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芳春
2020年12月4日,我們一行五人相約去忻州古城採風。從太原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忻州老城,這裡存車免費,而且環境乾淨整潔,初見古城竟然就這樣溫暖。我們是從城南的「土稍門」入古城,城門兩邊貼有楹聯「郭外尋春一絲綠意土稍掛,城中接福萬縷薰風南面來。」楹聯向遊客介紹了南城門為「土稍門」,並且有開門納福的美意。
景賢門
入「景賢門」,一座高大的城樓矗立在眼前,三層門樓匾書「三關總要」。三關是指長城重要的關隘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忻州是省府太原的門戶,是三關的可靠後方,城內南北大街是太原以北唯一的通道,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忻州古城成為歷來兵家必爭的軍事戰略要地,有「晉北鎖鑰」之稱。
古城城牆上設城垛,垛與垛之間稱垛口,垛上設垛眼。所有這一切的設置,都是抵禦外來侵略,保家護城,守護一方安寧。
站上城牆俯視古城街巷,一色的灰磚青瓦,古風古韻味道濃
如今的忻州古城,是在原有老商號、老建築的遺址上翻修,復建而來,基本上保持了當時的風貌。
走在忻州老街,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置身於飄蕩著歷史痕跡的商業街頭,既能感受到隔世的輝煌,又能嗅到現代氣息的味道。
古城郵局
看到這樣的綠色郵筒,喚起了我兒時的記憶。把爸媽寫給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信封塞進郵筒。
舊時麵坊盛面的面甕。
舊時油坊盛油的大油壺
這間鄉間民俗的房裡,展示著藝人翠玲的剪紙作品。她剪的窗花惟妙惟肖,特別的精美,簡直就是一件件藝術品,真令人眼花繚亂,讚嘆不己。
這個鋪子裡經營著劉婆婆的花饃饃,捏的漂亮又精緻。
進士坊是為了紀念王治所建,匾額正面為「進士坊」,背面為「連登科第」。以紀念王治嘉靖壬子年中舉,第二年殿試高中進士。
牌樓匾書「書山有徑」,這是秀容書院的致學精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秀容書院作為乾隆年間建立,是山西唯一一處保存完好且仍然有教育功能的書院。為古城賦予了古風文韻。
站在書院高處的六角亭,俯瞰全城,可以看到新建的高樓將古城圍繞。
在書院戲臺恰碰上「2020年忻州古城精品戲劇展演」,有種穿越到古代戲院茶樓的感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晉攝影愛好者之家 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