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記者 陶贇婷
蘇州工業園區星洲小學創辦於2014年,作為園區教育局直屬的一所獨立純小學,目前辦學規模14軌,82個教學班,悅納師生4000餘人。七年來,學校以「辦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目標為指引,秉持「慧雅」教育理念,堅持「生生課堂」教學研究,堅守「質量生命線」,全面推行智慧教育,以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發展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學校知名度、滿意度、美譽度不斷攀升,成為了一所擁有好課堂、好課程、好路徑、好資源、好生態、好成效,「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五育六好」學校。
成長留痕
古韻今風奏響星洲「主題曲」
學校突出傳統文化課程資源與各學科教學的智慧整合運用,將傳統文化作為學科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傳統文化的知識與技能滲透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成為學生成長的生命底色。此外,學校進一步構建智慧教育「新課堂」,努力將傳統與現代交融相映。
「三國演繹」把牢文化「定盤星」:學校立足課堂主陣地,將傳統文化作為學科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深入生活發掘學生感興趣的、易於操作、便於實施的傳統文化資源,開發「國學、國藝、國術」系列校本課程資源,將其納入學校課程計劃,每周一節傳統文化指導課,兩周一次「主題性」教研組活動,一月一次「分段式」教學設計評比,以制度化的校本課程管理模式保障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有序化實施。目前學校已編訂出《慧文雅集》國學校本教材、《慧墨雅韻》國畫書法校本教材、《笛樂》慧雅國藝校本教材、《慧雅少年拳》國術校本教材等。這些校本教材貼近兒童的發展特點,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薰陶與傳承。其中《慧文雅集》歷經數稿完善,即將作為周氏德育蘇港兩地文化交流,香港教師進行文化浸潤的教材出版。
「智慧教育」引領成長「指南針」:學校以「智慧教育」為引領,藉助翻轉課堂的方式,倡導「無邊界學習」。截至目前,學校各學科教師製作的線上學習微課已達1500節,內容涵蓋所有學科、所有學段,學校還利用園區易加平臺和慧雅傳媒公眾號,定期推送相關學科性微課,如語文繪本、數學思維訓練、英語口語等內容,此外學校還推送項目化拓展性學習微部落,如生物醫藥、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微課資源,讓不同年級學生能夠在項目化學習中足不出戶,廣知天下事,各展所長,各長所能,線上資源與線下課堂教學完美融合,信息化成為星洲學子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支點。
值得一提的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星洲讀吧」已成了學生展開課外閱讀的重要平臺。學生利用該平臺,採用線下閱讀、線上指導與分享相結合,讓閱讀有序、有趣、有思、有痕。學校圍繞讀吧平臺,通過跟蹤式、激勵式的指導、評價和展示,讓學生愛讀、會讀、善讀、樂讀,「星洲讀吧」也因此被納入園區智慧教育三期工程,並獲得全國中小學智慧數字閱讀案例一等獎,至北京進行案例分享。「星洲讀吧」啟用的三年來,學生共閱讀書目8萬4千餘次,完成閱讀隨筆36萬餘篇,進行書目檢測題210萬題,智慧化手段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終身閱讀的習慣。
課程留痕
個性全面演繹星洲「個人秀」
學校自2014年建校以來,圍繞著「以生定教」的整體教學策略,著力打造生生課堂。生生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整合生動化、生活化的線上線下學習資源,在學科教學中以易加平臺、網絡雲媒體、未來教室等輔助開展視聽研一體化的生趣化、生態化的教學模式探索。生生課堂不僅是單學科教學,也體現在豐富的校本課程學習中。
「葵花課程」豐富體驗「助推器」:學校圍繞「禮、藝、思、書、能、心」六慧目標,拓展出十八個版塊的課程群內容,分散出90多個具體課程群科目,精心設計與國家課程相匹配、適應學生年齡特點、難度適宜、貼近學生生活的朵朵花瓣般的學校課程活動內容,為學生創設出多元立體而又精彩豐富的學習平臺。在進行葵花課程設計運行過程中,不斷豐富課程內涵,完善課程項目,又融合了國際理解、生涯教育、STEM創客課程等,切實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運用學科技能,形成全面素養。星洲學子在近年來省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多次學業質量監測調研中都呈現出了優異的成績,更在全國省市區各級各類學習競賽中獲獎頻頻。自建校以來,學校每年都有1500人次學生在學科類競賽中獲獎,近百名學生被評為蘇州市好少年、蘇州市美德少年、園區優秀品德生。
「百團大讚」成就閃光「催化劑」:社團活動是學生的精神家園,也是校園文化的中心。學校將社團細化為陽光健體、「聲」入人心、慧雅竹韻、STEM創客、身臨其境五大課程群,共百餘個課程小項目。各學科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捲入式管理課程群,以學校優秀社團引領年輕社團的發展,向精品課程發展方向努力,幫助每一個星洲學子找到自身發展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深度提升。百團大讚,充分發掘學生優點,放大亮點,助力收穫個性化成長。目前學校已有500多人次在蘇州市、區體育競賽中榮獲冠亞季軍,300多名學生在各類藝術比賽活動中榮獲金獎、特等獎,600多名學生在全國省市科技比賽中獲一、二等獎,每年還有1500多名學生在江蘇省考試院組織的書法考級、藝術考級活動中順利晉級。學校被江蘇省竹笛學會授予「竹笛培訓基地」,「竹笛社團」被評為蘇州市十佳社團。學校「創客」社團的束欣銘同學,在剛剛結束的Code Quest全球青少年人工智慧編程公益挑戰全球決賽中,獲得全球一等獎(全球僅7名,蘇州唯一)的好成績;「生物探秘」社團的張琳淼同學以「探究限制性內切酶實驗中的最佳電泳時間」的課題獲蘇州市一等獎,並榮膺「小小生命科學家」稱號。
生命留痕
家校師生共長星洲「全家福」
學生成長離不開教師隊伍的發展和家庭教育的進一步完善。為了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積極打造「津梁學堂」,催生教師快速發展,探索「家校社」聯動模式,密切與家長溝通交流。
師生共長成就自我「集結號」:教師是學生發展的驅動資源,是學生成長的核心資源,學校以「津梁學院」統整教師發展課程,保障教師的跟進式提升。學校每周都會有相應主題的培訓安排,如「學科教學培訓」「德育管理培訓」「師德培訓」「教育技術培訓」等,還通過「津梁大講堂」和「相約星期六」等活動形式面向各類教師開展精品講座和專題培訓,讓每位星洲教師,在接受分類、定向的校本培訓之外還可以享受全面性的通識培訓。針對新入職教師,學校會在一年內開展「十項全能」競賽,以全面錘鍊新進教師教學技藝,助力站穩講臺。學校還會進行課題項目招標,確保星洲每位老師有項目、有研究、有方向,加快隊伍建設,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近年來,學校教師隊伍發展迅速,學校已擁有「蘇州市名師工作室」1項、姑蘇教育青年拔尖人才1名、姑蘇教育緊缺人才3名、金雞湖教育領軍人才4名、金雞湖教育特聘人才1名、蘇州大市級中小學學科帶頭人13名、學校自主培育的園區各類骨幹教師52名,學校骨幹教師佔比35.6%。近三年,教師在全國省市區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獲獎180多人次,其中榮獲各類一等獎60多人次。教師論文發表獲獎近500餘篇。
家校共育促生成長「共同體」:學校以江蘇省中小學學生品格提升工程項目——《「慧雅」生涯教育賦能學生終身發展》為抓手,以家長志願課堂和親子體驗課程建設為渠道,家校共育,引導學生感悟生命、感恩生活、規劃生涯。學校還通過開展「慧爸雅媽進課堂」和「慧寶雅寶進社會」系列活動,開發家長資源,引導家長走進來、學生走出去,拓寬學習渠道,豐厚學習內容。通過打造校園職業體驗圈,幫助學生從體驗到思考,將知識與理想建立起聯繫,從而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初步形成個體生涯發展的目標。
此外,在馮凌燕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的牽頭下,學校還開展主題式家長學校,以家庭教育培訓課程尋求家校合作連接點及著力點。學校針對不同年級家長需求,分類開設主題課程,家長培訓常態有序開展。通過校內外家庭教育、心理教育專家智慧解讀孩子成長過程,幫助家長成為孩子生涯規劃師,家校攜手共育星洲學子。
建校7年來,學校先後獲評「國家數位化研究中心智慧教育示範校」「全國足球特色學校」「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實驗學校」等國家級榮譽八項,成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翻轉課堂實踐共同體成員,獲評「江蘇省智慧校園」「江蘇省基礎教育實驗基地學校」等省市區綜合榮譽近百項。學校年年被評為「園區教育五星評價A等學校」。2019年4月,教育部領導走進星洲,對學校美好的慧雅教育高度讚譽。學校還作為全國唯一小學在教育部全國美育工作大會上作經驗交流。今年春季,學校還代表園區參加粵港澳大灣區網絡春茗會,並作「線上教育」的經驗分享。
融古韻今風塑時代新人,守五育並舉做適合課程,星洲小學將繼續堅持文化辦學、課程辦學,以學生為中心,為建設「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不懈努力。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