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長大後不為錢所困,那就從小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吧

2020-08-22 親子早教派

文|親子早教派

(一)

有人說,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會有其他人代你來教。其他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然而,在大部分中國家庭裡,父母很少會在孩子面前談錢,擔心孩子掉進「錢眼」裡,擔心談錢太俗氣。

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我們應該改變觀念,坦然去跟孩子談錢了。

生活離不開錢,衣食住行,樣樣都需要花錢。

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對金錢有基本概念,及早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懂得理性的消費觀,這樣當TA長大以後,才能更好的去控制金錢,而不是被金錢所控制。


(二)

曾經和古天樂一起飾演神鵰俠侶的李若彤,被觀眾公認為最經典的小龍女。

在《魯豫有約》的一次採訪中,魯豫問她:「會不會擔心有一天錢花光了,老了怎麼辦?」

李若彤很淡然地回答說:「我不擔心,因為我從來不是揮霍的人。我的用錢哲理是這樣子的——我銀行有10塊錢,我不能用超過5塊,一定要有5塊是省下來的。」

在採訪裡,她還提到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某一位女明星說:「我當紅的時候,花了很多錢去買衣服、奢侈品,現在我不紅了,我銀行沒錢,可是我家裡一大堆這些。很痛苦,因為換不來錢,自己又沒存錢。」

李若彤理性的金錢觀和報紙上那位女明星的形成鮮明對比。金錢觀與幸福有關,你能否認正確消費觀的重要性嗎?


(三)

家庭教育當中,應該包含金錢教育。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可朔性強,聽得進去,我們應該早早開始財商啟蒙。

在《下一站幸福》電視劇裡,虞書欣飾演的蔡敏敏為了和男朋友常見面,騙舅舅說:想要打暑期工,假期留在舅舅家,不想回家去。

舅舅套她話說:暑期工那麼辛苦,一個月工資得有8、9千吧?

沒有金錢概念的蔡敏敏馬上露餡,點頭說是。

這就是典型的缺乏金錢教育的孩子呀。


(四)

家長應該如何大方地跟孩子談錢呢?我先從基本問題入手。

1.錢是怎麼來的?

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爸爸媽媽認真工作,用勞動換來的。

2.錢是用之不盡的嗎?

並不是,我們手上有10塊錢,如果全部拿來買冰淇淋,那我們手上就沒有錢啦。

PS:我家孩子對冰淇淋是謎之喜愛,用這個作引子再好不過了。

3.錢是怎麼衡量的?

結合生活,給孩子打比方。

比如,最近小派爸爸不小心違停,被罰了200塊。

我跟孩子說:「一支冰淇淋要花4花錢,爸爸的車違停被交警叔叔罰了200塊,那就相當於本來可以買50支冰淇淋的錢,沒有了。」

他一聽到沒了50支冰淇淋,就驚呼了一聲:「哇,這麼多啊。」

效果立竿見影。

平時跟孩子聊天,適當地去談論一些跟金錢相關的問題,讓孩子開始對金錢有小小的認識。


(五)

如果沒有合適的聊天內容,那就帶孩子一起看繪本吧。

在眾多適合親子閱讀的金錢教育類繪本裡,6歲前的孩子能夠看得明白、聽得懂的不多,下面這套算是比較貼近孩子閱讀習慣和理解水平的。

書名:《富爸爸窮爸爸:少兒財商啟蒙書》(全10冊)

作者: 〔美〕羅伯特·清崎著

譯者: 宋宏宇 李君

出版社名稱: 四川人民

目錄:

傷心的小烏龜蒂姆-沒錢的煩惱

羅伯特的發財夢-可以自己造錢嗎?

打工遇到壞老闆-工資太低怎麼辦?

羅伯特生氣了-提高工資就能致富嗎?

免費工作的羅伯特卻有錢了-富人不為錢工作

老鼠雷德的機會-愛動腦筋才能致富

搖錢樹-什麼才是真正的資產

蒂姆的困惑-為什麼致富很簡單卻很少人富有?

雷德的建議-小孩也能學投資和創業?

蒂姆的冰激凌店-用資產帶來的收入消費

我先是在喜馬拉雅上聽到這套書,理財小白如我,反覆聽反覆聽,居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雖然是給孩子看的書,裡面某些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趕緊買回來給孩子,送了一套給讀小學的侄子們。

這是風靡全球的財商教育經典《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為了讓孩子從小培養財商,而出版的兒童繪本版《富爸爸窮爸爸》。發行109個國家,總銷量突破2900萬冊。適合3-12歲的孩子。


書中知識點很足,濃縮的才是好的,裡面都是《富爸爸窮爸爸》的精華。

滿滿的理財乾貨,能實實在在地學到財商的精髓。不僅讓孩子受益,大人也會從短短的內容中受到啟迪。

作為一個從小缺乏財商啟蒙的大人,看完後,我都感覺到小小的遺憾,後悔沒在大學前看《富爸爸窮爸爸》系列。如果當時看了,畢業後的最初幾年,過的會更加理智和輕鬆一些。

給孩子選的繪本,首選的標準是圖文並茂,內容簡單,故事情節吸引人。

這套書通過卡通形象對話的形式,講述兩隻老鼠和一隻烏龜的故事,向孩子介紹關於錢的知識:

小孩在抓住賺錢機會方面往往比大人更有優勢;

知道如何花錢和計劃如何賺錢同等重要;

「工作是為了學習,而不是為了賺錢」這一理念如何鋪平通向財務自由之路;

如何通過創造資產來獲得財富的基本知識;

如何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拼命為錢工作

……


讓孩子從輕鬆易懂的內容裡認識金錢,知道掙錢的不容易,喚醒孩子合理消費的意識,讓他們從小學會對花費理性的思考。

有這個概念的孩子,絕不會看到鍾意的玩具,得不到就滿地打滾。

更重要的是,除了財商教育,這套書還教育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則,如感恩,責任感等等。

還有配套的貼紙,孩子可以一邊玩一邊學。


在沒讀這套書之前,我以為有錢人就是住豪宅、開豪車的人。在讀完這套書之後,我才知道住豪宅、開豪車的人不一定是有錢人。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錢,應該是看他的現金流是否健康。

所以,有錢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讓錢生錢,而不是把手裡的錢拿來花光。


很多年輕人,對於月光族,好像已經習以為常。一個月有三千就花三千,有一萬就花一萬。究根到底,不是社會病了,而是年輕人的金錢觀、消費觀出了問題。

有理財觀念的人,無不像李若彤那樣,把收入分開來用,一部分用來生活,一部分用來錢生錢。

如果你希望孩子從小接受財商教育,希望孩子長大後不為錢所困,那就入手這套書吧。

從小養成了良好的金錢觀和消費觀,那麼家長就不必擔心孩子長大後出現不良的消費習慣了,更不會接觸什麼校園貸之類的旁門左道。


有興趣的朋友,直接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吧,一套10冊只需要64元,現在買很划算了。


歡迎關注 ,帶娃玩中學,學中玩,一起輕鬆帶娃。

相關焦點

  • 孩子愛錢是好事,正確的金錢觀就應該從小培養
    我長大了要當老師!」同事有個五歲的小女兒很可愛,我問她:「你的夢想是什麼?」她告訴我想當個明星,「因為她們唱唱歌就有很多的錢,有了錢就可以買很多很多的東西」。孩子可能對明星背後的辛苦並不了解,但是孩子們小小年紀夢想就和錢掛上了鉤,就連剛上幼兒園的三歲小朋友都知道錢是好東西。
  • 和孩子談「錢」不傷感情!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宜早不宜遲
    你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他錢的概念嗎?我們大多數人從小接受的就是空泛的「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的教育觀念。長大了,工資也在中上水平,明明工作很長時間了,因缺乏正確的金錢觀,不懂得平衡自己的欲望與收入之間的比例,沒能存下什麼積蓄。你會說從小和孩子談錢是不是太物質了?那長大了再談是不是也太晚了呢?不要說你從來就不是一個物質的人!
  • 孩子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正確的「金錢觀」都需要爸媽從小培養
    ,不為金錢而煩惱,長大後能夠更好的抵制住金錢的誘惑。但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正確的「金錢觀」都需要爸媽從小培養!收銀員找錢時,孩子驚訝的說:「媽媽,你以後要多出來買東西,這樣錢就會越來越多。」可能這只是孩子的「童言無忌」,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長對於孩子金錢觀教育的缺失,孩子甚至連錢幣不同的數字和額度都不知道。
  • 孩子6歲前,家長要樹立這幾個「金錢觀」,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過去了幾個月後,果果有一天開心的把心儀的玩具抱回了家,開心的對同事小馬說:「媽媽,原來錢真的可以變多,錢多了就可以把玩具買回來了」。小馬很欣慰,如果當時只是給孩子補夠了買玩具的零花錢,那孩子可能就不會體驗這攢錢的過程了,這種過程正是培養孩子金錢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體驗。
  • 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真的很重要,如何恰當地跟孩子談錢?
    同時,不免會聯想到近年來,由於孩子缺乏金錢觀而發生的各種「血淋淋」的事件:天價打賞女主播、裸貸、00後炫富.無一例外地都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無法磨滅的傷痛。《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著名教育學家羅伯特·清崎曾說過的:「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這個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所以,屢屢發生的這些事件都在不斷提醒著每個家長,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真的很重要,不跟孩子談錢,往往就要為孩子的「零財商」行為買單。
  • 正確的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價值觀,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
    近年來,青少年的犯罪比例在節節上升,很多都是孩子們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滋生的,簡單來說,孩子從小的金錢觀,價值觀得不到滿足,從小花錢大手大腳,長大了家長們供應不上了而走上了不歸路,家長們只能悔恨交加了,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跟金錢觀呢?
  • 如何科學地與孩子談錢,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家長一般都有些避諱跟孩子談錢,怕孩子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卻放在錢上,也怕孩子變得市儈。但如果你不幫孩子建立金錢意識,就容易使得孩子覺得錢很容易得來,從而揮霍無度。窮意識背後緊逼家庭的壓力佔據了大腦的「帶寬」,很直接吞噬孩子大腦發展能力,影響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從小被灌輸貧窮觀,經濟上被嚴格管制,物質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結果往往是長大後容易唯利是圖、處處追逐金錢,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人生。孩子特別在乎錢,哪怕長大後有錢,也會很摳門,以致出來社會後交際受阻。
  • 不炫富不哭窮,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90後女護士沉溺於精緻生活,網貸幾十萬消費旅遊,母親為她還了二十幾萬元貸款後,仍然不思悔改,繼續借貸,最終被母親趕出家門,讓人嘆息。這條新聞給父母們敲響了警鐘,孩子的金錢觀要從小培養,長大後才能理性消費,正確對待財富。
  • 好課推薦|潘江雪: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青少年財經素養課-第一節課(全文)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潘老師:大家好,我是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潘江雪,歡迎來到家長課堂青少年財經素養課堂。我是一個70後,也是一位初中女孩兒的母親,曾經有過13年金融生涯。
  • 好課推薦 | 潘江雪: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不僅僅涉及到孩子花錢和存錢的行為,更關乎到好習慣的養成,以及由此給他們未來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青少年財經素養課-第一節課(全文)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 你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決定孩子長大後的金錢觀,做家長的要知道
    文|媽咪育兒微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靜靜的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了,對金錢的概念越來越濃。但是靜靜不知道該不該給他零花錢,要是給呢,不知道該給多少錢,怕分量拿捏不好養成孩子亂花錢的壞習慣。要是不給吧,周圍的同學都有零花錢,孩子沒有零花錢的話也怪可憐的,肯定難以融入到集體當中去,靜靜進退兩難。
  • 與欲望共舞,但不被欲望挾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為何千萬網友都認為「錢」更重要?因為填報志願不熱門,畢業後找的行業就掙不了大錢,因為掙不到大錢,生活就不幸福。這就是網友們內心深處那個「金錢=幸福」的固有觀念。關於金錢和幸福的關係,古今中外很多學者都進行了研究,並且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費恩海姆和阿蓋爾在合著的《金錢心理學》中指出,金錢和幸福的相關性約為0.25。
  • 洛克菲勒的育兒經驗: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是孩子成功的第一步
    從小不培養孩子對錢的正確態度,孩子長大,不是不知道如何處理錢,就是被金錢毀滅掉。———卡爾·威特小約翰.D.洛克菲勒是石油大王約翰. D.洛克菲勒的兒子。他雖然出身名門,然而卻有著非常明確的生活態度。在他的眼中,一直認為自己是父親巨額財產的管理者,而不是擁有者。
  • 經濟社會,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有些家長經常訓斥小孩,你浪費掉的東西,我得花多少錢或者上多長時間的班才能換來的,孩子更是一臉茫然。那麼怎樣才能讓小孩正確的對待金錢,理解金錢的價值呢?我們應該要為小孩培養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因為,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新聞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小孩沉迷遊戲,3天花掉父母12000元的血汗錢;熊孩子玩手遊刷爆父母信用卡,20天內揮霍近6萬;小孩在學校大手大腳揮霍,和同學互相攀比等等。可能有的家長會說:「家裡都是一個孩子,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點,多帶一點零花錢也是自然現象」。
  • 簡簡單單三步走,幫助孩子建立正確金錢觀
    造成這種境況的原因有很多,但這些大學生沒有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肯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這也難怪,即便是這些大學生的父輩,也往往沒有什麼理財觀念,更不可能給孩子灌輸相關知識。在上大學前,家長們通常都是說「你專心讀書,其他都不用管」。等到這些孩子真的離開家庭,獨立生活時,在這個問題上栽跟頭也就不稀奇了。
  • 教你五招幫孩子建立正確金錢觀
    金錢觀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無法正確面對金錢,就會在原則和道德上失去正確的觀念,最後誤入歧途。不迴避金錢方面的問題孩子小的時候,往往對金錢並無概念,如果孩子處於好奇對金錢有疑問時,作為父母,這時候千萬不要迴避或不耐煩,應該耐心為孩子講解金錢的作用及來源,並告訴孩子要懂得如何花錢,該花的要花,不該花的可以儘量不花,養成一種勤儉節約的習慣。
  • 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第一步是讓孩子「亂花錢」,別不捨得
    這個月過去後,媽媽問孩子:「還想管錢嗎?」「不想了,再也不想了。」「那你以後還會嫌媽媽給你的錢少嗎?」「媽媽,我懂了,我們的錢並不是無窮無盡的,也會有花完的一天,如果我花的太多,那麼你和爸爸就沒有花的了。以後我們要省一點,這樣我們的錢就沒有那麼快花完了。」
  • 「媽媽小氣,零花錢只給1000元」,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父母總希望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同時,又害怕這種愛會演變成溺愛,讓孩子變得索求無度,奢侈浪費。於是,在這種掙扎之下,很多父母都會在滿足孩子物質要求的同時,一邊灌輸金錢來之不易的觀念。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但同時也要讓他們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金錢觀。
  • 缺乏金錢觀教育的孩子,成年後很難有正常的消費觀
    母親說沒想到孩子會把微信錢轉走並刪除轉帳記錄。在調出銀行明細查看時,父母崩潰了。我們一邊在譴責父母沒有管教好孩子的同時,不妨回想一下:自己這麼大的時候對金錢持有什麼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錢觀。一個孩子能偷偷轉走媽媽那麼多錢,恰恰說明他對錢並沒有多大概念。
  • 13歲男孩偷錢,被媽媽逼去自首:真正的富養是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但很少有人向孩子提過錢應該從何而來,更沒有教過孩子哪些錢是一定不能去掙的。最終導致孩子走上不歸路,成為一個家庭的痛。孩子長大習慣了電子交易後,真的懂得每一次「掃完」或「嘟完」背後每一塊的意義嗎,買東西的代價嗎?」在父母的引導下,孩子從小就知道錢從哪裡來。霍啟剛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並不是心血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