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方向已定,前路指向「轉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

2020-12-20 騰訊網

2020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一系列經濟利好消息發布之後,於12月18日在北京結束。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黨和政府直面挑戰並戰勝了困難,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成績。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回望2020,直面2021年,定調明年宏觀政策的方向,尤其值得市場認真閱讀體會。

1,政策「退潮」方向已定,「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兼顧託底性和結構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表述較7月政治局會議的「更加積極有為」、「更加靈活適度」出現明顯調整,政策「退潮」的大方向已經明確。其中,財政「更可持續」,或指向政府債擴張的可持續問題;貨幣較前期未釋放進一步收緊信號。

會議要求「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等,兼顧託底性和結構性,體現「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伴隨經濟回暖、政策退潮,政策重心向「調結構」偏移,宏觀政策為「調結構」創造平穩的經濟環境,反映「穩」的一面;同時,財政要「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貨幣要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等表述,表明科技、轉型才是「進」的方向。

2,「前路」明確指向經濟轉型,「科技基礎+產業體系」框架下,加快培育新動能加快「新經濟」培育和新舊動能轉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核心重點任務。

會議的前兩大重點任務便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前者強調科技基礎的發展,後者側重產業體系的構建。相較以往單純的產業政策,如今更注重「科技基礎+產業體系」框架、為新動能的發展提供支撐。

政策加大新動能的支持,投資方向也相應具有明顯結構性。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要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數字經濟(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型基建(5G、人工智慧等)、技術改造(信息化、自動化等)等相關投資,或是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的方向。

3,「擴內需」淡化直接刺激,通過民生保障、基礎建設等方式,激發消費潛力。

在「雙循環」格局下,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除了以「經濟新動能」為代表的「有效投資」以外,「居民消費」也是需求側管理的重要內涵。會議提出,擴大消費的根本,在於「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均指向民生。一定程度上,保民生就是保消費、保內需。

會議要求,「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和以往通過財政投放來刺激消費不同,政策更加注重激發消費內生動能,比如通過取消「行政性限制」、「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解決「住房突出問題」等,釋放消費潛力。在投資層面,鄉村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新型城鎮化等基礎建設,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領域。

4,2021年、「信用收縮」之年,經濟從「錯位」到「收斂」,結構分化進一步加大。

重申一直以來的觀點,2021年,政策「退潮」過程中,從「加」槓桿到「穩」槓桿,將帶來一定的信用「收縮」。疫情影響下,國內外經濟修複本身存在「錯位」,政策「退潮」的時間點、意願和力度也存在明顯差異,會使得內需和外需形成鮮明對比。在周期性復甦、前期政策刺激下,外需會非常強;國內「信用收縮」衝擊下,代表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傳統行業中完成出清過程的行業龍頭,受影響較小。當然我們也要留心宏觀經濟或監管政策出現超預期變化,這也是有可能的變化。

(作者系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逐句點評:政策不急轉彎 部署雙循環新格局
    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逐句點評:政策不急轉彎 部署雙循環新格局】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兩個主題,一個是短期政策「不急轉彎」,二產業鏈自主可控。
  • 天風策略點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已定 布局春季躁動
    3)罕見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實際上也是在為後續的信用投放做保障。  18-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期召開。繼上周政治局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今次會議在製造業大幅改善、出口需求結構性改善、全球疫苗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對外摩擦更具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對明年工作進行了全局安排。
  • 中金宏觀點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力求平穩轉彎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宏觀2020年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發布,我們點評如下:會議對經濟表現做出較高評價,但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貧富差距較大是全球總需求持續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會議強調了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方式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結合前文提出的財政政策要在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以及「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可見縮小收入差距是政策實施重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我省高質量轉型發展指明方向
    省扶貧辦主任劉志傑表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這一明確要求既堅持了目標導向,也體現了底線思維。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摘帽縣、退出村、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要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定期核查,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大看點 政策不急轉彎 部署雙循環新格局
    在短期政策方面,中央對政策的定調要好於市場預期。   摘要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兩個主題,一個是短期政策「不急轉彎」,另一個是開啟雙循環新格局的具體要求,尤其是產業鏈自主可控、「卡脖子」關鍵技術等方面。
  • 如何讀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去年此時,我們發表了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解讀報告(《如何理解貨幣政策從鬆緊適度到靈活適度——去繁從簡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大看點》),在其中我們專門用一章的篇幅來解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的範式,提煉了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方式方法。
  • 中信證券點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防風險、穩槓桿、慢轉變
    2019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的是國內「三期疊加」影響之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20年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得力之下實現全球最高增速,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卻更加強調外圍的不確定性。對外圍風險的擔憂,對國內經濟修復基礎的警惕要求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操作上更加精準有效。財政保持適度支出強度。
  •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通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上一年經濟工作、分析經濟形勢、部署下一年經濟工作,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闡述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重要平臺。「十三五」時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從產業發展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資源環境到社會民生,從對外開放到創新驅動,宏大的經濟工作頂層設計日益完善,國家發展重大戰略的缺項得以補齊,重大方針政策更加完整,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清晰。
  • 政治局會議五大信號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國君宏觀周報...
    預計2021年中央淡化經濟增長目標,政策回歸「中性」。   摘要:   本周聚焦:政治局會議的信號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   一、年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前奏,為明年經濟政策和經濟工作指出方向。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碳中和」!(附碳中和概念股)
    昨晚的《新聞聯播》頭條,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眾所周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對於未來一年的經濟工作具備指引作用。重磅會議提到: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放眼全球,疫情下,中國傲立世界之巔;同時指出: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首提「需求側改革」: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近期召開 "緊貨幣松財政"成看點
    貨幣政策可能正式轉向  從往年情況看,多在11月27日前後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屆時第二年的經濟政策方向將大致清晰。此後一周內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07年以來的三次會議,召開時間均在12月初。2009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5~7日召開,預計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於兩周內召開。
  • 5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樣勾勒經濟政策的框架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闡述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重要平臺。「十三五」時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從產業發展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資源環境到社會民生,從對外開放到創新驅動,宏大的經濟工作頂層設計日益完善,國家發展重大戰略的缺項得以補齊,重大方針政策更加完整,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清晰。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如何勾勒未來發展藍圖?
    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杜希萌 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8日閉幕。張連起說:「因為我們出現了一些『卡脖子』問題,出現了一些經濟安全、國家安全的問題,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兩條都表明我們要補短板、弱項,補漏洞,特別是要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結合起來。」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看來,在全球產業體系當中,中國產業體系完整性高,規模大。在這一基礎上,實現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是有條件的。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放眼2021年房地產
    從重要性程度來說,一般是中央會議最高,其次是常設性的全國型會議,再次是全國型的專門會議,最後是國家部委召開的系統內會議。這些年,許多的全國性會議都升級成為中央級會議,比如每年備受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在18大後,由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升級而來。
  • 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 |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闡述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重要平臺。「十三五」時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從產業發展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資源環境到社會民生,從對外開放到創新驅動,宏大的經濟工作頂層設計日益完善,國家發展重大戰略的缺項得以補齊,重大方針政策更加完整,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清晰。
  • 穩中求進 奮力前行——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
    □新華社記者  每逢歲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海內外關注。  通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上一年經濟工作、分析經濟形勢、部署下一年經濟工作,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闡述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重要平臺。「十三五」時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從產業發展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資源環境到社會民生,從對外開放到創新驅動,宏大的經濟工作頂層設計日益完善,國家發展重大戰略的缺項得以補齊,重大方針政策更加完整,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清晰。
  • 【學習進行時】5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樣勾勒經濟政策的框架圖
    通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上一年經濟工作、分析經濟形勢、部署下一年經濟工作,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十三五」時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從產業發展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資源環境到社會民生,從對外開放到創新驅動,宏大的經濟工作頂層設計日益完善,國家發展重大戰略的缺項得以補齊,重大方針政策更加完整,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清晰。
  • 中銀研究: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1年我國經濟六大趨勢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會議肯定了過去5年取得的成績,尤其是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五大信號
    原標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五大信號   摘要:就在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影響A股?)這個周末,大事不斷!如何影響A股走勢,基金君做了最全解讀!周末影響A股十大重磅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