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國家發改委有這些做法|2020教育金秋發布...

2020-12-10 微言教育

2020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第三場

9月22日上午,教育部舉行第三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蔡長華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國家這樣支持研究生教育發展

1

2016年以來,主要針對基礎學科、交叉學科、特色優勢學科以及關鍵領域等,安排中央投資530億元支持高校建設。

2

穩步擴大規模,研究生招生規模從2016年的約80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萬人左右。

3

加大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前專業學位碩士生招生超過60%

4

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主戰場,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圍繞人民生命健康,培養高層次人才。

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發展

還獲得了國家哪些支持?

一起來聽蔡長華副司長

在發布會現場的介紹

↓↓↓

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提升核心競爭力,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

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充分認識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努力推動研究生教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內涵式發展,改善辦學育人條件

「十三五」期間,發展改革委實施「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將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作為重點支持方向,設立中央高校「雙一流」建設、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等專項,基本覆蓋開展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高校。2016年以來,主要針對基礎學科、交叉學科、特色優勢學科以及關鍵領域等,安排中央投資530億元支持高校建設。支持方向從「蓋房子」向「強內涵」轉變,重點加強科研平臺、教學設施和創新創業能力建設,有效提升高校辦學育人的保障水平,為補齊科研設施短板、厚植髮展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面向經濟轉型升級,優化招生規模結構

研究生招生計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宏觀調控的重要指標,也是國家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保障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間,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增強未來發展動力的需要,科學調整研究生培養規模和結構。一方面,穩步擴大規模,研究生招生規模從2016年的約80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萬人左右,高層次人才有效地支撐了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優化結構,招生增量主要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傾斜,向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公共衛生等服務國家戰略、社會民生急需領域相關學科傾斜。目前理工科博士佔79%,碩士佔57%。

三是深化產教融合,推動培養模式改革

深化產教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也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針對研究生培養的薄弱環節,以深化產教融合為突破口,加強學科專業與行業企業、區域發展的對接聯動,推動學科專業設置主動響應產業需求,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相互牽引、環環相扣。將需求和實踐融入人才培養環節,不斷提升行業企業對研究生教育的參與度。在集成電路等領域建設一批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大力推進產學研用協同育人。深化人才培養類型改革,加大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前專業學位碩士生招生超過60%,形成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分類發展、齊頭並進的格局。

四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培養高層次人才

國家重大需求,是研究生教育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著力點。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主戰場,優化高等學校區域布局,大力支持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海南自由貿易區等,建設研究生教育高地,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實施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統籌一流學科、一流師資和一流平臺資源,加快培養緊缺人才,為解決「卡脖子」問題和科技創新作出貢獻。圍繞人民生命健康,加大對生物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力度,擴大高素質人才供給,更好地服務疫情防控、疾病救治和人民健康。

更多教育信息

相關焦點

  • 《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發布 從研究生教育大...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教育部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介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十大專項行動」有關情況,一幅關於研究生教育的藍圖正在鋪開——「到2025年,基本建成規模結構更加優化、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培養質量顯著提升、服務需求貢獻卓著、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體系
  • 教育部發布會介紹《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等...
    所以經歷了從小到大的發展之後,目前正處於由大到強轉變的重要歷史時刻。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上,7月29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會前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孫春蘭副總理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會後,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研究制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也就是《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今天我們就來發布和解讀。
  • 6大改革舉措,10大專項行動!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這樣做
    《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來了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有哪些關鍵舉措?9月22日,教育部舉行第三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關鍵改革舉措。
  • 「十三五」期間國家這樣支持教師隊伍建設 | 2020教育金秋發布會②
    9月4日上午,教育部召開2020年第二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國家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師範教育是培養教師的教育,是教師隊伍的源頭活水。師範教育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師隊伍素質高不高、教育事業發展強不強。國家發改委在推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結構調整中,積極加大對師範院校的支持力度,並重點加強幼兒教師、特教教師等急需緊缺教師培養,有針對性地彌補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等突出短板。
  • 深化綜合改革 聚焦內涵建設 努力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國...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改革;新時代;江蘇省研究生教育處於國民教育頂端,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是支撐、推動和引領國家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引擎。7月29日,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
  • 華中科技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
    李元元指出,下一步學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緊緊圍繞學校已經確定的戰略思路和戰略任務來改革、來推動、來落實。要充分認識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牢牢把握戰略機遇,以更大勇氣、更大魄力、更大智慧推動高質量發展。二是要聚焦質量,在深化改革上有新突破。要固德育之本,涵育有靈魂的卓越;領創新之先,作出一流貢獻;嚴學術之風,推進內涵發展。三是要狠抓落實,在一流建設中有新作為。
  •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學位委員會,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的基礎布局
  • 陝西科技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
    他指出,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不僅承載著國家科技興國的重任,更是我校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支撐,是學校實現「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陝西科技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在教育供給、數量規模、組成結構、培養質量上取得長足進步,但還存在資源配置與發展規模不相適應、學位授權點導師分布不夠均衡、研究生交叉育人機制有待加快、人才培養能力仍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全校上下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正視和聚焦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問題與關鍵環節
  • 研究生教育改革,這些高校有大行動
    為推動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相關高校的具體舉措相信即將陸續出爐。目前,已有高校展開了實際行動。日前,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提出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重大改革舉措:自2021級開始,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學制由3年改為4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由8年改為6年,專碩生基本學制統一為2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統一為4年。
  • 改革研究生教育,教育部擬啟動十大專項行動
    與《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相配套,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介紹了「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十大專項行動」有關情況。「十大專項行動」包括學科專業建設改革行動、交叉學科高質量發展行動、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基礎學科深化建設行動等。
  •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
    本報北京1月20日訊(記者 高靚)「保持研究生培養規模適度增長,千人註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今天,由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發布,勾勒出到2020年以前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路線圖。
  • 中山大學堅持與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同頻共振 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建設
    中山大學堅持與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同頻共振 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建設 2020-03-02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19〕第35期  中山大學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發布,教育部闡釋改革...
    教育部網站9月30日消息,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以下簡稱《方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方案》中的具體改革舉措回答了記者提問。
  • ...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工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情況,請審議。    (三)著力構建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規劃體系    注重橫向貫通,以綱要為統領,結合教育各重點領域特點,研究制定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民辦教育、民族教育、藝術教育以及語言文字等10個專題規劃。強化縱向銜接,以國家綱要為指導,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編制發布了各自的教育規劃綱要,許多市縣也制定了本地教育規劃。
  •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
    大家都知道,在去年的7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發布了指導我國未來十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時間過得非常快,到現在已經整整一年了。 杜部長一方面就全年的工作做了一次系統的梳理和盤點,大家可以看到其中有不少亮點,比如說學前教育發展的重點突破,落實4%的政策設計,國家資助政策的全面完善,再比如教育部和各地籤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這實際上是建立了一個新的機制來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等。
  •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
    近日,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到2020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目標是什麼?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面向教育現代化,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結構適應性、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切實將培養單位的發展重點引導到提高質量、內涵發展上來。二是把寓教於研、激勵創新作為根本要求。遵循研究生教育規律,把促進研究生成才成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倡開放合作和個性化培養,科教協同、產學結合培養創新人才。三是把分類改革、機制創新作為主要驅動。
  • 西南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會
    會上,該校校長楊丹作題為《構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體系 支撐交通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大會報告。報告圍繞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從三方面進行了闡釋:一是國家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要義。從國家層面看,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就教育自身看,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是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研究生教育的應然選擇。
  • 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 研究生教育改革劍指學位「注水」
    9月22日,教育部召開第三場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在會上介紹了《意見》出臺的主要背景、針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關鍵舉措,以及配套《意見》發布的研究生教育十大專項行動。
  •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 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
    8月3日,天津外國語大學召開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部署會。座談會上,全體與會人員認真學習領會了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內容和重要講話精神。大家一致認為,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將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放在首位,做到「明勢、明道、明術」,進一步明確本碩博人才培養結構,通過強化導師隊伍建設、加強研究生課程體系建設、嚴把學位論文質量等方式做好研究生培養的過程化管理,深入推進研究生培育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研究生質量監督體系建設,發揮學科優勢和特色,服務國家事業發展需求,進一步推動研究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 推動研究生教育邁上新臺階
    從1949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僅629人,到2020年預計突破300萬人,我國研究生教育經歷了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快速發展的不平凡歷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學科專業體系和人才培養制度。累計自主培養的超過1000萬名畢業生,成為一支創新生力軍,活躍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國際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進入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