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程小旭 宋愛民
近日,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方大集團所建的扶貧車間裡,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看到,數十位東鄉族女工在現代化製衣設備的各道工序前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正在生產一批銷往歐美市場的高檔羊毛衫。在車間一角,一幅宣傳板上的「米拉尕黑」品牌標識和簡介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米拉尕黑」是甘肅方大富凰東西協作製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大富凰」)註冊的一個羊毛衫品牌,來源於當地已口耳相傳500多年的一個美麗傳說——《米拉尕黑》(又名《月光寶鏡》)。這則傳說以長詩形式,集中了歌謠、故事、諺語等口頭文學的藝術成果,融合了東鄉族人民的集體智慧,表達了東鄉族人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嚮往和平、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是反映東鄉族根譜的口傳歷史教科書,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介紹,這些東鄉族女工的月薪不低於2600元,高者可達6600元。方大富凰公司是方大集團於2019年11月牽頭組建的,由方大集團東北製藥瀋陽第一製藥公司、威海富凰國際貿易公司、東鄉縣湖裡產業運營公司三個股東合資創建,註冊資金3000萬元。該公司在東鄉縣設有四個扶貧車間,分布在河灘鎮孟蘇村、大源村、鎖南鎮、汪集鎮咀頭村,公司擁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各種設備近1500臺套,年產能可加工各種針織產品500萬件,吸納當地500多人就業。公司代工產品已遠銷歐美、日韓等國際市場,同時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創建了具有東鄉族特色的自主品牌「米拉尕黑」。
深入傳承保護東鄉族民間文化,促進東鄉族群眾脫貧致富,這是中國500強企業方大集團紮根東鄉,開展「造血式」產業扶貧的生動實踐之一。事實上,自2019年5月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向集團所屬企業負責人發出助力東鄉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令以來,遼寧方大集團以超常規的高效率和當初的創業勁頭,迅速在東鄉縣落地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7個,累計投資5.5億元,遍布全縣18個鄉鎮、60多個村,盤活運行扶貧車間31個,創造9600多個就業崗位,已幫助9000多人實現就業。並且,方大集團所有扶貧車間均安裝了取暖設施,開辦食堂,免費提供工作餐,讓當地務工群眾感受到關心,願意來、留得住、幹得好。
東鄉縣是全國唯一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境內群山起伏,溝壑縱橫,自然環境嚴酷,是全國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曾親自到東鄉縣布楞溝村看望慰問貧困群眾,作出了「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的重要指示。甘肅省委書記林鐸聯繫包抓東鄉縣,跑遍了東鄉的溝溝壑壑。方大集團與其他對口扶貧協作單位一起,與當地政府、企業和群眾並肩戰鬥、攻堅克難,助力東鄉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期間,方大集團不但派出2名副總裁常駐東鄉縣,還從遼寧、江西等集團所屬企業抽調120多名公司骨幹來到東鄉縣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同時,方大集團通過以商招商方式,幫助東鄉縣引進更多龍頭企業,協手推動產業扶貧,實現強強合作、產業互補、互利共贏。集團相關各企業負責人遠赴廣東、山東等地招引項目,打破常規、簡化程序推動落地,項目平均落地時間為25天,短短16個月內建成27個項目,成為東鄉縣脫貧攻堅領域的示範樣板。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方大集團對東鄉縣的產業扶貧效果逐漸顯現。馬鈴薯深加工全產業鏈項目、金銀花飲料和中藥飲片生產線項目、羊肉深加工帶動養殖產業項目、紡織滌綸加工項目等多個項目均已投產運營,促進了東鄉縣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有力助推了東鄉縣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與全國一道步入全面小康,得到了當地幹部、群眾的高度肯定和讚揚。臨夏州委、州政府在該州的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向方大集團贈送「講奉獻助力脫貧攻堅,勇擔當共建小康社會」錦旗。
方大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扶貧工作組組長葛傳金告訴本報記者,方大集團投資的「造血式」扶貧產業項目,不僅能幫助東鄉縣脫貧奔小康,還有助於實現高質量長遠發展。目前,方大集團正致力於助推東鄉縣由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發展過渡,並積極參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沿洮河(黃河一級支流)經濟帶東鄉段建設,有序推進方大麗明紡織等項目投產運營,響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在臨夏州的貫徹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