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微夢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城市人住著高樓大廈,鋼筋水泥隔開了左鄰右舍,也淡漠了鄰裡關係。特別是現代樓房的結構隔音差,稍微有一些響動,就會影響到鄰居,破壞鄰裡關係的和諧。一些鄰裡之間的糾紛,正是因為噪音問題而引起。
一些有孩子的家庭,經常會面臨這樣的尷尬場面。由於自家孩子在家裡玩鬧、奔跑,甚至是跳繩、拍皮球,給樓下的鄰居帶來了噪音的困擾,總是被樓下鄰居敲門警告,甚至會被投訴到物業。
如果有孩子的家庭樓下恰好住著身體不好的老人,這種影響還會進一步擴大,容易發生老人找上門交涉的情況。
最近一段時間,恆恆迷上了籃球,就讓爸爸給自己買了個兒童籃球,沒事就在家練習拍籃球。
但是問題就在於,樓下家庭有老人,由於身體有病,比較虛弱,很容易受樓上響聲的影響。
特別是晚上,恆恆從幼兒園回來,就開啟了瘋狂模式,不是拍球,就是各種跑來跑去的聲音,讓樓下的老人不堪其擾。老人多次上樓敲門,與恆恆父母進行交涉,但是恆恆父母卻說孩子還小,正是釋放天性的年齡,不予理睬。
樓下老人多次交涉無果,一怒之下,在網上購買了傳說中的「震樓神器」,要給樓上的孩子和父母一個教訓。「震樓神器」一開啟,馬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恆恆一家感覺到了地板的震動和聲音,還以為發生了地震。
連續幾次之後,恆恆父母才知道是樓下老人用了「震樓神器」,為此向物業反映,甚至還報了警。經過了解和溝通之後,出警人員雖然指出了老人的做法不對,但是也給恆恆父母做了思想教育工作。恆恆父母才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趕緊向老人道歉,承諾會管好孩子。
「你若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就會狠狠地教育他」,這句話廣為流傳,可以說是對家長護短行為最為深刻的剖析。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以此為戒,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
1)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改正錯誤。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戒驕戒躁,避免粗暴對待,以免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性格也會變得偏激、執拗、易怒等。
2)讓孩子學習傳統美德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懂得做人的道理,才會真正成才。讓孩子學會謙讓有禮,學會分享,孩子長大後才不會自私自利。
讓孩子學會誠實守信,學會感恩,孩子長大才會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才會孝順父母。
讓孩子學會寬厚待人,孩子長大才會以寬厚為美,嚴格要求自己,寬待他人。勤儉節約更是一種美德,這是最基本的做人品質。
3)對孩子嚴加管束樹立規矩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家長不從小對孩子嚴加管束,樹立規矩,孩子自然不會遵守規矩。
好的行為規範是從小樹立的,懂得遵守規則,學會自我約束,孩子長大後才會知道如何約束自己。
4)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可能成為的樣子。父母不要總是進行口頭說教,口動不如行動,只有自己行動起來,孩子才會受到最為深刻的影響。
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做好示範。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任何時代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今日話題:您如何看待老人和孩子父母?歡迎您來下方留言區討論。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