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鄔偉清和孩子們在一起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放暑假了,浦東新區三林實驗小學二(3)班班主任鄔偉清的手機鈴聲響得更頻繁了。「煲電話」成了她假期裡做得最多的事情,經常很晚了還放不下手機,電話那頭的家長們總有講不完的話。她說,家長相信老師、討教老師,恰恰說明了教育的力量和價值。
不到18歲就站上講壇的鄔老師,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是在不斷扮演「清潔工」「搬運工」和「綠化工」的的角色,覺得只有把這三樣事情做好了,教育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清潔工」 潔淨孩子心靈
從去年9月起,鄔偉清組織全班同學每周閱讀中華傳統經典名篇,寒暑假也不停歇。每星期五晚上六點半,她都會發布下一周的閱讀內容,三四條名篇的段落都是她精心挑選的。有時,離發布時間稍微過了幾分鐘,孩子和家長就會在群裡不斷地「@」她快快上線。
孩子們閱讀經典是要每天打卡的,一周過後還要發布「星星榜」,讀得最好的同學獲「北極星」獎,較好的同學獲「小明星」獎。「以前,是幾個『北極星』孩子的家長做志願者,每天負責收聽全班同學的閱讀情況並做好記錄,後來我讓全班每個孩子的家長都來輪值一周。有幾個曾經怎麼也讀不好的孩子,他們的家長輪值時,就會特別留意別的孩子是怎麼讀的,讀得好的同學是什麼樣的表現,讀得不好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然後再去啟發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所以,現在全班的閱讀質量比半年前有了明顯提升。」鄔老師說。
暑假裡,全班同學都會每天自覺用一小段時間誦讀中華經典美文。她說,經典閱讀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修身立德,淨化心靈。一名好老師也應當是一名出色的「清潔工」,要讓每個學生的心靈更純潔。
「搬運工」 採集世間美玉
「老師就像搬運工,把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不停地搬運到孩子們的手中和心間。」鄔老師說,教師為孩子採集的是美玉,那麼孩子就會更加溫潤潔白;教師的搬運工作如果馬馬虎虎、避重就輕,那麼孩子也會跟著「營養」不良。上學期剛開始上網課不久,她發現孩子們上傳的作業裡寫出來的字退步很大,僅兩三個月沒有抓寫字,許多孩子的字都散了架。於是,寫得一手好字的鄔老師便錄製了書法視頻,利用課後的線上輔導時間,教孩子們把一筆一划寫端正。「小學語文老師最先搬到學生面前的就是自己的字,老師的字寫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為學生的書寫以及做事的態度打下什麼樣的底子。」她說。
鄔老師還會經常精選一些家庭教育的優秀案例分享給家長們,從前是一張張油印的,現在是貼在群裡。「為家長做搬運工,讓家長共享成功教育的理念與方法,學校教育就會事半功倍。不過,我這個搬運工也不能白當,也需要有所『回報』。」她說,如果家長認同她搬給他們的文字,並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實行,就在群裡豎三個大拇指。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僅點讚揚,還會跟帖學習體會,還會與老師進一步探討育兒的得與失。
「綠化工」 培育參天大樹
「孩子就是像一株小樹苗,生長得怎麼樣,要靠老師不斷地澆水、修剪,所以,教師就好比綠化工。但是,決定樹苗長勢的很重要因素在於樹根,孩子的樹根就是家庭。」鄔偉清說,教師是園丁,但再好的園丁也需要家庭教育的沃土。
凡是她教過的班級,家長們都會感慨:「鄔老師怎麼把我們家的孩子誇得那麼好啊。」鄔偉清說,她運用的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上的「發現優點」理論。比如,有位男孩的父母在職場上都很出色,而孩子在他們眼裡總是這也不行那也不好,還跟老師訴苦:「這孩子是不是將來會沒出息啊。」然而,父母從鄔老師嘴裡聽到的卻是誇讚多於批評,連男孩的一幅很普通的漫畫作業,也被鄔老師大為讚揚:「你看,這孩子的想像力真是了不得,筆下的一朵雲彩竟被畫出了詩情畫意,只要保持下去,將來肯定能迸發出無窮的創意。」
有個特殊家庭的孩子相當頑皮,常常要靠老師把他從校園的角角落落裡「請」進教室上課。經過鄔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和耐心的心理疏導以及家長的積極配合,孩子漸漸懂事了,在教室裡也坐得住了,功課也逐漸跟了上來,還學會經常熱心地為班級服務。文藝表演時,鄔老師特意給他安排了重要任務,還讓他當上了升旗手。她說:「孩子是家庭大樹上結出的果,所以家庭教育裡的根基很重要,否則再好的『綠化工』也會無奈。要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精心培育。」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