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被稱為中國版熔爐,其實這些影片早就走在前面了

2020-12-25 說奇談八

七年前,韓國上映了一部震動了整個韓國的電影——《熔爐》,影片以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真實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深刻的反映喝批判了存在的社會問題,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而因為這部電影赤裸裸的反映了現實,國內這種題材的電影相對較少,就有很多網友誤解認為中國拍不出《熔爐》、《素媛》之類的電影。其實並不然,去年11月上映的電影《嘉年華》就選擇了打破沉默,將法律、金錢、人性一覽無餘的展示,堪稱中國版的《熔爐》,不少網友評價它是2017年最佳的影片,沒有之一。

而這兩天熱播的《我不是藥神》,再次將社會問題搬上了螢屏,上映僅僅三天就突破了6億的票房,各平臺的評分也都達到了9分以上,口碑爆棚。寧浩和徐崢兩個喜劇界的頭號人物,這次竟然深刻的將一個嚴肅的現實帶給觀眾。

影片聚焦罹患白血病的患者,他們吃不起昂貴的進口藥,只好尋求廉價的仿製藥物,深刻的展示了人性在法律和不違心之間的博弈。影片中以為患者老太太的一番話讓戳動了無數人心: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我不想死。

而作為藥販子的程勇,在徐崢的演繹下,將一個原本只想賺錢的小商人,卻通過販賣低價的仿製藥讓許多患者吃上了有效的藥物,違法卻不違心的人物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最後程勇被抓,患者們摘下口罩為其送行,雖然程勇一直說「我不要做什麼救世主」,但最終他恰恰是他們的救世主。

王傳君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即將上映的《愛情公寓》大電影原本缺少了關穀神奇讓不少觀眾很是遺憾。而這次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將普通市井小民患者對活下去的渴求和生活的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醫院病床上那一幕,雖然沒有聲音,卻把因為病痛的折磨和對家人的留戀中的煎熬演繹的入木三分,不少觀眾都看哭了。

電影的結局也非常的深刻,直接對話醫保改革,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不僅展示了一個嚴酷的社會問題,還將它抽絲剝繭,在人性和法理的博弈之間,尋求最佳的解答。《我不是藥神》是第一部直擊現實問題並取得如此優秀口碑和票房的電影,這說明觀眾的觀影取向其實一直都是以優秀的劇本為導向,那些說國內觀眾只喜歡看好萊塢口水片的網友,《我不是藥神》證明你們真的錯了。

除了《我不是藥神》,其實還有很多直面社會問題的影片,比如人口販賣的《盲山》,刻畫兒童拐賣的《親愛的》,黃渤和趙薇在《親愛的》中的表演絕對讓人酣暢淋漓,還有去年的《二十二》,國內其實不乏《熔爐》之類的好電影,這次《我不是藥神》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好電影,也是國產電影中難得的真實深刻的影片,而觀眾也給了它一個應有的報答,好電影從來不缺好觀眾,而《親愛的》、《盲山》、《嘉年華》等其實早已走在《我不是藥神》的前面。

相關焦點

  • 這部電影被稱為中國版《熔爐》,網友直呼:秒殺中國一切網絡電影
    《熔爐》是韓國的一部電影,於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她被贊「美腿女神」,在《我不是藥神》沒有名字,卻是影片大淚點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在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刷爆了整個網絡,自從點映開始影片的票房和口碑就是大爆。到目前(7月7日)為止《我不是藥神》的票房已經正式的破7億,而且如今7月7日這一天也才剛剛過去一半,單日票房卻已經是達到了1.6億。
  • 南通籍將軍所著小說拍成大片 將和《我不是藥神》等影片角逐「金鹿...
    今天,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在長春開幕。根據南通籍空軍少將郭錫林所著長篇小說《天波浩渺》改編的大型軍事傳奇電影《天眼風雲》,將和《我不是藥神》等14部入圍影片角逐「金鹿獎」。在中國電影史上表現雷達兵題材的電影非常罕見,電影《天眼風雲》的拍攝,不僅將為觀眾揭開雷達部隊的「神秘面紗」,而且也將在中國軍事電影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天波浩渺》作者郭錫林,筆名金木,出生於如皋,正軍職空軍少將,曾任空軍雷達學院院長,空軍參謀長助理等職務。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看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再評《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我不是藥神》電影中徐崢扮演的程勇。電影的中國藥神比電影的美國藥神晚了5年,但這兩部電影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就這一點似乎還不足以推翻山寨論。那再看看電影本身,雖然都說的是藥神,但由於人物所處國家不同,就導致了具體行俠仗義的過程與細節不同,也決定了影片各自的表現手法和技巧也有不同。其實最直觀的一個感覺,儘管兩片是同一個題材,可看完後完全感覺不到雷同,劇情發展脈絡和細節上的相似都很難看到,這樣怎麼能算是山寨?
  • 《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的非現實之殤
    《我不是藥神》(後文簡稱《藥神》)是一部獲得市場成功的現實主義電影,其改編自陸勇的真實事件並輔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點綴,情節上模仿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且在影像風格上借鑑韓國現實主義電影如《熔爐》《辯護人》等。筆者著重將從鏡頭語言、美術風格及劇作情節三方面分析《藥神》的獨到之處。
  • 看完《我不是藥神》,我明白了什麼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我不是藥神》刷屏了吧?這個電影剛上映沒幾天,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高達9分,簡直刷新了國產片評分記錄。要知道,在豆瓣這片外國片的陣地中,國產片能拿到9分實屬不易。我不是藥神的豆瓣評分這部電影真的有這麼神嗎?正如片名一樣,藥神藥神,如神一般。它改編自於真實事件,直接揭露了中國醫藥市場的詬病。
  • 世上只有一種病是窮病,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不是藥神》引人深思
    於是有人就看到了商機,從國外買同款藥回來進行倒賣,賺了不少錢,但其實這樣做是違法的。根據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代購抗癌藥的事跡,有位導演將他的事跡進行改編拍成電影,這部影片就是《我不是藥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當時的票房還是不錯的。
  • 解讀《我不是藥神》:獨具魅力的優秀影片,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電影《我不是藥神》於2018年上映,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電影,它獲得了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其實《我不是藥神》的故事反映了當代的一種現狀,普通老百姓對於昂貴藥材根本買不起,這個生存難題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部影片反映的是一種悲劇的社會狀況,但是從最終的情節來看,它給我們看到的更多的還是希望和美好。
  • 《我不是藥神》像一味靈藥,直接下到了中國電影長久以來的痛處
    可以說,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幾乎每個人飾演的角色都讓人喜歡,影片故事完整的呈現了各種人性,人格,沒有所謂的壞人。在我看來,《我不是藥神》裡的人物刻畫真的太贊了。其實我有些心疼程勇,從只想賺錢到因為心疼病人們,貼錢甚至冒著要坐牢的風險給弄藥,這是多痛的一個心理轉變,那麼多人的希冀都由他背負著,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啊...他不是藥神,卻渡了很多人。其實,無論是電影中的程勇還是現實生活中「陸勇事件」的主人公陸勇,他們都面對著情與法的矛盾。四萬塊錢一瓶的藥有多少人能吃得起呢。
  • 《我不是藥神》--開始漫不經心,結局痛哭流涕
    在錢面前,你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我願意付出所有的錢。一、寫在開頭有一段時間沒有看電影了,正好最近看到朋友圈裡大家很多人都推薦《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推薦的指數也很高,大家都是抱著看喜劇片的態度去看的,沒想到結果是教育片,甚至有的還哽咽了。
  • 我不是藥神1日破3億!這部現實主義題材佳作你會去看麼?
    我不是藥神1日破3億元票房,《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社會題材的電影,演員有徐崢,王傳君,周一圍等實力派。單從票房收入來看很火爆的。夏日炎炎,正是看電影、追劇的好時光。我不是藥神由譚卓、徐崢、章宇、王傳君主演。寧浩、徐崢監製。文牧野導演。
  • 《我不是藥神》:現實題材悲喜劇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故事,在真實故事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編。電影講述的是生活落魄的保健品店老闆程勇機緣巧合認識了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後,接觸到印度格列寧這種便宜又救命的藥品,並開始了代購生意,而在代購的同時其實危機四伏,不僅有「同行」張院士的擠壓、警察的追查更有內心的不安。《我不是藥神》可以算得上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了,這個沉重的現實題材如果照搬照拍成電影則會有些過於沉重,因此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創作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戲劇化改編和表達。
  • 《我不是藥神》裡邊的格列寧到底是什麼,它治不治中國電影的病
    我總覺得,電影不應該止步於感動。掉幾滴眼淚,遠不是電影應該實現的真正價值。為感動而存在的電影,十分廉價,為思考而存在的電影,尤為可貴。《我不是藥神》基於電影內容本身而言,提出了一個悖論,供影迷思考:在藥品專利和治病救人面前,應該如何取捨。
  • 看了《我不是藥神》,小編明白了其實活著真的很難
    看完《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小編最想說的話就是有什麼不能有病,沒什麼不能沒錢。可是如今小編最擔心的兩件事情卻也是現在社會的基本國情了。讓人慶幸的是影片最後說慢粒白血病從02年的20%的存活率升至成85%。這也算我國的一大進步。希望以後得將來,我們都可以無病無災。如果不可以了,那麼就希望即使有病了可以看得起。如果還是不可以,那麼就希望社會上多一些陸勇這樣的人。
  • 雷佳音鼎力推薦,徐崢自稱演技巔峰,《我不是藥神》有多好看?
    最近,兩人再度攜手登場,這就是由文牧野導演、寧浩監製、徐崢監製並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是寧浩徐崢第5次合作的作品了。不同於以往導演和演員的合作方式,這次兩人都將擔任監製。救贖之餘,《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還衍生了對生命價值這一深刻主題的探討。
  • 《印度藥神》《中國藥神》《我不是藥神……知道這是幾部電影?
    你一定要問我到底是哪部新片,我其實有點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前兩天,我還把它寫作《中國藥神》,結果昨天他們又宣布改名《我不是藥神》了。其實在此之前,它還叫過《印度藥神》……你說它到底該叫啥名?有人說這是行為藝術,但徐崢說主要是想引起觀眾注意。但是說實話,我心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為什麼呢?一部電影也好,小說也好,改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 豆瓣評分9.0,《我不是藥神》的原型竟然是他
    我不是藥神 命就是錢。——《我不是藥神》有兩組數據,值得看看。迄今為止,豆瓣評分過9的國產電影,正兒八經只有九部,其中一部是1961年版《大鬧天宮》。我們一直缺乏深刻的現實題材電影,這下我們可以說,韓國有《熔爐》,中國有《我不是藥神》了。藝術來源生活,這麼一部刺痛人心的電影,也有原型。
  • 名人不說暗話,看看明星大佬都是怎麼評價《我不是藥神》電影
    電影《我不是藥神》還未上映就廣受好評,名人、明星也紛紛出動點讚,本文收集了一些知名人物對該影片的評價。黃渤:久違的好電影,好電影就是好電影,徐崢的表演真的是因為頭髮。韓寒:今天看了一部了不起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是最近幾年罕見的國產好電影。黃曉明:懇請導演以後有這種角色,再小都讓我來行嗎?我倒貼錢可以,沒問題。劉曉慶:出乎意料的一部好電影,如此散發出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