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在線大學「職問」今天公布其於2017年9月獲得漢能創投、澤厚資本聯合投資的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職問面向每年約800萬職場年輕人,通過「職問新媒體」、「職問題庫App」以及「職問學院」提供用戶資訊、培訓和輔導服務。
36氪在月初對職問的報導中提到:自2017年2月起,職問已經上線數十款音頻和視頻課程,提供金融、財務、法律、諮詢和泛商科等領域的標準化職業技能培訓產品。過去6個季度,職問收入複合增長率超過45%,2017年年收入環比增長400%,營收千萬級;職場人員的知識付費產品佔營收比例目前已超過60%。累計付費用戶超過15000人。而現在,付費用戶已經有超過20,000名。
今天,職問正式發布了「zhiwen.me」職業發展管理平臺。zhiwen.me網站告別了行業內原本「手工作坊」的運營模式,具備完整的線上支付、方案定製、入學註冊、即時導師匹配功能;用戶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預約諮詢、課程排期、崗位匹配、查詢求職進度和在線直播聽課等,相比較人工服務的傳統職業發展機構,職問在規模化時有更顯著的邊際成本遞減效益。
自2017年7月以來,zhiwen.me網站上線了超過500節課程,並完成一萬餘次學員與導師之間的線上直播輔導,幫助學員拿到了2000多個法律、諮詢、財務和金融名企的實習和全職崗位。
另一件上次報導中沒有提及的是即將在4月份上線的小程序「職問Plus」。職問原有圍繞崗位真實場景研發了包括音頻、視頻、直播、錄播等不同的上課形式,但是他們認為目前行業內多數第三方平臺的上課形式、實時流量、分銷方式等較為單一,因此職問自己開發的小程序將實現新的上課模式:使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多種形式根據課程需求自由組合,同時實現更加便捷的購買和分銷方式,在微信生態下給用戶創造更加完整和高效的學習體驗。
漢能創投管理合伙人王威表示「職前教育是K12教育、高等教育之後的有效承接,職問公司定位於面向高校學生的求職輔導+在職人士的職場技能提昇平臺,搭建了一個連接學員、職場人士、高校、僱主企業的職業發展平臺,通過系統化的打法為職場生態創造了價值。」
——————————————————————————————
以下是36氪一個月前對職問的報導:
文 | 孟小白
一句話介紹,「職問」為大學生和在職人士提供「課程+輔導+崗位」諮詢服務;知識付費訂閱產品涵蓋金融、財務、諮詢、法律、快消等行業專業知識技能,邀請行業資深導師進行音頻、視頻直播講解。
先看數據:過去6個季度收入複合增長率超過45%,2017年年收入環比增長400%,營收千萬級;職場人員的知識付費產品佔營收比例目前已超過60%。累計付費用戶超過15000人。
職問旗下的新媒體以職場優質原創內容驅動市場營銷;職問題庫App向求職人群提供免費模擬題訓練;求職服務產品為大學生和在職人士提供「課程+輔導+崗位」諮詢服務,與市場同類求職產品不同點在於,在大多數玩家還通過人工和微信群提供求職產品管理的時候,職問已經開發了管理和課程系統,連結導師、學員和崗位。
以上是兩款引流產品和高於行業平均管理效率的求職產品,下面是我認為職問更大的亮點所在。
雖然被稱作知識付費產品,但是職問的產品與得到、喜馬拉雅等頭部知識付費平臺上產品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更加注重實操和結果輸出;前者側重圍繞崗位技能需求設計。例如,他們最近和一個幫助PE做盡職調查的公司合作,製作了面向盡職調查人員的技能培訓課程。這種產品設計的場景化更強;購買這個產品的人一般就是在盡職調查崗位上的人,而學完課程之後的直接產出就是可以更有效地做盡職調查。
和平臺型知識產品的不同是,職問的服務運營會更重。為了強調效果,職問除了常規的錄播音頻之外,還會定期開放直播答疑,布置課後作業、助教批改以及老師點評,學習小組有打卡和交流機制。
職問知識付費的復購率高,目前的學員中有50%是老用戶。
目前現金流狀況良好,所以職問也在做一些新的嘗試拓展邊界:1)將知識付費產品打包賣向企業,團隊已經和中信建投有過合作,並計劃未來在企業培訓產品中加入線下活動的部分;2)利用用戶數據,連結企業的招聘服務;3)向高校的職業服務部門提供管理和課程系統。
知識付費方面,職問還在摸索自己的壁壘;但是求職服務方面,職問認為自己的題庫和管理系統已經為規模化做好了準備。
最後,我認為,強調實操結果和落地場景的知識付費將會成為職業培訓行業發展的趨勢。僅僅出版音頻內容是不夠的,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需要在時間上、內容上和授課形式上都更加靈活,教育產品也將更加注重服務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