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的自信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解決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的自信

2018年05月23日 11: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旺報》23日社評表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一貫重視青年低薪問題,也提出若干措施希望改善。520就職兩周年在網絡活動回答相關提問時,蔡英文的回答是:「網友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所以薪資水平低於平均值」。這個回答流露出蔡英文的自信,但她的認知顯然與民眾的感受有落差。

  蔡英文對「薪資水平平均值」的認知,可能來自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賴清德月初出席勞動節活動時表示:臺灣去年平均月薪已達5萬元(新臺幣,下同),創下歷史新高,立刻引起網民及主流媒體的質疑,不少網友甚至反諷,要為「自己拉低了平均」道歉。批評壓力下,臺灣「行政院」發言人出面補充,是加上各種獎金、紅利和加班費之後的全年收入,換算成每月薪資的結果。「行政院」再接再厲,以正式記者會宣布:臺灣今年第一季實質總薪資創歷年新高,加上年終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後,高達每月5萬9852元,座上官員們個個喜上眉梢、自我感覺良好。

  社評指出,但這項數字顯然未被社會大眾及媒體認可,理由很簡單:違反經驗法則。請問聽眾周遭,有幾個人月薪可以達到5萬9千元?統計數字與民眾認知的差距為何產生如此嚴重落差,就必須嚴肅探究。

  主要原因來自薪資差距,也就是貧富差距問題的惡化。統計理論上,「平均數」與「中位數」是不同的概念,討論薪資問題,「平均數」只具有統計的意義,並不能反映低薪實況,而應以「中位數」月薪觀察,才能了解後段低薪的嚴重。

  社評中說,依「主計總處」調查,2016年經常性月薪平均近4萬元,但中位數僅3.4萬元,這才是一般勞工的感受。另外,經常性月薪低於3萬元的勞工比例,雖已從2011年43%逐年降到去年的34%,但表示仍有三分之一勞工常態性月薪在3萬元以下,這種收入連支持個人生活都極為艱辛,更遑論結婚、育子、買房,這其實才是臺當局該重視和努力的方向。

  不可諱言,臺當局對低薪問題十分重視。蔡英文就曾說,「勞工本來就是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去年年終茶會時,還提出要終結青年低薪的五個方法:讓產業升級轉型、鼓勵企業幫員工加薪、基本工資持續調整、對非典型工作的年輕人提供職訓和補貼、以公共住宅、託育、幼教、學貸等減輕年輕人生活負擔。看起來充滿愛心、途徑多元;只是,方法是否真正合宜才是重點。

  社評認為,近來,臺當局「行政院」方案逐步推出:將調高臺當局機關派遣工和工友薪資以3萬元起跳、提高大學兼職教師和中小代課教師鐘點費、基本工資時薪將從140元調升到150元、將公布「低薪資」(年薪不到50萬元)上市櫃公司名單、「內政部長」上電視大談「社會住宅」令人振奮的進度,加上「勞動基準法」「一例一休」兩度修法,整個行政團隊似乎都動了起來,為勞工薪資和福利努力拚搏。

  綜觀「行政院」施政重點,似乎認為只要充分發揮愛心,要求相關機構用法令規章積極介入,就可以協助低薪者擺脫困境。然而,任何稍有經濟邏輯的人都知道,薪資是使用勞動生產要素的價格,而價格是勞動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唯有讓勞動者質量提高、配合良好投資環境,讓廠商啟動或增加投資、增加對勞動者的需求,薪資自然水漲船高。刻意或以「法規」提高薪資,必然帶來各種負面效果,包括關廠歇業、減少福利、增加失業。南韓近來失業嚴重,被認為是去年劇烈提高最低薪資的苦果。曾為陳水扁顧問的企業領袖施振榮先生,去年8月曾剴切提出警告:「沒有創造價值,就無法解決年輕人的低薪問題」。

  社評強調,依照施振榮的說法,解決低薪問題之道,在於提高低薪者的生產力或價值。在產業大業別中,薪資中位數低於臺灣中位數者包括營造、教育服務、批發零售、藝術娛樂休閒、支持服務、農林漁牧、住宿餐飲和其他服務等產業,特別是人數眾多的批發零售(170萬人)、營造(46萬人)、住宿及餐飲(43萬人)、支持服務(35萬人),必須讓這些產業員工的價值提升,才可能根本解決低薪問題。而這些都屬於服務業,長期被臺當局忽視。蔡英文切莫自我感覺良好,把更多資源和政策輔導投入低薪產業,低薪問題才能解決。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焦點

  • 臺媒:解決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自信 她的認知跟民眾感受有落差
    臺灣《旺報》23日社評表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一貫重視青年低薪問題,也提出若干措施希望改善。520就職兩周年在網絡活動回答相關提問時,蔡英文的回答是:「網友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所以薪資水平低於平均值」。這個回答流露出蔡英文的自信,但她的認知顯然與民眾的感受有落差。
  • 勞工最大的苦是低薪! 蔡英文上任1年對低薪魔咒無解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勞工最大的苦是低薪!」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勞工長期面臨長工時、低工資環境,年輕人不敢夢想未來、中高齡者咬牙苦撐卻不敢擅離職場,「低薪」成為全體勞工共同心聲。蔡英文上任1年,尚未提出解方,保障勞工承諾仍待考驗。今年23歲的劉姓勞工,甫退伍步入職場,從事服務業,他說,每月22K(22000元,新臺幣,下同),加上獎金才稍微多一點。
  • 蔡英文滿意度僅剩25.5% 包正豪:解決低薪根本是幹話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即將滿執政兩周年。據臺「東森新聞雲「4日報導,「中華民意研究協會」4日公布的最新民調,蔡英文滿意度僅25.5%。協會秘書長包正豪表示,蔡英文可以選擇不相信民調,但看到這個數字是否感覺到芒刺在背?
  • 無視低薪? 蔡英文被批不「圓夢」也不「圓謊」
    蔡英文是否真的要達成夢想3萬元新臺幣?孫大千認為現在看來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臺「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日前表示,只要每年穩定調漲基本工資8%,到2024年就能達到蔡英文「夢想」的3萬元(新臺幣,下同)。本以為施俊吉言論是在幫蔡英文圓夢,沒想到蔡英文卻表示,施俊吉的說法「只是一種數學的算法。」基本工資調整必須顧及經濟現實,不能夠硬性執行。
  • 臺灣陷入「低薪」泥沼 蔡英文當局解決乏力
    臺灣《中國時報》20日發表社論說,蔡當局半年前主打「提升青年薪資」,如今又祭出「提高低薪族薪資」,不能說不認真了。但觀諸蔡當局近兩年各種提振薪資的作法,卻流於治標、片面、形式主義及政令宣傳性質,錯誤政策導引下,薪資水平未見明顯提升,誇張的政績宣傳與民眾認知產生差距,反而讓人懷疑臺當局誤導或偽造數據,增添社會對立情緒。
  • 蔡英文「30K夢想」如空談 學者曝臺灣低薪最大禍首
    中國臺灣網1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提到,她的最低工資夢想數字是3萬元(新臺幣,下同),並在年終記者會上說,要用5個方法來終結年輕人低薪問題。但學者並不看好,直指低薪是因人才供需無法接軌,而背後的真正原因是高等教育出了問題。
  • 蔡英文稱終於把低薪代名詞22K送入歷史 網酸:23K就不是?
    蔡英文再遭網友酸爆。(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8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基本工資確定調高,月薪從22,000元(新臺幣,下同)調為23,100元,蔡英文對此稱,「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
  • 蔡英文稱臺灣已擺脫低薪 臺網友:就漲了250?
    蔡英文(來源:臺灣媒體)海外網8月16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勞務部門16日早上10時舉行基本工資審議會議,決定上調基本工資1100元(約合人民幣250元)。蔡英文聲稱,臺灣終於擺脫低薪了。但臺灣網友直接諷刺道:「蔡英文說的現在是20年來經濟最好的時代?為什麼只調1100元(約合人民幣250元)?「臺勞務部門表示,從明年去每月基本工資由現行2萬2000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4920元)調高至2萬3100元(約合人民幣5170元)。對此,勞動方代表、臺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表示,臺當局很偏袒資方,對結果真的很遺憾。
  • 臺當局「低薪」解方離題太遠
    社論指出,首先,官員用平均數呈現薪資現況,顯有誤導民眾之嫌,因為平均數易受極端數值影響,例如把吳音寧的月薪(至少21萬元,註:新臺幣,下同),和五位月薪2.2萬元的年輕人合計,月薪平均數為5.3萬元,平均數即完全扭曲普遍低薪的事實。因此,賴清德說去年勞工平均月薪達4萬9,989元歷史新高,只讓低薪族更為反感。
  • 低薪沒有藉口 拼經濟臺當局責無旁貸
    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5日接受彭博社專訪,提及過去20年來,臺當局不斷嘗試穩定物價,加上產業外移等因素,造成臺灣長期低薪狀態,短期無法改善。他鼓勵青年追求興趣,而非名利,在好的環境中做事,得到國際認可,追求成就感。
  • 國民黨批蔡英文:文青式空談無助解決臺灣困境
    對此,國民黨批評,當前臺灣需要領導人拿出解決問題能力,「文青式」的空談無助解決臺灣困境。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表示,當前臺灣人民的不滿當然是針對執政黨表現,對象就是蔡英文領導的執政團隊;但蔡英文不謙卑反省,卻反而好像替別人承擔罪過般宣示要「承擔改革陣痛,不滿到我為止」,說這個話要不是臉皮太厚,就是別有所指。
  • 王建民:蔡英文的治理理念只會加速臺灣衰落
    原標題:王建民:蔡英文的治理理念只會加速臺灣衰落  蔡英文在日前名為「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的演講中提出了她的治理理念,華廣網26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分析指出,蔡英文的經濟發展主張看似誘人,卻虛無縹緲,無法「點亮臺灣」,更不可能救臺灣,只會讓臺灣陷入萬丈深淵,加速衰落。
  • 臺媒:蔡英文,解決問題靠的不是「震怒」!
    據臺媒報導,臺當局「環保署」日前要求各地宮廟減香以降低對環境汙染的影響引發抗議,蔡英文在得知上情後表示震怒。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解決施政問題需要能力,而不是靠震怒。若是蔡英文震怒就能解決問題,臺灣當前還會面臨如此多的內外問題嗎?若持續如此施政,明年選舉時震怒的恐怕不是蔡英文,而是利用手中有選票的老百姓了。
  • 蔡英文為民進黨黨工加薪 國民黨提醒:臺民眾低薪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新網12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民進黨中執會拍板,明年起民進黨黨工加薪3%,民進黨團助理加薪5%,「社會新鮮人」任黨工起薪每月30980元(新臺幣,下同)。
  • 蔡英文執政存有「四大迷思」 孫大千:未來情況恐「更惡劣」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到南投輔選時表示,不能因怕得罪人就不去做,不然選她做什麼?對此,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表示,蔡、馬在執政時都存在著四大迷思,「馬英九至少可靠兩岸榮景和涉外成果稍微加分,但蔡英文未來的情況,恐怕將更為惡劣。」
  • 臺媒:提升競爭力,蔡英文的「夢」才能實現
    臺灣《經濟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解決低薪問題必須有短、中、長期的計劃,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其實已經講出這三階段的施政方向,包括短期內可以實現的保障勞工權益,中期要達成的提升勞工生產力,以及長期要實現產業升級塑造臺灣的全球競爭力,這三步驟要是能按步就班的落實,臺當局施政才會有成效。
  • 少子化原因 「藍委」:臺灣低薪高房價工時長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8日質詢時表示,民進黨上臺「執政」三年多,勞工過勞、長工時的問題沒有解決。而且每年出生率都在下滑,蔣萬安表示,年輕人不敢生的原因是低薪、高房價、工時長。蔣萬安表示,蔡英文當年的競選政見根本已全數跳票。    蔣萬安表示,三年多前蔡英文競選時,曾經承諾六大勞工政見,包括提到降低年總工時。
  • 洪辦:蔡英文只會杯葛 坐實「空心菜」外號
    華夏經緯網8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洪秀柱16日提出「員工加薪、企業抵稅」政見,遭民進黨表示難防「假加薪真減稅」;對此,洪辦昨日晚間回應,如果民進黨反對,就應該要拿出更好的對案,如果只會杯葛唱衰,豈不是證明蔡英文「空心蔡」的外號名符其實?
  • 光靠「三隻小豬」,蔡英文真的無望2016
    在「穿裙子不能擔任三軍統帥」的荒謬理由之外,辜寬敏再對蔡英文提出警告:不要以為光靠「三隻小豬」,就可以當「總統」。2012「大選」,民進黨搞出了一個「三隻小豬對抗大怪獸」運動,利用臺當局監察部門對於小朋友不能提供政治獻金的善意提醒,歪曲為國民黨的政治打壓,從而全面發動民眾用塞滿零錢的小豬撲滿來贊助蔡英文。
  • 蔡英文的對策是……
    80元的雞腿便當…… 6月3日,蔡英文辦公室為此舉辦特色農產市集,被狂批為「捨本逐末」「做秀超過做事」。當地批評的聲音指出,水果崩盤的關鍵因素就是「供需失調」,蔡英文作為掌握行政資源的管理人員,有數不清的政策工具可以幫助果農渡過難關。然而,蔡英文卻只選擇做一位直銷水果的網紅,把蔡辦轉型為「假日農市」。這種「捨本逐末,不務正業」的態度,既不治標,更難治本。眾所周知,香蕉是臺灣盛產的水果之一,若不積極開拓銷路,僅靠本土需求,極易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