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改善愛鳥意識增強 天津成鳥的樂園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天津頻道12月19日電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和市民愛鳥意識增強,天津市正在吸引世界各地的各種珍稀鳥類聚集此地,並使一部分候鳥變成留鳥,成為鳥的樂園。據天津市林業部門提供的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天津鳥的種類已由上世紀80年代末的235種增加到現在的360種,鳥類總數已達1億隻,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鳥類數量最多的時期。

    按照城市生態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總思路,天津市不斷加快生態區建設步伐,溼地總面積日益擴大。全市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已由20年前的6個發展到現在的15個,為鳥類棲息繁殖提供了良好環境。

    此外,近年來天津市市民愛鳥意識也大幅提高,使各種鳥類得到保護,因傷害鳥類引發的案件大為減少,吸引了大批候鳥來天津棲息。據統計,近年來天津市各處共懸掛鳥巢1萬多個,為鳥類提供了擋風避雨和繁殖的場所。幾年來,全市共放飛各種被非法捕獲和運輸、販賣的野生鳥類100萬餘只。天津溼地鳥類由上世紀80年代的70種猛增到目前的138種,幾乎翻了一番。

    在天津市北辰區小澱鎮的銀河溼地,工作人員在溼地周圍種植高大樹木為鳥類越冬提供條件。一到冬季,工作人員還要炸開部分湖面並撒放糧食,為鳥類逮魚覓食提供方便,使一大批本為候鳥的丹頂鶴、白枕鶴變成為留鳥,再也不願離開這裡。在七裏海溼地還發現有150多隻灰鶴在天津越冬。在天津市北大港、爾王庫等溼地也發現有大批候鳥變成留鳥。

    在鳥的種類大量增多的同時,世界珍稀鳥類也不斷增多,新發現的屬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就有22種之多,天津正在成為鳥的樂園。

    據調查,目前天津市共有丹頂鶴、白鶴、白頭鶴、白鸛、黑鸛、大鴇、遺鷗、中華秋沙鴨等屬國家Ⅰ級保護鳥類8種。有海鸕鷀、白琵鷺、斑嘴鵜鶘、小杓鷸、赤頸闢鳥鷉、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鴛鴦、小鷗、黑浮鷗、灰鶴、白枕鶴等屬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4種。

    此外,最近發現,世界罕見的80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鸛集群在天津北大港溼地棲息。有17種鷸類數量達到"國際重要意義"標準。同時,在寧河、大港等處發現100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天鵝的巨大集群,此外還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156只在寧河縣越冬。最近,有關專家在天津市迎賓館內發現近兩萬多隻夜鷺、白鷺等鷺類聚集的奇觀。(張育勇 許寧)

相關焦點

  • 好生態引來百鳥棲 這裡成了鳥的樂園
    摘要: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建成 12月4日,位於黃淮學院南側的開源湖畔,各種鳥兒在林間嘻戲玩耍、在空中盤旋,這裡儼然成了鳥的樂園隨著我市對開源湖、冷水河等市區諸多河道連續多年的治理,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每年飛到開源湖的鳥兒種類繁多,數量也越來越龐大。不少市民說,其實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和生態保護,現在開源湖的水質也好了,湖中的魚也多了,鳥類的食物也豐富了,因而開源湖岸邊的不少樹上鳥類眾多,好多鳥類愛好者都扛著攝像機、拿著照相機前來跟蹤拍攝。
  • 羅源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使這裡成為鳥類樂園
    原標題:羅源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使這裡成為鳥類樂園   近年來,羅源縣加大力度對羅源灣海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實施了包括灘涂養殖區整治、沙灘景觀和景點修復、互花米草治理、紅樹林種植、漁排退養等措施,生態環境大大改善,引來了包括鸕鷀、野鴨、白鷺、鳳頭潛鴨、紅嘴鷗、青腳鷸等數十種鳥類到此覓食棲息,使這個天然深水港灣成了鳥類的樂園。   碧裡鄉濂澳村是蒼鷺的天堂。
  • 全國「愛鳥周」活動舉行 「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中國政府一直很重視對野生鳥類的保護,自1981年正式確立「愛鳥周」以來,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今年,各地也都以「愛鳥周」為契機積極創新鳥類保護活動,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 江西鳥類攝影家餘會功:愛鳥所以拍鳥 拍鳥更要保護鳥(圖)
    「愛鳥所以拍鳥,拍鳥更要保護鳥」老餘說,現在業餘所有的事都與拍鳥、護鳥,宣傳生態保護有關。  出身藝術世家 天賦高初中自製暗房衝片  餘會功1955年出生在南昌,家庭藝術氛圍濃厚。餘會功的爺爺常年從事雕刻,其父早年在農村搞木雕,做漆畫,哥哥也是從事這一塊。
  • 華北環境前線辦公室與孫莊鄉政府籤訂愛鳥護鳥文明鄉約!正定、衡水...
    新朋友請關注老朋友請分享華北環境前線辦公室與孫莊鄉政府籤訂愛鳥護鳥文明鄉約,巡護黑鸛保護地,清撿河岸垃圾,拆除捕魚網;正定分隊、衡水分隊、邢臺分隊、秦皇島分隊、廊坊分隊霸州巡護組、特別行動組民間河長巡護河流、清灘行動在一線;廊坊分隊做野保宣傳活動民間河長在行動:華北環境前線辦公室 6月29日,華北環境前線辦公室代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和燕趙都市報一起與石家莊市井陘縣孫莊鄉政府籤訂愛鳥護鳥文明鄉約
  • 我市舉行「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 劉鳳庭張瑞...
    作為河北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11月23日,由省林業和草原局、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在北戴河鴿子窩公園舉行。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鳳庭講話並宣布活動開始,市長張瑞書出席並致辭。
  • 小小愛鳥觀察員走進牛角大圩 呼籲呵護地球村
    小小愛鳥觀察員走進牛角大圩 呼籲呵護地球村 資訊標籤: 牛角大圩 世界地球日 愛鳥觀察員
  • 愛鳥識鳥伴「香花」:資興市生態教育綠少基地「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
    10月26日上午,資興市生態教育綠少基地-香花學校全體師生在參加升旗儀式後,由校長黃彥傑宣布「2020年香花學校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正式啟動。今年活動主題是「鳥趣」。為了達到預期效果,香花學校綠少基地以科技興趣小組為活動主體,通過了解身邊鳥類情況,培養學生的生態環保理念,弘揚生態文明。
  • 國際愛鳥日具體日期 2019年愛鳥日時間幾月幾日
    鳥為飛禽類的動物,它們不僅是人類的朋友且對人類科技領域有重大貢獻,給現代科學提供了原理和藍圖,給人類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術問題,說鳥類是人類的老師也不為過。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和世界節日大全來看看國際愛鳥日具體日期是什麼時候吧!
  • 散文|曲三:鳥的樂園
    文/曲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小區前面那一泓碧水,成了鳥的樂園。小區前的那個湖叫旌湖,發源於川西龍門山脈九頂山上的綿遠河。它從雪山之巔歡騰而下,帶著原始山野的天性,帶著花草泥土的氣息奔流上百公裡,進入成都平原後收斂野性,在德陽這座城市內化為寬闊平靜的一灣湖水。
  • 東莞多個森林公園發出《愛鳥護鳥倡議書》
    籍著秋冬候鳥避寒南飛時節,我市多個森林公園近日發出《愛鳥護鳥倡議書》,大嶺山森林公園還對外招募「愛鳥護鳥」志願者。森林是鳥類最大的家園森林擁有獨特的資源環境,本身就是鳥類最大的家園。而每逢秋冬季節,候鳥避寒南飛途經東莞時,也會在森林、溼地、農田裡歇腳。
  • 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
    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 時間:2020年4月8日 15:00 嘉賓:市森林公安局政治處主任 張登祥 | 市森林公安局辦公室副主任 黃陽陽
  • 龍州縣隴亨屯發展觀鳥生態經濟 愛鳥護鳥發「鳥財」
    而熟悉地形,熟悉鳥況的農偉宏,成了到弄崗保護區看弄崗穗鶥「鳥導」的不二人選。千裡迢迢到弄崗來看鳥的,無不是國內外觀鳥界的「大咖」。聰明好學的農偉宏,在帶他們觀鳥中,潛移默化掌握了許多鳥的特徵,甚至能夠惟妙惟肖模仿各種鳥的叫聲,他也成了鳥友中的「金牌鳥導」。
  • 保護候鳥遷徙 建設生態昭蘇
    遷途之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訊(通訊員 李文武)金秋時節,在伊犁河谷的昭蘇縣溼地公園的沼澤淺灘上,一群群蓑羽鶴、白鷺時起時落;水天之間,天鵝、白鶴在翱翔;蘆葦叢中不時傳來大雁和野鴨的鳴叫聲……浩浩蕩蕩結隊南遷的候鳥,與停留在這裡的鳥兒構成了一道獨特的生態景觀
  • 當窗外飛過一隻鳥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戴珍的成都現代觀鳥者名人地位,她書中所記錄的那些飛翔在華西壩荷塘以及成都上空的鳥兒,成了彌足珍貴的資料,撩撥著一批批成都及四川的愛鳥人士走入鳥的世界。追鳥其實是在觀自然  鳥兒,或划過天空,或潛入水中,或獨自翱翔,或呼朋引伴,它們的狀態都進入了一隻只鏡頭,以及一個龐大的在川越冬水鳥家族的數據隊列。
  • 三年級《父親、樹林和鳥》預習,感受父親的愛鳥之情
    >本文主要以父子間的對話串起了全文,在談論鳥的過程中,使「我」有了愛鳥意識。本文自然段較多,先分段,才能對課文有一個清晰的認識:1.分段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紹父親愛樹林和鳥。第二部分(第2~19自然段):寫童年時的一個春天,父親指導「我」觀察樹林裡的鳥,「我」知道了很多關於鳥的知識。
  • 女護鳥人肖輝躍:從小愛鳥 為護鳥直懟獵槍
    拍鳥,愛鳥,護鳥,成為了寧鄉妹子肖輝躍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湘第一女「鳥人」,為護鳥直懟獵槍  攀登到山頂,肖輝躍在拍攝遷徙的候鳥  拍鳥4年,她是茫茫荒野中的獨行女俠;愛鳥路上,她是敢直面危險的環保戰士;護鳥心切,她曾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 愛鳥者 大嶺山森林公園招募志願者啦!掃碼進群可預報名→
    大嶺山森林公園在11月25日,發出了愛鳥護鳥志願者招募啟示。「愛鳥護鳥」志願者服務主要任務如發現有捕鳥、投毒、獵殺鳥類、破壞鳥類棲息地環境等現象,及時向森林公安舉報;主動學習鳥類保護知識,不斷增強對鳥類的保護意識,養成愛鳥護鳥的良好習慣,不傷害、不捕殺野生鳥類,不掏鳥窩,不拾鳥蛋,不籠養野生鳥類,妥善救治傷鳥、病鳥。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丨青島市開展護鳥志願服務活動,保護生態環境
    鳥是人類的朋友,是翱翔藍天的精靈,是與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的動物。為了增加市民愛鳥護鳥的意識,近日,青島市城陽區和膠州市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號召志願者們行動起來,保護生態環境。
  • 山光悅鳥自在啼 愛鳥周帶來生態保護和自然教育的多重思考
    愛鳥周第一天,中國溼地博物館首次發布了《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雲」觀鳥的形式,給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課,來自全國各地的20萬觀眾觀看了直播。浙江到底有多少種鳥類?怎樣的人鳥關係才是和諧融洽的?青少年自然教育又該如何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