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一年近百萬人次消費醫美服務

2020-12-19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華 實習生陳雅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顏值經濟」的帶動下,醫美行業風生水起,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高達2560億元,醫療美容行業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但究其背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平臺魚龍混雜、虛假營銷亂象、醫療事故頻發……如何讓消費者的美麗之路更安全更放心?今天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主辦的「2020擁抱新醫美——長沙醫美行業年度盛典」上,發布了《醫療美容法律法規彙編手冊》為行業從業者提供合法經營指南,同時探索2020年長沙醫美發展新路徑。

據統計,2019年,長沙市醫療美容行業總產值44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0%,共有從業人員11850人,年度服務總人數近100萬人次,醫美人均消費4300元,覆蓋人口比例7%。「協會成立以來,長沙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和強力支持下,致力於推動長沙市醫美行業的依法規範發展。」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會長肖徵剛介紹,在行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人員資質不達標、業務掛空運作、渠道模式盛行、醫療糾紛時有發生等現象,對此,長沙市醫美協會通過組織開展行業規範自律檢查、政府職能部門指導性檢查、學術經營培訓、走訪會員單位、引進醫美保險、推行行業公約等舉措,及時幫助醫美機構發現和整改問題,維護求美者權益。

由於行業準入門檻低,非正規機構遠遠大於正規醫美機構。2018年5月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顯示,中國合規的醫美行業執業者大約1.7萬名左右,但非法執業者數量超過15萬名。2019年3月,國家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11月,國家衛健委要求各地對非法醫療美容等突出問題開展「回頭看」,將醫療美容納入國家監督抽查以及8部門聯合開展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工作中。嚴格監管下,醫美行業加速進入洗牌階段。第三方數據顯示,2016至2019年間,醫美行業註銷企業數呈上升趨勢。2019年,倒閉的醫美機構數量超過2600家。這表明,規範合法運營、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成為醫療美容行業健康良性發展的基石。

「真的很實用,我們非常需要這樣一本書。」手握厚厚的「藍皮書」,長沙某醫療美容部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蘇女士讚不絕口。為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素養,增強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活動現場發布了《醫療美容法律法規彙編手冊》,從現行有效的近千部醫療法律法規中選取與醫美行業密切相關的近兩百部法律法規進行彙編,包括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管理、醫務人員行為規範等9大版塊,基本涵蓋醫療美容活動的全部內容,並且特設導讀和標註,進行了便於查詢的精心編排,為長沙醫美從業人員提供具有操作性、實用性的法律指南。

相關焦點

  • 2020擁抱新醫美 長沙醫美行業年度盛典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長沙醫美產業向專業化、規範化、集群化發展,1月11日下午,「2020擁抱新醫美——長沙醫美行業年度盛典」在長沙君悅酒店盛大開啟。活動通過開展行業論壇、年度頒獎晚宴等形式,總結2019年行業發展情況,探索2020年長沙醫美發展新路徑。本次活動由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主辦,紅網傳媒承辦。
  • 長沙醫美疑雲(一):邏輯的顛覆
    細究起來,他們更像是一群空手套白狼的投機商,但正是他們,佔據著目前長沙醫療美容機構近七成的比例,搭建起一套看似高效,實則荒唐而危險的醫美市場秩序,其背後造成的消費者經濟損失和社會誠信崩塌,則可謂觸目驚心。   本末倒置:不做美容做「渠道」 零成本也可以賺大錢   在讀生小劉(化名)是一家渠道醫院的推廣代理。
  • 江蘇7旬大爺花近百萬美容養生,做眼袋、除皺消費達百次,還含女性...
    近日,江蘇泰州市民周女士反映,近三年來,她71歲的父親在市區一家美容美髮店,前前後後累計消費了近百萬元,其中最高一筆消費高達28萬元。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美容項目呢?談起美容的消費經歷,周女士的父親周老稱,三年前,位於海陵區錦綉花園小區北門的一家美容美髮店剛開業,他在那兒充值了一千元用於理髮。
  • 豪擲百萬做醫美,「童顏魔法」竟是欺詐!
    諮詢過後,潘女士豪擲百萬,制定全身醫美套餐,期待美麗蛻變。案件回顧豪擲百萬做醫美 結果大失所望潘女士一直計劃通過醫美讓自己更加精緻漂亮。醫生稱,「童顏魔法」「W提升術」等項目均為靚靚醫美特有的專利技術美容服務項目,與普通美容服務存在顯著區別。潘女士對此深信不疑,靚靚醫美為她制定了總金額200多萬元的醫美項目,並給予打包價168萬元。
  • 更美APP2020醫美白皮書:中國醫美市場規模1975億元,國產護膚品牌崛起
    12月29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儘管今年遭遇疫情衝擊,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仍達1975億元,佔比全球17%,有望成為世界醫美第一大國。後疫情時代醫美線上化態勢明朗,網際網路醫美平臺表現出對行業的重要作用,醫美產業向機構線上化+服務智能化+產業科技化「三化一體」發展。
  • 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脫毛、抗衰、植髮同比增幅最大
    近日,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同比增長133%,輕醫美服務持續受歡迎。「這次618,我們還引入了直播、視頻面診等新技術,以及專業醫生這樣的新角色,和機構一起讓輕醫美的服務保障更深化,為求美者的消費決策提供更多專業信息參考,也幫行業更快實現真正的復甦回暖。」美團到綜醫美業務負責人表示。
  • 東北大漢闖蕩長沙 從T臺男模轉型掌舵醫美
    模特兒出身的他在事業頂峰投入了醫美行業。楊海軒憑藉高大魁梧的身材,英挺俊逸的樣貌,出色的外形條件,從一開始四處跑場的「野模」迅速成為了時尚模特圈的紅人,而正當他在模特事業上發展得順風順水的時候,楊海軒卻做出了讓人十分不解的選擇:從時尚模特轉行從事醫美行業。
  • 長沙美萊:醫美市場主體良莠不齊 加強行業自律刻不容緩
    近日,長沙美萊通過媒體公開招募,以日薪5000元的噱頭在長沙全城範圍內尋找醫美質量體驗官。希望通過主動公開醫美服務流程,以普通市民的視角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整改問題。現狀:醫美市場主體質量良莠不齊持證醫美醫院比例不到10%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醫療美容行業這一「朝陽行業」隨著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應運而生。
  • ...破獲醫美客戶信息盜竊案;長沙發布醫療美容機構名錄;日本整形...
    (信息來源:騰訊大楚網 記者:張萬軍)前更美副總裁打造「馴鹿醫美」金光陽,前更美副總裁,先後任職於美團、更美。離開更美後,他曾創辦過醫生經紀人,並於去年年底成立了馴鹿醫美。馴鹿醫美主要立足於二三線城市市場,第一家實體店選擇了與繁星輕醫美一樣的目標市場西安,於2018年3月開業,6月份該店實現到診人次263人。
  • 一年收6億,醫美真的暴利?
    深扒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一年營收6億,增幅138%「你不知道,入了醫美的坑,爬都爬不起來。」整容上癮。身邊漂亮女孩越來越多,比起批量化產出的網紅臉,女性朋友更傾向於「悄悄變美」「偷偷變高級臉」,醫美對很多人來說並不一定是在臉上「大動幹戈」,個性化變美可以通過微整來實現。
  • 71歲老父親花近百萬美容,女兒犯愁了…
    ,她71歲的父親在市區一家美容美髮店,前前後後累計消費了近百萬元,其中最高一筆消費高達28萬元。可是,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周老發現,這28萬花出去了,並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南通醫療機構跑到泰州做手術,錢到底進了誰的腰包? 周老花費的28萬到底做了哪些醫美項目呢?這些收費又是否合理呢?
  • 除皺、去眼袋,江蘇70歲大爺花百萬做美容,最高一筆消費28萬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很多人都喜歡做做美容,但是江蘇一位周大爺卻花了近百萬做美容,這是什麼天價美容?周大爺的女兒周女士向媒體反映,父親在一家美容店3年消費近百萬,其中一筆竟高達28萬元。周大爺稱,自己最開始是在這家美髮店裡面剪頭髮、做按摩,後來工作人員向他推薦了一個能"重回青春"的醫美項目,周大爺動了心。隨後在2019年7月份,這家店的工作人員帶著周大爺來到市區另一家美容機構,做了一系列醫療美容項目,花了28萬元。
  • 正版機器近百萬元,「頂配」山寨機卻不到3萬元!「貴婦級」醫美項目...
    醫美市場上從來不缺火爆項目,而今年,風颳得最大的項目叫熱瑪吉。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綜藝節目,都能聽到關於「熱瑪吉」的宣傳。在小紅書上搜索「熱瑪吉」,會跳出4萬多篇筆記。上至50歲的伊能靜,下至25歲的虞書欣,連男明星黃子韜,都在安利熱瑪吉。這個平均2萬元一次的醫美項目,正在成為許多女性通往「凍齡」的必經之路。
  • 江蘇7旬大爺花百萬美容養生,最高一筆消費28萬,還包括女性私密養護...
    近日,江蘇泰州市民周女士反映,近三年來,她71歲的父親在市區一家美容美髮店,前前後後累計消費了近百萬元,其中最高一筆消費高達28萬元。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美容項目呢?談起美容的消費經歷,周女士的父親周老稱,三年前,位於海陵區錦綉花園小區北門的一家美容美髮店剛開業,他在那兒充值了一千元用於理髮。
  • 暑期成學生「整形季」,西安醫美消費群體學生佔比近兩成
    一般而言,有一年經驗的主播,平均月薪能達到8000元。做得更好的主播,月薪可以拿到一萬到兩萬。 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以電子競技、在線教育、網際網路娛樂營銷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新興職業也成為應屆畢業生就業增長點。而要在這些新興職業中脫穎而出,不少年輕人認為提高「顏值」是「剛需」。
  • 7旬大爺花百萬美容養生 除皺做眼袋一天花掉28萬
    原標題:7旬大爺花百萬美容養生 竟含女性護理項目近日,江蘇泰州市民周女士反映,71歲的父親在一家美容美髮店,累計消費了近百萬元。據了解,周老伯消費的套餐中竟還包含2套標價為15520元的女性養護套餐。
  • 7旬大爺花近百萬美容,做眼袋、除皺達百次,還含女性養護項目
    近日,江蘇泰州的周女士反映,近三年來,她71歲的父親在一家美容美髮店累計消費了近百萬,其中一次就消費了28萬。據周女士的父親周老稱,在三年前,海陵區錦綉花園小區一美髮店開業,他在那充值了一千塊錢用於理髮,後來工作人員向周老推薦了一個醫美項目。說做完以後可以讓人變得年輕。於是在19年7月7日,周老被工作人員帶到市區的另一家美容機構做了相關的美容項目。
  • 暑期成學生「整形季」西安醫美消費群體學生佔比近兩成
    醫美消費越來越常見 IC Photo供圖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西安醫療美容整形迎來一波高峰,學生群體佔到了兩成。準大學生們想以新面貌迎接開學,應屆畢業生也希望通過整形為自己就業加分。西安市亞太醫療整形醫院徐經理告訴記者,該機構客戶以30~5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為主,佔比約50%~60%;但近年來,18~23歲年齡段的消費群體增長態勢迅猛,越來越多學生年齡層的消費者進入市場,大學生更敢為美付諸行動。另外,現在大學生的父母都比較年輕,大多是「70後」,他們的觀念比較新潮,不少家長可以接受整形,對於孩子整形態度「開明」。
  • 問題機構前僕後繼 長沙醫美行業病灶究竟在哪裡
    醫美機構涉嫌超範圍經營套路貸記者採訪被斥太折騰  長沙醫美行業病灶究竟在哪裡  有的醫美機構無全麻手術資質,卻鋌而走險非法實施全麻手術;有的醫美機構醫生沒有從業資質,卻堂而皇之地開門營業;有的名為整形美容,卻以傳銷模式拉人頭發展下線牟取暴利;有的在被主管部門吊銷證照後,卻「換個馬甲」在原址重新開業……
  • 這一年,2600家醫美關門了
    據企查查數據,這一年共有2600家醫美醫院倒閉,業內人士表示:「真實情況肯定更多,市場上還有大量沒有統計上的黑醫美。」明星集中維權,撕開醫美亂象一角去年底,一場眾多明星的集體發聲,再次將醫美的「不規矩」問題擺置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