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縣明月村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本報記者 胡大田 攝
在綠意環繞的林盤中品上一杯咖啡;在花團錦簇的新村裡吃地道的農家菜;在群山環抱的民宿中醒來;在一望無際的田野裡奔跑……這個國慶大假,火爆的不僅僅是各大景點,還有成都廣袤的鄉村大地。
溫江區幸福田園、都江堰川西音樂林盤、蒲江縣明月村、彭州市寶山村……整個國慶假期,天天都有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在成都的美麗新農村體驗生態田園的野趣,在廣闊的成都平原找到久違的「鄉愁」。振興中的成都鄉村,是代表著市民高品質生活的新場景,一個個美麗的村莊,成為了市民爭相打卡的「網紅」,也為成都經濟賦予了澎湃動能。
川西林盤催生大批新「網紅」
碎石鋪就的小路通往竹林深處,水塘中央的舞臺上,幾名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正在載歌載舞。無意間闖進一個古樸的院子,咖啡的濃香撲鼻而來,遊客紛紛收起忙著拍照的手機,駐足喝一杯咖啡聊一會天,滿滿都是假期的愜意。
這是都江堰紅雄社區的「川西音樂林盤」,曾經只是成都平原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莊。自成都市啟動川西林盤修復整治工程以來,村上大力開展環境整治,恢復了林盤植被,房屋按照林盤院落的形態建造,建築材料都是舊磚舊瓦再利用,很好地保持了原始風貌,並按照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思路植入了川西農耕文化元素、竹林水塘等景觀以及民謠、古樂等音樂元素,短短兩年便成為了大名鼎鼎的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太美了,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美景,還能找到別樣的寧靜。」來自重慶的遊客李先生說。
川西林盤發源於古蜀時期,有幾千年的歷史,是一種村民院落與樹林、河流、外圍耕地融合的聚居形式,也是成都平原獨有的風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成都市將特色鎮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納入「十大重點工程」,選擇有依託、有資源、有特色、有基礎、有支撐的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在土地、資金、融資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力爭到2022年,規劃建設100個特色鎮(街區),保護修復1000個川西林盤。2019年,重點打造主導產業突出、輻射效應明顯、規模適度合理的特色鎮(街區)30個、高質量精品林盤107個,打造A級林盤景區20個,圍繞串聯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建設綠道500公裡。
一個個如翡翠般的川西林盤,為城市消費升級和市民高品質生活提供了載體,催生了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看到家家戶戶綠意環繞,茂林修竹間炊煙繚繞,在外打工多年的村民宋建明被打動了,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返回家鄉,打造出如今的「網紅」豬圈咖啡。這個咖啡館完全由廢棄的豬圈改建,桌子由舊時的豬食槽加蓋玻璃,其內養著幾尾錦鯉,既古樸又別出心裁;座椅由打穀子的拌桶注入現代設計理念改造;院裡還擺著石磨盤、鼓風機……整個咖啡館散發著充滿「鄉愁」的文藝範。在抖音等社交網絡上,豬圈咖啡擁有上百萬粉絲,閱讀量在500萬以上,許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
不僅宋建明,越來越多的當地村民和外來投資者接踵而來,有的開起了農家樂,有的建起了鄉村民宿,有的就地轉型成為旅遊從業人員。如今林盤內還建造了花卉園、水景觀等休閒設施,還有庭院火鍋店、竹林茶館等休閒餐飲場所,並與音樂機構合作,開展了文旅項目。
精品民宿帶來消費新方式
開窗即是青山,溪流清澈無比,晚上在庭院裡燒烤、數星星,還能見到螢火蟲……這個國慶假期,家在成都的寧女士沒有遠遊,而是選擇了龍門山附近的一家民宿小住。雖然每晚600多元的價格堪比星級酒店,可寧女士一家卻十分滿意,「這裡不光是生態環境好,還有許多城裡沒法體驗到的野趣,比住酒店有意思多了!」
幾十公裡外的蒲江縣明月村,從南寧遠道而來的黃女士,在「邂逅別舍」民宿的留言簿上寫下了一段話:「婉轉悠揚的音樂旋律,完美聲線的融合,置身鄉村田野之中,聆聽自然之聲;仿佛走進時光的隧道,到月亮那端,相約一場遠離塵囂、返璞歸真的鄉村音樂會……」
黃女士筆下的音樂會,是明月村內「搞事情小酒館」今年專門為國慶假期推出的「夜空的星光」音樂會,從10月1日到7日在村裡各大民宿進行專場表演。雖然沒有音樂廳的富麗堂皇、炫目燈光,也沒有西裝革履的觀眾,但天然的演奏場地與甚至有些許羞澀的遊客、村民觀眾,讓音樂會看起來有些樸素,原生態裡面透露著鄉間泥土氣息。聽眾們呼吸著周圍乾淨的空氣,享受著最原始的音樂節目,心曠神怡,寂靜的夜晚有這樣的音樂享受,感覺人生無限美好。
「這就是山野民宿的魅力。」正如黃女士所言,厭倦了城市和酒店的千篇一律,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將目光瞄向鄉村,尋找能承載高品質生活理念的新方式,而這也恰好是成都市鄉村振興的目標指向,通過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為市民構建起消費生活新場景。
來自短租平臺「小豬短租」的統計顯示,今年國慶假期,成都民宿預訂和諮詢量皆創新高,其中三聖鄉、青城山、明月村、龍門山等地最受歡迎,鄉村民宿訂單量漲幅在所有民宿產品中遙遙領先。
在成都市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思路中,「特色鎮+林盤+園區/景區」通過鄉村綠道串聯,精品民宿則是川西林盤價值高品質轉化的載體。彭州在龍門山區專門規劃民宿發展區;崇州專門出臺鼓勵農民將宅基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的改革舉措;都江堰大力發展康養旅遊業……一個個集山野生態元素、文化藝術理念和高品質設計打造為一體的精品民宿蓬勃發展,不斷探索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讓新經濟、新業態、新消費、新場景有了更深更廣的承載。本報記者 陳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