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在網上看到討論《隱秘的角落》的文章。網友們積極留言點評裡面的人物。
其中我看到有人寫道嚴良多善良啊,我最喜歡這個角色了。
對這個觀點,小編有話要說。
在我看來,嚴良是個嚴重缺乏管教的孩子。
他確實本性不壞,但他思想淺薄,為人魯莽固執,做事拎不清。
這些特點在小孩子身上出現本來很正常。小孩嘛,經歷的人和事太少,不懂人情事故;讀的書不多,不明道理是非;叛逆期自我人格感爆棚,總覺得自己能像成人一樣做成各種事。
可這些特點在嚴良身上尤為突出。
縱觀嚴良的行事軌跡,有以下幾個行為證明他的為人。
其一、擅自帶著普普逃離福利院。
印象中小說裡兩個孩子逃離福利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福利院的院長對普普有過侵害行為。
可網劇中並沒有體現這一點,我們可以認為兩個孩子在福利院過著正常的生活。沒有人欺負他們,純粹是他們自己要離開。
這兩個孩子也是膽大。一個敢提條件,一個敢仗義幫忙。
可是嚴良有沒有想過他自己也是一個孩子,怎麼帶著普普生存下去?一路上他偷東西,蹭車,照顧普普,看上去仿佛很講義氣,可實際不就是違法亂紀嗎?
再說普普和他非親非故,普普弟弟生病沒錢,你怎麼就大包大攬的要湊醫藥費?被人叫幾聲哥哥,說幾句好話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幼稚的英雄感爆棚了。
然後帶著普普去找他爸爸的朋友借錢,張口就要三十萬。十幾歲的孩子了,這是得對錢多沒概念?
三十萬可不是小數目,你借了拿什麼還?
其二、勒索張東升的主謀
沒錯,這件事雖然後來是朱朝陽出主意多,但最開始,朱朝陽要報警的時候,是嚴良阻止了他,並提出勒索的計劃。
他才是這件事的主謀。
若是一個善良的孩子,面對殺人事件絕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可見嚴良的是非觀不清,法律意識淡薄到了極點。
本來普普的事就是他自己攬下來的,和朱朝陽沒半點關係,卻因為嚴良和普普的各種攪和,把朱朝陽也帶入了這潭渾水之中。
其三、不合時宜的正義感
前面說了,嚴良的正義感來得太遲。他應該一開始就選擇報警,可他卻教唆夥同另兩個孩子選擇敲詐勒索。
朋友已然被他拉下水,已然觸犯了法律,按他對普普的那種江湖義氣,他就該把這件事堅持到底。
可他卻臨了選擇要把自己洗白。還天真的覺得自己可以一人做事一人當。
成年人不是你想的那麼蠢,你們那點破事警察一查就必然會把朱朝陽帶出來。
朱朝陽最害怕失去的東西就是他的家庭,父母的關愛。他是優等生,不是小混混,你這不是把他往絕路上逼嗎?
看了小說的觀眾可能更清楚,朱朝陽最後選擇害死普普和嚴良,除了他自身的心理因素外,最重要的客觀原因就是這倆孩子的到來真是險些毀了他。
當然我不是在為朱朝陽開脫。他也是個心理陰暗的壞小孩沒錯。
只不過嚴良卻絕不是一個善良的益友。他拎不清事情的輕重、分不清和朋友之間的界限。還帶著盲目的自信、倔強,深以為自己做的是正義的。
他這樣的朋友得離他遠點,否則帶給你的必是源源不斷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