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天生靈物,羽色多彩美麗、
姿態輕盈靈動、聲音婉轉悅耳,
是人類難得的佳朋良伴。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國際愛鳥日」如約而至!
今天,
鷚鷚為大家講述一隻白琵鷺的故事
她叫「琵琵」,是這個春天赤山湖溼地留下的最後一隻白琵鷺。春分之前,她的十幾個夥伴就已經在返鄉的路上奔波了。大概是留戀吧,她到現在都沒有動身。
啾啾喳喳的鳥鳴聲在赤山湖溼地迴蕩著,寧靜而祥和。這是赤山湖溼地裡最後一隻白琵鷺尋常的生活片段,也是來赤山湖越冬的數以萬計的候鳥們非比尋常的遷徙季。
在這片溼地之外,南極血冰、澳洲山火、超級大流感、禽流感、東非蝗災、新冠肺炎疫情......大自然的規則永恆而公平,以往被人類忽略的全球生命共同體正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焦灼的考驗。
這些恐龍的後裔們擁有脊椎動物中最為寬廣的生存空間和最為自由的行動方式。它們親歷過這些發生在人類世界的災患後,用空靈的語言告訴我們:
一!定!要!敬!畏!自!然!
角 色 介 紹
白琵鷺
荷蘭國鳥,別名琵琶鷺、琵琶嘴鷺,為鸛形目、䴉科、琵鷺屬鳥類。因嘴型扁闊似琵琶而得名,喜歡用飯勺似的嘴巴扒拉水下的魚蝦,樣子十分俏皮。
普通鸕鷀
俗稱魚鷹,為鵜形目鸕鷀科大型水鳥,嘴尖似彎鉤,潛水捕魚高手,羽毛不防水,潛水後需要經常站在月亮灣礁石或斷橋上晾曬羽毛。
蒼鷺
俗稱「老等」,又名灰鷺,鵜形目鷺科鷺屬的涉禽,是赤山湖溼地中極為常見的涉禽。經常縮著脖子,站立數小時不動,「守株待兔」是TA一貫的做法。
愛鳥日(周)的由來
愛鳥周源於1981年,最初為保護遷徙於中日兩國間的候鳥而設立。1992年國務院批准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世界保護益鳥公約》規定每年的4月1日為「國際愛鳥日」。
鳥類與人類,自古就是親密的朋友。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在向大自然爭取生存和發展中,就與鳥類建立了情同手足的關係,在生產和生活中與鳥類結下了不解之緣。
鳥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雖然對生產力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對所食獵物有密度制約作用。此外,鳥類擔負著種子及營養物的輸送,參與系統內能量流動和無機物質循環,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在愛鳥周中開展各種宣傳教育和保護鳥類活動。由於我國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各省市選定的愛鳥周時間也不盡相同。我們江蘇省愛鳥周的時間為4月20日至4月26日。
視頻拍攝:自然攝影師 範明
今天逝去的一隻鳥
是自然界無法複製的色彩
保護鳥類
不要讓樹木感到孤獨
尊重自然 尊重生命 人人有責
愛鳥,就要文明觀鳥
觀鳥活動需遵守國家、地方有關法律、法規,遵守園區管理規定,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自覺維護秩序。時刻與鳥類保持適當距離,只可遠觀不強求近看,遠離鳥巢、營巢鳥群、雛鳥、求偶場所和重要取食地。避免大聲喧譁或製造噪音驚擾鳥類。不捕捉鳥,不採集鳥蛋。不攀折花木,不破壞鳥類棲息環境。拍攝鳥類不使用食物誘拍,不使用丟擲石頭、吹口哨、擊掌等行為刺激鳥類,不使用閃光燈。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如發現不文明觀鳥行為,請及時阻止,並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編輯:張萌萌
來源:句容市赤山湖管理委員會(基礎分值5)
抖音來啦!"身在福中抖愛句容"城市挑戰賽火熱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