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演外軍野戰彈藥庫:用布滿倒刺的鐵絲網圍起

2021-01-10 中國軍網

(原標題:探秘聯演外軍野戰彈藥庫)

新華社內蒙古朱日和8月28日電(記者王東明、王笛)「和平使命—2014」聯演實兵實彈戰役實施演練將於29日打響。外軍所需彈藥如何存儲管理?安全由誰保障?聯合戰役指揮部裝備保障組副組長李飛帶領新華社記者走進外軍在朱日和訓練基地的野戰彈藥庫。

首次採用國際標準海運貨櫃存放彈藥

聯演中,經5方協商確定,外軍野戰彈藥庫由中方建設,外圍警戒由中方負責,而各自彈藥則由各方自己管理。

「請留下手機和火種!」走進用布滿倒刺鐵絲網圍起的外軍野戰彈藥庫,哨兵提醒所有人將手機、打火機等物品存放在入口的火種箱內。

外軍野戰彈藥庫修建在一個偏僻的丘陵上。李飛和戰友們利用丘陵的落差,在丘陵腰部用土墊起了一個平臺,裝彈藥的卡車車廂與平臺高度大致相當。

李飛說,這就大大提高了裝卸彈藥的效率。

平臺周圍用布滿鋒利刀片的蛇腹形鐵絲網布起第二道防線。成「凹」字形擺放的海運貨櫃,存放著參演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4國的全部彈藥,俄羅斯的數量最多。

李飛說,這些都是國際標準海運貨櫃,每個容量為5噸,「貨櫃堅固且便於運輸,美軍作戰也多使用它」。

出庫彈藥不能回存

在平臺上,存放各國彈藥的貨櫃間也用鐵絲網間隔,區分成4個區域。每個區域大門的鑰匙由各方掌握。

李飛說,外軍對彈藥非常重視,每天都會有人來檢驗、擦拭、調教彈藥,前來的外軍都要經過嚴格的身份認證後才能進入。而領取彈藥的程序更複雜,要提前向中方提交申請說明彈藥出庫時間等信息。

按規定,彈藥要整箱出庫,且一旦出庫就不能再回存,以免發生意外。未使用完的彈藥,要在劃出的指定區域集中銷毀。

中國對外軍野戰彈藥庫布置了周密的安保措施,採取固定哨和流動哨、安防和技防相結合的方式,24小時流動執勤。

彈藥管理無小事

李飛說,外軍彈藥庫的每一處設計,從整體選址到局部構造,都體現了安全第一。

在貨櫃周圍,挖有一圈防洪溝,主要是為了減少雨水對彈藥的侵蝕。在防洪溝內又築起了一圈高1米左右的防爆堤,主要作用是減小一旦發生意外後對外圍的衝擊破壞。

除防洪、防爆外,彈藥庫還要防雷。在外軍野戰彈藥庫的四周共裝有6根避雷針。而監控和滅火設備,更是必不可少。

很多彈藥對溫度、溼度等存放條件有限制要求。貨櫃和平臺上都進行了防靜電處理。朱日和訓練基地日照強烈,貨櫃內溫度最高可達60攝氏度,為此,貨櫃頂部加蓋了一層防曬網和偽裝網,不僅使箱內最高溫度降至40攝氏度左右,更增加了隱蔽性。

相關焦點

  • 中華神盾艦與外軍聯演不帶翻譯 官兵英語交流
    聯演,提升素質的生動課堂——隨蘭州艦參加東協「10+8」海上安全與反恐聯演見聞5月8日,本次東協「10+8」海上安全與反恐聯合演習海上科目結束後,參加演習的中國海軍蘭州艦抵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碼頭這次聯演,蘭州艦先後派出多名觀察員到外國軍艦參訪,並接待多批外軍觀察員來艦訪問。值得一提的是,我方觀察員出行沒有專職翻譯陪同。「不帶翻譯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視,而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能夠用英語與外方順利交流。」演習中,蘭州艦副對空長馬燕平作為觀察員登上澳大利亞軍艦。儘管在艦艇服役不到4年,但他已經隨艦出訪過6個國家。
  • 這帶倒刺的鐵絲網 是用來對付移民大軍的
    美軍正在邊境部署帶有倒刺的鐵絲網第一撥中美洲「移民大軍」壓境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派出的首批現役軍人目前已抵達美墨邊境「戰場」,開始鋪設鐵絲網「迎接」移民大軍。 為應對中美洲移民,川普向美墨邊境派兵1.5萬人,首批已到達100餘名現役軍人。上周五,他們通過部署鐵鏈圍欄的方式,應對即將到達的「大篷車」移民。
  • 戰場上的鐵絲網有何用?為什麼可以阻擋士兵?一般人不明白
    鐵絲這個東西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大量的運用到了戰爭當中,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陣地前面布滿了大量的鐵絲網,那麼這些細小的鐵絲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一根鐵絲並沒有什麼作用,兩根鐵絲也不會產生什麼殺傷力,可是當無數根鐵絲相互纏繞擺在陣地前面的時候,它的作用就變得十分明顯了。
  • 中國海軍常態遠航出訪 赴東南亞聯演不帶專職翻譯
    中國海軍常態遠航出訪 赴東南亞聯演不帶專職翻譯 2016-05-03 08:46:41參與互動    「本次聯演沒有專職翻譯
  • 中國海軍赴汶萊、新加坡參加聯演不帶專職翻譯
    在汶萊多國協調中心禮堂,記者看到蘭州艦副艦長範海、某支隊參謀肖帆等參加第一次多國聯席會議時,用流利的英語與對方就軍艦到碼頭的安全管理、後勤保障等問題自如交流。   「自信背後是汗水!」蘭州艦實習艦長朱正中告訴記者,過去他們參加這樣的大型外事活動,基本上都要上級派來專職翻譯進行伴隨保障,如今隨著海軍建設逐步走向國際化,海軍官兵的英語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 為啥鐵絲網能當作防線?老兵:看上面有啥就懂了,再膽大也不敢闖
    導語:為啥鐵絲網能當作防線?老兵:看上面有啥就懂了,再膽大也不敢闖在我們的平常日常生活當中,鐵絲網隨處可見。一般有鐵絲網的地方,就代表著這個地方不讓別人隨意攀爬過去,起到了一定的防護作用。鐵絲網顧名思義就是用鐵絲編成的網,是一種網狀障礙物,用有刺或者是無刺的鐵絲固定在樁上。
  • 鐵絲網不能擋子彈,為何士兵們都害怕?一個小發明改變了世界戰爭
    鐵絲網絕大部分可不僅僅就是由鐵絲纏繞組成的網,這些鐵絲上都布滿密密麻麻的尖銳刃口,並擁有倒刺設計。別看鐵絲網拉那麼長,成本比修牆還要低得多,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鐵絲網成為了塹壕戰中最重要的防守武器。鐵絲網發明於19世紀的美國,當時伊利諾州的多個大農場主聯合起來,希望能夠使用簡單的方法和便宜的材料來限制牛和其它牲畜的活動範圍,並防範野獸入侵。
  • 濟南大明湖的荷花怎麼都用鐵絲網竹膠板圍起來了?
    細心的市民發現,大明湖的荷花都被鐵絲網和竹膠板包圍了起來,為什麼要這樣呢?其實,這裡面還真有故事。「大明湖荷花盛開很不容易。」大明湖風景區園容科的李夏說,荷花生長最適宜的是在20-50釐米的淺水區,喜歡溫度高的環境,但是大明湖的泉水是恆溫的,而且水深,另外湖裡有很多遊船,對荷花也有一定的影響。「為了精心呵護每一株荷花,我們費了不少勁。」
  • 這場「燃爆炫酷拽」的反恐聯演,確定不了解一下?
    外軍參觀演練場所 我方官兵向外軍介紹聯演活動安排 本次演習以城區反劫持、奪控據點和
  • 全球最大軍火庫有多大?內置彈藥打一次世界大戰也用不完
    說到軍火庫就會想起清朝末期,當聯軍打開軍火庫之後,發現倉庫當中居然存在著大量的先進武器。只不過因為封存的時間實在太長,有些武器已經受潮,不能再使用了,這段歷史我們確實應該銘記。接下來要說的軍火庫就跟清朝的軍火庫相差很大了,這個軍火庫是全世界最大的軍火庫,它是由2000個碉堡組成,每個碉堡內裝備的武器彈藥都不一樣,都進行了精確的分門別類,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 戰場上,為何小小的鐵絲網就能構成防線?仔細看看上面有啥就懂了
    生活中家裡有小院子的圍牆上就會安上鐵絲網保護起來,不過這種東西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因為家中的鐵絲網不具備什麼攻擊性,小偷要是還想作案,這個鐵絲拿他也沒什麼辦法。影視劇中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就是有些軍事重地是用鐵絲網保護起來的,看來軍隊還是挺相信鐵絲網的保護能力。那為何小小的鐵絲網就能構成防線?其實仔細看看上面是啥就明白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鐵絲網就是許多士兵的夢魘。
  • 校內有碉堡、坦克、彈藥庫的大學。同學,打仗嗎?
    這所大學的校園佔地面積不到三千畝,但它的校園裡卻既有碉堡,又有坦克彈藥庫,讓很多來到這裡的同學驚嘆不已。這所大學就是中北大學。光輝歷史相信很多同學也知道,一所大學的校園裡能有彈藥庫這種東西,說明這所學校要麼是軍校,要麼就是有軍工背景。
  • 不做憂鬱有錢人 臺灣憨農夫捍衛彈藥庫「綠寶石」
    2006年時,因都市周圍彈藥庫的安全疑慮,臺當局防務部門將臺北縣市的彈藥庫全數調遷,土城自此全面解禁。當時的臺北縣長周錫瑋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於憑空多出來這一大片「未開發」腹地跳過與彈藥庫居民溝通,商議將「臺北看守所遷往,並連帶徵收、開發周邊」,引起激烈抗爭。  留住綠地 嚴拒都市計劃  「簡直晴天霹靂!」
  • 巴鐵一天朝印發射9000枚炮彈,彈藥庫告急,只好拉出二戰老炮
    不過也反映出了巴基斯坦軍隊面臨的窘境,這款二戰老炮原本是美國的剩餘物資,巴方可能低價收購了美國淘汰的榴彈炮,這樣既可以節省錢又可以充實自己的彈藥庫。和印度相比巴基斯坦軍事力量確實要差上一大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巴基斯坦的領土就只有印度的三分之一,總兵力也僅僅達到了印度方面的五分之二。
  • 野戰診療方艙車服務駐訓官兵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第962醫院巡診醫療隊隊員立即趕赴現場,將已經昏迷的小田抬進野戰診療方艙車急救。經過緊急治療,小田逐漸恢復意識,傷情得到有效控制。 去年以來,該院多次把野戰診療方艙車開到野外訓練場為官兵服務。該野戰診療方艙車集移動診療、急救等功能於一體,車內配有中央空調、紫外線消毒燈、移動電源及供氧系統,預留心電監護儀、除顫儀等多埠,可同時收治轉運10多名傷員。
  • 軍事外語人才搭建多國聯演「語言橋」
    機動組翻譯、南部戰區陸軍某部助理工程師吳丹主要負責詞條整理和外軍陪同翻譯,這位女翻譯用「青澀」來形容自己。「語言關只是勝任翻譯工作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協調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與外軍打交道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積累經驗非常重要。」「除了基礎的文稿翻譯,我們還擔負了許多其他職能。
  • 首批美軍到達邊境「戰場」 架鐵絲網等待移民衝關
    第一波中美洲「移民大軍」壓境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派出的首批現役軍人目前已抵達美墨邊境「戰場」,開始鋪設鐵絲網「迎接」移民「大軍」。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11月4日報導稱,首批來自不同軍種的約160名現役士兵已集結在麥卡倫地區,他們主要是來自不同部隊的工程師和軍警。
  • 7500噸彈藥猛烈爆炸!20公裡內有危險 俄軍火庫爆炸有何內幕?
    目前俄西部軍區梁贊軍火庫爆炸事件中的傷者人數已上升至8人,其中5人需要住院治療,1人情況危重。每間隔一段時就有新的爆炸發生近些年來,俄羅斯及其周邊的一些原蘇俄國家的一些軍事彈藥庫,時常發生爆炸或者莫名其妙的重大事故。
  • 吹噓打贏「兩線戰爭」的印度,剛炒作中巴聯演針對自己
    通過聯合軍演,特別是與有戰爭經驗的國家軍隊進行聯演,讓解放軍可以有效跟蹤外軍發展的最新動向,並學習外軍在實戰中總結的經驗教訓。網上有很多人擔心解放軍幾十年沒有經歷實戰,技戰術水平是否會下滑,其實大可不必擔心,我軍每年都和包括俄羅斯、巴基斯坦、泰國等多國軍隊舉行聯合演習。
  • 臺軍彈藥庫因修路遭曝光 機密設施暴露無遺(圖)
    不過,道路下方就是「陸軍五支部彈藥庫埔裡分庫」(居民俗稱「鯉魚潭彈藥庫」),在路上能清晰俯瞰臺防衛設施,軍事機密因此全部曝光。圖源:臺媒虎頭山、鯉魚潭等景點是埔裡鎮重要觀光資源,南投縣政府和當地公所近年一直籌劃發展周邊觀光,無奈卻因存在鎮內已近一甲子的軍事設施——鯉魚潭彈藥庫,當地觀光發展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