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沒有藉口 拼經濟臺當局責無旁貸

2020-12-12 東南網臺海頻道

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5日接受彭博社專訪,提及過去20年來,臺當局不斷嘗試穩定物價,加上產業外移等因素,造成臺灣長期低薪狀態,短期無法改善。他鼓勵青年追求興趣,而非名利,在好的環境中做事,得到國際認可,追求成就感。臺當局「勞動部長」林美珠隨後在「立法院」備詢時,對林全這番話,深表贊同。

臺灣《中華日報》14日社論指出:同樣一句話,出諸不同身分、地位的人嘴裡,予人感受截然不同,類似「追求興趣,而非名利」說法,如繫心靈導師的開導,聽來既溫暖又能撫慰人心;但臺當局「行政院長」地位崇隆,是經濟規劃師,「勞動部長」等同勞工的大家長,講這種話何異替低薪找藉口,並推卸改善不利環境的責任?臺灣有此消極的「行政院長」與官員,青年未來還有何希望?

猶憶去年520,蔡英文在就職典禮演說中,意氣風發地說:「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年輕人的責任是臺當局的責任,我期許自己,要一步步從根本結構來解決問題,雖然我沒有辦法立刻幫所有年輕人加薪,但我承諾新當局會立刻展開行動」,一席溫馨喊話,燃起青年無限希望。

快一年過去了,年輕人的處境依然沒變,人生依然動彈不得,臺灣整個行政團隊還給了蔡英文「短期無法改善」的答案。試問蔡英文,你承諾的「新當局會立刻展開行動」,「立刻」是指就職幾年以後?沒人期待蔡英文「立刻幫所有年輕人加薪」,但至少要先幫一部分年輕人加薪,就算只幫1成或5%的年輕人加薪,至少讓年輕人看到曙光,也至少讓年輕人看到臺當局的決心。

傳統社會充滿虛偽與矯情,明明熙來攘往盡在追名逐利,偏叫金錢是「阿堵物」,說什麼「不忮不求」,「富貴於我如浮雲」,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但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名利卻是激勵人們上進的動力,名利也是對有本事、肯奮鬥的人最好的回饋。如今臺當局「行政院長」、官員卻要青年追求興趣,而非名利,誠不知今夕何夕?

目前韓國30歲以下青年失業率高達10%,薪資難以維持一家生計,被迫放棄談戀愛、結婚與生育,號稱「三棄世代」。臺灣低薪較韓國嚴重,實質薪資倒退更長達20幾年,臺灣年輕人不也是標準的「三棄世代」!當臺當局放棄翻轉年輕人生存環境的責任,「三棄」不僅是年輕人被迫做出的選擇,更是他們對社會的反撲,對臺當局的無言抗議。

說名利太嚴肅,臺灣年輕人要的其實不多,他們只期待有一分足以安身立命、養家活口,而又不致過勞死的工作。名利距他們已太遙遠,至於興趣,誰沒有興趣?但興趣能當飯碗嗎?找不到有興趣的工作,就可遠離職場,讓臺當局供養,繼續尋找有興趣的工作嗎?臺當局「行政院長」還期許青年「在好的環境中做事,得到國際認可,追求成就感」,乍聽之下十分吸引人,卻像神話,遙不可及。

低薪其來有自,錯綜複雜,臺當局「行政院長」把低薪與低物價掛勾,專訪中還說低物價使臺灣實質購買力高,實在是很有意思的觀點。如果加薪會提高物價,這也是必要之惡,該漲就漲吧!至於把低物價與購買力連結,馬英九就常說低物價是臺灣小確幸,當時民進黨頗不以為然,如今卻好意思拷貝「前朝」說法,不亦怪哉!

相關焦點

  • 臺灣陷入「低薪」泥沼 蔡英文當局解決乏力
    社論指出,就提升低薪族薪資五大措施而言,臺當局「行政院」決提高當局派遣、臨時工每月起薪至3萬元(新臺幣,下同),估計受惠人數1.6萬人,需9.6億經費;並考慮將時薪制基本工資由140元上調至150元。臺當局願意從自身做起,善意雖可感卻無效,畢竟當局派遣工只有1.6萬人,相對百萬派遣工,甚至300萬名月薪不到3萬元勞工,試問能有效解決低薪問題嗎?
  • 臺當局「低薪」解方離題太遠
    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召開記者會,說明薪資現況,以及臺當局因應低薪對策。民眾看到的是,臺灣《經濟日報》20日發表社論說,臺當局用失真的平均數來誇張薪資現況以宣揚政績;把低薪的責任推給經貿密切的中國大陸、太多的外勞和大學生,以及勞工對老闆加薪無感。最後提出來的政策解方,根本沒有對症下藥。
  • 勞工最大的苦是低薪! 蔡英文上任1年對低薪魔咒無解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勞工最大的苦是低薪!」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勞工長期面臨長工時、低工資環境,年輕人不敢夢想未來、中高齡者咬牙苦撐卻不敢擅離職場,「低薪」成為全體勞工共同心聲。蔡英文上任1年,尚未提出解方,保障勞工承諾仍待考驗。
  • 解決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的自信
    >   臺灣《旺報》23日社評表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一貫重視青年低薪問題,也提出若干措施希望改善。另外,經常性月薪低於3萬元的勞工比例,雖已從2011年43%逐年降到去年的34%,但表示仍有三分之一勞工常態性月薪在3萬元以下,這種收入連支持個人生活都極為艱辛,更遑論結婚、育子、買房,這其實才是臺當局該重視和努力的方向。  不可諱言,臺當局對低薪問題十分重視。蔡英文就曾說,「勞工本來就是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
  • 英媒:蔡英文執政周年拼經濟交白卷 兩岸關係不佳是致命傷
    此外兩岸關係不振,低薪問題又暫時無解,臺立法機構審議中的重大建設計劃——8800億新臺幣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案,面臨著選舉綁椿(鞏固綁住票源的意思)與浪費的爭議,預料未來也將是吵鬧難免。 報導稱,蔡英文上任後民調不但走低,即便是偏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每月發表的民調也顯示,她的聲望從去年5月20日最高的69.9%一路下滑,到今年4月只剩將近一半的38.6%。
  • 臺媒:解決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自信 她的認知跟民眾感受有落差
    臺灣《旺報》23日社評表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一貫重視青年低薪問題,也提出若干措施希望改善。520就職兩周年在網絡活動回答相關提問時,蔡英文的回答是:「網友是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所以薪資水平低於平均值」。這個回答流露出蔡英文的自信,但她的認知顯然與民眾的感受有落差。
  • 臺當局520前夕美化帳面玩數字遊戲 臺媒:真是見鬼了!
    中國臺灣網5月15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院」昨天公布今年首季實質總薪資逼近6萬(新臺幣,下同)水平,堪稱18年來同期新高,但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又在臉譜網說低薪是臺灣重大議題,難怪網友要問,臺灣既然如此高薪了,「行政院」還要提出什麼低薪改善方案,真是「見鬼了
  • 臺當局藉口疫情,蔡英文對「三通」正式下手了
    因為從949年以來,兩岸在30年當中一直處於隔絕的狀態,骨肉分離,同胞不能相見,這確實是中華民族的悲劇,所以大陸為了臺灣同胞的利益一直希望實現"大三通",但是歷任臺灣當局領導人卻拒絕了大陸的請求。"三通"的核心是實現兩岸之間的直航。
  • 追求兩岸和平 蔡英文、蘇貞昌責無旁貸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最近常把戰爭掛在嘴邊,好像兩岸已兵兇戰危,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結果,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昨天詢問臺當局防務部門主管嚴德發,得到的答案是「臺軍戰備一切正常」,沒有提升,大陸也是。沒有的事,蔡當局高層喊的震天價響,不是嚇自己人又是想嚇誰?
  • 蔡英文「30K夢想」如空談 學者曝臺灣低薪最大禍首
    中國臺灣網1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提到,她的最低工資夢想數字是3萬元(新臺幣,下同),並在年終記者會上說,要用5個方法來終結年輕人低薪問題。但學者並不看好,直指低薪是因人才供需無法接軌,而背後的真正原因是高等教育出了問題。
  • 臺灣人:「低薪時代」也能保有「高調生活」
    與此同時,「低薪時代」到來的報導卻屢屢見諸報端,高失業率更成為民眾對當局施政「無感」的重要原因。   兩相比照之下,難免令人生疑,臺灣社會到底是危機重重還是其樂融融呢?莫非一邊是高薪階層的縱情享樂,一邊是低收入群體的艱難生存?在臺灣社會,從低薪時代到高調生活,這其中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本期社會新視力,導報駐臺記者將關注點轉向了臺灣社會中的「高」與「低」。
  • 臺媒:當局表現不符合期待
    有意思的是,民進黨過去幾個月不斷宣傳「經濟牌」和改革「政績牌」,賴清德宣稱平均薪資接近5萬元新臺幣(約合1.1萬元人民幣 觀察者網注),蔡英文則說改革必然有陣痛,自己不怕委屈;年底選戰是改革與反改革之戰;臺灣經濟20年來最好;暗諷認為國民黨比較會拼經濟的人數學不好,希望證明民進黨比較會拼經濟。
  • 蔡英文稱終於把低薪代名詞22K送入歷史 網酸:23K就不是?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8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基本工資確定調高,月薪從22,000元(新臺幣,下同)調為23,100元,蔡英文對此稱,「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此言一出,網友噓聲一片,有人說,22K是低薪代名詞,23K就不是?這是什麼鴕鳥心態?
  • 福布斯雜誌爆料:臺灣低薪水準與墨西哥相仿
    福布斯雜誌爆料:臺灣低薪水準與墨西哥相仿 2018年03月20日 18: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而根據臺灣當局數據,去年臺灣人的平均月薪為1288美元(約新臺幣3萬7573元),只比墨西哥多350元新臺幣。  臺灣常以「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實力自豪,但平均月薪水平卻遠遠落後韓國、香港和新加坡,過去十年來薪資成長在四小龍中敬陪末座。
  • 鴻海集團在全球展宏圖 媒體人:唯獨蔡英文當局缺席
    對此,香港資深媒體人陳競新表示,鴻海在國際和區域經濟中大展宏圖,是臺灣人的驕傲,唯獨蔡英文當局缺席了。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5日報導,陳競新5日在香港「東網」上撰文指,蔡英文最近所提出的兩岸「三新」主張,大談區域安定繁榮有利的架構,可是臺灣經濟仍處在生產PC及衍伸產品,在政府與市場關係這一個重大議程上,就是未能站上前線,透過土地、優惠、融資等留住重要企業,陳競新說:「臺灣百姓看著鴻海的發展,除了一份虛幻的驕傲,沒有實質的紅利。」
  • 阻撓臺生「登陸」 ,臺當局在害怕什麼?
    臺當局陸委會也沒閒著,逮著這個時節來蹭一把熱度。他們在社交平臺發出所謂的「赴陸就學你不能不知道的8件事」,藉此恐嚇島內赴大陸求學的學生。不用說,民進黨當局又作妖了。為了勸退島內學生登陸求學,陸委會還真的是「用心良苦,關心備至」。
  • 蔡英文稱臺灣已擺脫低薪 臺網友:就漲了250?
    蔡英文聲稱,臺灣終於擺脫低薪了。但臺灣網友直接諷刺道:「蔡英文說的現在是20年來經濟最好的時代?為什麼只調1100元(約合人民幣250元)?「臺勞務部門表示,從明年去每月基本工資由現行2萬2000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4920元)調高至2萬3100元(約合人民幣5170元)。
  • 臺灣各界研討應對少子高齡化與低薪外流潮多重社會問題
    臺當局統計部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島內新生兒僅16.4萬多人。據臺灣地區「發展委員會」預估,2018年全年新生兒數為18.5萬人,創5年來新低。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認為,少子化對各級教育的衝擊最為明顯,其次是勞動力與納稅人口減少,同時老人越來越多,照顧與福利需求水漲船高。
  • 臺商拼團到大陸打疫苗?臺當局慌了:別去!
    導讀:近期有多家臺灣媒體發布消息稱有臺灣的商客打算拼團,對於這些臺商拼團的目的,臺媒認為是為了去大陸接種新冠疫苗。臺灣的衛生部門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稱作為衛生部門不建議臺灣人去大陸注射新冠疫苗,稱大陸的新冠疫苗具有風險性的一系列觀點。
  • 許鴻飛參加珠江經濟臺開播34周年「2020珠江封面人物」分享會
    近日,廣州空氣溫度驟然下降,然而,在12攝氏度的氣溫下,位於琶洲新港東路的琶洲國茶薈會展區內卻熱鬧非常……原來這裡正在為慶祝中國經濟廣播第一臺珠江經濟臺開播34周年舉辦以「珠江·同航」為主題的「2020珠江封面人物」分享會,回顧2020年重大專題策劃,表彰先進人物,致敬榜樣力量,感恩風雨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