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致典當盛行 臺北公營當鋪1年賺過億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灣經濟不景氣,資金周轉不靈的人越來越多且典當的物品種類也越來越多。據統計,臺北市動產質借處以公營當鋪名義,去年一年賺進1.9億元(新臺幣,下同)。

  據統計,去年約有11萬餘人次向臺北市動質處質借,辦理質借件數高達15萬件;平均每人質借約41888元,每件質借31567元,借期達六個月。據分析,質借者多是經濟弱勢者;年齡層以41歲至60歲者為主,顯示中年失業而急需錢者越來越多。

  臺北動產質借處表示,該處的質押品五花八門;摩託車、金飾是最常用來質借的財物,佔一半以上;其次還有拿上萬元的打火機借1500 元、上千元的桌球拍借300元;還有人為籌學費把苦練的古琴質押,以借款2000元。

  多名臺北市「議員」今天表示,會向公營當鋪借錢的都是弱勢者,要求市府不應「趁火打劫」而應降息。

  針對市「議員」降息要求,臺北市府財政局則表示,民間地下錢莊、當鋪業者年息動輒都超過20%以上,公營的動產質借處年息與之相比,只有民間的三分之一,已屬低廉,且要自負盈虧,目前並無降息打算。

相關焦點

  • 美國經濟不景華人當鋪生意火 典當行不乏洋顧客
    因經濟不景氣,美國華人當鋪業者表示,自去年8月以來到現在,來當東西的華人和其它族裔人士都明顯增加許多倍,典當的物品主要以黃金首飾和裝飾品、鑽戒、名牌手錶為主,而促使客人典當物品的主因有失業、資金周轉不靈、東西閒置沒用和盜竊案激增。
  • 臺灣經濟不景氣 經濟弱勢民眾無所不當(圖)
    臺灣經濟不景氣 經濟弱勢民眾無所不當(圖) 2007年12月20日 16:3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日本江戶時代,當鋪通情達理?從兜襠布到月代頭都能典當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當鋪通情達理?從兜襠布到月代頭都能典當江戶時代,隨著江戶城的不斷擴建,江戶町的經濟發展也逐步抬頭。不過,隨著江戶時代進入末期,經濟條件越發窘迫的武士也開始典當武具及盔甲,甚至有武士為了生存放棄身份,前往京都隱居。此外,典當刀的時候,緣頭(刀緣和刀柄頂端附加的金屬)的材質和雕飾圖案、目貫(為了使刀柄更能緊密地夾住刀根的部分)的材質和形狀、刀身長度、刀鞘的色彩花紋等,都必須詳細記錄。不過,要是有銘(製造者的名字),絕對不能記錄。
  • 典當行在現在如此少見,它是因何興起,因何衰敗?
    十幾年前,曾有一部電視劇很火,它就是《第8號當鋪》。當然對於很多志怪之事,現實中並沒有相對應的實物,但是其中的「典當行」,在現實中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筆者年輕時,去過不少地方,典當行也見過不少。可是如果不是刻意尋找,一個普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見得能見到一次當鋪。
  • 《第8號當鋪》78:阿精的失策,保護的一家人全進了當鋪典當
    1.老闆進了當鋪榮華園本來是一個不錯的川菜館,一家遠近馳名的老店。可惜由於老闆林冠華的經營不善導致瀕臨破產,屢次被人追債上門。於是走投無路的林冠華走進了當鋪,在高寒的引誘下典當了責任感換取一千萬。2.高珍珍說起這位高珍珍,此人因被逼婚最初便典當了自己的親情,換取了每月二十萬的生活,可惜她並不滿足與此,在榮華園如火如荼的時候,高珍珍在榮華園吃飯看上了老闆林冠華,於是漸漸將主意打到林冠華身上。
  • 歲末典當增多 不妨去「撿漏兒」
    說起典當,很多人腦海裡都會出現影視作品中當鋪欺壓當客的情景,其實,現在營業的當鋪早已變樣:櫃檯與一般銀行無異,當鋪也似平常的店面,工作人員穿著整齊,當金由「二叔公」與當客協商,再不是「九出十三歸」。  記者連日來在佛山採訪發現,近年來佛山當鋪數量有所增多,業務範圍也有所拓展,不僅黃金首飾等可以典當,甚至房產、汽車、貨物(倉儲)都可以典當或抵押,快速融到資金。
  • 歲末典當增多 如何做到精明「撿漏兒」
    說起典當,很多人腦海裡都會出現影視作品中當鋪欺壓當客的情景,其實,現在營業的當鋪早已變樣:櫃檯與一般銀行無異,當鋪也似平常的店面,工作人員穿著整齊,當金由「二叔公」與當客協商,再不是「九出十三歸」。   記者連日來在佛山採訪發現,近年來佛山當鋪數量有所增多,業務範圍也有所拓展,不僅黃金首飾等可以典當,甚至房產、汽車、貨物(倉儲)都可以典當或抵押,快速融到資金。
  • 記者觀察:經濟不景氣 臺北"錢櫃"賣起便當(圖)
    記者觀察:經濟不景氣 臺北"錢櫃"賣起便當(圖) 2007年12月28日 18:29 來源:你好臺灣網 景氣不佳,有錢賺總是好的。可另一家KTV品牌「好樂迪」不甘示弱,也做起了便當生意,據說價錢比錢櫃還便宜。看來大家都要搏業績,「便當」仗還有的打。不過錢櫃表示聖誕節前後還要再出招,不排除考慮送「外賣」,開拓商機。
  • 淘當鋪搶佔個人小額借貸市場空白
    其中北京優品聚眾科技有限公司以淘當鋪獨特的民品典當商業模式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搶佔個人小額借貸市場空白。  淘當鋪填補國內市場個人小額借貸空白  以往,一提起典當行業人們一般都覺得遠離生活,與自己的借貸融資不相關聯。其實當下傳統典當行的服務對象也主要是一些具有良好資產的個人客戶,門檻依舊很高。
  • 在經濟不景氣時,最好的商機是什麼?
    來源:不執著財經近日,有網友詢問,在經濟不景氣時,最好的商機會出現在哪裡?對此,國內經濟學家們認為,在經濟不景氣時,人們節省開支,只有二件事情不得不做:一是,基本日用品市場和食品企業,因為人們再窮基本生活還要繼續,日用品還是要購買的,吃飯還是要吃的。二是,醫藥行業,不管怎樣,就算買掉房產,生了病總是要治的,醫藥行業肯定不會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
  • 從「不光彩的行當」到「淘寶店」,京城典當行重開後有什麼變化?
    (2012年,首都博物館舉辦的老北京民俗展中的還原當鋪。孫戉/攝)(2010年,典當行開進大型購物中心,店內展示的絕當品除玉器、首飾、名表等貴重物品外,還有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等小家電。孫戉/攝)(2014 年,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上,市民觀看傳統典當表演。
  • 四川巴縣當鋪起源與錢莊全盛昌
    謂,起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在唐朝時,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借貸關係,有用實物作為借貸抵押信物的方式出現,稱為「公質」,即是公平交易,用實物作保證借貸還款之意,並沒有經營典當業務的固定地址和專門經營典當業務的名稱,還沒有形成正式的當鋪。  當然常年的天災人禍與戰爭不斷,也造成了普通百姓的生存需求,這樣就逐漸形成了正式的當鋪了。
  • 要想富,開當鋪,歷數當鋪種種黑幕
    當鋪是以物品作抵押物,按物的實際價值打折扣借錢,並約期贖回的店鋪。當鋪在舊中國是一個名聲很不好的行業。有些當鋪常常乘人之危,剝削窮人。俗話說:「要想富,開當鋪。」可見開當鋪也是一本萬利的事。民間還有「富人靠藥房,窮人靠當鋪」的說法。
  • 關於典當,歷史上還有這些名人故事!
    說到典當,我們童年的時候也曾經看到過一部電視劇《第八號當鋪》,該故事主要來自於一個流傳千年的民間傳說,據說只要你能找到第8號當鋪,無論任何需求,都能夠如願以償,但必須付出等值的代價。當時的我們被韓諾和阿精之間的愛情故事感動得五體投地,卻也是無法感同身受。
  • 國內首家典當博物館開放 再現「九出十三歸」行規
    當鋪情景重現。觀眾進入這家典當博物館,身穿馬褂的工作人員就會向你解釋如何「九出十三歸」。據悉,這是內地首家典當行業博物館,每天9∶30~16∶30免費開放。「遮羞板」高高在上進入東平大押,記者發現門後有一塊紅色的木板,這就是舊時的「遮羞板」。工作人員解釋,畢竟來典當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因此便有了「遮羞板」。
  • 廣東保存最完整當鋪年近百歲 如今變身博物館
    原樣復原、整修一新的平和大押、均禾公所,突出了文化遺存的公共色彩,讓更多市民參與、了解,為地域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舊當鋪  出了廣州市區,車行106國道,不到半小時車程,氣勢宏偉的平和大押便矗立眼前。
  • 《第8號當鋪》17:孫卓拿出傳家之寶進當鋪,韓諾是什麼心情?
    孫卓是韓諾的曾外孫女,然而孫卓卻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而將韓諾與呂韻音的定情信物拿出來典當。韓諾那時候的到底是怎樣的複雜心情?1.震驚孫卓經過兩三次八號當鋪的詭異事件而對八號當鋪的接觸越來越主動,她拿出自己的家傳之寶坐在公園等待八號當鋪的轎子。那是韓諾來說那是呂韻音留下的唯一遺物,也是自己的傳家之寶。韓諾知曉孫卓的身份首先是震驚。
  • 晚清北京暴利當鋪:每年繳稅僅五兩銀子
    近年在北京的街頭,不時有十分醒目的當鋪廣告映入眼帘。從網上的新聞看,現今北京的典當行業,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清末北京的當鋪。清末北京的當鋪很是熱鬧。本文以《那桐日記》為線索,結合多年以前所抄清人函札、檔案等史料,勾畫晚清北京當鋪的若干特色。
  • 業務單一不均衡加之小額貸衝擊 成都典當行單店月均成交僅6筆
    經營之困:平均月成交量僅6筆 部分當鋪一年不開張有媒體報導稱:「1987年12月30日,成都西御街72號門前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成都市華茂典當服務商行「正式開業,宣告了新中國第一家當鋪的誕生,標誌著在中國大陸沉寂幾十載的典當業從此復出。隨後,全國典當行業開始復興,各地典當商行陸續出現,形成一定規模。」如今,30年過去了,這一古老行當在成都經營的如何呢?
  • 長沙寄賣行掛牌「兼職」典當業務 _記者行動_湖南消費投訴網_315...
    「寄賣、典當搞么子的,有什麼不一樣,在城區生活30多年了,我還真的搞不清。」摸摸頭,熊先生笑著再回頭看了一眼,隨後消失在街頭。如今,類似「巧東當寄賣」的門店在街頭隨處可見,像熊先生一樣分不清寄賣和典當也不在少數。與舊時窮人為了養家餬口將家裡物品送去換些錢的當鋪相比,如今街頭的當鋪是怎樣的面貌?典當行、寄賣行有何區別?什麼人在寄賣或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