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壇,除了有蘇洵和蘇軾蘇轍三父子,還有一對不得不提的文壇父子:晏殊和晏幾道。後世經常用「經略天下」來形容晏殊,畢竟這是一個曾名噪一時的太平宰相。但對於晏幾道,不少人卻常用「醉臥花叢」來形容,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宰相第七子,父親過世後他恃才傲物,一生不得志。
然而晏殊被世人記住不是因為他在朝堂上的得意,晏幾道名垂青史也不是因為他那些韻事,這對性格迥異的父子都是因詩詞成就了自己。在前幾期中我們分享過晏殊的經典名作,本期我們便介紹一篇晏幾道的經典作品《臨江仙》。
當年晏幾道家道中落後,戀上了坊間的一名叫小蘋的歌女,為她寫下這首情詞。沒想到這首詞竟成了一首愛情絕唱,短短4句就有兩個千古名句,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臨江仙》北宋.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詞人在與小蘋分別後,故地重遊寫下的詞作。詞的上片寫自己夢醒眼前的場景。眼前樓臺上閣門緊鎖,帷簾也低垂下來,此時詞人酒意全消,想起去年和對方分別時的場景,心傷不已。上片最後一句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這一句共引入了「落花」和「微雨」兩個意象,然後用「人獨立」與「燕雙飛」的對比,形成了極大的張力,讓讀者如臨其境,寫出了難以名狀的悽美。
對這兩句後世也是備加推崇,其中文人譚獻在《詞辨》一書中說道:「落花二句,千古不能有二」。確實,就婉約詞來說,這10個字無論是從意境上來看,還是就遣詞來說,都是精品。後來不少文人有意學之,卻終無人能超越原句。
詞的下片是由眼前轉入回憶。詞人初次見到對方時,對方穿著帶心字的羅衣。分別時,她彈著一曲琵琶曲,當時皎潔的明月之下,她就像一朵美麗的彩雲般翩然離去。在下片中,詞人通過對方衣著的細節描寫,以及曲意的詳寫,描繪出二人初見和分別時的兩個場景。最後一句中「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又是一個千古名句,明月和彩雲的加入,令全詞更加幽遠和飄逸,也令詞人的相思之情也更加綿長,令人回味無窮。
縱觀全詞,從結構上是層層遞進,從夢境寫到現實,由現實憶起初見,再到分離,每一個場景詞人都精心安排,寫得是一氣呵成。從意境上來看則更是佳作,從上片的樓臺、簾幕、落花、微雨的悽美,到下片曲聲、明月、彩雲的動人,都似信手拈來,但卻渾然天成。更難得的是全詞短短幾句就有兩個千古名句,不得不說,在寫婉約詞上,晏幾道確實是箇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