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正式發布

2020-12-16 福州新聞網

廈門網4月14日訊(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詹文)昨日,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第一時間看到這份「保姆式」細則,詳細、周到的措施令他直言「都是乾貨,都是誠意」。

為落深落細落實國臺辦、國家發改委《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中共廈門市委臺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廈門市委臺港澳工作辦公室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就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做進一步明確。

「大陸已持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等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舉措,為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受到臺胞們的廣泛歡迎和好評。」吳家瑩說,廈門每次都及時出臺惠臺政策的實施細則,幫助在廈臺胞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業務辦理手續,切實享受政策優惠,真正感受到「廈門溫度」。

26條措施緊緊圍繞「同等待遇」四個字,分為兩大類型:為臺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各有13條。

記者注意到,26條措施緊扣經濟社會的發展熱點,比如,圍繞5G這一產業熱點,積極支持兩岸企業就5G產業開展交流合作,臺企可按市場化原則參與大陸5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測試和網絡建設。臺企可同等參與大陸城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鎮汙泥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和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項目。

為臺胞提供的同等待遇範圍也更廣,比如,試點在福建對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胞使用大陸行動電話業務給予資費優惠,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令人關注的是,「惠臺26條」為兩岸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以及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比如,符合條件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可以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臺灣學生可按有關規定向所在大陸高校同等申請享受各類資助政策。在大陸高校任教、就讀的臺灣教師和學生可持臺灣居民居住證同等申請公派留學資格。

為方便臺胞臺企查詢、了解和辦理相關業務,此次我市發布的實施細則不但公布了具體政策,還在每條措施之後明確了申報條件、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單、辦理程序,並將責任單位、聯繫人、聯繫電話、受理地點等一一列出。有不少還明確了辦理時限,包括法定時限和承諾時限。

市委臺港澳辦有關人士表示,我市將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發揮獨特的對臺優勢,致力於對臺先行先試,持續推進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把廈門打造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交往最活躍平臺、兩岸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

相關焦點

  • 廈門推出惠臺「26條」實施細則
    本報電據中新社報導,福建省廈門市近日就《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讓臺商感受「廈門溫度」
    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場」,不少廈門臺企抓住大陸經濟發展機遇,在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助力下高質量復產,業績逆勢增長。今年4月中旬,為落深、落細、落實中央有關部門《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稱「惠臺26條」),廈門出臺《lt;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gt;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經過10多年的發展,廈門正暘物流公司已經成為一個服務多家兩岸知名企業的綜合性物流體。
  • 廈門出臺「惠臺26條」實施細則 讓臺胞感受融合溫度
    央廣網廈門5月16日消息(記者郭婕妤)「惠臺26條實施細則,讓臺胞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兩岸融合發展的『廈門溫度』」。近日,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詳細、周到,乾貨滿滿,都是誠意。
  • 廈門惠臺「26條措施」實施細則「滿月」 為兩岸業者謀共贏
    在廈臺企如何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兩岸青創基地如何申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廈門4月13日出臺的惠臺「26條措施」實施細則已經「滿月」,為臺胞帶來了一系列「乾貨」,解決了不少問題。昨日,晨報記者走進廈門各大臺企、青創基地,了解惠臺「26條措施」的落實情況,分享臺商在廈的發展成果。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滿月」,這個基地裡飛出創業之鷺!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滿月」,這個基地裡飛出創業之鷺!「惠臺26條」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為臺胞臺企提供精準服務助力高質量復工復產如今實施細則落地滿月一起去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內的青創基地看看實施情況吧畫面裡這套人工智慧兒童教具
  • 廈門出臺惠臺「26條措施」實施細則
    中新社廈門4月14日電 (黃詠綢)廈門近日就《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
  • 廈門市臺辦帶隊兩岸知名媒體走訪一品創客,調研「惠臺26條」實施情況
    5月12日上午,由廈門市臺辦帶隊的宣傳小組到訪位於海滄自貿區創業廣場的一品創客海滄無人機暨智慧機器人孵化基地,就近日發布的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開展調研採訪。作為廈門市「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一品創客海滄基地,成為此次調研採訪的重要一站。宣傳小組圍繞基地國家級企業孵化器建設、強化與對臺創新創業交流等問題進行採訪。
  • 浙江發布貫徹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4月27日下午,記者從2020全省臺資企業創業創新推進會暨臺企高質量復工復產座談交流會上獲悉,《浙江省貫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指南》(下稱「實施指南」)正式發布。去年11月4日,國臺辦和國家發改委經商中組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為落實落細這些惠臺措施,省臺辦與省發改委在廣泛聽取在浙臺胞臺商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會同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等,制定出臺實施指南。
  • 「濰坊惠臺80條」實施細則出臺 助力濰臺發展精準對接
    中國臺灣網6月14日訊 近日,山東省濰坊市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濰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實施細則》覆蓋經濟交流合作、社會文化交流、臺灣同胞就學以及就業創業、居住生活等多個方面,這是繼去年發布惠臺80條政策之後,又一次細化便利臺胞臺企發展的舉措,為積極推動濰臺全方位交流合作再邁上一個新臺階、跨入一個新層次。
  • 浙江溫州發布惠臺26條實施細則
    人民網北京7月20日電(記者 柴逸扉)為積極落實國臺辦、國家發改委《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惠臺26條」),結合溫州實際,為臺灣同胞在溫投資、就業、創業、生活、學習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浙江溫州近日制定出臺《溫州市貫徹lt;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 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精準服務臺胞臺企
    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精準服務臺胞臺企 2020年04月29日 15:4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訊 《浙江省貫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指南》(以下簡稱《實施指南》)日前正式發布。
  • 我市出臺90條惠臺措施細則
    近日,我市正式出臺《溫州市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細則》。《細則》共有90條,分為支持臺資企業和臺胞來溫投資合作、支持臺胞來溫創業就業和保障臺胞在溫生活待遇三大類。這是繼去年溫州發布142條惠臺政策之後,又一次出臺便利臺胞臺企發展的舉措。
  • 山東發布細則落實惠臺「26條」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導:山東省臺港澳辦表示,《山東省貫徹落實「26條措施」辦事指南》已於日前正式發布,將切實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同等待遇。    據介紹,《辦事指南》對「26條措施」逐條逐項細化落實,明確責任部門、政策依據、標準條件、辦事流程和諮詢窗口,讓臺胞臺企看得清楚、用得明白。
  • 「31條惠臺措施」移動應用產品在京發布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趙博)在《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措施」)發布實施一周年之際,為向兩岸同胞提供優質資訊服務,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海峽兩岸網際網路交流委員會27日在京正式發布「31條」移動應用產品。
  • 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助臺企逆勢增長
    郭其鈺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助臺企逆勢增長中新網寧波4月27日電(郭其鈺)浙江27日召開2020臺資企業創業創新推進會暨臺企高質量復工復產座談交流會,發布《浙江省貫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指南》(下稱「實施指南」)。
  • [31條落地]福建省各市相繼推出惠臺政策
    《方案》提出,面向臺灣人才、臺灣青年、臺籍畢業生和臺胞,分別制訂出臺創業就業實習實訓系列政策,涵蓋薪資管理、財稅、住房、交通、教育、醫療、社會保險等方面;對現有涉臺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制訂實施細則,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並建立惠臺政策解讀說明制度,幫助臺企臺胞了解弄懂。
  • 「三十一條惠臺措施」紮實落地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本報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柴逸扉)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7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披露,《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惠臺措施」)實施一年來,給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和臺胞在大陸發展帶來實實在在好處。
  • 天津發布十條惠臺人才政策 切實增強在津臺胞獲得感
    天津發布十條惠臺人才政策 切實增強在津臺胞獲得感 時間:2018-07-06 20:57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7月6日電(記者 王暉 王寧)記者從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天津人社局近日發布《關於落實<關於進一步深化津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 臺媒:「惠臺26條」創造多贏 臺當局酸葡萄心態遭批
    中新網11月7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大陸4日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臺媒持續關注,有評論稱,「惠臺26條」,不只是去年「31條」的優化升級版,更是針對臺灣企業與民眾在大陸的短項,具體截長補短,創造多贏。
  • 國臺辦:各地陸續出臺「31條惠臺措施」細則
    「31條惠臺措施」今年3月出臺,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今天(27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落地細則,其中不少措施已經產生實效。馬曉光介紹,6月19日,僅寧波市就發布包括支持臺胞投資、促進與臺貿易及社會文化交流合作、便利臺胞在當地學習實習就業創業以及居住生活等方面,共80條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