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的八個月的娃,嘴裡念叨著古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唐代詩人李白的這首《靜夜思》當中月亮代表的是一種思念。關於月亮有很多的引申,比如古詩,成語等等。」八個月的娃兒瞪大眼睛看著我,似懂非懂。
我在想如若我的孩子現在已經會完整表達,那麼她一定會追問我,月亮的引申還有哪些?我能回答上來的也只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肚子裡的這點墨水根本招架不住她的各種追問。
前段時間朋友送了繪本《我要月亮》極大的滿足了我的需求,拿到這本書,本以為是一本枯燥的理論科普繪本,然而翻開之後我才發現自己想錯了,《我要月亮》真的是集顏值與知識一體的高質量繪本,繪本內容全面,繪畫精美對於孩子和大人而言都很容易閱讀。
《我要月亮》是為了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義大利「安徒生獎」年度插畫作者、教育類圖書獎獲得者、天體物理學家、代表歐洲初次登上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共同為孩子奉上精彩絕倫的月亮科普與人文暢想。
面向幼兒的文學作品,素材的親近性非常重要。其中的故事必須能讓孩子們理解。無論是多麼優秀的作品,如果遠離孩子們的生活,令孩子們無法理解,那他們就不會感興趣。故事,能夠明白才有趣。
繪本作為孩子閱讀的切入口,對於孩子後期閱讀興趣的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孩子汲取到的知識幽默風趣的同時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尤其是科普類的繪本。
《我要月亮》繪本由義大利人文、科學領域的專業作者共同撰寫,安德列·瓦倫特曾獲義大利兒童文學界久負盛名的「安徒生獎」教育類圖書獎、年度插畫作者獎,在《我要月亮》繪本中以月亮為主題創作了三篇童話故事:可愛有趣的寓言故事--奶酪月亮、充滿童話色彩而又專業的行星介紹--不一樣的行星、月球居民對地球的「一探究竟」--地球上的月球居民。
作者翁貝託·圭多尼對於太空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他1996年進入太空試驗繩系衛星、2001年代表歐洲初次登上國際空間站,常年通過廣播、電視向義大利民眾普及太空知識。
蘇茜·扎內拉畫風溫暖,著色大膽,能非常好的抓住讀者的心理,看繪畫一眼就會心生喜歡。
科普類書籍對於年紀稍微小一點的孩子而言,閱讀起來會比較費勁,優質的作者在進行繪本設置時會根據讀者的特點進行設計。
《我要月亮》內容設計就非常巧妙,作者將繪本內容分為三個板塊,從故事逐漸進入專業領域。
月亮的神秘讓人不禁一探究竟:從邁出地球的第一隻小狗萊卡,到漫步月球的阿波羅號太空人,月球是載人航天的第一個目標,也將成為邁向更遠太空的中轉站。月亮的神秘也成就了人類無限幻想:世界各地的尊貴神明與奇妙傳說由此誕生;大師們將月亮融到樂曲、詩歌裡;它也成就了電影、繪畫等眾多領域中的偉大夢想家。
關於月亮有太多的內容,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嫦娥奔月故事,在《月亮神話》這一章節中,我們能了解到的還有:
激發寫作靈感的月亮。比如詩人但丁的《神曲》、卡多維科·阿里奧斯託的《瘋狂的奧蘭多》。
以月球為主題數不勝數的電影,1929年,奧地利導演弗裡茨·朗在在他的電影《月亮嫦娥》中將一位女性送上了月球,之後的電影也在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設定。
關於月亮的音樂。1983年麥可·傑克遜在慶祝摩城唱片成立25周年時,他表演的舞步看起來像在重力更小的月球上,因此得名「月球漫步」。以月亮為主題的歌曲非常豐富,比如《看那月亮》《在月光下跳舞》...
關於月亮的繪畫。大畫家 梵谷有一副非常有名的油畫《星月夜》,大面積的藍黃色彩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整個畫面被一股洶湧、動蕩的藍綠色激流所吞噬,旋轉、躁動、捲曲的星雲使夜空變得異常活躍。
關於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算是最經典的代表了,除此以外還有古希臘的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古巴比倫中的月亮神...
月亮究竟從何而來?那裡是否有生命?它的出現引發了地球上哪些奇特的現象?人類如何通過它了解上億年前地球的形成,又如何藉助它開啟了探索宇宙的大門?
在月球科學篇章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月球的誕生、大小 變換的原因、月食的形成、月球的重力、月球上的撞擊坑、月谷和月球山脈的命名及分布...
月亮永遠不會變成淺藍色,也不會變成深藍色,但天文學家會使用「藍月亮」這個術語表示一個月內出現兩次滿月的情況,這種情況時有發生:第一次滿月出現在月初的幾天、第二次滿月出現在月末的幾天時,第二次滿月就被稱作藍月亮。
諸多異彩紛呈的月亮歷史與暢想,和孩子一起進行更多有趣的月球探險。
可能很多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錢買這本繪本?為什麼要學習月球知識?
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下,急功近利的我們總想著讓孩子看「能增加知識的書」「講道理的書」「一學就會的書」,但我們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孩子的天性是玩,別因為「強求孩子讀不喜歡的書」而讓孩子逐漸對閱讀產生反感心理,孩子喜歡的書、寓教於樂的高質量書籍才是真正的好書籍。
聰明的家長看到看問題總是很全面的,《我要月亮》不僅僅只是科普繪本,繪本中的衍生話題發散孩子思維,夢幻插畫激發孩子想想。
以月亮為主題卻不止於月亮:梳理月亮人文、科學知識的過程中,還穿插著電影、音樂、繪畫、舞蹈、體育、文學、機械等多領域延伸;章節中還有眾多衍生話題與小問答讓閱讀感更加跳躍活潑,鍛鍊孩子的發散思維。
大量夢幻插圖激發孩子對月暢想:射向月球的載人炮彈、未來月球上的運動會會場……插畫師根據文字內容精心繪製每一節配圖,每一頁都將帶給孩子無與倫比的視覺震撼體驗。
對於幼兒來說,繪本裡呈現的世界是鮮活的,他們會直接當做現實來接受。這種體驗並不會就此結束,一定還會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最多見的就是被運用在遊戲裡。總之,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把世界變成任何樣子。想像力可以決定一切。
同樣是孩子,同樣是寫作,差異就在於孩子筆下的描寫,擁有想像力孩子筆下的創作有趣、童真、想像豐富:
月亮住在銀河裡,有時候彎著小手指,有時候露著白屁股
月亮住在銀河裡,有時候不在家,是去表哥家玩了
月亮住在銀河裡,和一個叫嫦娥的姐姐,住在一起
月亮住在銀河裡,住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叫吳剛的哥哥
月亮住在銀河裡,嫦娥姐姐養一隻白兔,吳剛哥哥經常砍掛樹
銀河裡還有好多魚吧,有好多孩子玩遊戲吧
為孩子的想像插上騰飛的翅膀,讓我們一起開始親子閱讀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