應未來藝考改革的趨向。於是乎很多藝考落馬的學生以及未來想要從事影視工作的學生,往往也都想通過考研重新去往喜歡的院校,或者是為自己的未來重新定向。
  • 銀時不會說「請等我回來」,他會說「我不再酗酒了」
    不應該是起床鈴聲的嗎?!好吧,很多小夥伴的起床鈴聲是「Mr. Raindrop」,果然是銀魂粉絲,相比之下,我就比較簡單,到現在,我用的鈴聲都是最簡單的「嘟~嘟~嘟~」,有機會我們一起聽一聽?(這句話汙了,開個玩笑)銀時還唱過一首,確切點說,是杉田智和老師唱的幾首,其中一首很好聽的叫做「化千風」或「化作千風」也可以是「化為千風」,反正你懂那個意思就可以了,不是華為千風就行。
  • 93 年的我是「後浪」嗎?不,我是前浪
    中午的時候,各種「前浪」出現了。有人要對「後浪」吹毛求疵,有人說拒絕處於同一條河流。朋友圈裡的各種嘲諷也出來了。我只點進去看了「 bilibili 獻給爺一代的演講《前浪》」,笑得很開心。我大概知道「後浪」是什麼意思了。這是 B 站給用戶的獻禮,也是個 B 站的推廣。朋友圈裡的廣告位,應該不便宜。
  • 「UW篇」我是如何從SCAD的視角看MHCID的
    雖然聽起來不多,但要想要平衡找工作的時間(準備面試,做design challenge,到處飛onsite),再加上趕作業,熬過得夜估計只有自己和家裡的貓曉得了hh。今年很多大司甚至不招new grad。更何況大部分university grad的空口放出來的時機很多都是秋季和春季,也就是說如果上心的話,第一學期結束就可以開始瘋狂的投簡歷了。所以之前沒有實習或者工作經驗或者不急著找工作的話其實不太建議選擇一年的項目。
  • 該如何明確自己寫的是「作文」,還是「文章」?
    好幾年前,請教過語文老師一個問題:一篇作文怎麼才能成為一篇文章?就是,「作文」和「文章」有什麼區別嗎?記得老師回復的是:只要這篇文章有體現出你要表達的一個明確觀點,就算是一篇文章了。有人回答:作文是為了應試,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而新媒體文是為了迎合用戶的需求。兩者本質屬性不同。一個為了達到要求,一個為了迎合需求,要說真的有區別的話,那大概就在於前者被動,而後者相對而言更主動一些。這又不禁讓我想起「上學」和「讀書」的區別來。上學,官方一點就是接受教育,隨意一點也叫作「讀書」。
  • 「老師,我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只有老師的話,他才會聽。」
    已經有很多家長跟我說了這樣一段話「老師,我管不了我的孩子,我們說啥子他都不會聽。他比較聽老師的話,只有老師才管的到他。麻煩老師幫我們把他管嚴一點。」家庭教育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家裡,可以說家庭教育是孩子發展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礎。不可缺失。
  • 林俊傑合體五月天 「行走CD、翻譯機」發功萬人笑瘋
    「黑暗騎士」這首歌自五月天此套巡演開跑至今,昨首度找來原唱林俊傑站臺,阿信開心說:「時間全部交給JJ。」JJ在一旁笑說:「我知道你們要去哪裡,全部都要去後臺打『傳說對決』(手遊)對不對。」話鋒一轉,他感性說:「寫完這首『黑暗騎士』後,一直期待跟五月天完整呈現這首,終於可以說,『大家好我們是六月天』。」最後他們排排站來個「六月天」正式版自我介紹。
  • 「師門」中做「真人」的十二招
    也就是說,你剛才說的看法,和「尊師重道」並沒有關係,只是你在硬要要求「這個世界必須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罷了。所以你聽起來很客氣的疑問,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很霸道的疑問。另外,你幾次問我的時候,都屢屢在一開頭就先說:「叔叔,有一個問題,我不知道適不適合提出來,請問我可以問嗎?」還沒先告訴我問題的具體內容,就要我先告訴你「可不可以問」?你是要挑戰我有沒有「他心通」的神通力嗎?
  • 男生跟朋友自稱「わたし」會被笑?日語「我」在不同語境的表達形式
    日劇裡常聽到日本人自稱「我」會說「わたしwatashi」,漢字寫成「私」,但又會在漫畫上看到「俺」、「僕」。它們都代表「我」,用法卻不同,不小心搞錯了可能會被笑喔!這篇文章幫大家整理好,花3分鐘就能記起來!
  • 怎樣培養自己的「洞察力」?
    怎麼能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呢?有沒有方法?輝哥可否願意聊一聊?張輝:有一個詞可以概括:直達本質的能力,即洞察力。今天我就來簡單談一下我自己是如何培養洞察力的。首先定義一下洞察力,其實很簡單,就是反過來說:直達本質的能力。有朋友問:這不是繞圈子,把自己給繞進去了嗎?且聽我解釋:我需要一個簡短的詞來在文中反覆引用,而非一個短語。所以,我需要引入「洞察力」這個詞。
  • 山田涼介談「暗殺教室畢業篇」稱:何時才能像二宮和也一樣!
    JUMP的山田涼介主演的「暗殺教室~畢業篇~」的Blu-ray/DVD將在10月12日發售。收錄了本作的特別版本的山田和監督羽住英一郎也收錄了直觀評論。   憑藉前作「暗殺教室」獲得第39屆日本Academy Awards新人演員獎的山田涼介說「這是最高的孝敬父母的方式,也給了自己自信。」。
  • 我與「改變自己」的故事,我與寫作的故事
    如果希望和這些朋友一起,加入「改變自己」,請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會員。@會員      Daisy汪巧麗一段關於改變自己與我的故事2015年初就訂閱了改變自己的每周語音,那應該是朋友推薦給我改變自己不久後的日子吧。
  • 千萬別再「學英語」
    美國是多元化的國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複雜的英語,比如去快餐店時,店員在你點餐時,總會問你「Here or to go?」,意思簡單到幾乎不用解釋。但是在課本上,不會有人教你如此簡單的英語。這就是語言環境的好處。但是我們還沒有奢侈到為了掌握英語而特意安排一年的國外旅行或者出差。而離開校園後,如果正好不在外企,我們該如何為自己打造一個「用英語」的環境呢?
  • 臺灣「Magic Studio魔法練習生影視科技互動特展」
    Studio魔法練習生影視科技互動特展」2019暑假唯一影城式原創主題展,以10個新奇有趣的互動數位科技,打造探索電視電影科技的主題式片場;囊括12組史上最受歡迎的原創IP童話明星群,豪華演出專屬劇組角色的沈浸式互動遊戲;熱烈招募練習生加入,在寓教於樂的各職業場景中,暢遊幕前幕後的影視科技,玩樂、知識、拍照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 對不起,看完評論我笑不出來
    吃瓜群眾看完評論都在捧腹大笑,而我卻笑不出來。李教授在廚房做飯,女兒在客廳裡對她說:「媽媽,我把成績念給你聽。」李教授聽到這個消息沒有變得緊張兮兮,而是當做一件很平常的事,繼續在廚房摘菜。李教授說,她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所以一般都從分數高的開始念,最後念數學。等到要念數學了,孩子會給媽媽打預防針:「媽媽,我接下來要念數學了,你做好心理準備。」
  • 南懷瑾老師:六妙門的六字治病方法
    又來了,都知道不知道,記得不記得?呵、呼、你寫嘛、寫嘛,不要等我來啦。曉得六個字,噓、吹、嘻,對了嘛。吹、嘻,歡喜的喜,口字旁有個喜。還有個「呬」,這個大家都知道,是不是都知道,都知道!真不知道,你們不是上過這個課嗎?沒有啊!六妙門沒有上過的呀?教務長,下一次把六妙門好好拿出來研究研究吧。有些同學知道吧。
  • 聽讀生產力:iPhone「朗讀屏幕」功能的 9 種高效用法 | 有用功
    今天這篇文章,我要更深入的來跟大家分享:「聽讀」的生產力,讓手機朗讀某些內容給你聽,從而解決某些空不出眼睛來處理的情境。如何在 iPhone 上開啟朗讀屏幕功能?因為我從去年 Android 轉到了 iOS,目前是使用 iPhone ,而今天要分享的是我的真實應用案例,所以也以 iPhone 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