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高考試卷和答題卡,能解決「掉包焦慮」嗎?

2020-12-22 騰訊網

「掉包疑雲」出現後,公開高考試卷的呼聲再次變得強烈

公開高考試卷和答題卡,這樣的呼聲早已有之。

2009年高考數學只得了1分的開封考生邢如風就質疑,「自己的考卷為什麼不能看?」網友對此也不滿:「招辦不讓看卷,是怕暴露問題吧?」更早一年,河南省蘭考縣考生劉中鋒就以「要求招辦依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公開其高考試卷信息」起訴河南省招辦,作為要求高考試卷公開的「全國第一案」,劉中鋒還勝訴了。

但這兩起成功查卷的事件並未改變兩位考生的分數,也未改變高考試卷不公開的現行制度。媒體上一直有很多人對此表示不滿,提到各地招生辦將高考試卷認定為「國家秘密」時,滿是譏諷的態度,質疑公開考卷究竟危害了何種國家和公眾利益。

這次「河南高考答題卡疑掉包事件」發酵之際,又有許多媒體和自媒體重提此事,有的稱「試卷公開是最有力回應」,有的說「徹查公開才能有效回應猜疑」,更有甚者,表示「高考閱卷必須走出黑箱方有公平和公正」。

一些媒體和自媒體再次呼籲公開高考試卷

不妨列舉下這些說法的理由。

有評論者稱:「高考,關乎考生一生的命運,查看考卷印證考分是考生不容漠視的權利。作為招生部門,有責任認真對待考生權利。若考生考試成績真的只有預估分數一半,考生要求查一下試卷合乎人之常情,更何況,若果真查出問題,那也是關涉高考試卷舞弊的重大舉報。」有人稱,「只有徹底的公開,才能最大程度還原真相,杜絕不必要的猜疑產生。」

還有人表示,如果在公布高考成績的同時公布試卷信息,「顯然今天不大可能出現掉包之疑。」「這是因為,一旦主動公開高考試卷信息,首先沒有人敢玩』掉包』的把戲,因為一玩就會暴露。同時,也會倒逼閱卷複查更認真,即使有問題也會在複查中被發現被糾正過來。」並且還認為,如果公開高考試卷信息,不能簡單公開了之,「還要有相應的答疑解惑措施,以解答考生看到試卷後提出的問題,甚至還要有相應的權利救濟機制,這都是實現高考公平的應有之義。」

尊重權利,確保公平,查清真相。這都是很好的願望,但提出公開試卷的人,到底有沒有認真想過,這種做法可行性有多大?其設想是否過於樂觀?另外,全世界又有多少考試會採取公開考卷的做法?

然而公開試卷的做法根本不現實,美國SAT、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等都不公開試卷

首先最現實的一點,公開試卷,或者制度化地允許個人查看試卷,就意味著要回應質疑。2009年河南省招辦主任楊智磊就表示,「如果允許個人看卷,就意味著要逐一進行評卷解釋,那就相當於把每份卷子再評一遍,按照目前招辦的人員狀況和2個月內要完成高校錄取工作的時間限定,招辦根本無法滿足這麼多考生查看試卷的要求。」

這個說法到今天也是成立的。一些省份上百萬名考生,幾科加起來數百萬試卷,有限的閱卷官在有限的時間內評閱試卷,本身就是相當高強度的任務,如果允許考生查卷再複議,哪怕只有10%的考生選擇這麼做,額外增加的程序、人力、最關鍵是時間成本就不可小視,加上重新計分、排名,是有可能耽誤錄取進度的。這也是絕大多數考試,包括四六級、司法考試等,不搞查卷複議的主要原因。

有人說,高考對於考生太重要了,高考公平太重要了,應該想辦法克服困難。然而問題還在於,即便想辦法做到能夠查卷複議了,就能做到「公平」嗎?客觀題部分還好說,高考考卷可是每一科都有主觀題的,儘管主觀題評分也有標準,但還是沒有辦法讓所有閱卷者以同一個尺度進行打分的。比如一些閱卷者可能會對數學題的步驟分手下留情,能給多些就給多些,但一些「鐵面判官」就是不給分,試卷都公開了,考生不滿意,怎麼處理?更不用說作文題了,儘管有多個閱卷人打分,但仍然有可能把佳作打低分,把劣作打高分。公開的話,如何平息爭議?所以,公開試卷的結果,幾乎可以肯定會招來無窮無盡的申訴和質疑。公開不意味著就有「公平」,「絕對公平」本來就是一種理想狀態而已。

甚至說,很多論者期待的「公開試卷就沒有人敢掉包」也可能只是一廂情願,你怎麼知道不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事實上很多作弊手段在被披露前沒什麼人想得到。在沒有實際驗證之前,是沒有人可以打包票公開試卷就可以解決作假問題的。

反而說,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假如允許查卷複議,那真未必是被故意打低分的人可以實現公平,反而是「有能量的考生」有可能鑽了這個空子,出現權錢交易,尤其是一些主觀題,比如20分的作文改成30分。教育專家熊丙奇2011年就提出了這個看法,現在也依然成立。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內地的高考不允許查卷複議,其他地方的高考也同樣是不能這麼做的。比如美國的SAT考試,香港的中學文憑考試(DSE),雖然都有成績「複議」或者說「覆核」的環節,但並不是把試卷公開給你看,而是由考試主辦機構再找一個閱卷人重新給你打分,覆核的結果可能更高、可能更低,而且覆核要花錢(SAT一科55美元,香港DSE是一科870港元)。這種做法,能讓中國的考生和圍觀者感到滿意嗎?

香港DSE考試關於申請覆核成績的說明,有著諸多限制

肯定是無法滿意的,因為這種「覆核」,其前提是相信考試主辦機構,認為分數被打低了是技術上的原因,不是被人為壓低。而這次河南事件,人們是質疑「掉包」,這是人為舞弊,既然都不相信考試主辦機構了,「覆核」有什麼用?或許有一天中國的高考也會採用這種「覆核」制度,但肯定是無法消解現在的這種質疑的。

而在技術環節上去確保高考評分公正,中國的高考已經做了許多的工作,其防代考、防舞弊、閱卷監控等種種環節設置也許是世界上數得著複雜的。目前媒體盤點的以往聲稱「高考分數被調包」的案例,絕大多數都是考生謊報成績。河南省招辦2009年曾表示,河南每年近百萬考生中申請覆核成績的有兩三萬人,這所謂的覆核不是重新閱卷,而是只查有無漏評、卷面分數合計及成績登錄是否差錯——結果是「近兩年來高考覆核數萬人次,結果無一差錯。」

所以說,質疑高考閱卷的公平性,目前來看是缺乏理據的,除非你骨子裡就是不信任考試的組織者。但是,那種認為公開試卷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想法,是想當然的,不過是一種思維慣性或者說懶惰罷了,並沒有深入思考問題。

想要消解「掉包焦慮」,最好的方法是降低高考的重要性,別「一考定終身」

「掉包焦慮」真正反映的問題,還是在於,高考對於我國考生實在太過重要了,尤其是對那些僧多粥少的考試大省,高考失利尤其殘酷。以至於讓很多考生無法面對考試失敗,不管面對自己,也不敢面對家長。2010年,一位福建女生高考考了300多分,騙家人說考了500多分,並偽造了福州大學錄取通知書。當她和母親一起到福大報到時,校方說沒有她的名冊,讓她到省高招辦去問。而高招辦的電腦查詢結果顯示,她的高考成績只有300多分,根本上不了一本。經過比對,校方發現她手上的錄取通知書居然是假冒的。事情敗露後,其母當場暈倒在高招辦——這樣的故事,何其讓人心酸。

想讓這種故事不再上演,讓人們不再對高考的公平性有著神經過敏般的質疑,最好的辦法是降低高考的重要性,別再「一考定終身」。如今,我國東部一些省份的高考改革,就是這個思路,讓考生不至於因為一次發揮失常就耽誤個一年。而更好的改革方案,可能還是像美國那樣,除了SAT成績外,考生還要參加每個學校組織的考試,一次沒發揮好不會造成問題,而且考試成績的重要性本身也沒有那麼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掉包焦慮」自然就不會有了。

「掉包焦慮」其實被放大了,人們沒有必要過於糾結於爭議事件

然而話又說話來,高考高招完全搞成美國那樣的形式,短期內不現實,長期看也未必完全學得來;而江蘇、浙江等地多次考試的改革,也不是完全成功。再考察下日本、香港等地的高考高招制度,「一考定終身」的屬性雖然不像中國內地這麼強烈,但也是存在的。從高考公平的角度出發,維持現有的高考制度依然有很大的合理性。如果是這樣的話,「掉包焦慮」還是會依然存在。

但是,人們其實應該認識到,即便蘇小妹所言屬實,「試卷和答題卡被掉包」現象確實存在,那也只是小概率事件。而針對個案,如果考生和家長確實認為分數不對勁,並且有充足的理據,那人們也可以支持他們像現在這樣跑去申訴,或者通過訴訟,甚至是找關係來查閱試卷,畢竟,這種質疑是要付出高昂成本的,一旦被證實是謊報,那學生家長的名聲都要受損。所以這種情形的質疑不會太普遍,不會對整個高招工作構成大的影響,而一旦真的戳破了可能存在的高招黑幕,也確實是大功一件。因此人們沒有必要攻擊蘇小妹與其家長的舉動。

然而,制度化的公開試卷,或者說只公開給考生自己,如前所述,是沒必要的。不是每一件有爭議的事出來後,都要改這制度或改那制度,人們有時候需要接受爭議的存在。

相關焦點

  • 河南「高考答題卡掉包」事件真的真相大白了嗎?
    在網絡上持續熱議的河南高考答題卡「被調包」事件,幾經發酵,真相終於公布: 一、4名考生各科高考場次的試卷和答題卡在啟封、發放、回收、押運、入箱、封箱、出庫、掃描、識別等關鍵環節均按規定程序規範操作,不存在人為調包試卷和答題卡現象。
  • 河南回應「高考答題卡被掉包」:正在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
    蘇洪的女兒查詢到的高考成績近日,河南4名高考考生家長實名舉報稱,自己的孩子高考答題卡被掉包,導致考生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和預估成績相差巨大。網傳的實名舉報信顯示:這4名考生家長分別來自河南省周口市、洛陽市、商丘市和信陽市,看到自己孩子的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和估分差距極大,經查閱複製卷後懷疑孩子的答題卡被掉包,並對河南省招生辦公室的答覆不滿意,便聯名向河南省紀委和監察委實名舉報。
  • 學生答題卡被質疑掉包,家長出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掉包事實!
    最近新聞上關於四位學生答題卡被掉包的事件,引起了所有人的廣泛關注,高考是學生最重要的轉折點,考生成績落差大家長通過查找發現答題卡出現問題並提出質疑是合理要求。面對質疑招生辦工作人員表示:每張試卷都有獨一無二的二維碼,不可能重新粘貼,而且被破壞的二維碼是不能通過掃描,因此不會出現答題卡被掉包的事。那麼答題卡被掉包的可能有多大?一.答題卡上姓名被塗改,座位號被塗改,是否影響閱卷家長說孩子答題卡上的姓名被塗改,座位號被改,條形碼上的數字被改,作文字跡不對。
  • 河南高考答題卡被掉包事件續
    最近幾天,一條關於河南省高考答題卡試卷被「掉包」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學生們都密切地關注著事情的發展動態。在8月7日晚,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就此事做出了最新的正面回應。考生餘小芳名下的高考四科答題卡卡頭上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多處嚴重塗改,家長稱並非孩子本人的筆跡,並且餘小芳高考4科4個不同的考號。通常多處塗改的考生試卷答題卡和考生條碼,根據高考制度會被當場作廢的,怎麼會出現在查詢成績的電腦上!
  • 高考答題卡掉包:招生辦回應成績準確無誤,一考生承認筆跡為本人
    近日,網傳河南四名高考考生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遭掉包,實名舉報河南高考存在濫用職權高考作弊、高考試卷偷梁換柱的現象。考生家長分別來自鄭州市、洛陽市、周口市、商丘市、信陽市等地,互不相識。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監督,維護高考公平公正,維護高考良好聲譽。7日, 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官網今日發布《致全省招生考試戰線同志們的一封信》。信中對四名家長在網絡媒體上發帖質疑考生答題卡被調包一事作出回應,稱河南省招辦已按規定程序進行了反覆核實,確認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績準確無誤。河南省省招辦正在配合省有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調查,待調查結果出來後,將按上級要求向社會公布。
  • 考生質疑高考分數被「掉包」 官方出示答題卡原件
    考生質疑高考分數被「掉包」 官方出示答題卡原件   中新網福州8月5日電 (龍敏)進入8月以來,全國各地高考成績紛紛出爐。
  • 河南省為什麼不公開四名掉包考生的考試試卷和調查過程?
    8月6日,文中的四名學生家長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時,學生家長蘇先生介紹,女兒蘇小妹查看其名下的答題卡後,堅稱並不是其本人所答,目前已在做筆跡鑑定。記者查閱學生餘小芳答題卡發現,四科有四個不同的考號,且條形碼粗細不一樣。8月6日晚,河南省教育廳發布官方通報稱,針對「個別考生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被掉包」一事,紀檢監察部門正在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
  • 蘇小妹高考試卷被掉包,細思極恐!
    蘇小妹估分627分,查詢成績335分;楊夢之估分500多分,查詢成績230分;餘小芳估分500多分,查詢成績243分;李聞天估分500多分,查詢成績261分…四名學生中的三人查看了答題卡,均稱答題卡不是自己所答。高考試卷掉包,在古代,犯得可是欺君之罪,是要被殺頭的。
  • 答題卡「掉包」女生:現在天天失眠,壓力非常大,不知道怎麼辦!
    現在答題卡疑似被掉包事件已經人盡皆知了,經過全國人民質疑河南高考,到幾名考生的個人信息被公開,什麼會考成績,月考成績都拿來說事,再到後來網友證實周口女生故意考差,讓事件一次次的翻轉,但是,大家關心的焦點始終都是在高考制度和高考成績上,很少有人去關心:這幾名孩子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承受到這麼大的壓力
  • 河南高考掉包真相公布:一家子戲精,都洗洗睡吧!
    給還不知道這件事的人簡單復盤一下事件:不久前,河南4名高考考生家長實名舉報自己孩子的高考答題卡被掉包,導致與平時成績和預估成績相差巨大。 事情鬧大了,試卷翻出來了,有的家長自己就啞炮了,承認試卷確實是孩子自己的。
  • 河南調查疑似「高考答題卡被調包」事件
    來源 / 北京日報、上遊新聞等8月5日,一篇題為《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掉包,檢察官實名舉報教育廳信息不公開》的網帖,引起廣泛關注。該文章爆料稱:河南四名考生家長,聯名向河南省紀檢監察部門實名舉報河南省招生辦公室涉嫌濫用職權、組織考試作弊,偷梁換柱掉包高考試卷,致使河南考生錄取無望、大學夢碎。考生家長分別來自周口、洛陽、商丘、信陽等地,其中有兩名考生家長是檢察官。其中一位家長表示,孩子在重點高中就學,學習嚴謹,平時600分,估分627分,高考成績下來卻是335分,答題卡字跡明顯為第二人所為。
  • 河南調查疑似「高考答題卡被調包」事件
    ,檢察官實名舉報教育廳信息不公開》的網帖,引起廣泛關注。該文章爆料稱:河南四名考生家長,聯名向河南省紀檢監察部門實名舉報河南省招生辦公室涉嫌濫用職權、組織考試作弊,偷梁換柱掉包高考試卷,致使河南考生錄取無望、大學夢碎。考生家長分別來自周口、洛陽、商丘、信陽等地,其中有兩名考生家長是檢察官。
  • 真相不會缺席-河南調查疑似「高考答題卡被調包」事件
    面對「個別考生家長質疑考生高考答題卡被掉包」的網絡反映,河南省教育廳在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了《重要說明 | 關於網上反映個別考生家長質疑考生高考答題卡被掉包的情況說明》,表明了態度。前情回顧8月5日,一篇題為《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掉包,檢察官實名舉報教育廳信息不公開》的網帖,引起廣泛關注。
  • 高考答題卡被掉包?河南這四名家長都急瘋了
    >短短十六字,對很多家庭來說就是全部的希望和寄託但近日,河南四名高考考生家長實名舉報稱自己的孩子高考答題卡被掉包導致考生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和預估成績相差巨大蘇先生的女兒估分為盧女士稱這些修改均非出自女兒之手這一連串事情居然出現在了高考試卷上?
  • 河南考生答題卡被調包?省招辦:考生成績準確無誤
    家長稱,高考成績公布後,因最終成績與孩子的平時成績以及估分成績存在較大懸殊,便去查詢孩子的答題卡,發現答題卡有塗改的跡象,懷疑可能被調包。昨晚,河南省教育廳發布情況說明,稱紀檢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此事。高考分數與估分差距懸殊,4名家長實名舉報質疑孩子答題卡被掉包4名家長發布的舉報貼顯示,高考成績出來後,他們發現孩子的最終高考成績與平時的在校成績、高考估分差距懸殊,懷疑有蹊蹺。其中一名鄭州一中的家長蘇先生稱,臨近高考的四月、五月,女兒的成績在全校排名100名以內,分數在600分左右。高考結束後,女兒估分627分以上,但最終的分數卻是335分。家長和孩子難以相信。
  • 為啥高考過後能查分卻不讓查卷?試卷和答題卡去向何處?不難理解
    但是也有一些父母吐槽高考能查分卻不讓查卷這件事,尤其是對於一些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的孩子,總是會想太多。最近,農家女入學名額被替一件事,也讓很多人思考,高考真的是公平的嗎?一:客觀題機器閱卷,出錯率幾乎為零高考結束後,答題卡和試卷都會回收,客觀題幾乎都是機器閱卷,所以出錯率非常低,幾乎可以說是為零,所以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孩子的成績有貓膩,至少在客觀題方面還是非常有保障的。
  • 高考結束後,為什麼不把試卷和答題卡發給學生,終於知道原因了
    高考成績公布後,有人建議把試卷掃描發給考生本人。你贊成嗎?那麼,高考閱卷有錯誤嗎?答案是:有,而且還不少!尤其是文科類的科目,主觀性很強,在閱卷速度很快的情況下,錯誤在所難免。一道題,「得分也有理,扣分也有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把試捲髮給學生,學生可以找出很多「改錯的題目」,每個學生都去找考試院修改,那不亂套了嗎?
  • 福建考生質疑高考分數被掉包 官方公布試卷原件/圖
    福建考生質疑高考分數被掉包 官方公布試卷原件/圖  中廣網北京8月6日消息(記者劉飛 葛朝興)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福建惠安考生楊婷婷質疑高考分數被「調包」一事持續發酵。楊婷婷稱,高考成績出來後,她查到總分是586分。之後填報了志願。但在查詢錄取結果時,她說,系統顯示她的總成績是364分,少了222分。  對此,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稱,經核查,該生高考分數確實為364分。昨天,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向媒體展示了楊婷婷各科考試試卷的原件。那麼,考生原件是什麼樣子?現在,關於此事還有哪些證據?
  • 網友:查明答題卡事件,找出試卷一目了然的事情究竟需要調查多久
    最近的新聞熱點,高考答題卡事件中,家長實名舉報河南省高考招生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濫用職權、組織考試作弊、內外勾結」,河南省教育廳公開回應「正在調查,結果將及時公布」。而河南省招生辦公室網站發布的信息是「答題卡字跡一致,確認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績準確無誤」。
  • 高考考完一個科目,除了交答題卡,還要交試卷和草稿,原因有三個
    高考近在咫尺。高考的時候,在考完一個科目之後,除了要交答題卡之外,監考老師還要督促考生交高考的試卷和草稿。有些人可能納悶:高考的時候只要交了答題卡就可以了,為何還要把試卷和草稿交上去?網上評卷不是全看答題卡的嗎?交試卷和草稿上去到底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