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數學家到中年怎麼辦?

2020-12-20 騰訊網

轉載來源 | 知識分子

夏志宏在「理解未來」系列講座上

導語:

夏志宏是年少成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曾被楊振寧認為是南京大學最出色的校友之一。1988年,年僅26歲的他在博士畢業論文中解決了龐勒維猜想(the Painlevé Conjecture),一個在1897年提出的著名猜想。在解決龐勒維猜想後,他又在動力系統領域做出了許多其他的重要貢獻,成為國際動力系統和天體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之一。

現在的夏志宏關心一些什麼問題?最近有什麼計劃?請閱讀以下專訪。

訪談整理 | 陳曉雪、程 莉

責編| 李 赫

● ● ●

「我覺得是機會」

「他引入了許多新的思想,但最重要的是,他的證明是融匯許多科學成果的典範。」在介紹混沌與穩定性的起源的著作《天遇》(Celestial Encounters: the Origin of Chaos and Stability)中,數學家弗洛林·迪亞庫(Florin Diacu)與動力系統專家菲利普·霍爾姆斯(Philip Homels)如此評價夏志宏對龐勒維猜想的證明。「夏志宏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他應用複雜的數學工具給天體力學領域注入新的思想。」

龐勒維猜想被認為是法國數學家保羅·龐勒維(Paul Painlevé)在1897年提出來的。龐勒維認為,在N大於3的N體問題中,存在不是由碰撞產生的含有奇點的解。長時間以來,沒有人能夠解決這一難題。

1982年,19歲的夏志宏從南京大學天文系獲得學士學位。對天體力學感興趣的他隨後來到美國西北大學數學系跟隨薩瑞(Donald Saari)攻讀博士學位。在薩瑞的介紹下,夏志宏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龐勒維猜想。1988年,夏志宏在他的博士畢業論文中,宣稱已經找到一個五體問題的解,這個解會在有限時間內產生一個非碰撞的奇點。實際上,這是龐勒維猜想在N大於4的情況下的一個證明。1992年,《數學年鑑》(Annals of Math)發表了他的這篇論文。

《知識分子》:1988年,你為什麼可以解出這個早在1897年就提出的難題?

夏志宏:我覺得是機會。龐勒維猜想是天體力學中一個具體的數學問題,剛好我本科是天文學,有這方面的背景。到美國以後,我讀的是數學系,所受的訓練也是一般的抽象的數學概念,這個結合比較好。一般人都是一方面懂,另一方面不太懂。剛好那個年代技術上的發展已經成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一個機遇,我能夠結合兩個不同的學科所學習到的一些技巧。

我到西北大學讀博兩年之內已經完成畢業論文,可以拿到博士學位畢業。那時候丘成桐教授提供一個博士後的位子,但我的導師薩瑞(Donald Saari)告訴我,博士研究生期間沒有任何雜念,能夠安靜做學問,以後這樣的機會就很難了。我當時在做龐勒維猜想,就聽從了導師的意見,專心學術。

兩年後,我解出來投稿到《數學年鑑》。雜誌當時說,只要對的就發表。但是審稿歷時兩年。第一個審稿人花了很長時間,他不敢肯定是對的還是錯的。第二個人也是如此,以至審稿過程中換了不少人,花了不少時間。直到最後,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美國科學院院士(指數學家John N. Mather)專門給研究生開了一門課,討論我的證明。後來他們發現有一些小問題,然後我繼續改進補充我的證明,最終發表了。

《知識分子》:可以用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話稍微解釋一下這個猜想嗎?

夏志宏:有一本書叫《100件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解決的這個問題。一個由幾個天體組成的系統,這幾個天體都是理想化的,相互之間作用只有牛頓的萬有引力。龐勒維提出的問題很簡單:這個系統會不會有這種可能性,其中某一個天體會在有限時間內跑到無窮遠?

為什麼這個問題很多年難以解決?多年以來,大家一直都認為不可能有一個天體會在有限時間跑到無窮遠。為什麼不可能呢?因為這些天體之間存在萬有引力,相互之間是吸引的,按道理講會纏在一起。即使某個天體以一個很大的速度運動,再怎麼走,走到無窮遠也還是需要無窮長的時間。那麼要使得它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走到無窮遠,速度不僅要快,而且要一次一次地加速,這才有可能(這是經典力學的問題,我們不考慮相對論效應)。 比如說第一秒是每小時10公裡,在1/2秒之內,它的速度要變成1秒鐘100公裡,之後1/4秒之內,速度要達到每秒鐘1萬公裡,這樣一次一次加速,在兩秒鐘之內,這個天體會跑到無窮遠。但一般人想像,即使某個天體走得很遠,由於其它天體的吸引,它會被拉回來,不太可能一直在加速。我證明事實上這是可以做到的,要達到這種加速,必須考慮多個天體之間近距離的複雜的相互作用。

《知識分子》:誰給它這個力呢?

夏志宏:對呀,誰給它這個力呢?事實上僅僅用吸引力就可以做到。我證明了,如果把五個質點的位置放得非常巧妙,沒有任何外力,也可以使其中一個質點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也就是說我找到了最合適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可以達到這麼一個運動的過程。

教英文寫作課的數學家

1992年,《數學年鑑》發表夏志宏證明龐勒維猜想論文的時候,夏志宏已經是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副教授。兩年之後,想念埃文斯頓的他又回到了母校西北大學,任數學系的正教授,2000年起任潘克講座教授(Arthur and Gladys Pancoe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在這些年中,夏志宏關注的領域更為廣闊,除了做自己的研究,也開始嘗試更多的東西。很有意思的是,2008年時,夏志宏給西北大學15個大一新生開了一門英文寫作課。

《知識分子》:一個數學家,又是外國人,教美國人英文寫作課,還是挺酷的一件事。

夏志宏:美國大學新生有一年多的時間都是通識教育,入學後不分專業和方向。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該上什麼課,必須要有教授和一年級的學生經常聯繫,根據他們的情況給予一定的指導,告訴他們選什麼課,了解他們將來想學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當本科生導師是教授的志願,但學校規定每個導師必須教學生英文寫作,題材可以由導師定。那一年剛好是美國大選,我給學生布置與選舉相關的寫作題目,每周和學生一起讀大選歷史,看電視辯論,然後一起討論,讓學生把自己的觀點、想法寫出來。比如大一新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參與投票,其中一篇就是讓他們寫投票的經歷和感受。有一些學生不是美國公民,就寫他們國家的選舉或在自己國家的投票經歷。這和中國的教學方式是不一樣的,美國的文科教學大部分是閱讀加討論式的。

《知識分子》:對於寫作,你最看重什麼?

夏志宏:因為我是個數學家,我對學生的要求是文章內在的邏輯要嚴密。你需要講出自己的觀點,而且必須要有證據和數據去佐證,讓人信服。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外國人,對文法的要求就沒那麼多了。

《知識分子》:選什麼樣的問題對數學家來說很重要。有可能你感興趣的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問題可能很多年解決不了。你怎麼選擇自己的問題?

夏志宏:除了考慮興趣之外,我也會考慮它的學科影響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嗜好和評判能力,我覺得應該做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我自己對沒有挑戰的問題沒多大興趣。

《知識分子》:你現在在做具體哪方面的研究?

夏志宏:我所研究的數學領域是動力系統。簡單地說,動力系統專門研究一些諸如力學、物理、生物等系統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過程,主要研究對象是軌道及軌道的結構。軌道穩定性及系統的結構穩定性往往是核心問題。動力系統本身有很多不同的方向,我做的相對比較理論一些。我感興趣的幾個主要方向是微分動力系統、哈密爾頓系統、微分遍歷論與天體力學。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一般動力系統和其他數學領域之間的聯繫,比如,拓撲、幾何、或代數等都有其獨特的理論與方法,而這些方法有時是相通的。如何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研究一個動力系統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最近,隨著南方科技大學大數據創新中心的成立,我對大數據理論及應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知識分子》:天體力學最新的進展有哪些?

夏志宏:從應用方面來講,現在軌道設計技巧比以前好多了。比如說,我們要從地球向外太空發射一個宇宙探測器,利用天體力學的理論知識,可以預先設計很好的軌道,也可以讓探測器比較穩定地停留在空間某一個地方。因為現在的動力系統理論比較成熟,設計的軌道比原來好,非常節省能量。

還有一類理論上的問題也有很大的進展,關於整體星體的運動的不穩定性的理解比以前深,而且基本上能肯定,一般天體運動的軌道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也就是所謂的混沌現象。

最大的阻力來自高校的管理體制

南方科技大學地處深圳——中國最有經濟活力的城市之一,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點學校。

2015年,受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簡稱「南科大」)陳十一的邀請,夏志宏開始籌建南科大數學系,並擔任數學系主任。

「我覺得創系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希望南科大建立一個國際化、研究型、高水平的數學系。」2015年9月,剛剛上任的夏志宏說。他介紹,數學系除了滿足學校的基本教學任務,在基礎研究方面必須達到前沿水平,有國際影響。要在研究上有所突破,就需要有高水平的研究團隊,而且年齡層要有梯度。「和南科大各兄弟院系一樣,我們現在花很大精力全球招聘人才。」夏志宏說。

儘管數學系成立不久,人數不多,夏志宏介紹,但已經有一支很強的國際化隊伍。「可喜的是,我們還吸引了三名國際一流的非華裔學者,全職在數學系工作。」

南科大數學系的研究方向包括基礎數學、應用與計算數學、概率統計和金融數學。

「隨著南科大在國內外影響力的提高,憑藉優美的無霧霾的自然環境、學術環境和深圳市的大力支持,我相信南科大及數學系很快會成為中國高校的一大亮點。」

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不過,對於剛回國的夏志宏來說,還是面臨著不少挑戰。

《知識分子》:你為什麼回來加入南科大?

夏志宏:我願意去南科大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一般傳統學校的院系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少的遺留問題,但南科大是一個嶄新的學校,以前沒有數學系,相對來說對改革少了很多阻力。

《知識分子》:現在的阻力主要來自哪裡?

夏志宏:我們的阻力仍然主要來自於現有高等教育體制,最麻煩的是申請學位的一些制度。學校大部分老師在國內外一流學校裡都已經培養很多博士,經驗豐富,但到南科大,竟然連帶博士的資格都沒有。比如我,可以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招博士生,甚至是美國一流大學,但在南科大不行,因為教育部還沒有批准南科大有博士點。這明顯是比較荒唐的事,我們急切希望有擔當政府負責人能出面解決這一問題。這是整個辦學中遇到最難的地方。但所幸我們沒有停步去等體制解決問題,而是積極地和國內外眾多學校合作,以聯合培養的方式培養博士生。

《知識分子》:回國任教這一段時間,你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夏志宏:我覺得最大的挑戰是花太多的時間應付沒有必要的事情。我們經常忙於行政會議、匯報。很多上面要求的評估、教學計劃、動員、總結等,其實都沒有必要。教授們不該去做看上去很有榮譽、其實是很無聊的事。教育部表面希望辦學有特色,但你一有特色,就說你不符合規定。還有就是所有的學校都用同樣的方法來管理。不僅僅是學校,所有的學科也都用同一種條文來管理,而且動不動就要評估、視察。這一切也許動機是好的,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會浪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知識分子》:你在南科大的計劃是什麼?

夏志宏:我希望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做,把南科大數學系打造成全國一流,國際上多個方向有重大影響的系。數學系現在已初具規模,教學研究教師、教學教師、訪問教師,博士後等加起來已有三十多人。我們計劃在三到五年期間,教學研究教授隊伍會發展至五十人左右,覆蓋數學基本領域,其中有四五個方向進入全國最強之列。另外,我負責新近成立的大數據創新中心,將作為產學研結合的嘗試,直接服務深圳的經濟發展。

《知識分子》:現在是解決你自己的問題重要,還是培養下一代科學家更重要呢?

夏志宏:每個研究型大學教授,都應該爭取做好這三個方面:教學、科研、服務。也許各個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但這三個方面是相互關聯的。每個方面我都會努力。謝謝!

夏志宏

數學家、天文學家,美國西北大學終身Pancoe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第一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數學系創系系主任、講座教授。研究方向為動力系統和天體力學等。

夏志宏26歲時,在博士論文中解決了早在1897年提出懸而未決的Paul Painleve猜想。1989年榮獲斯隆研究者獎,1993年榮獲美國總統青年研究者獎,1993年榮獲得布拉門塞爾純數學獎,1995年成為馬裡蘭州大學應用數學Monroe Martin獎得主。

製版編輯:李赫丨

相關焦點

  • 《自古英雄出少年》37載,「大丈夫」銷聲匿跡,小媳婦卻功成名就
    80年代的武俠電影,如今已成為70後、80後的童年回憶了,《自古英雄出少年》這部武俠片可謂老少皆宜,相信很多人都忘不了「大丈夫」這位經典的影視人物吧,但如今他似乎已經銷聲匿跡,這是為何?不過在1983年,倒是有一部武打片,給觀眾帶來了別樣的感受,那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說到《自古英雄出少年》這部作品,在當時非常火,上映後一票難求,看過的觀眾幾乎都會對這部片有深刻的印象。《自古英雄出少年》拍攝於1983年,講述了以「大丈夫」為首的天地會兒童為了躲避清廷鷹犬的追殺,而一路逃亡的故事。
  • 吉安永禾再造經典《自古英雄出少年》重拾回憶
    搜狐娛樂訊 「大丈夫頂天立地,小媳婦仗劍天涯」的《自古英雄出少年》被搬上熒幕至今,經典依然卻鮮有人翻拍。近期,曾推出《精武陳真》、《橋隆飆》等精品電視劇的北京吉安永禾影視有限公司,力邀香港著名功夫導演徐小明擔任藝術總監,計劃重拍《自古英雄出少年》。
  • 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大丈夫」和小媳婦現狀如何?
    前天央視電影頻道又重播了老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這部影片由中國香港和內地聯合攝製。在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一年多後的1983年《自古英雄出少年》上映,是繼《少林寺》之後難得的一部經典武俠片。《自古英雄出少年》導演是牟敦芾,主要演員有郝勇、張小燕、胡益林等。影片內容主要講述了清朝鹹豐時期,四川「天地會」的一群少年英雄,經過一場場驚心動魄地危險,充滿智慧地殲滅了追殺他們的清廷鷹犬的故事。
  • 老版《自古英雄出少年》揭秘 大丈夫小媳婦今何在
    電影版《自古英雄出少年》監製夏夢北京吉安永禾影視有限公司即將拍攝武俠情趣勵志劇《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消息一經傳出,有關1983年原版電影的一系列舊聞也是甚囂塵上。這部曾經風靡內地的經典武俠電影再度浮出水面,也喚起了一代人兒時的共同回憶。有網友更是在某知名論壇上發起了對電影中主創的人肉搜索,想要知道這些曾經伴隨他們度過童年的小明星們,今天的去向。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是香港內地首次合作的武俠片,它優美的畫面,逼真的武打場面都曾經讓上一代人痴迷。而電視劇版的翻拍,也再次勾起了這些回憶。網友setmefly說:「 她是我老婆!
  • 何必為現狀悲傷,「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這句話對於少年的成長來說挺有意思的,最初在《增廣賢文》裡出現過,後來又被改編。在2005年的春晚上馮鞏和朱軍的小品《藝術人生》裡,馮鞏就念過這首改編自《增廣賢文》的詩,「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 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十八歲,自古英雄出少年,祖國的希望,加油
    2000餘名精英成為清華園的新住戶,其中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有十八歲,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八歲的天才是祖國的希望,願你們能成為國之棟梁,為祖國譜寫華章! 什麼樣的家庭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呢?
  • 「娃娃紅軍」身背鬥笠鬧革命,開國元勳外甥,自古英雄出少年
    他的母親是「雙槍女英雄」賀滿姑。兩歲時,他的母親被敵人凌遲處死。大姑賀英傾家蕩產,救下了他和哥哥、妹妹的命。七歲時,大姑也被叛徒出賣犧牲。臨終前遞給他一個小包裹,裡面是一把手槍、2個金戒指、5塊銀洋。最後的遺言讓是他:「找賀龍,找紅軍!」7歲的小男找到了賀龍的紅軍,當上了一名紅軍小小的「宣傳員」。兩年之後,他又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徵。
  • 《自古英雄出少年》主演「大丈夫」爆紅,至今30多年卻無影無蹤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一部既沒有十分有名的演員參演,也沒有十分出色的特效的低成本電影,但是卻轟動了整個中國的電影圈,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更是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轟動,當時拍攝地就是在未開發的九寨溝,很多人都說或許九寨溝的出名也是源於這部電影的播出。
  • 自古英雄出少年: 美國12歲男孩智擒鱷魚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最新資訊>正文自古英雄出少年: 美國12歲男孩智擒鱷魚 2013-08-20 10:03 來源:赫芬頓郵報 作者:
  • 哈代:數學家一生是少年
    其實就在作家哈代出生三十多年後,英國又誕生了一位擁有相同姓氏的數學家,他就是 G.H.哈代。哈代,圖源:維基百科和作家哈代一樣,數學家哈代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只不過他的故事不需要寫成小說,他自己就像一部小說的主人公:他是儀表堂堂的紳士,也是特立獨行的怪人,他從小就是數學天才,卻考慮過棄理從文,連希爾伯特都直言他是頂級數學家,他卻認為自己最大的貢獻是對其他數學家的幫助。
  • 自古英雄出少年
  • 《最強大腦》:自古英豪出少年,少年強則國強!
    這場比賽中國隊的出場隊員有來自清華園的「無為之光」孫勇、復旦大學的「心靈多面手」郭小舟以及來自杭州文瀾中學初二學生「追光少年 」楊英豪。當然,對手美國隊的三名隊員更是盛名爍爍,不容小覷,其中有兩位來自世界頂尖高校哈佛大學,另一位則來自曾經出過3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紐約大學。第一局孫勇獲勝,中國隊暫時以1比0領先一分。
  • 青春勵志故事蘇步青:從放牛娃到數學家
    中國青年網記者精心編寫並在今日的青春勵志故事主頁推出蘇步青先生從少年放牛娃成長為享譽國際的數學大師的勵志故事。這是一出罕見的場面,國內外數學界泰鬥齊聚一堂。10多位「兩院」院士趕來了,很多老學者顫顫顛顛地在旁人攙扶下趕來了,著名數學家、年近九旬的陳省身也坐著輪椅趕來了……   這個令眾多國家領導人和數學大家們牽掛和尊敬的百歲老人,就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微分幾何「浙大學派」的創始人--蘇步青。
  • 15歲少年毅然放棄國外度假,人們眼中的「小英雄」因為口罩火了!
    最近,他成了人們眼中的「小英雄」,人們驚嘆「自古英雄出少年」!他到底是誰?做了什麼事?這個孩子就是趙珺廷,是上海市民辦新黃浦實驗學校八年級的學生。他的故事,你一定要聽!趙珺廷的2020年寒假,他滿懷期待地到印度尼西亞和舅舅團聚,趙珺廷獨自一人從上海乘坐飛機飛往雅加達,準備在那裡開啟一段難忘的寒假之旅。可是到了雅加達沒幾天,他和舅舅就關注到了國內新冠肺炎爆發的消息。
  • 英雄出少年,平衡車比賽來啦!
    2019年9月15日,央視少兒頻道《英雄出少年》欄目組來到了合肥琥珀五環幼兒園,這場平衡車競技真人秀比賽正式拉開帷幕!
  • 聽說,99%的數學家都算不出這道題
    就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引發了一場數群和數學家長達幾千年的「鬥爭」,甚至到現在依然沒有結束! 無數個數學家傾其一生去尋找它們,有的觸碰到冰山一角,有的耗盡畢生心血也一無所獲。
  • 沙雕純愛《他是甜味道》自古英雄難過誘惑關,可這英雄拔腿就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笑笑的地盤,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沙雕純愛《他是甜味道》自古英雄難過誘惑關,可這英雄拔腿就跑?自古英雄難過誘惑關,陳其年豁出去了,可這英雄拔腿就跑。小短評:這種邊慘邊歡脫的畫風我真的很吃,快樂,your唯的幾本都挺好看的,而且好適合出廣播劇啊,比那些硬往搞笑改的強好多。看完腦子裡就,晏桉實慘,他做錯了什麼這麼慘。
  • 劉克峰:從不羈少年到世界著名數學家,他是怎麼做到的?
    也因此他獲得了全球華人數學最高獎"晨興數學金獎"、國際著名谷庚海默獎、全球華人數學家大會銀獎等諸多獎項。其實,年少的他,看不出半點數學家的影子,是一個古靈精怪的「調皮鬼」。1965年他出生於河南開封,因父親當兵轉業到天津,小時候他隨父親在天津讀書。讀小學、初中時,他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性格倔強、調皮,上房爬樹是日常,成績也平平。
  • 13歲女孩發明劈柴神器,比傳統方式更省力更安全,真是英雄出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未來也會更加美好。關於這款劈柴神器,你有什麼看法呢?快來評論區一起分享吧!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關注、評論噢!如果想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米兔創意公元"會有精彩視頻與你分享!
  • 人到中年,日子越來越難過、壓力越來越大、困難越來越多,怎麼辦
    有網友提問:人到中年,我感到日子越來越難過,壓力越來越大,困難越來越多,該怎麼辦呢?對於這個粉絲的問題,我以為很好解決。俗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問題,去解決就是了。對於日子難、壓力大和困難多這三個問題,必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然後逐個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