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豆瓣評分跑到了9.0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名稱上看不出有什麼特色,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評價?帶著一探究竟的心理,我走進了電影院的大門。

電影的主角是幾年前經典喜劇片《人在囧途》的徐崢,所以電影的開頭頗具喜劇特色,徐崢的插科打諢、妙語連珠依然逗笑了全場人,可是電影越到後場越是沉重,笑聲漸漸變少,觀眾漸漸沉默,最後淚流滿面。我終於知道了觀眾為什麼會笑、為什麼會沉默又為什麼會淚流滿面,也終於知道了這部電影為什麼評價如此之高。
觀眾為什麼會笑
徐崢的電影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是非常寫實的作品。不僅僅是徐崢演得好笑,而是我們在生活中本來就應該是積極樂觀,幽默風趣的。電影開頭程勇被老闆催租,笑著跟鄰居調侃,在養老院裡程勇的老父親像個老小孩一樣撒嬌耍脾氣,這些生活雖然看起來充滿了壓力,但是你看他衝著養老院工作人員笑的時候,就知道雖然生活充滿重擔,但他依然積極樂觀,像我們跟多人一樣,努力帶給自己和別人開心。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跟孩子在一起往往能讓我們找到回到童年的感覺,程勇跟兒子遊泳的那一小段戲是多少人羨慕的穩穩的小幸福,沒有了生活的壓力,只有親子間的輕鬆愉快、天倫之樂。程勇替兒子擦身體的時候,兒子不好意思地捂住小雞雞,程勇說:「呲,我是你爹呀。手拿開……哎,小雞雞長大了嘛」說完他樂呵呵地笑了,觀眾也笑了,因為每個人生活中無時不刻在發生這樣的趣事,觀眾笑大概就是因為想到了自己的小幸福吧。

觀眾為什麼會沉默
隨著劇情的發展,一個白血病人呂受益走進了程勇的小店,他的出現給程勇帶來帶來巨大的商機,但同時也要冒著坐牢的風險。程勇一開始是拒絕的,我們從小學校就教給我們樸素的公民世界觀,違法犯罪的事千萬不能做,但這個社會不是樸素的,我們看到程勇的妻子嫌棄他沒本事,改嫁後要帶兒子出國;在醫院要給老父親做手術,醫院的專家冷漠地說,錢不能少,不治就等死,程勇點頭哈腰地陪完笑臉回到自己的神油店的時候,卻發現大門緊閉,門口貼紙上寫著,「交租開門」。

為了兒子能留在自己身邊,為了老父親能動手術,為了保住養家餬口的小店,程勇最後才決定冒險一試,當它敲碎小店玻璃,進去找呂受益給他留下的救命稻草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他打破的不只是玻璃,也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最樸素的世界觀。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雖然我們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但我們有時候又無法抉擇,看著熒幕上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程勇決定以身試法,我們無法用簡單的是非觀念去評判,只能搖頭、只能沉默。

觀眾為什麼會哭
如果說生活壓力是我們普通人身上壓著的大山,那麼生存的壓力就是那根足以壓死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如果一個人連生存的權利都要被剝奪了,那再談什麼克制、再談什麼宗教信仰,都是空話。就像病人在抗議天價藥的時候說的,「命都沒了我們還怕報警?」,教堂的神父一開始也不願意做違法犯罪的事,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為了救別人救自己,神父最後還是答應了入夥一起賣藥。

陳勇的小舅子是一個很真實的、有些有肉的基層民警,越是基層的黨員幹部越貼近人民群眾,要他打擊普通的違法犯罪,他義不容辭,他的手被小混混咬出血,也沒說什麼,一開始局長命令他調查假藥案的時候,他斬釘截鐵地說,「販售假藥,傷天害理,我義不容辭」。但是當他調查一段時間後,他跟局長說,「這可不是假藥,這是真能治病的藥,這種藥真的將近四萬塊,這個才五千」,隨著案情的深入,他的壓力越來越大,他說,「我們現在這麼做是要出事的,這等於是在斷病人的活路」,最後在他親眼看到黃毛死後,找到局長拒絕了繼續調查,情願受到處分。其實,局長坐在執法者領導的位置上,不直接接觸人民群眾,法律怎麼寫的就怎麼辦,只要嚴格按照法律寫的來做,就不會失去當官的本分,可我們作為人民群眾就是會覺得這樣的官員冷冰冰的、沒有溫度,一點也不親切。換做是他被患病要死的老太太握著手說,「領導,求你個事啊……我……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再調查印度藥了,行嗎?我病了三年,四萬塊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它是假藥,那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呢,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啊?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他又能保證嚴格執法,親手斷掉病人的活路,眼睜睜看著他們等死嗎?

我不是藥神故事的開始,主角程勇的確不是藥神,他就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他鋌而走險,賣五千塊一瓶的印度藥只是為了能掙錢,這時候他掙錢,病人活命,只是很普通的商品交易。但是後來,呂受益死後,他重新開始賣藥的時候,才開始變成了真正的藥神,一瓶藥五百,不掙錢也賣!進價變成兩千,一個月倒貼二三十萬也賣!自己要被抓去坐牢也賣!這就跟辛德勒名單裡的情節一樣,從一個唯利是圖的市井商人,化身成了人們的英雄,能救一個是一個。他知道自己幹完最後一票大的,肯定會被抓去坐牢,於是依依不捨地送走了兒子,聯絡全國各地的病人,盡最大的努力賣出更多的藥,能救一個是一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刻的「假藥販子」在試圖用自己最後的能量給更多的病人帶去希望。有人說,電影的細節刻畫得不是很好,可是你們看到病人QQ群裡面聊天的特寫了嗎?「終於有便宜藥了,這讓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希望兩個字被慢慢放大,最後充滿屏幕,比病痛更殘忍的就是失去希望,看不到希望了,活著就是受罪,這也就是為什麼病人會抑鬱,會自殺最簡單的原因。

還有個特別觸動觀眾痛點的是,真正坑人的假藥販子張長林說,「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種病你沒法治啊,你也治不過來,算了吧!」。如果說患白血病的人還不夠多,那麼窮病呢?我們多少人身患窮病?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就像電影裡面說的那樣,「Life is money!」,錢就是命!的確在很多生死關頭,錢就是命,有錢就能活命!這就是電影表達出來的現實主義,我們需要錢治療窮病,沒有錢,程勇的父親血管瘤會破裂,沒有錢電影裡那位令人聲淚俱下的老太太早就成了牆上的黑白照,沒有錢,我們連感冒都心驚膽顫。

窮病,藥神救不了,但是國家能治,只有國家政治越來越清明,社會資源分配越來越公平,根治窮病就不會只是童話世界裡的烏託邦,就像程勇在法庭上說的,「我犯了法,該怎麼判,我都沒話講,但是看著這些病人,我心裡難過,他們吃不起進口的天價藥,他們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殺,不過,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這一天能早點到來吧」。程勇用最後的發言機會,給病人爭取到了天價藥納入醫保的機會,給病人帶來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電影的英文名叫Try To Survive,不僅僅是白血病人,電影所觸及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國家的制度還不完善,窮病還沒有根治,但值得高興的是我們領導人正在十分努力地改善現狀,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有希望我們就不會害怕,只希望根治窮病的一天早一點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