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華 實習生陳雅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顏值經濟」的帶動下,醫美行業風生水起,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高達2560億元,醫療美容行業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但究其背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平臺魚龍混雜、虛假營銷亂象、醫療事故頻發……如何讓消費者的美麗之路更安全更放心?今天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主辦的「2020擁抱新醫美——長沙醫美行業年度盛典」上,發布了《醫療美容法律法規彙編手冊》為行業從業者提供合法經營指南,同時探索2020年長沙醫美發展新路徑。
據統計,2019年,長沙市醫療美容行業總產值44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0%,共有從業人員11850人,年度服務總人數近100萬人次,醫美人均消費4300元,覆蓋人口比例7%。「協會成立以來,長沙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和強力支持下,致力於推動長沙市醫美行業的依法規範發展。」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會長肖徵剛介紹,在行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人員資質不達標、業務掛空運作、渠道模式盛行、醫療糾紛時有發生等現象,對此,長沙市醫美協會通過組織開展行業規範自律檢查、政府職能部門指導性檢查、學術經營培訓、走訪會員單位、引進醫美保險、推行行業公約等舉措,及時幫助醫美機構發現和整改問題,維護求美者權益。
由於行業準入門檻低,非正規機構遠遠大於正規醫美機構。2018年5月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顯示,中國合規的醫美行業執業者大約1.7萬名左右,但非法執業者數量超過15萬名。2019年3月,國家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11月,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對非法醫療美容等突出問題開展「回頭看」,將醫療美容納入國家監督抽查以及8部門聯合開展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工作中。嚴格監管下,醫美行業加速進入洗牌階段。第三方數據顯示,2016至2019年間,醫美行業註銷企業數呈上升趨勢。2019年,倒閉的醫美機構數量超過2600家。這表明,規範合法運營、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成為醫療美容行業健康良性發展的基石。
「真的很實用,我們非常需要這樣一本書。」手握厚厚的「藍皮書」,長沙某醫療美容部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蘇女士讚不絕口。為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素養,增強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活動現場發布了《醫療美容法律法規彙編手冊》,從現行有效的近千部醫療法律法規中選取與醫美行業密切相關的近兩百部法律法規進行彙編,包括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管理、醫務人員行為規範等9大版塊,基本涵蓋醫療美容活動的全部內容,並且特設導讀和標註,進行了便於查詢的精心編排,為長沙醫美從業人員提供具有操作性、實用性的法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