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一種病是窮病,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不是藥神》引人深思

2020-12-16 娛你相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美食越來也多,製作的手法也越來越多,加上現代年輕人不愛運動,所以生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我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還需要加強鍛鍊,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多運動,還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體型。

大家都知道,生病是一件特別難受的事情,相信誰都不想生病,但是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疾病,生病不可怕,及時去治療,相信一定可以治好的。

針對於慢粒白血病這樣一個克隆性惡性疾病來說,它的病情發展比較緩慢,需要一直通過藥物就行治療,可是藥非常非常貴,很多人就找到了代購抗癌藥的人幫忙從國外帶回來,這樣能夠節省一部分開支。

很多得病的人,為了治病家裡積蓄都被掏空了,很多人為了治好自己的親人,不惜砸鍋賣鐵,但治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費用也高,導致最後看不起病。

於是有人就看到了商機,從國外買同款藥回來進行倒賣,賺了不少錢,但其實這樣做是違法的。

根據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代購抗癌藥的事跡,有位導演將他的事跡進行改編拍成電影,這部影片就是《我不是藥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當時的票房還是不錯的。

這部影片由導演及編劇文牧野、編劇韓家女、鍾偉執導,雖然是喜劇片的類型,但是影片中還是有很多感人的畫面,讓人不禁淚目,引起觀眾共鳴。

這部影片由徐崢、王傳君、周一圍還有很多老戲骨等飾演,將角色特點演繹得淋漓盡致,刻畫的形象非常好。

普通中年男子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失意又離婚,不速之客呂受益的到來,讓他發現了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商機,做了印度仿製藥的獨家代理商。

賺錢的同時也認識了幾個病患以及家屬,之後大家合夥做起了生意,卻不曾想警察正在調查仿製藥的源頭,隨即展開了一段故事。

對於《我不是藥神》這種偏現實題材改編的劇本,無疑是成功的。有一句話說得好「最大的病,是窮病。」這部影片整體都比較成熟,比較貼近現實,能夠反映慢粒白血病患者當下存活的一個環境,最後對這部影片進行一個升華。

這部影片整體都比較成熟,比較貼近現實,能夠反映慢粒白血病患者當下存活的一個環境,最後對這部影片進行一個升華。

影片中剛開始呂受益找到程勇只是想讓他幫忙從國外帶藥回來,慢慢的又有幾個人找到程勇。

之後幾乎所有身患慢粒白血病的患者都找到程勇,要買這些藥,基於醫院裡這種特效藥比較貴並不能報銷的情況下,程勇為了賺錢聯合幾個朋友便做了仿製藥的代理商。

由於受到舉報,幾個人便放棄代購仿製藥,之後呂受益因為沒有藥物來源上吊自殺,剛開始程勇確實是為了賺錢。

可是當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艱難的生存,便心生憐憫,程勇下定決心繼續代購仿製藥。

當警察將白血病患者和假藥一併抓獲時,群演老奶奶只說了一句:「我只想活著。」引得無數人淚目。

影片中還有一句話「你敢保證你一輩子不得病?」純粹、直接、有力,能夠直擊大眾心靈,引起了眾多觀眾的共鳴,讓人感受到對生命的渴望。

影片最後,程勇與黃毛受到群眾舉報,被警察抓獲,在押送程勇去警局的警車上,許多白血病患者自發的前來目送程勇,並不顧空氣感染紛紛摘掉口罩,能夠感受到大家對程勇的感謝與敬意,一切都是值得的。

當然影片中也有情大於法的片段,曹斌大概已經猜出是程勇是代購仿製藥的,並不想那麼早揭穿程勇,但當面對領導時,領導說:「我們是執法者。」法大於情在他們看來是合理的,可試想誰心中不想讓患者早日治癒早日康復呢。

相信許多人在看完這部電影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麼好的影片,好的題材,包括演員們的演技都是非常在線的,尤其王傳君的演技讓人感到非常驚喜,將人物形象刻畫得非常好。

這部影片直擊社會痛點,打動人的心靈,在影片之後不由得引人深思,藥能治病,命卻不由自主。

在影片最後,也說到了格列衛也被列入了部分地區的醫保,所以生活也越變越好,越來越多的人生活變得更有希望,更有勇氣的活下去。

看完影片更多的是對患者們的心疼,不過好在國內的醫藥體制也在不斷完善,很多力量也在不斷進步,許多問題也在迎刃而解,希望他們不要放棄,再堅持堅持前面就是曙光。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做窮病!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做窮病!」《我不是藥神》電影中,借一個無賴騙子的嘴,說出了這麼一句扎心的真話。(有劇透,慎看)「警察同志,我求求你,不要去抓那個藥販子,正版抗癌藥要兩萬一盒,我吃了兩年,讓全家人窮困潦倒;他賣給我們的印度藥才500一盒,他是真沒掙錢,是不是假藥我們不知道啊?你要是抓了他,我們就得等死啊,我想活,我不想死!」
  • 《我不是藥神》:現實題材悲喜劇
    《我不是藥神》可以算得上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了,這個沉重的現實題材如果照搬照拍成電影則會有些過於沉重,因此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創作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戲劇化改編和表達。配角帶來多組衝突引發思考《我不是藥神》中也為觀眾呈現了幾組引人深思的衝突。第一則衝突是周一圍搬演的警官帶來的,法與情的衝突。因為我國承認國際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印度則並沒有加入這項國際公約,所以印度仿製藥在我國實際是一種假藥,但是這樣的假藥卻有真實的療效。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我不是藥神》:沒錢=沒命!有一種病用錢買不到命,卻可以續命
    幽默本是我們的格調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餘給大家帶去歡聲笑語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一次,不得不說稍顯沉重關乎生死存亡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這世上只有一種藥,可以讓你續命,你會如何抉擇,也許現在想來,會自我了斷、減輕家人痛苦;可當人真的面對死亡,怕早已視錢財為糞土,只求活命。
  • 我不是藥神1日破3億!這部現實主義題材佳作你會去看麼?
    我不是藥神1日破3億元票房,《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社會題材的電影,演員有徐崢,王傳君,周一圍等實力派。單從票房收入來看很火爆的。夏日炎炎,正是看電影、追劇的好時光。我不是藥神由譚卓、徐崢、章宇、王傳君主演。寧浩、徐崢監製。文牧野導演。
  • 《我不是藥神》像一味靈藥,直接下到了中國電影長久以來的痛處
    可以說,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幾乎每個人飾演的角色都讓人喜歡,影片故事完整的呈現了各種人性,人格,沒有所謂的壞人。在我看來,《我不是藥神》裡的人物刻畫真的太贊了。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裡,真的有很多戳心的淚點,比如那個老奶奶說,「領導,我...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在追查印度藥了,行嗎?我病了三年,四萬塊錢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他是假藥。那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500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有賺錢。誰家能不遇見一個病人,你就能保證這一輩子不生病嗎。」
  • 《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的非現實之殤
    《我不是藥神》(後文簡稱《藥神》)是一部獲得市場成功的現實主義電影,其改編自陸勇的真實事件並輔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點綴,情節上模仿了《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且在影像風格上借鑑韓國現實主義電影如《熔爐》《辯護人》等。筆者著重將從鏡頭語言、美術風格及劇作情節三方面分析《藥神》的獨到之處。
  • 病永遠強大不過人,為「勇哥」點讚,向「藥神」致敬!
    病永遠強大不過人,為「勇哥」點讚,向「藥神」致敬!乍一看片名《我不是藥神》感覺很像一部喜劇片,又聽朋友說是販假藥,保健品之類的,第一反應就覺得沒什麼意思,開頭和預想的差不多,甚至覺得藥神這個角色除了失敗還有一些粗俗,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他為了救自己的父親和留下自己摯愛的兒子,鋌而走險,販賣起了假藥,於此同時和一眾員工皆下了深深的情誼,同時他發現了他們背後的故事,打動我的地方有很多,重情義的黃毛,為了不給家裡增加負擔,一直都沒回過家。
  • 凸顯社會問題的深度電影,《我不是藥神》到底揭露了哪些當下信息
    綜合以上因素,《我不是藥神》的背後其實是全民心中的痼疾,借著電影上映而來一次大爆發。《我不是藥神》能成為現象級的影片,從這一角度看,可以說是必然的事。而老闆程勇在片中最初只是扮演一位旁觀者的角色,沒有白血病的他,唯一缺少的就只有錢,所以打從一開始,到印度跟假藥廠商協商,還有之後走私轉賣的所有行為,都只是他在走投無路之下的生存手段。「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作窮病!「,一句話,重重砸下黑色喜劇《我不是藥神》所批判的生命不等價問題。
  • 《我不是藥神》——近年來最好的國產電影,願中國電影越來越好
    在將於7月6號公映的新片《我不是藥神》裡,寧浩和徐崢共同擔任了影片監製的角色,徐崢同時又是男主角,兩位行業老兵加上新導演文牧野,可謂是品質的保障。小編抱著非常高的期待去看電影點映,結果電影實在遠好於預期,預感口碑會爆。我預測這應該是今年電影最大的驚喜,雖然今年才過去一半。
  • 《我不是藥神》:小人物仗義,是個人力量在社會規則下的夜鶯之歌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關於小人物的寫實電影,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它,我覺得是樸素和真實,也是個人力量在社會規則下的妥協與夜鶯之歌,必然的失敗和結局,卻譜寫出婉轉而動人的美麗......說到去年最轟動和寫實的電影,我們很多人都會想到這部影片,這部電影在挑剔的豆瓣觀眾心裡,都已經被評到了8.0分。
  • 看完《我不是藥神》,除了哭溼紙巾還能做什麼?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很不錯的片子,電影類型鮮明,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中另一個假藥販子,道出了社會上一句真理,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電影中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角色,劉思慧,一個在夜場上的風塵女子,同時女兒也是病人之一,生活中的單親媽媽。是她連接起來病友,來購買格列寧。劇中有一個鏡頭,他們的夜店經理,要她上臺跳舞,這時候程勇站了出來,用錢排在他面前,說道;來你跳,夠不夠?接著就又是一沓子錢,去。
  • 《我不是藥神》將在日本上映,日版海報藏玄機,主創名字被刪掉
    3月12日,電影《我不是藥神》發布日本版海報,確定將於5月1日起在日本上映。這並不是電影第一次在海外國家定檔,日前電影已宣布將在3月19日在韓國上映。《我不是藥神》2018年7月5日內地上映,最終這部現實主義題材創造了30.98億的票房奇蹟,豆瓣評分更高達9.0,在權威電影平臺IMDb上的評分也高達7.9,是名副其實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好電影,正因如此,電影才有在海外大規模上映的機會。
  •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看完會笑會哭會沉默
    最近上映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豆瓣評分跑到了9.0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名稱上看不出有什麼特色,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評價?帶著一探究竟的心理,我走進了電影院的大門。我想活著,行嗎?我不是藥神故事的開始,主角程勇的確不是藥神,他就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他鋌而走險,賣五千塊一瓶的印度藥只是為了能掙錢,這時候他掙錢,病人活命,只是很普通的商品交易。
  • 《我不是藥神》:8句虐心臺詞之英譯
    有同學可能會問:電影不是有英語字幕嗎,幹嘛還要再英譯一下?嗯,翻譯表達的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句話在不同人心中會有不同的解讀。正如這部電影的中文名「我不是藥神」表達的是電影黑色喜劇的外殼,而英文翻譯「dying to survive」揭露的是電影現實主義的內核。
  • 《我不是藥神》裡邊的格列寧到底是什麼,它治不治中國電影的病
    文/馬慶雲電影《我不是藥神》估計已經在很多讀者的社交圈子裡邊颳起了口碑風。國產電影難得能有這麼一次基於現實主義的創作。一般影迷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評價無外乎這樣,挺現實的,感動哭了。該片確實在劇本創作階段便設計了不少淚點,大家能夠感動也是必然。幾個淚點的小細節確實實現的非常出色。
  • 我不是藥神: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一種藥,沒藥的世界我們怎麼活
    這是青島的《我不是藥神》首場點映場,座無虛席。老公過低地估計了上座率,他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已經來不及趕到影院用會員卡買票了,匆忙地用手機下單。所以我們只能坐在角落得不能再角落的位置上,欣賞完這場對於中國普通百姓來說意義非凡的影片,其救贖意義就像《摔跤吧爸爸》之於印度。
  • 《我不是藥神》的內涵海報,你讀懂了嗎?
    近日,由徐崢監製、文牧野導演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爆了。改編自「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程勇的真實故事,那是一個沉重、荒誕到難以言說的故事。藥為什麼貴?命為什麼賤?變為什麼難?都在這部不止於喜劇的喜劇片裡。
  • 《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想活著
    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說說《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佳作。小編個人覺得這是目前為止將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國產片了,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而且十分感人!尤其是電影中一位老婆婆的話:「我們只是想活著。」簡直太好哭了吧!這部電影在拍攝上獨具特色,它首先使用的是手持槓的鏡頭拍攝,擁有非常少的固定鏡頭,畫面運動豐富,具有非常強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