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印巴邊境地區不到200千米的布霍拉裡空軍基地,中巴兩軍進行的「沙欣-9號」聯合軍演被印度國內熱炒。環球網12月15日引述印度媒體的報導稱,中國空軍派出了包括殲-11和殲-10C等多種先進的四代戰鬥機參加中巴聯合空軍演習,目標就是針對印度。
幾年前,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提出要打贏「2.5線戰爭」,即打贏與中國、巴基斯坦的戰爭同時,還要有效應對國內的安全威脅。幾天前,印度重提打贏對中巴的「兩線戰爭」,並對其國內130萬兵力進行重新部署。可就是這樣一個張嘴就來的國家,卻對中巴一次例行的聯合軍演大肆炒作,盡顯色厲內荏之態。
聯合軍演,是國家軍隊之間一種普遍的交流方式。通過聯合軍演,各國軍隊可以從其他國家的軍隊學習和借鑑各種有益的戰術戰法,從而加強自身軍隊的建設,而且很重要的一條是,通常情況下,軍演還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一般只有在友好國家之間才會進行各種形式的聯合軍事演習。
聯合軍事演習通常需要進行場景預設,然後根據預設的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練。這些年來,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戰術戰法日益提升,目前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由於我國長期堅持和鄰國之間和平友好的交往方針,因此我軍已有多年沒有經歷過實戰。通過聯合軍演,特別是與有戰爭經驗的國家軍隊進行聯演,讓解放軍可以有效跟蹤外軍發展的最新動向,並學習外軍在實戰中總結的經驗教訓。
網上有很多人擔心解放軍幾十年沒有經歷實戰,技戰術水平是否會下滑,其實大可不必擔心,我軍每年都和包括俄羅斯、巴基斯坦、泰國等多國軍隊舉行聯合演習。通過訓練、演習和交流,解放軍一樣可以有效把握當前全球實戰技術的演變,並有針對性地制定自己的訓練計劃,從而讓軍隊人員時刻保持出色的戰鬥狀態。
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聯合訓練由來已久,雙方之間的聯演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巴基斯坦和中國雖然沒有籤署盟約,但國家關係實際已經十分接近盟友關係。中國網友親切地把巴基斯坦稱為「巴鐵」,而且這種友誼經歷了戰火考驗: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已經突破巴基斯坦防線,逼近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就在巴基斯坦即將滅國之際,是中國站出來及時阻止了印度的侵佔。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雖然成功肢解了東巴基斯坦,但是同樣是由於中國的阻止,印軍才沒敢在西線繼續擴大戰果。正是這樣的戰鬥情誼,讓巴基斯坦始終奉行「中國優先」的政策。
巴基斯坦是一個實戰經驗豐富的國家,很少有人知道,巴基斯坦是一個僱傭兵輸出大國。長期和印度的對峙,讓巴基斯坦不得不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為了籌到足夠的軍費,巴基斯坦軍隊甚至會對外「租借」自己的部隊。
冷戰時期,就有巴基斯坦軍人以僱傭兵身份進入敘利亞和埃及,駕駛蘇制米格-21戰鬥機對抗以色列空軍,並且還有擊落以色列戰鬥機的記錄!正是由於大量的軍隊在國外作戰,不但為巴基斯坦贏得了大量金錢,同時還帶回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中國空軍和巴基斯坦空軍的聯合演習,可以充分學習巴基斯坦的戰爭經驗和戰術戰法。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中巴空軍演習還有一個含義:幫助巴基斯坦空軍「練手」。因為印度空軍裝備有先進的蘇-30MKI雙發重型戰鬥機,還有幻影2000H、米格-29等先進的四代戰鬥機,並且正在接收更先進的「陣風」戰鬥機。中國空軍派出的殲-11和殲-10C兩款先進的多用途戰鬥機參加聯合演習,可以有效模擬印軍的蘇-30MKI戰鬥機和印度剛剛獲得的「陣風」戰鬥機,幫助巴基斯坦軍隊尋找有效對抗的戰法。
對於中巴兩國聯合軍演,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巴基斯坦軍官表示:「考慮到印美兩國最近籤署的情報協議,以及中印軍隊最近發生的軍事衝突,此次演習的時間和地點就有了更多針對意味。」話說得直白,道理也確實如此,在目前中巴與印度關係同時緊張的情況下,舉行雙方聯合演習有助於提升兩國兩軍的協調能力,共同對抗印度的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