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這首詞,內含愛情的千古名句,你真的讀懂了嗎

2020-12-20 邂逅詩詞的生活美學

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自帶的浪漫氣息和音樂才華,還有放浪不羈的性格,使得他深受大眾喜愛。他的詞訴說著纏綿悱惻的愛恨離別,描寫著北宋繁華的都市風情,真切的情,誠摯的愛,別有一番風味。

早年,柳永好作豔詞,仁宗即位後留意儒雅,對此頗為不滿。及進士放榜時,仁宗就引用柳永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說:「既然想要『淺斟低唱』,何必在意虛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自此後,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館酒樓,眠花宿柳,自號「奉聖旨填詞柳三變」。

文人終究是文人,柳永骨子裡是想要考取功名的,但他也有他的自豪和尊嚴,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混跡青樓酒館,以畢生精力作詞,自詡白衣卿相,眠花宿柳的他,又何嘗真正放得下功名呢?所謂的奉旨填詞又何嘗不是他最後的驕傲呢?

據傳,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無親人祭奠。歌伎念他的才學和痴情,湊錢替其安葬,每逢清明,相約祭拜。

柳永一生詞作較多,大量描寫男女之間的感情,詞中的女主人公,多數是淪入青樓的不幸女子。今天要介紹的《蝶戀花》,作於柳永晚年,面對自己的衰老,面對不得志的一生,望著這無極春色,他可曾後悔自己放浪不羈的生活?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春草,鋪地如茵,登高往下俯瞰,夕陽的餘暉下,閃爍著一層迷濛的如煙似霧的光色。青春易逝,彈指一揮間,幾度光陰已過,這一生,他拋卻了浮名,成就了一番風花雪月下的淺斟低唱,究竟是對是錯,心莫名惆悵,暫且對酒當歌圖一醉。

想是因為「她」不在身邊,滿目春色皆是愁;因為她不在,沒有人能懂我的苦悶,歌酒也都無味。往深裡再想想,柳永筆下的「伊」未嘗不是指代他過去的生活,為歌伎酒女樂工填詞的豪興,以及藐視官場終於落得漂泊一生的狂放。細想一下,當他尋花覓柳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在掛念著自己的仕途功名呢?

罷了罷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既然無法排遣心中的憂愁,索性讓其肆意蔓延吧,即使瘦骨嶙峋,終不悔,這是我的選擇,也是宿命。

相關焦點

  • 風流才子柳永在這首詞裡說他思念自己的愛人了,您相信他說的話嗎
    難道他留戀的真的是那夕陽下的「草色煙光「嗎,當然不是,雖然這樣的景色極為悽美,但是詞人卻無心欣賞,因為他的心底有太多的牽掛和思念。沒有誰能夠理解他此時此刻的心境,他在心底暗暗自言自語地說到:我如果不是漂泊在外,孤苦無依,思念的人兒遠在天邊,誰又會在黃昏的時候還獨上高樓呢?
  • 鳳棲梧:柳永作品中長期被人誦讀的一首詞,結尾更是千古名句
    其實除了《雨霖鈴》之外,還有一首柳永的詞也被人們長期傳誦,最後一句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被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被列為古今成大事業者必然經歷三種境界中的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首詞便是《鳳棲梧》(又名《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其詞內容主要以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雅俗並陳,善用鋪敘和白描的藝術手法。
  • 柳永的這首詩被後人編成現代歌曲傳唱,是抒發離別情的千古名篇
    他們的愛情故事被千古傳誦的同時也被一代代人感到惋惜。所有的分開都有許多不得不的理由,或世俗,或個人,數不清道不明。但離別的相思哀愁若要用文字表達出來,我想非柳永的《雨霖鈴》不可。《雨霖鈴》的創作背景,正是詩人因為作詩而得罪的宋仁宗,於是便斷送了自己的仕途,因此詩人在萬般無奈,心灰意冷之下只能離開汴京南下,而柳永本是個詩情畫意的才子,他的詞曲被當時的歌姬所傳唱,他也深受這些歌女歡迎,是個十足十的婦女之友,也是風流才子,而南下之時柳永在汴京有一位意中人,與意中人離別,柳永心中不舍,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傳唱的雨霖鈴。
  • 柳永這首詞描寫相思難忘,千年後令人驚豔,最後8字再三回味
    柳永這首詞描寫相思難忘,千年後令人驚豔,最後8字再三回味要說宋詞中誰的詞寫得好,論個排名,第一給了蘇東坡,第二就非柳永莫屬了。柳永做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創作的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深得大家的喜愛,名噪一時。《望海潮·東南形勝》《玉蝴蝶·漸覺芳郊明媚》《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等皆是耳熟能詳,千古佳作。而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一首柳永描寫相思難忘的千古名作。
  • 柳永最經典的愛情名句,句句感人肺腑,勝過千言萬語!
    柳永是婉約派代表人物,因仕途不順而淪落歌樓酒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職業詞人,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因長期生活於民間,所以他的詞多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感情,因此有著「情詩王子」的稱號,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的愛情名句。
  • 8個失眠的千古名句,照亮長夜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8個失眠的夜,8位文壇巨匠,8個千古名句,讓我們來品一品:1、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個千古名句來自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在800多年前的那個風雨之夜,睡不著的陸遊獨臥孤村,憶起年少時的沙場歲月,想起一直未收復的山河,不無悲傷地寫下了這首悽美之作。
  • 晏殊與紅顏知己分離後,化用一千古名句,寫就一首千古名詞
    像柳永這樣社會地位不高但才華橫溢的讀書人更是多不勝數。不過這段歷史,卻很少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出現在熒幕之上。在不久之前,古裝電視劇《清平樂》播出,雖然其情節故事性不強,但卻展現了許多這一時期的文人風採。得益於演員精彩的演繹,讓我們對這些塵封在歷史中的人物,有一個鮮活的印象。尤其是喻恩泰飾演的晏殊。
  • 十首絕美柳永詩詞: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隱娘說:這是柳永寫給兩漸轉運使孫何正的一首幹謁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但結果孫何正請柳永吃了頓飯,就打發他走了。只留下這首詞,千古留傳。這首詞主要描寫杭州的富庶與美麗。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相信凡是讀到這首詞的人,莫不為杭州的風光擊節嘆賞。
  • 男子偷窺似地看女子蕩鞦韆,成就了這句千古名句
    下面這首《蝶戀花》,蘇軾將傷春之情表達得既深情纏綿又空靈蘊藉,情景交融,哀婉動人。清人王士曾在《花草蒙拾》稱讚「『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文學裡的極品,其實情感多是一清如水,有點超越喜悅,也超越憂傷。
  • 柳永最纏綿的經典詞作,僅讀開頭一句,便讓人淚流滿面!
    柳永,北宋著名的詞人,年輕的柳永因為放蕩不羈,寫詩得罪了皇上,落得個淺斟低唱的結局。不羈的柳永真的聽從皇帝的意見和青樓楚女一起吟詩作對,歡歌跳舞,柳永一生的詞作也和他的經歷有關,慢詞成為柳永的代表詞。阿代最喜歡的是柳永的這首《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非常纏綿。
  • 白居易悽美之作,無一生僻字卻言淺意深,用一千古名句概括愛恨
    這是一個為了初戀能等到37歲才結婚的詩人,對於愛情他自有自己的感受,這些感受也都一一寫在他的詩裡。在他眼裡,愛情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刻骨銘心,是「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的入骨相思,是「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不敢相忘。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柳永秋日感懷,這首詞採用渲染手法,一氣轉注,藝術手法獨特
    說起柳永,讀者都喜歡他的名篇《雨霖鈴》以及《蝶念花》。這位以白衣卿相自詡的詞人,雖然不被皇帝喜歡,卻深受秦樓楚館那些歌女們的青睞。可是柳永畢竟是讀書人,從小接受儒家教育,總覺得唯有入仕,才能提現人生價值。所以即使他在最得意之時,依然難以感覺快樂!下面介紹的是柳永秋日感懷,這首詞採用渲染手法,一氣轉注,藝術手法獨特。
  • 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你幾乎都會背誦!
    「千古詞後」李煜,他本是一位詩人,卻落帝王家。他的這種無奈的處境和幾百年後的倉央嘉措一樣,一個不想做雪域最大的王,卻被困在了布達拉宮。李煜代表作非常多,都屬於難得的一流作品,部部經典。流傳最廣發,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悲憤之情有如江水,一發不可收拾。這首詞把李煜經歷的亡國之痛,描述的淋漓盡致。
  • 晏幾道戀上歌女寫此詞,竟成一首愛情絕唱,僅4句有兩個千古名句
    後世經常用「經略天下」來形容晏殊,畢竟這是一個曾名噪一時的太平宰相。但對於晏幾道,不少人卻常用「醉臥花叢」來形容,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宰相第七子,父親過世後他恃才傲物,一生不得志。然而晏殊被世人記住不是因為他在朝堂上的得意,晏幾道名垂青史也不是因為他那些韻事,這對性格迥異的父子都是因詩詞成就了自己。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千年文壇,在「不務正業」這件事上,李煜當真是做到了極致。提起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做君王時做過哪些正事,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筆者說只有30多首,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些驚訝:才這麼點數量嗎?是的!能確定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多首,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僅有這幾千字,字數和一篇散文差不多。
  • 柳永這首詞被皇帝讀到,惹得龍顏不悅,只能「奉旨填詞」去了
    諸如「不似少年時」、「長安古道馬遲遲」、「人生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等,都是經典之作。而其中的一些宋詞,更是入選我們的學習教材,使得我們真切的體會到宋詞的美感。
  • 柳永這首詞與孟郊《登科後》有異曲同工之妙,描寫進士及第的得意
    柳永是北宋時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詞人,而且他的詞大多都是在描寫自身的遭遇,以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所以他的詞作也是代表了宋詞最高的文學成就,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儘管他非常的有才華,可是卻一輩子鬱郁不得志,始終是沒有獲得過肯定,這對於詞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的打擊,他的後半生過著放浪形骸的生活
  • 這首詞是李清照最為傷情之作,點點滴滴,斜映千古
    回味千古,我們曾聽過無數感傷的句子。拿宋朝來說,每一位詞人都有幾句深入骨髓,美到心碎的句子。例如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一連串打擊使得李清照的詞風大變,不復原來的溫柔以待歲月,而是如今的沉悶低吟,令人感到壓抑窒息。這一天,她想起了丈夫,流淚滿面地寫下一首詞。這首詞被後世奉為經典,也是李清照風格轉折的代表作,它就是《聲聲慢》。《聲聲慢》宋-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