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開水燙能徹底消毒奶瓶?答案顯而易見,寶媽們卻個個知錯犯錯

2021-01-18 陪寶寶寫日記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

談到孩子餵奶,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奶瓶對於孩子十分重要,特別是需要斷乳母餵養的孩子。可是,這個十分重要的餵奶工具真的足夠安全嗎?很多人的回答是:不。因為奶瓶的材質如果不對,則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甚至有些劣質奶瓶會導致孩子的智力和骨骼發育出現抑制和損傷,而奶瓶的使用時間過長,也會導致孩子長出蛀牙,再來就是奶瓶的消毒問題,這也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隱患。

那麼,對於給奶瓶消毒,作為寶媽的你會怎麼做呢?

對身邊有娃親朋好友的一番調查訪問,得到的答案嚇了一大跳,原來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開水燙一下,因為這是生活中最能找到工具,並且也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可開水消毒真的能做到殺毒滅菌嗎?有常識的寶媽就會明白,其實開水燙一下的方式,不一定會做到奶瓶的消毒滅菌!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第一是溫度不夠。

在很多腸道衛生菌的殺菌時間都是在70度以上,這雖然證明了開水100度的溫度是達到了,但是時間上卻達不到,一般腸道衛生菌的時間在三分鐘到五分鐘,而開水能維持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一般的結果就是開水溫度低了,細菌還沒有被殺死。

第二就是消毒面積不全面。

奶瓶的結構是一個管狀,所以,使用開水燙一下的時候,除非是全面接觸,並且持續足夠的時間,否則很難達到要求,徹底滅菌。

最後就是不夠安全。

奶瓶的材質是不同的,特別是玻璃的奶瓶,一般在開水消毒的時候,是需要注意冷水下鍋,等水開了之後,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夠拿出來,可是有些奶瓶的材質並不能堅持,所以,很有可能裂開,導致損壞。

因此,對於那些奶瓶不了解,手上功夫又不行的寶媽來講,最好是放棄開水燙一下的想法,不然消毒不徹底,對寶寶的身體是有很大的影響。

而對於奶瓶的正確消毒操作,其實也存在很多的誤區。

煮沸法消毒中,多煮一會奶瓶就會消毒得更徹底?錯誤!

原因其實也很簡答,奶瓶是多種多樣的,雖然有些奶瓶放進水裡面煮沸,然後多煮一點時間,就可以進行徹底的消毒,但並不代表所有的奶瓶都是如此,這需要與奶瓶的材質進行對照,有一些奶瓶適合冷水下鍋,以防爆裂,例如玻璃的,而有有一些奶瓶如果煮的時間過長,則會導致變型,甚至是變質,從而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因此,在煮沸法滅菌的時候,正確的操作應該是這樣的:

1.使用不鏽鋼煮沸;

2.玻璃材質冷水下鍋,塑膠材質熱水下鍋;

3.無論是哪種材質的奶瓶消毒時間都不宜過長,3到5分鐘即可。

4.取出奶瓶的時候,最好遵循無菌原則,使用專業的奶瓶夾最好。

奶嘴洗一洗就好,不用跟著奶瓶一塊消毒,或者包在一塊消毒?錯誤!

奶嘴是接觸寶寶最近的地方,如果不進行消毒,孩子很有可能會獲得腸道疾病,拉肚子已經是最輕的症狀了,所以,奶嘴的消毒是必要的,但不可以與奶瓶不分開就消毒,因為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特別是在煮沸法消毒的時候,會很容易寄存熱水在裡面,導致消毒殺菌失敗。所以,在消毒的時候,需要分開處理,並且,在高壓蒸汽滅菌的時候,也最好分開處理。請寶媽get一下高壓蒸汽法奶瓶消毒要領:

1.蒸汽的使用工具要保持無菌,例如蒸鍋在使用之前就需要進行一番處理;

2.奶瓶消毒的時候,需要倒放,以免積存水蒸氣;

3.無論是奶瓶還是奶嘴,都需要做好清潔之後,再放入蒸鍋;

4.微波爐滅菌的時候,奶瓶裡面盛一些水,以免裂開,奶嘴最好不要使用微波爐殺菌,以免變形。

奶瓶的消毒液有必要使用麼?有必要!

可能有很多寶媽最了解的奶瓶消毒方式就是煮沸法和高壓蒸汽滅菌法,其實,也有使用消毒液的化學方式,但有些家長認為,消毒液畢竟是化學藥物,對於孩子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傷害,所以一般不會採用這種方式,但,奶瓶消毒液還是需要備用的,如果家中突然斷電停氣的時候,這消毒液就派上了用場,並且,如今的奶瓶消毒液質量都還是不錯的,就一起來看看奶瓶消毒液是怎麼使用的吧?

1.使用前,奶瓶與奶嘴做好基礎清潔;

2.最好使用果蔬類型的消毒液,可以減輕影響;

3.消毒液適量滴在海面上,進行消毒殺菌;

4.衝洗時,一定要多次多遍,做到清洗徹底;

5.對於細節部位,最好使用專業的奶瓶刷。

雖說寶寶和成人一樣,在對待事物的時候,需要平等和尊重,可是,在某些關鍵時刻,對於寶寶的呵護,也是非常的有必要,例如今天的奶瓶消毒,就是對寶寶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了解,很有可能會出現奶瓶的消毒滅菌不徹底,從而導致細菌入侵孩子身體,使孩子獲得疾病。

當然,在挑選孩子奶瓶的時候,也不可以大意馬虎,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孩子的身體素質以及喜好,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奶瓶,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和關愛!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開水燙奶瓶能消毒?請看完速改!
    對小寶寶來說,奶瓶是他吃飯的傢伙,所謂病從口入,奶瓶的日常清洗工作很重要,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很多寶爸寶媽們覺得用開水燙一下是不是也可以呢?答案是:不能!我們拿來燙奶瓶的熱水,溫度通常達不到100℃,倒熱水的過程中,溫度只會變得更低。況且,一般我們也就是燙個幾秒鐘就結束了。不管是溫度,還是時間都無法達到有效殺死病菌的標準。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小心坑娃,消毒奶瓶用這2種方法
    在寶媽育兒過程中,奶瓶可謂是所有寶寶的必備品。既能省去上班時不方便餵寶寶的麻煩,寶寶還能夠通過口腔吸吮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加上寶寶天生會吸奶,不用刻意教寶寶用奶瓶吃奶,他就能輕鬆上手。讓很多寶媽們憂心的是,寶寶經常和奶瓶親密接觸,所以很多寶媽們都認為定期給奶瓶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然而總有些新手寶媽或老人帶娃,因奶瓶消毒方法不對不小心坑了娃。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小心坑娃,消毒奶瓶用這2種方法
    在寶媽育兒過程中,奶瓶可謂是所有寶寶的必備品。既能省去上班時不方便餵寶寶的麻煩,寶寶還能夠通過口腔吸吮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加上寶寶天生會吸奶,不用刻意教寶寶用奶瓶吃奶,他就能輕鬆上手。,寶寶經常和奶瓶親密接觸,所以很多寶媽們都認為定期給奶瓶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 「用開水涮一下就行!」給奶瓶消毒,寶媽常用的辦法可能沒什麼用
    紙尿褲要日本某王的;奶瓶要新加坡進口的;奶粉要買荷蘭、紐西蘭原裝的。……對於母嬰用品,寶媽們都十分注重品質安全,大到吃的、穿的、護膚的,小到日常生活用品,相信寶媽們都是精心挑選過的。「一切都為了寶寶好!」
  • 用開水燙一下奶瓶=消毒?別傻了,寶寶的腸胃傷不起!
    如果是寶寶剛吃完奶就去洗,奶瓶還是比較好清洗的,就怕有時候一忙給忘了,2~3個小時候後才去洗,這時候你會發現特別難洗,因為殘留的奶液已經結塊了,附著在奶瓶內部很難洗乾淨。除了用溫水,和使勁刷以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有些寶媽會加進去一些洗潔精,你別說,加入洗潔精效果確實很好,能把奶瓶內部洗得乾乾淨淨。但用洗潔精洗奶瓶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會殘留洗潔精的味道,很難涮乾淨。
  • 開水燙奶瓶真的能消毒嗎?別再坑孩子了,這才是正確的消毒方法
    相信在生活中,很多新手爸媽也是這樣給寶寶的奶瓶消毒的,但其實拿開水燙一下根本就達不到消毒的效果。首先我們用來燙奶瓶的水根本達不到100℃,而且在倒的過程中溫度只會更低;其次,燙奶瓶的這個動作只會維持幾秒的時間。而奶瓶消毒要達到的標準是:溫度高、時間夠!換句話說,就是奶瓶需要在100℃的開水中,煮沸3—5分鐘才可以。
  • 奶瓶,細菌重災區!開水燙燙有用嗎?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84」成為了搶手貨,酒精甚至比茅臺酒都緊缺,而寶媽們每天更是忙著各種清潔、消毒,深怕「病從口入」。奶瓶,接觸寶寶最頻繁的東西,算得上是細菌的重災區,如果清潔不到位,殘留的細菌,難免讓寶寶出現腹痛、腹瀉等疾病。
  • 有種「消毒」叫開水燙奶瓶,父母認為燙一下就能消毒,太天真了!
    不過,這種「消毒」,各位寶媽們,你們真的用對了嗎?經調查,不少寶媽們,為了節省時間,直接用開水燙奶瓶的方法進行"消毒",給孩子餵養。麗麗是名小白領,丈夫在做金融專業,兩人的工作都非常努力,盼望著能過上好日子,給剛出去的寶寶提供優質的生活。
  • 用「開水」燙奶瓶可殺菌消毒?多少娃被坑慘,最佳消毒方式是這個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奶瓶是每個有寶寶的家庭必備的東西,但同時也是細菌最容易滋生的存在」因為現在我們雖然提倡母乳餵養,但是每個寶媽的身體狀況完全不同,所以並不能保證所有孕媽都有母乳,因此奶粉現在還是大多數寶媽們依賴的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天真在「消毒」,卻讓寶寶很受傷
    今天急診接到了一位10個月大的小患者,寶寶高燒不退,還伴有嚴重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寶寶在到達醫院後,醫生迅速為寶寶診斷,首先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經過一番排查,原來是寶寶由於飲食中細菌超標得了腸胃炎,從而導致的高燒不退。醫生讓寶媽回想寶寶每天的飲食。可想來想去也並沒有發現任何食物存在安全隱患。
  • 有一種「大意」叫用開水燙奶瓶,媽媽是省事了,可受苦的是寶寶!
    文|李知行醫生嬰兒離不開奶瓶,可許多新手媽媽,根本只把奶瓶當「水杯」,沒把奶瓶當寶寶吃飯的「飯碗」!水杯和飯碗有很大的區別,平時我們家裡的水杯,可以隔幾天刷洗一次。但是,飯碗卻要每頓都刷洗一次。因此,部分「大意」的新手媽媽,弄混了嬰兒奶瓶的作用,更有些新手媽媽根本不懂如何給奶瓶消毒,只是很隨意的用開水燙洗奶瓶,結果卻苦了孩子。
  • 開水燙奶瓶就能消毒?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家長們別再坑娃了!
    文\張媽編輯\張媽在生活中,有許多新手寶媽洗奶瓶的方式都是用開水隨意衝洗下,但是這樣的做法是沒有辦法把細菌都殺死的,用開水燙是根本達不到消毒的效果,細菌仍然會有殘留。眾所周知,要達到給奶瓶消毒的效果有兩個主要條件:時間要長,溫度要夠。而新手寶媽洗奶瓶的時候都是開水隨意燙一下,這樣幾秒鐘的高溫衝燙根本達不到消毒殺菌的標準,充其量只是洗洗灰塵,奶瓶要消毒最起碼要在120℃的水溫下煮沸3到5分鐘。
  • 奶瓶開水燙燙就能消毒?細菌都進寶寶肚子裡了!寶媽還不自知
    只見她拿起奶瓶隨便用開水燙了一下,就準備舀奶粉進去,我連忙出聲阻止——「等會,你就這樣衝奶粉的?」「不然呢?」「奶瓶不消毒嗎?」「開水燙一下不就行了嗎?」玲玲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那麼高的溫度,細菌早就殺死了。」
  • 奶瓶燙一燙就能消毒嗎?事實證明沒什麼用,都是自欺欺人
    對於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沒有比家長們更為注意跟關心的人了,現在都講求科學育兒,所以在各個方面家長們在寶貝們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尤為注意,大到日常生活用品,小到孕媽們吃什麼都會尤為小心,所以更別提在孩子出生後了,家長們更是馬虎不得,可是最終發現家長們努力一番卻做了無用功,反而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 寶寶的奶瓶如何消毒才正確?醫生的答案很科學,不是用開水燙
    因為奶瓶是新買的,她就隨手拿燒開的熱水燙了燙,緊接著就要往裡面加奶粉,還好我立刻制止了她,說奶瓶還沒消毒就敢用,你也不怕寶寶染了病?文文一臉鬱悶,說我用開水燙過了,已經消過毒了。聽到此話我很無語,奶瓶的消毒步驟哪裡這麼簡單,她這反倒成了「開水燙一燙」就行了。
  • 奶瓶用開水燙燙就行?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這樣,別再繼續坑娃了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清洗奶瓶看起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洗奶瓶這件事裡面還是有好多學問的,洗不對反而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奶瓶作為寶寶們生活的必需品,天天都要往嘴裡送,如果不做好清潔,分分鐘就能反饋到孩子身上。那麼寶媽們平常是如何清洗的呢?
  • 孩子的奶瓶和餐具您消毒了嗎?寶媽:我以為開水浸泡下就了事了!
    很多專家和文章表示嬰兒奶瓶要消毒,不能只是燙一燙就了事,那麼如果真得這樣消毒的話得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呢,有位寶媽說她整整煮了3年的奶瓶,一天沒拉下過,不得不佩服這種寶媽。網友寶媽表示有些細菌本來就是和人類共生的,我家寶的奶瓶我一周才用一次奶瓶清洗劑,因為奶瓶上掛的油脂洗不掉,從不用開水煮沸消毒,都是用晾曬架晾乾。孩子不到三歲,每年秋天會被傳染一次流感免疫力升級,其他沒生過病,除了疫苗沒打過針。過度清潔並不適合人類這種生物。過度使用清潔劑更是會引起自體免疫力疾病。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消毒」,實則讓寶寶很受傷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消毒」,實則讓寶寶很受傷在診室裡醫生通過一番仔細的排查和各種化驗檢測出孩子是因為長期細菌超標患上了腸胃炎,所以才出現了高燒不退的問題。在詢問寶媽孩子關於孩子飲食情況的問題時,寶媽表示平時給孩子所吃的食物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孩子還在繼續吃母乳。
  • 奶瓶用開水燙就消毒嗎?無疑是在坑娃,奶瓶有效消毒只有3種方法
    寶寶的奶瓶需要勤洗,衝奶粉之前以及喝完奶之後,都要清洗乾淨,這樣就能減少上面的細菌和殘留,避免寶寶病從口入。大多數家長對於消毒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認識,認為開水燙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消毒方式,殊不知,這種方法的消毒效果並不好,看上去好像已經洗乾淨了,但實際上奶瓶上附著的細菌並沒有被殺死。消毒不徹底,會帶來什麼後果?
  • 奶瓶用開水燙就消毒嗎?無疑是在坑娃,奶瓶有效消毒只有3種方法
    大多數家長對於消毒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認識,認為開水燙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消毒方式,殊不知,這種方法的消毒效果並不好,看上去好像已經洗乾淨了,但實際上奶瓶上附著的細菌並沒有被殺死。消毒不徹底,會帶來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