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產業甜了日子——國開行貴州省分行「造血」式扶貧助力拔窮根

2020-12-20 天眼新聞

貧有百種,困有千樣,而產業不旺,則是貧之根,困之源。

為助貴州拔窮根,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多年來以培育產業為抓手,持續創新機制、凝聚力量、整合資源,壯大貴州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紮實推動把綠水青山建設為百姓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接續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確保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真脫貧、不返貧、能致富。

「十三五」期間,該行累計向貴州投入產業扶貧貸款205億元,帶動數十萬建檔立卡貧困戶融入產業發展鏈,精準拔窮根,讓產業扶貧的這把火越燒越旺,大山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國家儲備林既是生態項目,也是扶貧工程,亦是國開行貴州省分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重點領域建設發展的決策部署,增強林業支撐保障能力,促進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的生動詮釋。

該行作為唯一金融機構與省林業局共同編制《貴州省國家儲備林建設方案》,高位推動、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我省國儲林項目建設,將我省12個特色農業產業作為儲備林配套林下經濟予以支持,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長江大保護、綠色發展和農村產業革命等戰略實施。為全省53個儲備林項目授信貸款259.34億元、放款92.81億元支持林地培育及林業上下遊產業建設,擴大了綠色生態家底,全面提升了貴州森林質量。

巧用土地出租流轉、投工投勞等方式,形成「土地/林地變資產、林權變股權、農民變工人」的利益聯結機制,促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增值,為金融支持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林業扶貧開闢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國開行貴州省分行支持的鎮寧蜂糖李經濟林項目,讓大山農民鼓了「腰包」。

為將更多開發性金融資源的「活水」引入貴州,該行大力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合大連市分行為盤州國儲林PPP項目引入東部社會資本方,融資29億元支持50.1萬畝儲備林項目、9萬畝刺梨等特色經果林建設,並形成盤州雞蛋養殖、紅星集團辣椒訂單收購、安順啤酒生產線建設、普安長毛兔全產業鏈等示範性產業協作項目建設,帶動貧困人口近千人。

融資融智、協同共贏。在省內舉辦東西部協作對接會、邀請省內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赴東部參加「開發性金融支持東西部扶貧協作『在行動』系列對接會」,與省林業局籤署合作協議,共同舉辦多起國儲林建設項目培訓會,推動多個銀政企合作文件及項目落地,助我省國儲林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步入建設的快車道,踏上奮進的新徵程。

▼助力移民就業致富

「十三五」以來,國開行貴州省分行以227.5億元易地扶貧搬遷貸款,支持破解了「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的問題。

聚焦易地扶貧的「後半篇文章」發力,該行著眼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問題,以深度參與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等「五個體系」,圍繞服務產業發展、幫助後續就業、支持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制定服務,助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

按照對全省144個搬遷人口規模在3000人以上的特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項目予以優先支持的工作思路,該行將支持各安置點配套產業、再就業市場、配套教育醫療設施等項目作為重點納入年度扶貧工作方案。

國開行貴州省分行支持的正安縣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再就業市場,為移民搬遷群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扶貧的力量不斷凝聚,不斷鞏固提高脫貧攻堅成果。該行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讓一批批大中型產業項目建設起來、興旺起來;創新PPP模式探索支持安置點配套醫療教育設施、再就業市場及公共服務補短板項目建設;投入65億元先後撬動正安縣易地搬遷再就業市場等19個易地扶貧搬遷後續項目落地,輻射114個易地搬遷安置區。

2020年,註定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面對戰貧戰疫兩場硬仗,國開行貴州省分行以行動堅決助貴州奪取雙勝利。

面對今年初受疫情影響的春耕備耕,該行與地方金融機構聯動協作,融資助力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農資採購配送。以支持農民合作社、農業生產性小微企業為重點,集中投放轉貸款資金,緩解貧困地區農業生產資金缺口,確保了疫情防控期間農資市場秩序穩定。

破題我省產業扶貧項目「資本金缺乏、擔保落實難」,該行創新與省擔保公司、省綠產基金合作搭建產業扶貧「投貸保」協同機制,被省有關部門評選為「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創新金融產品」。

該行以低息、穩定的轉貸款,聯合貴州銀行、貴陽銀行、省農信社系統內縣級金融機構等同業支持省內小微企業、合作社及農戶發展產業項目,縱深推動金融資源向普惠金融領域傾斜。

產業扶貧,讓「輸血」轉向「造血」,激活了脫貧的內生動力。在該行75,68億元扶貧轉貸款支持下,我省蔬菜、茶葉、中藥材等一批產業項目實現蓬勃發展,覆蓋全省83個縣級行政區、66個國家級貧困縣、100餘個合作社,上萬名貧困人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

暢通物流助力「黔貨出山」

2018年以來,我省深入推進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以全省上千個壩區為突破口,推動農業產業高效發展熱潮湧動。

國開行貴州省分行搶抓政策機遇,主動上門與省農業農村廳匯報對接,圍繞該項工作重點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灌溉排水設施、田間道路、農業輸配電、農田防護、農業科技服務、產地市場冷鏈等方面加快建設,結合項目建設、運營及融資的情況,「一壩一策」推進開發評審工作。

一系列組合拳之下,捷報頻傳:率先在長順縣試點推進壩區建設項目,實現全省首筆壩區農業結構調整項目貸款發放6000萬元,帶動約6000名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德江縣500畝壩區產業項目、江口縣500畝壩區產業項目等相繼實現授信,內生動力不斷釋放,成為一個個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的「聚寶盆」。

貴州生態優勢明顯,天然有機農產品市場廣闊,多年來卻因物流條件制約阻礙了「黔貨出山」。打破舊有的桎梏,暢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勢在必行。

該行發揮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優勢,認真調研各縣特色農業產業情況,將支持全省農產品物流建設、農產品基地建設作為重點工作,為重點項目提供長期穩定金融支持,為開發性金融全面支持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打下基礎。

聚焦我省「一縣一業」特色優勢產業,保障農產品供給取得成效,為道真食用菌、六盤水獼猴桃、鎮寧蜂糖李、長順蔬菜基地、湄潭茶產業一體化項目承諾貸款32億元,助扶貧產業「根深葉茂」。

該行將補齊物流短板作為支持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的強大動能,大力推進貴陽市北部農產品物流園項目、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設施蔬菜保供基地建設項目等多個重點項目評審承諾工作,首個項目已落地。

因地制宜,該行與省供銷社共同推進貴州冷投公司「全省『1+20+N』現代物流項目」建設,在省內有條件的市縣建設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現代物流中心、冷鏈倉儲設施,開展農產品收儲。支持完善產銷對接體系,幫助搭建經營服務網絡,通過農超、農校、農市對接,建立綠色農產品直供直銷通道,助力脫貧攻堅、消費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將繼續發揮開發性金融政策優勢、專業優勢和資金優勢,推動形成消費扶貧的長效機制,提高消費扶貧的深度和廣度,為貧困地區產業長久、健康發展注入動力、提供支撐,持續為確保貴州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持續貢獻力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鄭果

編輯 周曉玲

編審 田洋

相關焦點

  • 為老鄉盛滿一缸水——國開行貴州省分行開發性金融活水澆灌希望
    新華網貴陽1月4日電 題:為老鄉盛滿一缸水——國開行貴州省分行開發性金融活水澆灌希望「喲,真的是方便嘞!」蔣文剛笑眯眯地站在自家水龍頭前說。蔣文剛是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新壩組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用上自來水、家裡有個像樣的廚房和衛生間,是他多年的期盼。
  • 立下愚公移山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十三五...
    「十三五」以來,國開行貴州省分行以長期大額融資不斷助力我省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累計提供表內貸款支持超過3000億元,為貴州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開行力量」,託起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路網通達 通往廣闊天地國開行貴州省分行支持修建的羅望高速。
  • 點亮精彩人生路——國開行貴州省分行教育扶貧撐起貧困家庭學生...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作為我省目前唯一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多年來,始終按照「應貸盡貸」原則,責無旁貸地持續擴大助學貸款覆蓋的廣度與深度,用金融的力量撐起我省萬千寒門學子的大學夢,彰顯了「國字號」開發性金融機構的扶貧擔當。
  • 號角催徵 奮楫揚帆——國開行貴州省分行金融支持「9+3」掛牌督戰...
    國開行貴州省分行擦亮初心、重整行裝,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向貴州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發起衝鋒,以金融之火點燃大山騰飛的夢想,在貴州17萬平方公裡土地上寫下開發性金融深入泥土、激蕩人心的「國字號」篇章。國開行貴州省分行作為金融助力脫貧攻堅的「中流砥柱」,該行黨委書記、行長李剛帶頭領航該行金融扶貧掛牌督戰小組對口服務畢節市七星關區等「9+3」縣(區),「望」貧困現狀、「聽」民生所盼,「問」攻堅所難,「切」金融所需,為重點扶貧項目「把脈開方」。
  • 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堅守初心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新華網
    國開行貴州省分行充分發揮協調優勢,將畢節市作為國開行、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在貴州的政銀企合作試點城市,籤訂《開發性金融促進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共抓長江大保護」政銀企三方合作備忘錄》,搭建起政銀企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長效工作機制,同時為中節能編制《畢節市長江大保護綜合治理示範實施方案》,為畢節市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建言獻策。
  • 更美的家園,更好的日子——— —國開行雲南分行支持貢山縣「美麗...
    近年來,在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逐步消除絕對貧困,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獨龍族群眾的回信中勉勵道: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如何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力貢山各族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
  • 湖北大別山區產業扶貧觀察:引主體、扶產業、拔窮根
    新華社武漢10月12日電題:引主體,扶產業,拔窮根——湖北黃岡大別山區「五位一體」產業精準扶貧觀察新華社記者 皮曙初、黎昌政、陳俊「發展產業脫貧一批」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招」。「借船出海」拔窮根李雲啟家是羅田縣鳳山鎮上石源河村貧困戶,家裡有84歲老父親,還有一個7歲大的孫女,兒子兒媳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2015年,羅田縣為李雲啟家提供了3萬元貼息貸款和1萬元扶持資金,幫他家從「大別山牧羊女」劉錦秀那裡購買了10只母羊和1只公羊。
  • 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支持火電企業涅槃重生
    國開行貴州分行支持的威寧「百萬光伏」基地項目  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系國電投集團與貴州省共同出資的大型綜合能源企業,下轄火、水電站  「保障能源安全,穩定經濟發展」是國開行貴州分行貫徹落實國家及總行有關政策的重要目標。金元集團作為貴州省乃至長江流域最重要的能源企業之一,該行始終堅持把握宏觀、緊跟政策、追蹤熱點、嚴守底線的扶持原則,結合行業周期及市場需求,多管齊下提供融資產品,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 福建三明:電力扶貧「拔窮根」
    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也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三明市是紅色搖籃,12個縣(市)區都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中寧化、清流、明溪、建寧、泰寧等5個縣被列為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20個鄉鎮屬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近年來,三明供電公司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湖北十堰黨員幹部結對扶貧記事
    新華社武漢1月15日電  題:「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湖北十堰黨員幹部結對扶貧記事  新華社記者梁相斌、熊金超、李偉  地處秦巴山區的湖北十堰市,近年全面實施「結窮親、幫窮戶、拔窮根」扶貧工程。
  • 國開行江西分行助力革命老區加快發展
    近日,國開行江西分行會同業發局參加了央企入贛投資合作洽談會。會議旨在全面深化江西與中央企業合作,助推江西經濟轉型升級。會議期間,江西省與央企共籤約重大項目113個,涉及總投資2340億元,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軌道裝備等多個領域。
  • 建行貴州省分行向威寧縣捐贈扶貧資金100萬元
    建行貴州省分行向威寧縣捐贈,助力威寧縣脫貧攻堅。  日前,貴州省國資委遊明進副主任帶領的督導組來到威寧縣,對建行貴州省分行威寧縣整縣幫扶工作進行督導,在定點扶貧村石門鄉泉發村舉行捐贈儀式。建行貴州省分行向威寧縣政府捐贈100萬元扶貧資金、9萬元高中生成長計劃獎學金及一輛母親健康快車。
  • 劉彩虹: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實現16個東西部協作項目貸款發放73...
    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新聞發言人劉彩虹回答了貴州日報記者的提問,記者問答如下:  貴州日報記者提問  「十三五」期間,國家開發銀行貴州省分行在支持貴州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做了什麼工作?取得了什麼成效?「十四五」期間助力貴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何打算?
  • 第一書記王書昉:授人以漁「拔窮根」
    有這樣一位第一書記,他用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積極投身扶貧一線,用心致力於貧困村建設,拆危房、抓產業、修村道……讓昔日窮山溝變成如今的美麗鄉村,讓農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他就是禮縣雷壩鎮坪頭村第一書記王書昉。
  • 國開行江西分行助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下一步,國開行江西分行將以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為契機,繼續發揮融資融智支持,為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嚴立淼:用「造血式」扶貧構建產業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重大成就,清醒分析了困難挑戰,明確強調了目標任務,堅定吹響了收官之年的衝鋒號,為我們國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了根本遵循,讓我們民營企業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意志更堅、動力更強。
  • 國開行河南省分行籤約助推鄭州高質量發展
    昨日,副省長、市長王新偉會見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行長傅小東一行,並共同見證雙方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國開行河南省分行與鄭州市中融創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公用事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鄭州航空港興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代表籤約。副市長史佔勇,國開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張弛參加會見並籤約。
  • 興寧市水口鎮:掛出扶貧作戰圖 定製套餐拔窮根
    本報訊 在興寧市水口鎮彭洞村,駐村扶貧幹部黃六生每天都會認真研究村委會牆上的彩色地圖,圖中清晰標明了貧困戶數量、產業分布等情況。近年來,水口鎮聚焦脫貧攻堅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掛圖作戰,為貧困戶量身制定產業扶貧套餐,通過產業扶貧增強造血功能,幫助貧困戶拔掉窮根,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們制定了作戰圖,方便我們弄清貧困戶性質,幫扶幹部、責任人全部都列在這個圖上了。」自2016年中石化廣州分公司對口幫扶彭洞村工作開展以來,黃六生深入村、組、戶走訪調查,制定了這張詳細的精準扶貧攻堅作戰圖。
  • 引主體,扶產業,拔窮根——湖北黃岡大別山區「五位一體」產業精準...
    記者了解到,黃岡市已有1600多家企業、4392個市場主體參與精準扶貧行動,帶動1500個貧困村、13萬貧困戶、36萬貧困人口就業或增收。「借船出海」拔窮根李雲啟家是羅田縣鳳山鎮上石源河村貧困戶,家裡有84歲老父親,還有一個7歲大的孫女,兒子兒媳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
  • 「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
    新華社鄭州6月22日電題:「摘窮帽」後怎樣「拔窮根」——大別山區縣委書記與村支書記扶貧對話錄新華社記者甘泉大別山深處,河南商城縣伏山鄉裡羅成村2015年將戴了幾十年的窮帽子摘了。然而,脫了貧的村支書並不輕鬆。同樣不輕鬆的還有縣委書記。2020年前這個縣累計將有125個村會摘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