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我是從哪來的」,別再說從垃圾桶撿的,滿足好奇心最重要

2020-12-20 小天寶大玉兒

現在的孩子有很多都會問自己的父母,自己到底是怎麼出來的,很多就會騙小孩說你是垃圾桶撿來的,你是媽媽在路上撿來的很多奇奇怪怪的說法。

現在小學的生物課本加入了一定量關於孩子如何生出來兩性之間受精的一些教育,可是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他們很反感這樣的教育,甚至抵制這樣的教育,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去學習這樣的教育。

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之後就很容易產生早戀,甚至會發生一些性關係,那麼這些我們又該如何去杜絕它去發生呢?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是很有爭議性的話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議論一下,這孩子到底應不應該學習性教育的知識呢?

其實孩子要一定的程度上了解這些知識,只有了解這些知識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至於為什麼要給孩子學習這些知識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第一,孩子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孩子在一定年齡的時候會對身邊的一些事物產生好奇心,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限制孩子的好奇心,一定讓孩子的好奇心滿足,這樣孩子就不會自己一個人去摸索這些東西,最後走上歧途。

人們對未知事物其實是恐懼的,但是他對未知事物還有一樣探索的精神,所以說這就是人們常常說的冒險精神,而孩子的冒險精神遠遠大過於大人,因為大人對很多事情他都能分辨這些事情的危險性,可孩子並沒有這樣的意識,所以說他們對這些未知事物就感覺到更加的感興趣,所以說他們會自覺地探索這些未知的事物,如果父母遮遮掩掩的,那麼孩子就更加想要去把這些東西了解通透。

小學把性教育這樣的課程一定量的加入在學習內容當中,就是有它的道理的,讓孩子對他有一點了解,阻擋了孩子想要更深去探索的心理,也讓孩子正確地認識到這個東西,認識到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的。

第二,未成年人的懵懂無知

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就會對這方面產生一定的嚮往,他們這樣的嚮往其實是懵懂無知的狀態的,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而是感覺到事物的一種新鮮感而已,心裡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初中的教育課,也比較簡單,沒有深切的讓孩子了解到這當中的事情真相,所以說孩子屬於懵懵懂懂的狀態,他們完全不理解自己做這件事情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只憑著自己感覺做事,到最後沒有辦法解決。

其實很多上了初中的孩子發生性關係,他們也是一種好奇心理,根本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所要承擔的後果,他們很多的知識只是來自於影視劇,或者來自於身邊朋友的一些口口相傳,根本不知道這中間所有的真相,所以說就很容易發生性關係,在發生性關係之後,他們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所以說我們應該正確地讓孩子認識到這當中的利害關係,孩子對他有一定的防範之後,其實就沒有那麼大的傷害。

第三,高中的情竇初開

高中是我們孩子學習壓力最大的時候,所以說他們更容易在身邊找到自己的慰藉,這時候身邊出現的一些男孩子,女孩子就會吸引他們的目光,他們就自然而然的喜歡上對方,年齡相同,處境相同,大家有共同的語言,所以說他們在彼此的心理上是吸引著對方的。

高中的性教育知識也不是很完整,很多女生或者男生他們是處於害羞的狀態的,他們不敢直面這樣的教育,孩子到高中之後,女性的叛逆心理其實要比男性的要多得很多,所以說這個時候很多女孩子對這性教育知識並不是很了解,為了反抗自己的父母,去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其實他們根本沒有太多這樣的思想,只是覺得家庭給了他們一定量的壓力,他們想要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得到釋放,所以就很容易走向歧途。

高中文理分科,理科生其實還相對於性教育這方面學得更完整一些,他們知道這中間一些很細節的過程,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並且因為他們是學習這個內容為主的,所以說他們一定量的把這個看成教育,而不是一種很私密的話題,可是文科生的女孩子大多比較害羞靦腆,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教育是很私密的話題,所以說他們不太敢直面這樣的話題,這個時候父母的作用就很大了,尤其是母親應該和自己的女兒訴說這樣的教育,給女兒進行最大的幫助。

其實孩子對這些東西沒有把它看成教育很多,一方面來自於父母的傳授,父母覺得這個東西是羞恥的東西,所以在孩子心裡這些東西是不能隨隨便便的說出來的,說出來就是丟人,所以說他們很多時候哪怕犯了錯他們也堅決不敢說出來,不知道後面該如何保護自己。

對於孩子來說小的時候,我們要滿足他一點小小的好奇心,讓他了解他是如何出生的,這樣他就不會更深地探索這個秘密了。

上了初中之後,孩子對很多事物都是懵懵懂懂,一無所知,但是他們心理的求知慾望特別強烈,所以說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為孩子答疑解惑,讓孩子知道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這個事情的利益關係,這樣孩子能更深刻的利益認識這個東西,它就會避免這個東西的發生。

上了高中之後,應該完完全全地讓自己的孩子了解這些事情,所有的經過讓孩子知道,在什麼時候該如何保護自己,讓孩子心裡對這個事情有正確的認知,那孩子才知道自己在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事是讀書,而不是關於這些事情。

我們應該正確地教導孩子,把這個性當成是一種教育,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不能說出口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爸爸我是從哪來的」越問越尬的5個問題,空氣都凝固了
    有沒有被孩子問「我是從哪來的」問得內心慌的一批的時候?就像一位單親媽媽說的,9歲的兒子有天突然追問:他是怎麼出來的?她隨口一句:垃圾桶裡撿到的!孩子一臉不信:你以為我三歲小孩啊!最後窮追不捨下只好說:生出來的!
  • 「爸爸媽媽,我從哪裡來」面對難以啟齒的問題 父母的回答也太奇葩了
    來源:放牛班在我們小時候可能都問過爸爸媽媽「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很多家長肯定會覺得對於某些事情非常難以啟齒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明於是爸爸媽媽會說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垃圾桶裡撿來的現在很多人都為人父母了網友B:孩子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你以後要是不乖,我就把你丟回垃圾桶去!網友C:媽媽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看到遠處飄來個木桶,上面有個嬰兒在哭,於是就把你撿回家。
  • 孩子問「我從哪裡來」,不要像這位媽媽這樣回答,太尷尬了!
    相信幾乎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問「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面對這個跟小孩子解釋不清而又不得不面對的話題,一些爸爸媽媽會採取敷衍的說法:「充話費送的」,「垃圾桶撿的」,「石頭裡蹦出來的」等等。
  • 「媽媽,我從哪裡來?」父母請謹慎回答,別給孩子留一生的陰影
    父母的「玩笑回答」,致孩子一生的陰影孩子總喜歡問家長:「我從哪裡來?」家長的「不好好回答」,很多時候會讓孩子蒙上陰影,我們來看網友的這幾段回憶。@趙二噶:我問我爸,我是從哪裡來的,我爸超級詳細的跟我說了各種細節。所以,我要比同齡人早六歲進入了青春期。
  • 孩子問:「媽媽,我是怎麼來的?」你的回答很重要!
    前天一位孩子家長說,孩子問她:「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可是我明明給他詳細地進行了性教育,可為什麼他還是纏著問個沒完?哈哈~這題小編今天給你答案!因為我之前也遇見過一毛一樣的情況。我家閨女大概5歲的時候,有一天問我:「媽媽,我是怎麼來的?」
  • 當孩子問「我從哪裡來」,不要糊弄,最終受傷的是孩子
    大家有沒有問過爸媽這樣的問題,「我是哪來的」,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小時候都有這樣的好奇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滿意的回答。「你是我從垃圾桶、草堆裡、河裡撿來的」。但是接下來,他們被孩子的「我是怎麼到媽媽肚子裡的」的問題,打擊的措手不及、節節敗退,於是也選擇了糊弄孩子。
  • 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大人來滿足
    沒想到這場雨竟然細細綿綿的下了這麼長的時間,雖然下的不是很大,淅淅瀝瀝,但是也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了因為去年的時候孩子還小,用我感覺的情況就是孩子小,抵抗力也少,基本上下雨的時候我沒有帶著孩子去外邊看過,都是在窗戶邊抱著孩子往外邊瞅過,看著孩子好奇的目光,我想她一定很好奇,這個是什麼吧,通過我的解釋,孩子也是懵懵懂懂的,畢竟還是那麼小,可是今年就不一樣了
  •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家長的四個回答讓孩子崩潰,孩子:扎心了
    相信每一個媽媽都會被孩子問到一個問題,「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孩子對於這個世界都是十分好奇的,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真的就會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關於他們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們從小就會格外的好奇。但是這個問題呢很多媽媽都會覺得很尷尬,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解釋這一個複雜的過程。
  • 當孩子問"我從哪來",父母別尷尬沉默,看看霍思燕是怎麼回答的
    當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會變成愛問&34;的好奇寶寶,有的時候還喜歡問父母:&34;面對孩子問尷尬問題,父母該怎麼回答?很多父母會保持沉默,或者撒一個善意的謊言,這顯然不是最好的回答。,他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
  • 孩子像「十萬個為什麼」,父母別嫌煩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沒背完趕緊給我走開,別在這隨便亂問了,慢慢長大之後你就懂了。"孩子聽完媽媽所說的這句話,當然是非常的害怕,當即轉身走開,而我發現她在轉身的那一刻,眼淚滴答滴答地流了下來。,父母批評打罵不可取,正確看待很重要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閨蜜在面對孩子喜歡問問題階段之時,表現出來極其鬱悶的情況,甚至對孩子進行了不耐煩地吼叫。
  • 童心需要呵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孩子有更廣闊的人生
    童話大王鄭淵潔認為童心包括好奇心和想像力,我深以為然。其實每個孩子出生之後都自帶童心——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對世界的未來充滿想像。但是有很多孩子漸漸對新鮮事物失去了興趣,沒有了當初的靈動,這跟父母沒有及時滿足他們好奇心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們沒有從好奇心和想像力中享受到樂趣,也就停止了好奇,不再敢天馬行空的想像了。
  • 一定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一會說話,便會經常向大人提出各種問題。如「月亮為什麼總跟著我走?」「玻璃窗上為什麼有一層冰?」「飛機是怎麼飛上天的呀?」等等,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有的叫大人也很難回答,或是回答了孩子也理解不了。如何對待孩子這些問題,是年輕父母正確教育子女應學會的重要課題。經常見到一些家長被問煩了或問住了,一拉麵孔斥責孩子說:「就你問題多,等以後長大了就知道了!」一棍子悶了回去。
  • 家有好奇寶寶,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孩子這個世界也越來越好奇,經常會向父母拋出自己的疑問,有時候父母也會被孩子的問題問的啞口無言。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好奇心充耳不聞,只是簡單的一句「我也不知道」就打發了孩子。但是家長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和孩子的智力有著緊密的聯繫,如果家長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是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的。所以家長不要對孩子的好奇心不管不顧,儘量去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更有動力去探索世界。
  • 不愛操心的媽媽,才能養出最省心的孩子
    摳洞洞,鑽廚房,亂撿小東西,在床上、沙發上跳來跳去……每天操不完的心,不停地嘮叨「別碰」「小心」「不行」:不不不,就是要讓撿起來,滿足TA撿東西的好奇心,一次撿個夠。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工藝很暖心,是一本階梯書。畫面裡雖然沒有媽媽,但是像不像你在陪著TA一步步走過去?
  • 當娃問「我從哪來」時,霍思燕教科書式回答獲點讚,家長們來看看
    孩子天生就具備好奇心,因為他們對世界懵懂無知,所以更願意探索。孩子最好奇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從哪裡來的?」,家長們大多願意回應孩子很多的好奇心,但就是對這個問題特別隱晦,避而不談或者遮遮掩掩,反而造成了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啊?面對寶寶的這種好奇心你們會如何應對?
    小孩子大概是這個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生物了吧,一旦學會說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那麼你就要做好每天回答十萬個為什麼的準備了。而我,離這一天,也越來越近了,因為我的小孩剛剛過完周歲生日。何其幸運,我能成為她的媽媽。小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簡單,那麼純粹,看她學習說話學習吃飯學習走路,每天軟軟糯糯的叫我媽媽,感覺自己心都要化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大人其實也需要慢慢成長。
  •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別敷衍孩子,你的回答將決定孩子的生命觀
    很多媽媽都要回答孩子這個問題,「媽媽,我是怎麼來的?」答案就五花八門兒了,垃圾桶裡撿的、充話費送的、商場裡買來的、胳炸窩裡生出來的、外星人送來的……有網友說,小時候媽媽告訴他,他是從垃圾桶裡撿的。他對此深信不疑,直到看到自己的出生證明才確認自己不是垃圾桶裡撿來的。雖然已經知道媽媽說的不是真的,但他每次路過垃圾桶都會心跳加速,總覺得垃圾桶裡還有「嗷嗷待撿」的孩子。
  • 孩子問「我是從哪裡來的」怎麼辦?家長這樣說最妥當
    薇薇在上網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視頻,內容是一對外國夫婦將西瓜掏空,然後將孩子放進去,再裝作孩子是從西瓜裡被取出來的,打算用這個證據來應對將來孩子關於「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看到這,薇薇突發奇想,慫恿老公也拍一個類似的視頻,等到孩子長大後再拿出來放,一定非常有意思。
  • "你是垃圾桶裡撿來的",一個疑問埋藏在孩子心中多年
    其實有時候父母無形中的一句話,有可能就傷害了孩子。小孩問題多很正常,這個時候是他們了解世界的過程,正確的回答,會樹立孩子的世界觀,然而父母總是會因為&34;,把孩子帶歪了。比如我國&34;的,多是&34;、&34;。這也讓孩子不敢再理所當然地享受父母的愛。孩子經常會出現的幾個終極尬問,一個回答不好,影響多年我是哪來的?
  • 這些行為打擊孩子好奇心,家長別再做了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培養1.製造滿足孩子好奇心的環境寶寶的認知是有限的,可能會有很奇怪的想法,家長不要以成人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孩子的想像力,不要以成人的思維約束孩子年幼寶寶的認知有限,可能會有很奇怪、超出成人邏輯的設想,這個時候家長切忌以成人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孩子的想像力。4.鼓勵孩子有很多非常規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