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觀後感,看完會笑會哭會沉默

2021-01-08 湘西百曉生

最近上映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豆瓣評分跑到了9.0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名稱上看不出有什麼特色,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評價?帶著一探究竟的心理,我走進了電影院的大門。

我不是藥神海報

電影的主角是幾年前經典喜劇片《人在囧途》的徐崢,所以電影的開頭頗具喜劇特色,徐崢的插科打諢、妙語連珠依然逗笑了全場人,可是電影越到後場越是沉重,笑聲漸漸變少,觀眾漸漸沉默,最後淚流滿面。我終於知道了觀眾為什麼會笑、為什麼會沉默又為什麼會淚流滿面,也終於知道了這部電影為什麼評價如此之高。

觀眾為什麼會笑

徐崢的電影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是非常寫實的作品。不僅僅是徐崢演得好笑,而是我們在生活中本來就應該是積極樂觀,幽默風趣的。電影開頭程勇被老闆催租,笑著跟鄰居調侃,在養老院裡程勇的老父親像個老小孩一樣撒嬌耍脾氣,這些生活雖然看起來充滿了壓力,但是你看他衝著養老院工作人員笑的時候,就知道雖然生活充滿重擔,但他依然積極樂觀,像我們跟多人一樣,努力帶給自己和別人開心。

輕快的生活節奏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跟孩子在一起往往能讓我們找到回到童年的感覺,程勇跟兒子遊泳的那一小段戲是多少人羨慕的穩穩的小幸福,沒有了生活的壓力,只有親子間的輕鬆愉快、天倫之樂。程勇替兒子擦身體的時候,兒子不好意思地捂住小雞雞,程勇說:「呲,我是你爹呀。手拿開……哎,小雞雞長大了嘛」說完他樂呵呵地笑了,觀眾也笑了,因為每個人生活中無時不刻在發生這樣的趣事,觀眾笑大概就是因為想到了自己的小幸福吧。

氣氛開始變得壓抑

觀眾為什麼會沉默

隨著劇情的發展,一個白血病人呂受益走進了程勇的小店,他的出現給程勇帶來帶來巨大的商機,但同時也要冒著坐牢的風險。程勇一開始是拒絕的,我們從小學校就教給我們樸素的公民世界觀,違法犯罪的事千萬不能做,但這個社會不是樸素的,我們看到程勇的妻子嫌棄他沒本事,改嫁後要帶兒子出國;在醫院要給老父親做手術,醫院的專家冷漠地說,錢不能少,不治就等死,程勇點頭哈腰地陪完笑臉回到自己的神油店的時候,卻發現大門緊閉,門口貼紙上寫著,「交租開門」。

故事的轉折點

為了兒子能留在自己身邊,為了老父親能動手術,為了保住養家餬口的小店,程勇最後才決定冒險一試,當它敲碎小店玻璃,進去找呂受益給他留下的救命稻草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他打破的不只是玻璃,也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最樸素的世界觀。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雖然我們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但我們有時候又無法抉擇,看著熒幕上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程勇決定以身試法,我們無法用簡單的是非觀念去評判,只能搖頭、只能沉默。

大金鍊子本色出演

觀眾為什麼會哭

如果說生活壓力是我們普通人身上壓著的大山,那麼生存的壓力就是那根足以壓死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如果一個人連生存的權利都要被剝奪了,那再談什麼克制、再談什麼宗教信仰,都是空話。就像病人在抗議天價藥的時候說的,「命都沒了我們還怕報警?」,教堂的神父一開始也不願意做違法犯罪的事,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為了救別人救自己,神父最後還是答應了入夥一起賣藥。

阿門

陳勇的小舅子是一個很真實的、有些有肉的基層民警,越是基層的黨員幹部越貼近人民群眾,要他打擊普通的違法犯罪,他義不容辭,他的手被小混混咬出血,也沒說什麼,一開始局長命令他調查假藥案的時候,他斬釘截鐵地說,「販售假藥,傷天害理,我義不容辭」。但是當他調查一段時間後,他跟局長說,「這可不是假藥,這是真能治病的藥,這種藥真的將近四萬塊,這個才五千」,隨著案情的深入,他的壓力越來越大,他說,「我們現在這麼做是要出事的,這等於是在斷病人的活路」,最後在他親眼看到黃毛死後,找到局長拒絕了繼續調查,情願受到處分。其實,局長坐在執法者領導的位置上,不直接接觸人民群眾,法律怎麼寫的就怎麼辦,只要嚴格按照法律寫的來做,就不會失去當官的本分,可我們作為人民群眾就是會覺得這樣的官員冷冰冰的、沒有溫度,一點也不親切。換做是他被患病要死的老太太握著手說,「領導,求你個事啊……我……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再調查印度藥了,行嗎?我病了三年,四萬塊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它是假藥,那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呢,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啊?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他又能保證嚴格執法,親手斷掉病人的活路,眼睜睜看著他們等死嗎?

我想活著,行嗎?

我不是藥神故事的開始,主角程勇的確不是藥神,他就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他鋌而走險,賣五千塊一瓶的印度藥只是為了能掙錢,這時候他掙錢,病人活命,只是很普通的商品交易。但是後來,呂受益死後,他重新開始賣藥的時候,才開始變成了真正的藥神,一瓶藥五百,不掙錢也賣!進價變成兩千,一個月倒貼二三十萬也賣!自己要被抓去坐牢也賣!這就跟辛德勒名單裡的情節一樣,從一個唯利是圖的市井商人,化身成了人們的英雄,能救一個是一個。他知道自己幹完最後一票大的,肯定會被抓去坐牢,於是依依不捨地送走了兒子,聯絡全國各地的病人,盡最大的努力賣出更多的藥,能救一個是一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刻的「假藥販子」在試圖用自己最後的能量給更多的病人帶去希望。有人說,電影的細節刻畫得不是很好,可是你們看到病人QQ群裡面聊天的特寫了嗎?「終於有便宜藥了,這讓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希望兩個字被慢慢放大,最後充滿屏幕,比病痛更殘忍的就是失去希望,看不到希望了,活著就是受罪,這也就是為什麼病人會抑鬱,會自殺最簡單的原因。

窮病

還有個特別觸動觀眾痛點的是,真正坑人的假藥販子張長林說,「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種病你沒法治啊,你也治不過來,算了吧!」。如果說患白血病的人還不夠多,那麼窮病呢?我們多少人身患窮病?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就像電影裡面說的那樣,「Life is money!」,錢就是命!的確在很多生死關頭,錢就是命,有錢就能活命!這就是電影表達出來的現實主義,我們需要錢治療窮病,沒有錢,程勇的父親血管瘤會破裂,沒有錢電影裡那位令人聲淚俱下的老太太早就成了牆上的黑白照,沒有錢,我們連感冒都心驚膽顫。

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窮病,藥神救不了,但是國家能治,只有國家政治越來越清明,社會資源分配越來越公平,根治窮病就不會只是童話世界裡的烏託邦,就像程勇在法庭上說的,「我犯了法,該怎麼判,我都沒話講,但是看著這些病人,我心裡難過,他們吃不起進口的天價藥,他們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殺,不過,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這一天能早點到來吧」。程勇用最後的發言機會,給病人爭取到了天價藥納入醫保的機會,給病人帶來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電影的英文名叫Try To Survive,不僅僅是白血病人,電影所觸及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國家的制度還不完善,窮病還沒有根治,但值得高興的是我們領導人正在十分努力地改善現狀,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有希望我們就不會害怕,只希望根治窮病的一天早一點到來吧!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我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希望那一天早點來吧
    前半場笑哭,後半場默默流淚,是全場觀眾無聲的默契,也更讓這部現實、真實的電影,具有了戲劇的張力,直抵人心。上一秒還在笑,下一秒就哭得出不了聲,這不就是生活嗎?他們自發地給他們的「藥神」送行來了,一個個都扯下了層層的口罩。程勇看在眼裡,流著淚。突然,人群裡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帶著厚重的口罩,等口罩被拉下來,原來是呂受益啊。他站在那裡,對著程勇笑著,身邊站著同樣咧著嘴的「黃毛」。我想起程勇在被告席上說的話:我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希望那一天早一點來吧。
  • 中學生優秀作文:《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深入體會!
    《我不是藥神》電影觀後感我一個而立之年的大老爺們,看完電影先是默默流淚,可心中的驚濤駭浪實在難以平復,最後居然哇的一聲嚎啕起來。——我是真的被感動了,真的!《我不是藥神》的故事看似簡單,但卻來源於真實事件,當年的陸勇案也是喧囂一時,這部電影以此事為基礎做了戲劇化的改編,直擊社會的痛點,通過白血病人買仿製藥求生的事,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觀影后的我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電影給我的第一個觸動,是程勇砸錢,讓夜店經理上臺去給劉思慧跳舞的橋段。
  • 笑哭!2018版小學生神填空,家長看了會沉默,老師看了會流淚
    劉翔看了會流淚你才讀一年級,是不是早了點?首先,題目是「我為」而不是「我問」其次,怎麼又是女朋友?梯形看了會沉默科學課老師分享的一組試卷答案,大概意思是要學生填:先(看到閃電),後(聽到打雷),然而...
  • 《我不是藥神》像一味靈藥,直接下到了中國電影長久以來的痛處
    有幸看到《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國產電影,真好!在今年(2018年)7月5日,在全國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電影是根據「陸勇案」真實事件改編,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徐崢、王傳君、譚卓、章宇、周一圍等人共同主演的喜劇片。
  • 名人不說暗話,看看明星大佬都是怎麼評價《我不是藥神》電影
    韓寒:今天看了一部了不起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是最近幾年罕見的國產好電影。黃曉明:懇請導演以後有這種角色,再小都讓我來行嗎?我倒貼錢可以,沒問題。劉曉慶:出乎意料的一部好電影,如此散發出人性的光輝。
  • 「我不是藥神?我是英語達人!」
    最有一部片子大火,每個人朋友圈都在曬圖觀影,這部影片就是《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高達8.9分,實屬國產電影中的精品之作。一開始看到海報,還以為是部普通的無腦喜劇,但走進電影院認真一看,你會被劇情所深深地打動。
  • 我不是藥神1日破3億!這部現實主義題材佳作你會去看麼?
    我不是藥神1日破3億元票房,《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社會題材的電影,演員有徐崢,王傳君,周一圍等實力派。單從票房收入來看很火爆的。夏日炎炎,正是看電影、追劇的好時光。我不是藥神由譚卓、徐崢、章宇、王傳君主演。寧浩、徐崢監製。文牧野導演。
  • 《我不是藥神》這齣悲喜劇,勇哥、呂受益、黃毛的演技我要吹爆
    看了《我不是藥神》,深深被震撼了,針砭時弊,揭露現實,但一切都恰到好處,還不斷給你抖包袱,不愧是近十年來口碑最好的國產電影,最可貴的是全員演技在線,甚至是爆棚,要我說,每個角色都可以拿個獎。先說劉思慧,「治癒小分隊」唯一的女性,由譚卓扮演。
  • 我不是藥神,你以為只是想讓你哭嗎?其實只為你少吃藥
    前兩天,因因跟閨蜜去看了《我不是藥神》,真的十分的後悔,為什麼呢?因為因因帶不夠紙巾,兩個人走出電影院只能直奔廁所把眼淚鼻涕擦乾,這部電影太好看了,太觸碰心靈某一深處靈魂。《我不是藥神》想必很多人都看過了。它的劇情並不複雜:瑞士諾瓦公司高價售賣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格列寧」,我國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賣印度神油的窮老闆程勇(徐崢飾)為了賺錢,鋌而走險去印度代購高仿藥「印度格列寧」回國倒賣。他雖然賺到了大錢,卻一直在治病救人和違法犯罪的邊緣徘徊。
  • 從《我不是藥神》到《沉默的真相》,演員譚卓一直是個完美主義者
    「我有時候會不好意思說話,擔心太主動了會打擾別人。所以見到白宇的時候,我看他一直沉浸在某種狀態裡,也沒好意思打擾。」譚卓以為他本身就是那種不愛熱鬧、不愛說話的類型。相約咖啡廳的橋段,導演希望譚卓能多給幾種演法,白宇在鏡頭外配合她,一遍遍重複著喝水的動作。「我覺得正是出於對對手的這份尊重,他才儘可能地把自己能做的做好,竭盡所能地給予對手。
  • 我不是藥神,但我們用善良治病救人
    一定要看最後的視頻哦!這個夏天,《我不是藥神》厲害炸了,劇中經典臺詞直戳人心,一句「命,就是錢」道出了當時病友們用錢換命的無奈。不知觀影的小夥伴們有沒有先笑後哭,攥著紙巾感慨人生呢?劇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有人為程勇無私救人拍手叫好;有人為呂受益沒能兌現「如果我兒子早點生孩子,我都可以當爺爺了」的承諾,斷藥病亡的結果扎心不已;有人對黃毛的報恩,吃橘子的鏡頭記憶深刻;有人為思惠遇人不淑,獨自帶病兒的遭遇扼腕嘆息。
  • 徐崢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定製手寫字體 尚巍手書創作心路!
    作者:尚巍想為《我不是藥神》寫點什麼。最初知道徐崢老師那年,我才10歲。我打小就不怎麼愛看動畫片,記得那年,除了《西遊記》、《水滸傳》,最喜歡的就是《春光燦爛豬八戒》。那個時候網絡還並不發達,只記得當時一個好朋友說有個電影很好看,我們就在那個炎熱的夏天,一群人擠在他家裡,圍在電視機前看那部片子,記住了包世宏,記住了道哥,記住了黑皮,記住了馮董...我們一群人笑得人仰馬翻,在那個炎熱的夏天裡以16、7歲的姿態表態:真的太特麼好看了!回念一想,也已經過了10餘年。最初知道文牧野老師,是在今年年初,我已經27歲。
  • 把世界上最辣的辣椒醬,擠入捕蠅草嘴中會怎樣?看完差點笑哭!
    把世界上最辣的辣椒醬,擠入捕蠅草嘴中會怎樣?看完差點笑哭!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不同的植物有著不一樣的特性,捕蠅草就是非常特殊的一種,之所以特殊,因為這是為數不多食葷植物中的一種,捕蠅草經常會放出一種奇特的味道。
  • 看完《我不是藥神》才會發現澳洲真的是一個好的歸宿!
    很多人在看完《我不是藥神》之後普遍反映是這樣的:「你怎麼笑了?」「因為它真。」「你怎麼又哭了?」「因為它血淋淋的真。」這是很多網友對於《我不是藥神》的評價,真的是很少有國產電影可以做到9.0評價,這是一部喜劇,但是大家在被逗樂的同時,也被這劇中人面對的殘酷的現實所驚醒。原來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有那麼一群人,在慢性等死的人,同樣也有一批人在真真正正的做著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感動和殘酷交織在其中,才更容易讓故事走入人心。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良心製作、口碑炸裂、哭倒一片……」無論是已經看過點映的觀眾,還是來自業內人的評價,都是清一色的稱讚。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 想哭就哭吧,沒人會笑你的
    她朋友偶然看到她的微博,內容是:「其實我知道,愛會消失,承諾會失效,人們會走散,只不過我以為,我會是例外。」看了微博,她朋友才知道原來她是難過的。朋友去問她:「難過可以大哭一場,發洩出來就好了,我肩膀借給你。」她說:「哭又不能解決問題,沒啥可哭的。」是呀,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哭最多只能發洩情緒。可是,沒有人哭是為了解決問題。
  • 《我不是藥神》曝光催淚片段 群像式演技獲好評
    目前,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在熱映,並以IMAX、中國巨幕等多種制式同步放映,感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我不是藥神》曝光催淚片段 群像式演技備受好評7月26日,由文牧野導演、寧浩監製、徐崢監製並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曝光催淚正片精彩片段。片段中,身患重疾的老奶奶為了勸服曹警官停止對售賣仿製藥的追查,聲淚俱下地向他剖白了一位患者的心聲。
  • 《我不是藥神》原定女一:低於10億票房的我不接,最終票房超30億
    拍攝《我不是藥神》時,徐崢找了個女演員,她說:「低於10億票房的電影,我不會演的。」這明顯是看不起徐崢。 沒想到,電影上映6天就突破了18億票房。後來,徐崢無語地說:「我這電影都還沒拍呢,她怎麼知道不會超過10億?」
  • 我不是藥神:「換隻眼睛」來看這部片子,你得到的,會有什麼?
    我不是藥神:「換隻眼睛」來看這部片子,你得到的,會有什麼?關於這部片子,網上的評論現在已經多到數不清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來評價,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註解。估計沒有多少人不受衝擊,單純看故事的人覺得對得起票價,看社會的人覺得折射了現實反映了真實,看表演的人覺得一票人演的確實讓人心生驚豔,無論是曾經的關谷,還是譚卓譚巨龍,都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呈現。
  • 我不是藥神被稱為中國版熔爐,其實這些影片早就走在前面了
    其實並不然,去年11月上映的電影《嘉年華》就選擇了打破沉默,將法律、金錢、人性一覽無餘的展示,堪稱中國版的《熔爐》,不少網友評價它是2017年最佳的影片,沒有之一。而這兩天熱播的《我不是藥神》,再次將社會問題搬上了螢屏,上映僅僅三天就突破了6億的票房,各平臺的評分也都達到了9分以上,口碑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