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合影。
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沈文宇)12月5日,由湖南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和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承辦的湖南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系列學術活動,暨「頜美瀟湘」湖南省口腔頜面外科中歐高級專家研討會在中國紅色文化的搖籃—湘潭成功舉辦。本次學術會議是與顱頜面外科全球學術品牌S.O.R.G中國區委員會強強聯手,湖南省口腔醫學會主辦的一次大型學術會議,通過現場講授和雲端全程直播,共計參會人數1080餘人。會議不僅邀請到國內頂尖專家進行相關學術交流及探討,而且還與歐洲一流專家進行了網絡交流,內容涵蓋了口腔頜面部腫瘤外科的治療和數位化修復重建、正頜手術相關技巧與經驗等,為省內的專家帶來了一場饕餮盛宴。
會上,湖南省口腔醫學會會長、中南大學首屆「湘雅名醫」、大會名譽主席翦新春教授致辭,翦會長表示,從開始的"一蒂一島"皮瓣,到如今的「一蒂多島」皮瓣,湖南的修復重建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大大提升了頜面外科治療水平。目前湖南的頜面外科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離不開在座諸位的共同努力。
「據最新統計,目前全國每新發四例口腔癌,就有一例來自湖南,目前形勢依然嚴峻。這也要求我們再接再厲,為提高口腔癌的治癒率而不斷努力!」湖南省口腔醫學會秘書長、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主委、湘雅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蔣燦華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此次會議是今年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召開的第五次學術沙龍,是第一次下沉到地市級城市召開的會議,充分肯定了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口腔頜面外科專業所做的努力與成績。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楊傑向蒞臨會議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湘潭是偉人故裡,也是乾果檳榔發源地,這裡口腔癌的發病率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屈居高位的,此次國內外耳鼻喉科專家匯聚一堂開展學術會議,對湘潭市口腔癌治療水平的提升產生深遠的意義。
長沙市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黃程,作為地市級醫院專家代表在會上進行了發言,他重點闡述了中晚期頰癌的治療難點和個人體會,也充分展示了我院口腔癌治療團隊的水平,並獲得國內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孫長伏教授作為大會報告的首位嘉賓,對「唇的修復重建」進行了精彩的演講,系統地講解了唇癌術後的修複方式和重建技巧,通過豐富的病例展示了唇癌修復技術的要點和個人的治療心得。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李勁松教授向大家闡述了「下頜骨放射性骨壞死的手術難點和應對策略」,聚焦於口腔頜面部腫瘤放療後出現下頜骨骨壞死的治療工作,演講中多次提到「數位化外科技術」,是目前精確修復外科領域的前沿技術。來自德國馬爾堡大學醫院Hans-Peter Hwaldt教授和德國漢堡埃本多夫大學醫學中心Tobias Vollkommer教授,通過雲端直播分別報告了「正頜手術中個體化應對策略」「口腔頜面部腫瘤的功能性外科治療」,向我們展示了國際上如何利用數位化外科技術來進行頜面部的整形與修復重建。
大會還進行了多輪精彩的學術報告,蔣燦華站在人文的角度分析了湘潭與檳榔的歷史,用一篇篇生動的古詩詞為大家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學盛宴」,讓會場氣氛顯得格外的輕鬆愉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吳漢江對於"舌癌原發灶及頸淋巴轉移新認知」進行了精彩的講述,並闡述了對於舌癌聯合根治新術式的個人觀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人事部主任郭峰展示了他的團隊在正頜手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告訴大家如何通過計算機輔助、手術導航等數位化技術實現頜面部畸形的精確整形修復。湖南省腫瘤醫院喻建軍,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黃程等專家在大會上均做了精彩匯報,充分展示了湖南省口腔頜面外科領域近幾年來蓬勃發展的態勢,與會專家對此做出了高度評價。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口腔癌根治手術、修復重建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和可喜的成績。近五年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每年均完成了百餘臺「游離皮瓣移植術」,其中游離股前外側皮瓣、游離前臂橈側皮瓣,游離上臂外側皮瓣、游離腓骨瓣修復頜面部腫瘤術後缺損術,獲得了業內專家的認可。黃程主任當選為湖南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委會常務委員、湖南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委會委員;沈文宇當選為中國抗癌協會康復醫學會頭頸腫瘤專委會青年委員、湖南省醫學會顯微外科專委會委員,成為湘潭市口腔醫學領域的牽頭發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