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做好標記,數據記錄及調整等,每個步驟都不能遺漏……」12月18日,蘭州石化電儀事業部電氣一車間動力電工班裡異常熱鬧,班組員工利用工餘時間,正在展開一場電動機軸承選型與安裝的技術比武,推進「職工小家」建設,提高班組員工勞動技能水平。
在蘭州石化公司每個車間都有一些供員工休息、學習的房間,員工們稱它為「職工小家」。這些「職工小家」面積不大,但經過員工自己動手裝飾後乾淨整潔、充滿溫馨,每個班組一個,全公司共有1300多個。
據了解,動力電工班連續兩年被電儀事業部工位評為「先進職工小家」。該車間黨支部書記王侃介紹,給一線員工建設溫馨家園,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在家園中成長。以職工書屋為依託,基層班組在員工中廣泛開展技能比賽、「書香石化」閱讀、組織學習研討,開闢技術沙龍,組織技術攻關交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員工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匠心築夢、薪火傳承!」動力電工班班長藺君鵬笑著說,「學技練藝,樹匠心匠德是我們班組的家風;人人懂設備原理,會排除設備隱患,會檢修維護設備是我們的家規。」
原來,把職工小家建設與安全生產、班組管理等企業中心工作相融合、互促,關注員工身心健康與職業發展,是動力電工班職工小家的特色。定期在小家內開展技術比武,促進了班員間的工作交流與經驗共享,更進一步提高了員工的專業技能、團隊配合力。
「下班後能洗上熱水澡,工作之餘讀書角裡能『充電聚能』,運動角裡能跑步健身…..」班組青年員工李春文說起職工小家來,一臉幸福。
工會小組長曾曉娟自豪的說:「我們動力電工班的員工自己建設『小家』,大家有的把自己家的盆花、魚缸搬到了班組休息室,有的還找來邊角餘料,憑著一雙靈巧的手,製作出各種精美的手工,點綴在班組休息室中,裝修布置都十分講究。」
「我們大家早已習慣把班組當成『家』了」。藺君鵬說:「班組員工們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建設『小家』,都把『小家』建設當做一種榮譽。過去我們班組一直是車間最落後的,通過創建『職工小家』,增強了集體精神和進取心,一躍成為電儀事業部的標準化五型班組。」
把「幸福小家」既當做「出發點」,又當做「落腳點」,充分發揮「家」的凝心聚力作用,讓每位員工都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是電儀事業部工會打造「和諧家園文化」的生動體現。
基於這一認識,電儀事業部工會廣泛開展「職工小家」創建活動,引導員工幸福生活在「家園」、愛崗奉獻在「家園」、成長成才在「家園」。
建設溫馨家園,關鍵要讓員工感到「家」的氛圍。電儀事業部相繼成立了羽毛球、桌球、遊泳、毽球、讀書協會,為基本班組配備了健身器材,各協會定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小型活動,讓員工「八小時之外」有了好去處。
「在企業民主管理中,小小的『職工小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裡,員工評價班組當月工作,評價班組長當日工作,評價自身當日工作;根據生產和質量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生產任務和完成情況公開,考勤考核公開,經濟收入公開,獎金來源和分配公開,評選先進模範公開。有了『家』的氛圍,人心也隨之穩定。」電儀事業部工會主席王建智這樣說。
「家是什麼?家是一個可以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希望的地方,家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停靠的港灣,家也是我們精神上的寄託——蘭州石化就是我們溫暖的家。」入廠8年的青年員工高傑如是說。(崔自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