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女兒"足不出戶"15年 "70歲照顧90歲"困局怎麼解?-華芸,養老院...

2020-12-20 東方網

  72歲的華芸已經十幾年沒怎麼出過門了,因為家裡有個98歲、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娘。

  許昌路698弄是楊浦區一條老式石庫門弄堂,華芸和母親華鳳英就住在其中一幢房子的三層閣裡。幾天前,記者走進華芸家,看到房間裡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家具,角落裡還擺著一隻馬桶。

  「她也是70多歲的人了」

  華芸個子不高,看上去很瘦弱。除了每天早晨去弄堂口買點菜,她的全部活動空間就是這9平方米的閣樓和曬臺上搭出的2平方米廚房。早上起床後,她幫母親洗漱,燒好早飯,就出去買菜。以前出去時還要把門用繩子紮上,防止母親亂跑摔跤,今年以來母親基本上臥床不起,這個動作就不需要了。回來後,她休息一會兒,做午飯,再給母親餵飯。今天吃炒空心菜、肉片土豆番茄湯。華鳳英牙齒全掉光了,華芸把米飯做得軟一點,拌一點湯,一口一口喂,母親可以吃一小碗,空心菜挑一點菜葉給她吃。

  晚上,華芸就打開摺疊床,睡在母親旁邊。老太最近日夜顛倒,晚上不睡白天睡,夜裡大喊大叫,弄得華芸也休息不好。直到下午1點,沈阿姨來了,她才能喘口氣。沈阿姨名叫沈訓英,是街道安排的助老服務員,50多歲,就住在本社區。華鳳英是納保老人,享受政府給予的居家養老,而且是最高標準1000元,其中包括20元理髮、30元扦腳。沈阿姨進門後,就問:「奶奶大便過嗎?」一般回答都是「沒有」,於是她把華鳳英抱到馬桶上,讓她解手。然後,她給老人擦身、洗腳,接著就麻利地打掃衛生、洗衣服。看到老太皮膚開裂,她就拿出尿素軟膏來塗。沈訓英每天為華鳳英服務2小時,全年無休,節假日都天天來。

  「多虧了了沈阿姨,姆媽身上乾乾淨淨。」華芸對沈阿姨十分感激,她說,有時候母親夜裡大

  小便失禁,她急得沒辦法,打電話給沈阿姨,沈阿姨也會趕過來,為老太擦洗身體,再把弄髒的被褥帶回去洗。沈訓英說:「怎麼辦呢?她一個人弄不動呀,她也是70多歲的人了。」

  沈訓英說,以前每隔幾天,就和華芸一起把老太扶到曬臺上的廚房裡,在浴盆裡給她洗澡,現在不行了,她病情越來越嚴重,根本不配合,還胡亂抓人。「你看,今天又被她抓了一下。」沈訓英抬起手臂,給記者看上面的紅印子。所以,現在只能每天給她擦擦身。

  「也想的,沒條件呀!」

  「像她這樣的情況,最好是進養老院。那裡有24小時護工,還有給老人助浴的設施。」記者說。「進養老院?也想的,沒條件呀!」華芸說。母親現在每月領取720元生活補貼。華芸是支內回滬人員。「1968年從上鋼二廠去的江西新餘,當時是敲鑼打鼓送我們去的,沒想到老了回來什麼也沒有。房子沒有,養老金只有2000元,比上海同齡人低一大截。看病還要寄發票回去報銷。」她說,市區的養老院最便宜也要3000元一個月,她們兩人全部收入加起來也不夠。

  記者從平涼街道助老服務社了解到,像華老太這樣的情況,如果住養老院,居家養老的1000元補貼可以「帶去」。即便是這樣,對華芸來說,也是力所不能及。「聽說也有郊區的養老院,比如崇明的,2000元不到。不過,實在太遠,而且如果條件太差,我也捨不得。」

  華芸還有個妹妹,一來住得遠,二來妹夫患癌症,也需要照顧。所以,照料老母的重擔就落在她的身上。十五年來,華芸幾乎一步不離母親。要去超市,去醫院配藥,也要等沈阿姨來。自己的女兒住在真北路,外孫女已經十幾歲了,她也不去看。老同事、老朋友打電話叫她出去聚會,她也沒法去。這麼多年來,除了看電視,她沒有任何娛樂。不要說跳廣場舞,就連出門鍛鍊身體,對華芸來說都是奢望。「如果不是守著老娘,我還好出去旅遊旅遊……」華芸嘆口氣說,「年齡不饒人。我65歲以前,服侍她還可以。現在已經拖不動她了。再過幾年,怎麼辦呢?」

  進養老院難,該怎麼辦

  是啊,華芸的境況並不是個例,六七十歲的照顧八九十歲的,這種情況在上海十分普遍。再過五年、十年,這些做子女的自己也要人照顧了,怎麼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平涼街道助老服務社社長施長萍說,進養老院難,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像華老太這種因為家庭困難而進不了養老院的,在他們社區有不少。此外,還有些經濟條件不錯的老人,想去好一點的養老院,不過公辦養老院床位有限,要排隊;民辦養老院又參差不齊。他們也覺得找養老院不易。

  記者在多年來的採訪中也發現,對許多有高齡且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家庭來說,在家照顧,力不從心,但送養老院又談何容易?近一點的,好一點的,全滿了;有空床位的往往看不上。還有,在養老院裡,老人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也不太放心。全家人陷入長期的糾結之中。

  在新養老時代,怎麼才能找到合適的養老院,成為許多家庭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相關焦點

  • 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60歲女兒無奈陪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太心酸
    鄰居陳阿姨,今年60歲了,已經退休。前段時間,陳阿姨原先一向身體硬朗的90歲老母親不小心摔倒住院了。因為陳阿姨的哥哥已經去世,嫂子身體不好,照顧老母親的重擔自然落在她身上。但是,她每天要到兒子家帶孫子,就想著乾脆給母親請個保姆或護工,她抽空多去看看。可是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非讓女兒管。
  • 養老院斷電70小時吸痰機無法使用 82歲老人去世
    養老院工作因為斷電,發電機也無法長時間運轉,人員夜間只能打著手電筒照顧老人  本報訊 從4月21日晚上11點多開始,大興區舊宮鎮廡殿村的23日晚,入住養老院的82歲石姓老人被痰卡住病重,由於停電,吸痰機器無法使用,老人於清晨死亡。  家屬  斷電無法吸痰  82歲老人死亡  昨天下午,市民李先生對記者表示,由於養老院停電,他的姥爺被痰卡住,在昨天清晨去世。
  • 7旬老夫妻照顧31歲腦萎縮女兒十幾年,擔心死後女兒沒人照顧
    就像我們文中要講到的這對老夫妻,照顧生病的女兒十幾年,如今擔心的仍舊是自己死後沒人照顧女兒。據越南媒體5月2日報導,這對老夫妻分別是今年72歲的Tran Van Ly,和70歲的妻子Nguyen Thi Hai,來自越南義安省瓊瑠縣的一個村莊。本來就困難的夫妻倆,還有一個31歲的生病的女兒需要照顧,如今他們已經年老體弱了,但最擔心的卻是死後女兒沒人照顧。
  • 42歲女兒辭職照顧得帕金森病的母親,一個月有20天一起睡
    「我是一個42歲的普通婦女,家裡有個患帕金森的母親,母親自理能力減退得厲害,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我現在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她……」我趕去蕭山,見到了母女倆,聽了她們的故事。媽媽今年70歲,患帕金森病7年了。這7年,她行動越來越慢,每天吃的藥劑量也在增加。
  • 「我,72歲,養老院植物人,被78歲老漢性侵」|弱勢女性,不配有性尊嚴...
    11月中旬,哈爾濱媒體報導,一名72歲的植物人老太太被性侵,罪犯居然是同一老年公寓的,78歲半自理老漢。事發當晚,老太的女兒恰好留宿陪護,就在媽媽房間的斜對面。<1>老年女性的控訴,沒人相信美國一家養老院的護工,曾受到多起性侵指控,卻仍然在原崗位工作了8年之久。據稱,曾有老人多次試圖舉報,卻沒人當回事。
  • 92歲媽媽給72歲女兒包餃子,102歲兄弟探望118歲母親,這就是親情
    史上年齡最大「女兒奴」,92歲媽媽寵溺72歲女兒親自包餃子最近刷到一條小視頻,內容著實感人。畫面裡,一個頭髮灰白的老奶奶彎著腰,在桌子前聚精會神包餃子,動作略顯吃力,但手法依然很嫻熟。之後通過畫外音介紹我們才知道,這對老人是母女倆,包餃子的媽媽已經92歲了,而在沙發上的女兒也已年逾古稀。母親表示,讓她歇歇吧,她即便70多了也是我女兒,寵娃不分年齡。
  • 我,25歲獨生女,父親70歲高齡,為照顧他我辭職回家當保姆
    戰雲秋(@初秋和老爸)/口述  壹拾柒/撰文  我叫戰雲秋(@初秋和老爸),東北人,今年25歲。我的父親已經70歲了,幾乎比我大四輪。最近這幾年,父親因為糖尿病併發症越來越嚴重,一隻眼睛失明,手腳也不靈便。
  • 72歲的漢語班學生「高老」
    我的葡萄牙學生高思龍今年72歲,已經堅持學習漢語10多年。關於他為什麼要學漢語這個問題,剛接手他們班時我跟這位老人聊過。他曾於上世紀90年代在北京工作過4年,做ATM櫃員機的技術支持工作。那段時間,他的足跡遍布中國的名山大川。回到葡萄牙以後,高思龍一直堅持學習漢語,直到現在。一次中文課堂上,課文中出現了「小李」「老張」等稱謂,我就給大家講了二者的不同含義。
  • 84歲歌唱家於淑珍住養老院:人到晚年,少生病,少拖累孩子
    2019年,於淑珍參加了央視中秋晚會和春晚,分別唱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她一頭銀髮,精神爽朗,任誰也不相信如此清甜宛轉的聲音,竟然來自一位83歲的耄耋老人。於淑珍的晚年,並不是和兒女生活在一起,而是和丈夫一起住進了養老院。
  • 江蘇90歲老翁放火燒養老院 疑長期患病想不開
    江蘇常州一間養老院5日發生火警,消防員獲報緊急趕往現場,救出3名老人,並疏散了養老院內其他老人。根據初步調查,起火原因疑與一名90多歲老人有關,他因長期患病,一時想不開用打火機點燃了病房。根據媒體報導,事件發生在下午3點多,消防員獲報得知一間養老院起火,多名老人被困其中。抵達現場後,消防員發現,養老院2樓的走廊有大量濃煙,情況緊急,於是先將養老院內其餘老人疏散,同一時間展開滅火,並使用排煙機隊走廊內的濃煙進行排煙,入內展開救援。
  • 女兒不願贍養90歲老父親,法院:支持!不用付贍養費!
    女兒不願贍養90歲老父親在上海有一位王女士,她就不願意贍養自己已經90歲高齡的老父親。當時這件事還鬧上了法院,而且最終法院還支持她不用付贍養費。具體是什麼情況?接著往下看。這位90歲的王爺爺,一共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 王桂花奶奶今年108歲了 和阮玲玉、錢鍾書、曹禺是同年生人
    媳婦沈杏仙講,現在住的地方是50年前搬過來的,一直也沒怎麼裝修。王桂花是土生土長的新灣人,娘家在建華村,結婚後就一直隨丈夫在共建村生活,養育了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在由兒子兒媳照料。  70歲的小女兒魯彩娟說:「媽媽年輕時是個挑花織布的能手,挑一個花掙4-6毛錢,五六天挑完一個。那時,家裡日子雖然苦,但媽媽從來沒有抱怨過。」
  • 家人照顧還是去養老院?不同養老方式利弊分析看這裡!
    2016年6月27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表示長期護理保險將在15個城市開始試點,而廣州正是首批試點的個城市之一。這讓因為長期照顧臥床老人而感到疲憊不堪的莊禹安一家人看到了曙光。
  • 100歲母親腦出血臥床10年,72歲兒子三小時餵一次母親,感動村民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陵陽鎮小官河口村,72歲的村民吳文信把剛下好的一碗麵條涼透後,端到母親床前,準備餵母親吃飯。母親今年100歲了,10多年前患腦出血一直臥病在床,這些年一直由吳文信照顧,百歲老母的皮膚面色紅潤,天真的笑容跟孩童似的。
  • 為了不被女兒養廢,72歲老母親逃回農村老家:孝順or束縛
    去上海女兒家享福的五嬸最近卻回了安徽農村老家,一時間引得周圍五大姑八大姨議論紛紛。五嬸今年72歲,五叔6年前走了,兒子兒媳在外地打工,唯一的大孫子今年也去外地上大學了,老家就剩她一個人在家,遠在上海成家的女兒非常放心不下,把老母親給接到自己家照顧。
  • 78歲男子養老院內侵犯72歲植物人老太,家屬索賠10萬元遭拒,已進入法律程序
    11月15日,據鳳凰視頻報導,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老年公寓內,發生了一起侵犯事件。78歲的老漢凌晨趁著巡房的工作人員不在,偷偷進入72歲植物人老太的房間內,實施侵犯。老太的女兒在對面房間,聽到了聲響前往查看,發現了母親被侵犯的事實。
  • 103歲老壽星90歲後百病全消 吃素80年(圖)
    傳奇人生  丈夫頂替當壯丁去世  「我們社區到2016年就有4名百歲老壽星了,這是我們社區的福氣。」記者在臺東六路社區居委會負責老齡工作的崔宏偉副主任帶領下,來到了楊惠祥老人家裡。滿頭白髮的老壽星手裡轉著兩個鐵質健身球,坐在床上跟已經82歲的女兒姜金英聊天。
  • 【新春走基層】90歲老人堅持認真活著 每日聽英語獨立買菜做飯
    據測算,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4.83億,屆時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年人。而到2030年,我國將有將近2億空巢和獨居老人,這座城市的每個人都會變老,而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空巢老人中的一員。
  • 81歲老人民營養老院殺人事件:「壞脾氣」老頭與稀缺的護工
    王慶山今年81歲,是赤峰城區90公裡外松山區老府鎮那戈營子村人。他曾是一名木匠,現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三個月前,王慶山和癱瘓的老伴一起住進了赤峰市洪山區橋北街道的悅心老年公寓。據赤峰市民政局通報,7月9日晚上11點,悅心老年公寓內,王某某持剪刀行兇,造成該院院民及護工3死4傷。
  • 90歲父親帶薄荷糖看望66歲生病的女兒!女兒說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宜賓66歲的女兒生病了,90歲父親得知後,坐三輪車來看她,還給她帶來了她小時候最喜歡的禮物!女兒生病多時,怕父親擔心就一直沒告訴他。父親在得知後,竟然帶著薄荷糖來探望女兒,希望女兒吃到甜甜的糖,能緩解病痛。女兒說還是小時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