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現「天才小學生」,教育部出手了

2020-07-20 澎湃新聞

教育部微信公號「微言教育」

教育部微信公號「微言教育」7月20日消息,為規範個別競賽在組織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堅持素質教育導向,切實維護教育公平,進一步規範競賽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

各競賽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全面開展一次自查,對以往獲獎項目的真實性、獨創性進行覆核。要堅決避免參賽項目明顯不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現象的發生,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必須堅持公益性,做到「零收費」。

《通知》明確——

任何競賽獎項均不作為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加分依據。各地要繼續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幼升小、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不得將任何競賽獎項作為升學依據。要繼續對本地區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中考)加分項目進行清理和規範,嚴禁將各類競賽獲獎情況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中考)加分依據。

《通知》強調——

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對審核通過的競賽的管理,嚴肅查處競賽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或者經警告、提醒仍不改正的,將從競賽名單中移除,並不再受理舉辦單位舉辦競賽的申請。各省(區、市)要加強對在省域內落地的全國性競賽的管理,同時加強對省級競賽的管理。各地各學校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決禁止違背學術誠信要求的行為。要加強對競賽管理政策的宣傳,讓中小學師生和家長充分了解掌握全國和本省份競賽名單,引導中小學師生和家長主動抵制名單外的違規競賽活動,發現線索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共同維護良好秩序。

本期編輯 常琛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出手,憑空「創造天才」將受嚴懲
    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創新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期待天才橫空出世,來為這個世界添磚加瓦,但是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天才不能憑空創造,許多聲名鵲起的「天才」也受到了網友不同程度的質疑,更令人痛恨的是,確實有「假神童」存在。
  • 天才小學生還是天才家長?神童頻頻現身,教育部:加強競賽管理
    近日,天才小學生再一次被曝光在了舞臺上。咱們看看某節目天才少年的神仙簡歷,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終極版的「別人家的小孩」?看著都感覺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六歲寫自傳,十一歲南京大學畢業,咱們還在貪戀玩耍的年紀,人家都快功成名就了。
  • 「假神童」頻現,教育部出手
    為規範個別競賽在組織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堅持素質教育導向,切實維護教育公平,進一步規範競賽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各競賽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全面開展一次自查,對以往獲獎項目的真實性、獨創性進行覆核。
  • 天才鬼才、偏才怪才的福音!教育部出手了,「拔尖計劃」來啦
    在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經過拔尖計劃1.0 的探索積累,拔尖計劃2.0在人才選擇上要把握4個字:選、尋、留、創。選,要選出天才、鬼才。尋,要尋找偏才和怪才。留,要給天才、鬼才留成長的空間。創,要給偏才、怪才創機會。做到選、培、調有機銜接。吳巖指出,拔尖計劃 2.0 與 1.0 的區別在於,拓圍、增量、提質、創新。
  • 『揭秘』選天才鬼才,尋偏才怪才?教育部出手了!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在會上對「拔尖計劃」2.0做了詳細解讀。吳巖介紹,經過拔尖計劃1.0 的探索積累,拔尖計劃2.0在人才選擇上要把握4個字:選、尋、留、創。選,要選出天才、鬼才。尋,要尋找偏才和怪才。留,要給天才、鬼才留成長的空間。創,要給偏才、怪才創機會。做到選、培、調有機銜接。吳巖指出,拔尖計劃 2.0 與 1.0 的區別在於,拓圍、增量、提質、創新。
  •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如今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時候就給孩子樹立贏在起跑線的觀點到底對不對,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教育部徵求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教育部7日起開始徵求意見,認為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小學生用「馬上」造句,剛看完答案,網友:這是一個天才
    導語:小學生用「馬上」造句,剛看完答案,網友:這是一個天才現如今很多的家長為了給孩子好的教育,可謂是下了血本了,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孩子的教育
  • 天才神童頻頻出現,家庭教育引人深思
    近日,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憑藉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這則消息一出迅速引發了網友爭議,雲南省科協成立了調查組,查實過後對該獎項進行了撤銷,而獲獎小學生的父親也發聲明致歉,承認在項目申報過程中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
  • 巔峰賽出現天才少年李白,國服19000戰力獨一無二,小學生刺客信仰
    巔峰賽出現天才少年李白,國服19000戰力獨一無二,小學生刺客信仰! 在王者榮耀中,李白是一位人氣頗高的英雄。他不僅外表帥氣,而且強度也很不錯。1技能有3段位移,讓他非常靈活。2技能不僅有無敵效果,而且還能降低別人的防禦。
  • 小學生「早戀」現象頻發,家長應該怎麼辦?看看李玫瑾是怎麼說的
    隨著網絡資訊時代的來臨,小孩子們接觸到的信息也較以前廣泛了很多,再加上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現如今,小孩子「早戀」的情況數不勝數。先不說他們是否真的懂得了愛情,但渴望談戀愛、嘗試談戀愛的情況確實在發生,家長們需要有一定的應對之策。
  • 小學生自殺事件頻發!
    近年來,小學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令人震驚!網曝:9歲男童上吊自殺、13歲少女跳樓自殺、還有喝上農藥自殺等等,其自殺原因有時候僅僅是一句批評、一個指責、一場考試失利、不堪學業重負、不忍父母打罵......不管小學生自殺的動機、原因如何,可悲的是一朵朵剛剛綻放的生命之花就無聲無息地凋謝了,怎能不令人痛心和惋惜呢?
  • 小學生勵志經典語錄: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作為一名小學生,平時也可以讀一讀勵志的語錄,那麼關於小學生的勵志經典語錄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小學生勵志經典語錄1、日日行,不怕千萬裡;時時學,不怕千萬卷。6、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7、天才就是這樣,終身勞動,便成天才。8、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於99個只有興趣者。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
  • 教育部「十條規定」禁給小學生留作業
    原標題:教育部「十條規定」禁給小學生留作業   近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以下簡稱「十條規定」)公開徵求意見啟事,截止到8月29日之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在徵求意見稿中,教育部擬從陽光入學、均衡編班、「零起點」教學、不留作業、規範考試、等級評價、一科一輔、嚴禁違規補課、每天鍛鍊一小時、強化督查十個方面來均衡義務教育發展,減輕課後作業負擔。   對於作業,「十條規定」要求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
  • 牛談勤:獲國家科研大獎的「天才小學生」人設崩了
    「天才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科技創新大獎」,乍看之下正欲拍手叫好,不料在眾網友的深扒熱議下,這個「天才小學生」的人設可能要崩了。在當今網際網路資訊時代,我們期待有天才出現。高難度的科研實驗的完成,如若真的出自「天才少年」之手,當然值得高興。
  • 教育部出手!中小學全國性競賽全面自查,上海家長還有哪些選擇?
    緊接著,到了18年9月,教育部出手整治學科競賽亂象,發布了《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此後,全國中小學生競賽進入白名單時代。教育部辦公廳公示「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
  • 小學生搞笑作文,一個比一個「奇葩」,老師:都是天才,傷不起!
    導語:小學生搞笑作文,一個比一個「奇葩」,老師:都是天才,傷不起!都說當老師好,體制內,不僅工資見好,還有很多的休假時間。平時跟孩子打打交道,日子過得可輕鬆了。這裡,就跟大家分享一組小學生作文,一個比一個「奇葩」,老師看了都忍不住讚嘆道:「都是天才,傷不起啊!」作文要求用「首先……接著……然後」這一組關聯詞造句,於是腦洞大開的小學生寫出了這樣一篇奇葩作文。在文章中實名diss了媽媽做飯不好吃。查德一看,文章還挺有條理性。不過老師很想知道,你媽媽做飯是有多難吃啊,難吃到讓你忍不住在作文裡吐槽這件事。
  • 教育部「出手」後,家長拍手稱快:做得好
    教育部「出手」後,家長拍手稱快:做得好手機,已然成了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也確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捷,從網上購物、娛樂,到網絡課程學習,幾乎人人都是機不離手的狀態。為了更好地聯繫孩子,許多家長都為孩子準備了手機。可許多父母忽略掉了一點,那就是手機的易上癮性。
  • 「殺魚盤」詐騙頻現,專挑中小學生下手
    「殺魚盤」詐騙頻現,專挑中小學生下手!轉發,提醒!現如今,電信詐騙可謂花樣繁多、名頭不少,近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警方就破獲了一起典型的「殺魚盤」電信詐騙案件,9名犯罪團夥成員被一網打盡。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小學生 小麗:說他今天過生日,給他發888.88元紅包,就給我返8888.88元。我看他朋友圈有兩三個人一起的截圖,我就相信了。小麗將第一筆錢800多元,按那個網友要求轉了出去,可是五分鐘過去了,小麗什麼也沒收到。
  • 拼爹天才小學生完成的科研項目全國獎項
    近日一位天才橫空出世昆明一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完成了一項碩博研究生才有可能完成的科研項目。一個連「基因」是什麼都不知道的12歲孩子,竟然因為研究結直腸癌獲得全國獎項。而且小學生從對科研項目的一無所知到遊刃有餘只用了短短5天的時間。無論是領悟的速度,還是融會貫通的能力,都堪稱「奇蹟」。小學生也因此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三等獎。消息一經曝光,全網譁然。
  • 《復聯2》頻現翻譯錯誤 網友:譯者英語過四級了嗎
    《復聯2》頻現翻譯錯誤 網友:譯者英語過四級了嗎 2015-05-13 09:33:51小學生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劉先生一好,美隊和影迷們都不好了。  原聲:「We may not make it out of this。」(鋼鐵俠)  電影翻譯:「我們可以全身而退了。」  正確譯法:「我們這次大概挺不過去了。」角色原意是準備以死相拼,何等悲壯?「全身而退」再次南轅北轍,犧牲的英雄真是死不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