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小鹿中文/漢語拼音學習篇——海外華裔孩子如何高效學習部編語文課本一年級上冊達到700-1000的識字量(二)

2021-02-14 貝小鹿中文

上一期,我介紹了選用一上課本作為中文啟蒙學習教材的理由,以及學習一上課本前孩子需要具備的初步條件。但是,一上課本畢竟是給國內中文母語環境的小學生使用的,海外華裔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本期,我們來談談漢語拼音學習。

03

海外華裔孩子學習一上課本的常見問題及解答

(一)漢語拼音學習篇

    

    海外華裔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

正音:學習漢語拼音可以幫助孩子讀準字音,特別是四聲聲調。

提高識字量:在有一定識字量和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注音讀物識讀新字。

查字典:通過漢語拼音音序檢索法,學習查字典,了解字義、積累詞語。

拼音輸入:學習拼音輸入法,在電腦、手機上輸入漢字信息。

問題1、小朋友是否需要一開始就學習一上課本的漢語拼音?

中文學習微信群裡,新手中文推媽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小朋友剛開始學識字,要先學漢語拼音嗎?先學拼音會影響孩子今後學習德語拼讀嗎?

再來看一上課本,從第20頁開始到第51頁,整整三十頁都是關於漢語拼音的教學內容。那麼華裔孩子學一上課本,是否也要學漢語拼音呢?

我的建議是,漢語拼音要學,但不宜過早學。學一上課本時可以直接跳過拼音部分,不教書面的漢語拼音。理由如下:


(1)過早教拼音字母,可能會影響孩子學習識字的效果

漢字是方塊字、表意文字,與拼音文字在表現形式上有明顯差異。拼音文字屬於音義統一的符號體系,其字母文字是對語音發音的反映。而漢字的發音與字形並沒有嚴格的對應規則,大多數漢字並不能從書面形式反映其語音信息。

海外華裔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本來就很少出現漢字,德國的孩子在生活中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字母文字。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天然地對字母產生親切感,對漢字則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

神經影像學領域的研究表明,漢語閱讀會激活大腦負責協調和整合視覺——空間分析的腦區域。所以,在小朋友剛剛學習中文時,我們應儘早地讓他們與漢字「親密接觸」,讓漢字字形先入為主,幫助孩子逐步建立漢字的字形、結構意識,培養他們對於漢字的空間視覺識別能力以及解碼能力。

如果小朋友還不能識讀基礎漢字,而是先學會了漢語拼音,當閱讀注音讀物時,部分孩子就會將注意力重點投射於自己擅長的拼音拼讀上,較多地依賴注音去閱讀,而較少關注漢字字形,會出現只讀拼音不讀漢字、離了拼音就無法閱讀的情況。


(2)過早教漢語拼音發音,可能會干擾孩子學習德語拼讀法

在德國,和英美學前班教育不同,大部分公立幼兒園是不教德語拼讀法的,也不教字母書寫。部分幼兒園會教孩子們學習首字母的發音,正式的德語拼讀及書寫教學一般從一年級開始,而且會持續整個學年。

如若孩子學前先學了拼音字母發音,很可能會對學習德語拼讀產生幹擾和混淆,到時候德語老師還得花費時間去糾正,倒不如讓孩子先跟著德語老師從零開始學習德語拼讀,打好德語閱讀的基礎。

(3)注音識字並不是唯一的識字方法,在孩子學會拼音前,還有其他多種方法幫助孩子識字。

本次一上課本和之前的語文課本相比,有一個較大的改動,即把「識字」單元放在了「漢語拼音」單元之前。其實,這個順序安排也反映了國內語文教育界的認知變化。

目前認為兒童漢語學習的順序,應該是先學識字後學拼音小朋友先學習識字,具備初步閱讀能力後,再藉助漢語拼音注音讀物,不斷擴大識字量和詞彙量。識字閱讀才是中文啟蒙教育的主線,漢語拼音只是一種學習工具。

此外,新的部編教材還在「識字」單元中引入了韻文識字、字族識字、字理識字等其他識字教學方法,比如一上課本 識字 5 《對韻歌》。其改編自《聲律啟蒙》,大部分孩子跟讀幾遍後就可以自己讀出來,不需要再額外藉助漢語拼音。接下來的文章中,我還會詳細介紹具體的識字教學方法。

問題2、小朋友何時學習漢語拼音比較合適呢?

 

根據海外中文學習環境及一些媽媽的經驗總結,我認為孩子學習漢語拼音需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對於德國的華裔孩子來說,適宜在已經熟練掌握德語拼讀法之後,再系統學習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本來就是按照西方的字母文字發明的,用於標註漢語發音,是學生學習漢字的工具。相比英語、德語而言,漢語拼音是最淺層次的正字法,即語音和字母的對應關係是完全規律的。

孩子學會德語拼讀法後再學習漢語拼音,相當於是先學會了較難的拼讀法,再學習比較簡單的拼讀法。雖然小朋友有時候會把德語字母發音遷移到拼音字母上,但是字母書寫和拼讀方法都不用再重新教了,學習速度比從零開始學拼音要快得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德國小學的教學進度,一年級結束,小朋友就可以自己閱讀德語分級讀物了。因此,在二三年級時開始學習書面漢語拼音是比較合適的。

但是拼音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完整教過一遍之後,我們還需要通過朗讀、拼讀不斷幫助孩子正音,大約需要一到兩年左右的時間,孩子才能夠完全掌握。

(2)孩子已能識讀500個左右的基礎漢字,能流利朗讀已學過的課文,此時可以開始考慮學習漢語拼音。

有些課本採用注音識字法,其假設前提是,兒童在讀注音課文的過程中會做到一目雙行,既看上一行漢語拼音,又看下一行漢字,就可以很自然地對照漢字邊讀邊識,漸碰漸熟,自己不定量地學新字。但是,假設孩子沒有基礎識字量,只看注音不看漢字,使用這種方法是很難擴大識字量的。

所以,我們先要教會孩子識讀500個左右的基礎漢字,讓孩子可以流利地朗讀一年級課文(或同等難度的兒歌、童謠、古詩),使其逐步養成先辨認漢字字形而不藉助漢語拼音、直接認讀基礎漢字的閱讀習慣。

此時,孩子學會了漢語拼音,再去讀兒童注音讀物時,對於已經熟練掌握的漢字,就不會去注意拼音部分,而是看字形直接讀出字音。僅僅當出現少量不認識的漢字時,才去關注拼音。這樣,以舊帶新,以熟帶生,孩子的識讀詞彙量才能不斷擴大。

問題3、在系統學習漢語拼音前,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儘早確立四聲聲調概念呢?

 

雖然我不建議過早教小朋友書面的漢語拼音,即字母與發音一一對照地教,但考慮到四聲聲調一直是海外孩子學習拼音的難點和重點,我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在家和孩子一起做口頭拼音練習。

 

    (1)在做口頭拼音練習前,家長陪孩子一起觀看《巧虎拼音城堡》動畫片,學習《聲調歌》


《巧虎拼音城堡》動畫片共有4集,每集約20分鐘左右,是專為入學前兒童設計的。主要講述公主被大魔王抓走,巧虎和小夥伴們通過解除拼音障礙,解救出公主的冒險故事;對於學齡前和低年級孩子,有一定吸引力。

特別推薦第一集,通過飛機飛行動作來介紹四聲聲調,並教小朋友唱《聲調歌》,做聲調操。它將聲調和動作結合起來,讓四個聲調變得非常直觀、形象。

當孩子今後找不準拼音聲調時,就可以藉助已學會的《聲調歌》,自己不斷通過重複肢體動作來複習。當然,家長也可以跟著學,一邊念一邊做動作演示給孩子看,讓他來找正確的聲調。


(2)家長帶著孩子學習漢字和詞語的口頭拼讀,幫助孩子建立漢語拼音的聲音記憶

小朋友看過一遍動畫片,學了聲調操,有了初步的拼音意識之後,家長不要急於讓孩子認讀拼音字母。而是,可以不對應任何字母地教孩子口頭拼讀。即先整體讀出孩子非常熟悉的一個字或詞語,比如「水」、「汽車」,口頭拼讀「shuǐ」、「qì chē」,讓孩子跟著一起念。開車路上,口頭拼一拼「公路」。搭樂高的時候,口頭拼一拼「積木」。偶爾讓孩子猜一猜這個音是第幾聲,就可以了。

所有漢字,用普通話讀,不算聲調,大概是413個發音(維基百科)。通過一年左右的口頭拼音練習積累,孩子可以記住大部分漢語拼音的聲音,但是並不一定知道具體是哪些字母。

等到小朋友正式學漢語拼音時,大腦中原來的拼音聲音記憶再次被喚起,並配上書面的字母認讀,很快就可以一一對應起來。再加上之前的四聲聲調訓練,拼音的拼讀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接下來的文章,會重點介紹大家關心的識字、閱讀、寫字三者的先後學習順序,以及如何安排孩子們寶貴的中文學習時間。

相關焦點

  • 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減少 拼音向後排
    與舊版相比,新版教材使用大開本排版,水墨畫插圖,拼音和漢字的識字量均有所減少。改版後,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不僅「長相」變了,內容也比以往更加關注兒童的需求。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紹,減少識字量並不代表減少學習任務,而是調整了學習板塊,把更多空間留給口語交際和閱讀,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那麼,新教材,新在哪兒?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 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減少 拼音學習向後排
    今天(9月1日),中小學生將迎來開學的第一課,此前熱傳已久的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福建、廣東、廣西、山西、四川、雲南、浙江等地的百萬中小學生,將開始使用新版教材。與舊版相比,新版教材使用大開本排版,水墨畫插圖,拼音和漢字的識字量均有所減少。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溫州書城二樓的教材專櫃前天就銷售。  先識「天地人」再學āōē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公園路的溫州書城,一睹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芳容記。這本新書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新版明顯「大」了一號,有A4紙的大小。新書最後的編審結束時間為7月。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漢語拼音1-13課知識詳解,學習重點,收藏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漢語拼音1-13課知識詳解,學習重點,收藏!同學們新學期開學有段時間了,相信對課文知識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們看了課本就知道,現在的一年級語文學習,第一單元是先識字,二單元再學習漢語拼音。現在同學們一單元的知識學得差不多了,就要開始二單元拼音知識的學習。拼音,是語文學習的重點,有句順口溜說得好:漢語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需要它,幫助學習普通話,我們一起學好它。所以,同學們要認真學好拼音知識。
  • 先識字後拼音 一年級語文大變臉
    據江淮晨報消息,今年起,我省一年級小學生發到手的《語文》教材將迎來「大變臉」,由往年的「蘇教版」換為「部編本」教材,與此同時,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8月30日下午,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提前看到「胖了一圈」的語文教材,由以前的「先拼音後識字」變為「先識字後拼音」。
  • 拼音與識字學習注意順序和時間,為孩子的一年級語文打好基礎
    我教授語文啟蒙很多年,因此有很多爸爸媽媽問我,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以前,需要不需要提前學習拼音、漢字和寫字,也就是所謂的語文的幼小銜接?如果要的話,在一年級以前的那個暑假學習可以嗎?還是需要更早呢?幼小銜接的必要性是否要做拼音、識字與寫字方面的啟蒙,取決於爸爸媽媽們對自己孩子的期望。
  • 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專項訓練匯總
    學好漢語拼音很重要,因為漢語du拼音是學習語文的有效工具。學會漢語拼音就能自己認讀語文課本和課外注音讀本中的生字,並流暢地讀下來,從書中知道很多道理;漢語拼音還可以糾正方音、土語,幫你學好普通話;如果你喜歡電腦,還可以用拼音輸入法打出漢字,既快又準確;學好拼音才能學會查字典,會查字典了,你學習上的各種困難就不難克服了。怎樣才能學好漢語拼音呢?
  •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或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先識字再學拼音,目前老師手上都沒有領到新課本。現行的語文教材,一年級的目錄順序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教材的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這幾位接觸過新教材的老師,幫我們大致總結了一些新教材的變化——比以往更關注兒童的需求,先從常用字學起,再學拼音。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綜合測試卷(八套)給孩子練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漢語拼漢語拼音不是孤立進行的一項教學內容,它是幫助小學語文教學提高質量、提高學生識字、閱讀和寫作的有效工具。首先它可以幫助小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其次,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此外,漢語拼音還有幫助寫作的功能。
  • 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ie üe er
    感謝您關注部編語文學習!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部編語文學習」關注。
  • 一年級語文26個漢語拼音字母表讀法+寫法+筆順,孩子定需要!
    《天地人》視頻+課件+練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2《金木水火土》視頻+課件+練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3《口耳目》視頻+課件+練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4《日月水火》視頻+課件+練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
  • 幼升小銜接: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專項練習(部編版),給孩子收藏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拼音專項練習,一天一練,拼音知識全掌握!今天,我們來跟一年級的同學說一說語文拼音學習的問題。9月,幼升小的同學們就要進入一年級的學習了,可能同學們在幼兒園時期就有學到部分拼音的知識點,但還不夠系統,同學們在進入一年級後,就將會系統學習拼音知識,並且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要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要求學生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要求學生要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新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四大看點
    2016年秋季,400多萬中小學生將啟用新修訂的語文版一年級和七年級語文教材。與修訂之前相比,新修訂的教材課文數量減少了15%,共有40%的課文被替換,同時,古詩文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另外,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的邏輯也被顛覆了。那麼部編本語文教材具體有什麼特色?部編本為什麼要先識字再學漢語拼音?一年級新生要如何學習拼音和漢字?
  • 你的新課本更經典了!長沙這4個年級換部編本新教材
    顧名思義,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科目包括語文、歷史和道德與法治。長沙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周小青介紹,長沙教材改革先行一步,早在去年秋季,已開始使用「部編本」新教材,其中包括一年級的《語文》和《道德與法治》,七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與《中國歷史》。長沙去年使用「部編本」的一年級、七年級學生,今年秋季升學後,將繼續領到「部編本」二年級、八年級新書。
  •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題型簡單,難度適中,附答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共有十篇識字課,十三篇漢語拼音,十四篇課文,八個語文園地。目前,已經學到了第八單元後半部分,可以說接近尾聲了。那麼,這一冊語文,有哪些重難點和知識點呢,在閱讀的學習中,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一年級語文老師總結,熟練記憶十一張漢語拼音詞卡,不用報補習班
    眾所周知,目前部編語文難度加大,一年級上冊語文前五篇是識字,包括背誦和聽說讀寫,對於剛從幼兒園上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不小。然後才是針對漢語拼音的學習。從課本上看,漢語拼音佔13個課時,時間短,任務重,如果沒有提前預習的話,難度不小。
  • 小學漢語拼音《語文園地二》,一線老師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語文園地二》是同學們進入小學後的第二個語文園地,在這一園地中我們會繼續積累生字,並運用一些已經學習過的拼音,下面就一起進入《語文園地二》的學習吧!#語文學習《語文園地二》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對所學習的語文知識、技能等進行系統地梳理、整合、鞏固,因此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
  • 用上語文新課本 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圖)
    一年級的同學們用上了新版語文課本。  根據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小學生將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而這也意味著「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會逐漸終結,語文教材將走向「大一統」。  小學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  28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路小學,看到一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使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外形上比老教材大了一圈,封面設計也比較活潑。「相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 」青島大學路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董文靜介紹。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
  • 1日起北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今年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從外觀到內容結構上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變大了,新教材改成A4紙張大小的「大本」。據北青報記者了解,內容上最主要的變化就在於,以往先學拼音的情況將一去不復返,新教材將更關注識字的能力,將先教新生識字再學拼音。
  •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
    近期,網上關於「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統編教材比較難」的觀點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小學語文一年級統編教材到底難不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李虹教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以及內蒙古林西縣王秀梅和河北省平山縣秦韶華兩名農村學校一線語文教師,聽聽他們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