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存量時代 客流爭奪戰怎麼打?

2020-12-18 36氪

在實體商業中,技術的創新和消費升級驅動整個行業走向拐點,線上運營的思路與玩法也為線下運營帶來了很多啟迪。小程序、APP、線上商城、會員互動營銷等新工具的應用,可以看出實體商業正由「重開發」向「重運營」再向「重數據」轉變。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場景再造、新技術的應用,讓實體商業煥發出蓬勃的創新活力,也讓實體商業運營者前行中彷徨求索。

購物中心的本質是線下流量分發平臺,客流數據是衡量其核心運營指標的關鍵數據。而透過數據,了解客流、客群、消費行為,做好消費者洞察和商業洞察,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消費者樂此不彼地來逛商場,讓「客流」轉為「客留」,讓「客流」變為「現金流」。

用戶的數據是海量的,全都拿來分析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需要從數據的不同維度來收集與分析,在匯納看來可分為基於「場」的業務數據化和用於「營」的數據業務化。

基於「場」的業務數據化

購物中心經營重點是提高資產收益率為運營目標,通過招商管理、營銷推廣、多種經營是其日常運營的核心工作。為了吸引並留住消費者,購物中心從場內動線設計、品牌落位設計、業態搭配設計、美陳櫥窗設計等各方面,對場內空間努力優化與經營。同時,通過提供體驗式、場景式消費業態,讓用戶沉浸其中。

而與線上相比,購物中心經營的是有限的物理空間。品牌調整周期長、投入大,失敗成本也非常高昂;營銷推廣無方向,顧客又是善變的,我們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怎麼能夠期望與顧客心有靈犀;由此可見憑經驗運營的傳統方式顯然不再適宜。

匯納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匯納專注線下實體數據服務十餘年,我們認為購物中心的運營創新要基於「場」把業務數據化。在實體商業場景內,需要把物理空間內一切商業行為數據化、指標化,透過對業務的數據化清晰場內的消費行為;數據及數據背後的業務邏輯,指導「場」內品牌調整及市場活動,用數據指導運營,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場內的人。

匯納科技綜合運用ABI技術,通過店鋪可視化、視頻客流、面部/體態識別、Wi-Fi系統/感知等新應用新方案,實現「場」內數據的採集和管理;通過對零售店鋪內熱力分布分析、品類關注、熱區分析、商品關注等分析,實現對「貨」的分析管理。就場內最重要的「人」的洞察與分析,這些數據組合起來變成顧客真實的畫像,融合性地去分析,可以形成數百種的用戶標籤,把顧客的千人千面真正具象化,真正地了解用戶讀懂顧客,更好地制定營銷和銷售策略。

以考量購物中心線下流量的重要指標——遊逛深度為例。它反映了一個消費者平均每一次到場,在場內進入的店鋪數量。該指標數值越高,表示顧客進店率越高,商戶可以獲得更多交易機會,商場經營狀況越好。遊逛深度是1,說明顧客逛了一家店鋪;遊逛深度是5,說明至少逛了5家店鋪。由此一定程度上獲悉場內品牌見的聯動能力、集客能力及銷售轉化能力。

用於「營」的數據業務化

如果說客流是購物中心的體溫計,那麼集客力更是衡量購物中心經營質量的一面鏡子。通過場內用戶的遊逛深度、品牌偏好、新老顧客佔比、平均滯留時間、返店時長及頻次等多維度數據行為,就能準確了解場內客流是否真正匹配。

另外,周邊人口、交通、城市規劃等商圈環境,對標競品的運營狀況,也越來越成為指導購物中心有效精準運營的重要信息。

只有把線下線下、場內場外數據資源整合、統一和共享,並深入購物中心業務需求,提供各項運營環節的診斷、評估、預測和決策支持,才能幫助購物中心通過精細化的運營,提升租金收益,幫助購物中心內的品牌租戶提升銷售業績。

「匯納科技對實體商業數據需求及運營有著深入的理解能力,同時,我們打造的線下實體大數據平臺——匯客雲,擁有全行業獨有的數據資源,是目前國內樣本量最大的線下商業體客流全量數據平臺。」匯納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外部行業數據的對比分析對於很多購物中心來說很難獨立去做,他們往往缺少大體量的數據覆蓋和行業的趨勢對比,行業對比指數可以幫助運營者了解市場的整體發展情況,清楚自身所處的水平及未來可完善的空間,能夠很好地幫助購物中心運營者進行更全面的數據分析。基於龐大有效的數據資源,匯納科技通過最新的數據採集及算法技術,深入透析購物中心運營需求,從運營指標、運營診斷、客群洞察、效果評估、活動評估、競品對標、商圈洞察等各個維度,充分地解讀數據,挖掘數據背後的價值,為購物中心為運營工作提供較為客觀的反饋,有效避免人為的認知偏差。」

在購物中心存量時代,精細化運營是必然趨勢。「我們越來越需要去『認清』顧客本來的樣子,合理有效使用數據已經成為商業運營者必須要get和升級的技能。只有用對了方法,我們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顧客,從而給購物中心的運營工作提供新的思路,贏得更大的客流。」匯納科技相關負責人說道。

相關焦點

  • 上海購物中心存量改造圖鑑
    隨著一線及眾多強二線城市存量時代的到來,「城市更新」正成為中國商業不動產新的發展主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核心城市有1億㎡左右的存量物業需要改造。商業存量物業改造的風潮逐漸升溫,上海作為城市更新的先行者,更早一步進入存量時代。去的一兩年裡,各標杆性商場陸續完成了大規模改造,調整後大多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購物中心:兒童遊樂園帶動潛在客流
    專家表示,好的兒童遊樂設施可以聚集人氣並拉動客流,吸引家庭到購物中心重複消費。  兒童遊樂園帶動潛在客流  望京國際購物中心的兒童遊樂區設置在中心廣場上,它讓望京購物中心看到了兒童樂園給商場帶來的商機和影響。
  • 購物中心如何「搶奪」疫後第一波客流?
    但疫情終將會過去,伴隨著復工復產步伐的加快,購物中心往日的客流也將會恢復。短暫的休整,是在蓄力,未來的購物中心必定迎來新的增長。在這個迎接復甦的關鍵節點,商場該如何提前「備戰」,以搶奪疫後的第一波客流?疫情結束後,又該如何根據消費變化與行業新趨勢,做出相應的改變與調整?
  • 高端對話:用什麼商業創新模式破題「存量時代」?
    商業存量市場中有很多是投資型物業,為了更好的管理和運營,就需要專業商管團隊介入,去盤活、優化,解決投資型物業的生存、資金回報等難題。沙龍環節以「存量時代的商業創新模式」為主題,向開發商和品牌方等眾多商業地產行業大咖發出邀請,一同探究存量時代下的發展和機遇。
  • 一季度北京購物中心存量增至880萬平方米
    一季度北京購物中心存量增至880萬平方米來源:聯商網2017-04-17 15:37一季度,北京購物中心存量增至880萬平方米,百貨商場市場存量減少210萬平方米。未來,北京還將有13個中高端購物中心集中供應,零售市場存量將持續增加。從第一季度數據看,電商對實體零售的衝擊仍在繼續。2017年1-2月,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錄得841.72億元,同比上升4.1%。其中網絡零售額繼續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同比增幅達25.2%,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7.6%。購物中心情況仍舊不容樂觀。
  • 重慶商業大起底:18大商圈租金/空置率/存量/增量全數據_新聞中心...
    1 購物中心總存量近605萬㎡    2014-2016年重慶全市購物中心(統計標準:商業面積5萬㎡及以上的購物中心,下同)的總存量年均同比增幅達16%;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截至2017年一季度,重慶全市購物中心累計總存量近605萬㎡。
  • 這些購物中心留住客流的方法值得學習
    對任何一家商場來說,客流十分重要,怎麼吸引顧客留住客流是運營團隊的必修課。   時下體驗式商業的興起就是項目為了博得更多客流量和關注度的一劑「良藥」,但調整業態比例或硬體改造的方法對大多數商場來說有著不小的成本和風險。
  • 高層購物中心,如何打破必死的「魔咒」,做到客流「爆表」?
    一座購物中心的空間效率,取決於每一處空間能否正常發揮應有的商業價值。 因動線設計缺陷等原因,不少購物中心往往存在著客流循環受阻的商業「死角」,尤以高區為甚。這不僅影響項目整體運行效率,又有損空間體驗感。
  • 這個17層購物中心靠什麼拉動客流?
    希慎廣場沒有電影院、KTV、冰場、兒童樂園等主力業態,也不靠LV、Hermes、Gucci等大牌支撐,卻高達17層的「垂直」購物中心。吸引客流的常規辦法都不用,還做的這麼高大上;卻能吸引很多很多遊客,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 重慶首份購物中心人氣榜新鮮出爐 龍湖時代天街C位出道!
    本次數據我們選取了上周(2019.7.8-7.14)重慶市購物中心周客流量前30、周客流量前5名購物中心人物群像、各區周客流量排行榜這三大板塊。綜合上周數據,可發現:全市排名第一的為重慶龍湖時代天街,周客流量645800;排名第二的是日月光中心廣場,周客流量417274;排名第三的是重慶華潤萬象城,周客流量381256。
  • 兩天28萬客流,這家購物中心如何打造一場盛會
    家興總裁趙建光在他的新書《網際網路時代,傳統商業向死而生》中已經率先提出新商業模式的概念,該如何打造體驗型、新商業模式的購物中心。在王立華總經理的帶領下,悅百匯6個人的領導團隊認真學習了趙總的經營理念,並敢於走出傳統思維,6個月的時間裡,不斷的學習考察國內外新型商業,不停的走訪周邊市場,把理論結合到實踐中。
  • 北上廣深存量商業梳理和下半年將開業的重點購物中心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由於先天優越的歷史基因、有力的政策支持、堅實的產業基礎形成強大的人口虹吸效應,持續的人口淨流入帶來強勁的消費需求,支撐起過千萬平米的存量商業面積。由此,北上廣深的零售商業項目存量和增量情況一直是商業地產人關注的焦點。
  • 2019中國購物中心+峰會成功舉辦 見證商業的無窮力量
    圍繞品牌營銷的時代更替,市場上的營銷思路發生了哪些轉變?面對Z時代消費者,購物中心與品牌準備好了嗎?   孫旭東 從去年開始,滿記甜品提出了「千店千面」的計劃,根據不同商業購物中心所面對的不同人群,在裝修上做了一些調整,同時推出了不同面積的商業模型。   未來消費者的喜好將是多元化、多渠道、多品類、多跨界合作。滿記甜品不斷思考如何將年輕人拉回來。   滿記甜品將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對待Z時代的到來。
  • 上海究竟能容下多少個購物中心?邊界在哪裡?
    聯商網消息:自2011年以來,上海各類購物中心開發量逐年猛增,2014年大中型項目開業量首次超過30個,之後歷年新增項目數量持續增長,並蟬聯城市開業項目數量及面積桂冠。核心商圈存量改造升級時代已至商圈方面,市中心成熟商圈已進入存量資產時代,南京東路、五角場、徐家匯、淮海中路等成熟商圈進入存量資產改造大年,徹底改造後的恒隆廣場、五角場萬達及更名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今年先後開幕,新項目僅增加中山公園來福士及南京西路興業太古匯兩大重磅外資項目。
  • 愛琴海張華容:購物中心恢復客流的3大核心點
    1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提到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有人傳人風險,而後隨著這場疫情在全國範圍內的擴散,購物中心這個往日客流量聚集的場所,也由門庭若市變為門可羅雀,不少購物中心更是選擇暫時停止營業,僅保留超市等民生類必需品業態。
  • 上海今年計劃新開、改造30家規上購物中心
    2020年4月15日,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發布《上海購物中心2020年度發展報告》(以下稱《報告》),該報告指出,據多方信息核對和調查統計,2020年上海計劃開業、改造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共30家,其中新建新開27家,存量改造升級3家。
  • 北京悠唐購物中心:打造白領社交型購物中心
    為了給商場「保鮮」,增強消費者黏性,調整升級八個多月的悠唐購物中心將定位瞄準為白領社交型購物中心。在悠唐購物中心總經理羅松看來,購物中心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場所,而更多地關注目標客群的情感需求將購物中心打造成多元的社交平臺。這也讓這家商場成為了國內首家社交型購物中心。
  • 購物中心調整範本:品牌、空間、營銷全方位解讀!
    【商業地產精選】在商業存量過剩,新生代購物中心不斷衝擊的雙重壓力下,傳統購物中心迎來調整升級熱潮!但面對眼花繚亂的品牌調整方式,究竟調什麼?怎麼調? 商業地產雲智庫 / 唐榮榮 3.6億㎡的商業存量+新生mall,加快購物中心進入調整期
  • 西安購物中心淨吸納量錄得負值 總存量回落至613萬平
    受購物中心及網際網路電商衝擊,西安市場上百貨項目整改或停業的案例屢見不鮮。自2016年百盛東大街店停業開始,百貨業進入洗牌時期,而此次疫情更是加速這一洗牌進程。除世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店閉店外,民生百貨騾馬市店空置率提高,群光廣場零售部分整體關閉進行調改,開元商場也重塑外立面並進行負一層整改。
  • 重慶大坪龍湖時代天街D館開業 亞洲最大購物中心整體亮相
    7月21日,大坪龍湖時代天街商業最後一部分——10萬方的D館正式開館,開業客流超過20萬,整個時代天街客流50萬的,更是開創了西南購物中心單日客流的新紀錄。西南規模第一的60萬方超大商業巨艦加上120萬㎡中央商務區,亞洲最大購物中心集群終於整體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