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雲原生學習最後一公裡 阿里雲知行動手實驗室正式公測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近日,2020 雲原生生態大會於線上召開。阿里雲資深技術專家李響於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阿里的雲原生與開源》,宣布阿里雲知行動手實驗室 start.aliyun.com正式開啟公測,開發者可以在瀏覽器中直接利用阿里雲提供的真實環境學習新技術,打通學習雲原生新技術的"最後一公裡"。

雲原生時代已經悄然到來,雲原生技術迅速發展,正在大規模融入到社會的各行業之中,推動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然而,作為雲原生領域中堅力量的開發者之間尚且缺乏雲原生技能的專業培訓,雲原生的人才缺口也成為企業落地雲原生的瓶頸問題之一。雲原生的人才數量與快速發展之間存在不匹配的問題,從而使得社會對於雲原生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一個專業的雲原生技術自學平臺成為開發者成長的標配和剛需。

當前,為幫助更多開發者成長為雲原生人才,阿里雲推出知行動手實驗室 start.aliyun.com。和傳統的學習方式比,知行動手實驗室擁有三大優勢

· 沉浸式、可交互學習體驗

知行動手實驗室集代碼、shell 命令行、文檔三個窗口於一個瀏覽器頁面,通過滑鼠點擊即可完成命令執行、代碼修改等操作,無需打開 N 個窗口、來回複製粘貼。

· 免費雲資源

實驗室以及使用到的各種雲資源都是免費的,無需擔心任何費用的問題。單個實驗環境可以免費使用一小時,實驗結束後資源自動釋放。

· 零門檻應用創建

知行動手實驗室直接屏蔽了環境準備的複雜性,讓開發者可以專注於學習、預研新技術新產品本身。點擊滑鼠,參與實驗才是最佳的打開方式。

公測期間,知行動手實驗室以 Spring Cloud Alibaba 實現的微服務場景為主,提供了較完整的微服務實驗。主要包括了:Nacos Config 分布式配置、Nacos Discovery 服務註冊&發現、Dubbo Spring Cloud 分布式調用,以及Sentinel 限流熔斷、Seata 分布式事務、RocketMQ 消息等。基本涵蓋了微服務開發的主要模塊。

近期,知行動手實驗室會繼續豐富實驗場景,主要包括主流開源項目以及熱門雲服務體驗實驗。

· 在微服務領域,除了將支持 Dubbo 這樣主流的微服務框,我們會深入微服務內部,支持微服務架構核心模式的周邊,包括測試、部署、集成、調試等實驗場景。

· 在容器調度領域,將支持 Kubernetes 相關的實驗場景。

· 在 AI 領域,將支持 Flink 等熱門開源項目的實驗場景。

未來,知行動手實驗室也會開放自定義實驗接入功能,讓廣大開發者可以將自己的場景放到知行動手實驗室來,增加更多樣性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正式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啟動了"雲原生人才計劃",三年培養100萬雲原生開發者,為在校大學生、IT 從業者提供全面系統的培訓課程和認證考試服務,幫助開發者提升技術實力和專業能力,為社會源源不斷的輸送雲原生專業型人才。

相關焦點

  • 阿里雲發布雲原生架構白皮書 多維度評估雲原生架構成熟度
    7 月 21 日,由阿里雲 20多位雲原生技術專家共同編撰的《雲原生架構白皮書》正式對外發布。作為業界第一本全方位構建雲原生架構規劃與實踐全景圖的白皮書,本書在詳細闡述雲原生架構定義的同時,完整展示雲原生架構應用所需的演進路徑與設計規則,旨在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與應用雲原生架構,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 阿里雲六大IoT相關平臺公測、升級,聯合美的推出定製晶片及智能...
    日,阿里雲峰會北京站正式召開,在物聯網專場上,阿里雲發布了包括視頻邊緣智能服務、智能單品免開發方案等6大產品3大場景應用,進一步完善了物聯網基礎設施的能力。至此,物聯網正式進入阿里的主賽道。在物聯網專場上,首先上臺的是阿里雲IoT的掌舵人阿里雲智能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阿里雲的物聯網布局可以分為雲、管、邊、端,從南向開始,首先要通過晶片、模組進行打通,在端側主要有嵌入式作業系統AIiOS Things和邊緣計算Link IoT Edge。」庫偉談到。據雷鋒網了解,端側升級也是此次物聯網專場的重點。
  • 雲原生應用架構轉型不好做?阿里雲這個平臺讓你一步到位!
    與雲原生跨代優勢相比,這三點只能算「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今天,阿里雲推出的雲開發平臺正在解決雲原生Serverless集成研發使用的"最後一公裡"問題。雲開發平臺的功能特性雲開發平臺集成了阿里雲FC、SAE、ASK三種serverless計算服務,在VPC基礎設施之上,把眾多中間件雲產品按帳戶、產品線、應用、函數4個級別進行歸類,設定共享級別,按需編排。
  • 阿里雲Teambition網盤怎麼申請公測預約
    前些日子阿里雲推出了阿里雲網盤,一時間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了各大網友的熱議。網友們紛紛再說,網盤什麼時候出來呀?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用上呀? 前一段時間,阿里雲網盤更名為阿里雲盤,部分用戶申請進入內測,現在內測已經結束了。現在阿里雲有一款名為Teambition網盤開放公測預約了。
  • DTCC2020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
    雲原生資料庫與數據倉庫有哪些獨特優勢?在日前的 DTCC 2020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資料庫產品事業部總裁、ACM傑出科學家李飛飛就《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上雲之路》進行了精彩分享。
  • 阿里雲Serverless工作流正式商用,輕鬆擁有雲上自動生產線
    發布會傳送門搶先了解Serverless技術乾貨4月,阿里雲Serverless工作流正式商業化,這是一款用於協調多個分布式任務執行的全託管 Serverless 雲服務。產品致力於簡化開發和運行業務流程所需要的任務協調、狀態管理以及錯誤處理等繁瑣工作,讓用戶聚焦業務邏輯開發。
  • 打通在基層學習宣講的「最後一公裡」
    龍門鎮依託由孫曉梅烈士紀念館、廉政文化館和海峽兩岸交流館組成的「黨建三館」,推出以「參觀體驗學」為主要內容的「套餐」,是富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縮影。為了推動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打通在基層學習宣講的「最後一公裡」,當前,富陽區正運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推出不同的「套餐」供基層黨員幹部群眾自主選擇,掀起十九大精神學習熱潮。
  • KubeVela 正式開源:一個高可擴展的雲原生應用平臺與核心引擎
    (CNCF SIG App Delivery) 與 Open Application Model (OAM) 社區,以及來自阿里雲、微軟雲的 OAM 項目維護者們在演講中共同宣布了 KubeVela 開源項目的正式發布。
  •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還有哪些難點和堵點?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還有哪些難點和堵點?新華社記者胡喆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經濟「並駕齊驅」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必須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徹底打通關卡,破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製造、市場模式、產業發展「一條龍」轉化的瓶頸。近日,由中國科技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聯合編著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8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在京正式發布。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一些貧困村,尤其是邊遠村,長期發展不起來,很大程度上受限於交通設施不足。以筆者駐點的毛感鄉南春村為例,該村資源很好,唯一不足之處,就是交通極為不便。
  • 西南交通大學: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
    2018年10月25日,人民網2018大學校長論壇舉辦期間,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公開發布「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 全文如下: 一、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 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難,一直是阻礙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老大難」問題,科研成果「躺在實驗室裡睡大覺」的情況屢見不鮮。如何破解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通暢的難題?
  • 演講實錄|基於雲原生的敏態微服務全生命周期支撐平臺
    「雲原生」引爆億萬級蒼穹,「分布式雲」啟動新商業引擎,「分布式存儲」開創未來新篇。伴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關口,CDN+邊緣計算迎來新階段,分布式雲將加速這一變革的發生。2020年12月17日至18日,「Distributed Cloud | 2020全球分布式雲大會」在深圳正式拉開帷幕。
  • 阿里雲 Teambition網盤內測碼發送完畢 公測終於快來了
    IT商業新聞網12月3日訊 阿里雲Teambition 網盤公測終於快來了!今日,阿里雲旗下 Teambition 宣布,網盤內測碼發送完畢,這意味著下一步將是開啟阿里雲盤公測。據悉,Teambition 網盤移動端自11月份正式上線後,每天發碼 10000。
  •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鎮街】通濟街道:基層「政務公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2020-09-2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乘風破浪的雲原生
    2013 年 12 月,楊臨風、朱若辰和李諾共同創立了洋蔥數學(現已更名為洋蔥學院),這家K12在線教育公司從初中數學課程切入,逐步發展到全學科,主攻人機互動學習的在線教育平臺開發。他們從國家課標和教材著手,開始系統地構建在線課程體系,對課本上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更加精細的教研和設計,並逐個製作成5-8分鐘的動畫視頻課程,圍繞這些核心課程為學生打造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人機互動學習的教育模式不要說在當年,即便是現在也很前衛。不僅如此,洋蔥的創始團隊在公司成立之初還做出了一個意識超前的決定:整套業務系統均基於阿里雲搭建。
  • 貴州大學建專班打通應徵入伍「最後一公裡」
    貴州大學組建徵兵工作專班:10個工作組、47名工作人員,分赴全省9個市州,做到區縣全覆蓋——全力打通應徵入伍「最後一公裡」。貴州大學2020年應徵入伍任務數為137人,截止7月28日,報名直招士官94人,應徵入伍報名1274人,目前尚未體檢或體檢未出結果學生970人。
  • 阿里雲自研資料庫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AnalyticDB推動雲原生變革
    7月17日,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揭曉,阿里雲自主研發的雲原生資料庫AnalyticDB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據介紹,AnalyticDB解決了傳統分析型資料庫在數字時代的性能瓶頸,並在業界最權威的TPC-H基準測試中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 眉山市丹稜縣打通快遞到村的最後一公裡
    7月24日,經過23天試運行,四川省眉山市首個村郵站在丹稜縣張場鎮三合村正式啟用。9點剛過,村民張進軍便來到村郵站,這已經是她取的第5個快遞了,現場村郵站負責人李正剛和工作人員王春平則忙著為她核對快遞編碼,有序分發快遞。據悉,該村郵站自今年5月開始籌備建設,7月1日正式試運行,並於7月23日正式啟用,每天9點開門持續到下午5點結束。
  • 靠攏部隊的「最後一公裡」如何打通
    原標題:靠攏部隊的「最後一公裡」如何打通  夏秋時節,在西安通信學院召開的全軍通信兵院校任職教育試點現場會上,該院精心準備的通信兵輪訓管理、院校部隊課題式聯合演練、教員任職教育教學能力考評和指揮信息系統組織運用規範等6個匯報課題一舉通過驗收,受到了來自總部機關、全軍各大單位司令部信息化部和院校、科研機構百餘名代表的肯定。
  • 紅帽曹衡康:如何在用戶主導創新的雲原生時代取得領先優勢?
    以雲原生中的容器技術為例,2016年僅有3%的公司在使用這項技術,而到了2019年卻已經有84%的公司在生產中使用了容器。如此之快的增長速度,讓雲原生人才的培養遇到了瓶頸。阿里雲啟動的「雲原生人才計劃」,就計劃在三年內產教融合進入300所高校,新增培養100萬雲原生開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