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的兩首詞,筆走龍蛇,悠閒淡泊,更令人心情愉悅

2020-12-13 品詩賞詞

陸遊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他一直堅持抗金,也曾奮不顧身地馳騁於沙場之中。可是南宋的那些王公大臣們為了一己之私,寧願偏居一隅、醉生夢死,也絕不願意收復河山、迎接徽欽二帝。壯志難酬,放翁還一再地遭受打擊,不得已只好退隱山林,可是他的凜然之氣卻一直影響後世。

陸遊憂國憂民,他的作品也具有詩聖杜甫的沉鬱風格,同時也充滿大氣磅礴的英雄氣概。吟誦他的《釵頭鳳》,悽婉痴情,也催人淚下;朗讀他的《詠梅》,勢如扛鼎,又衰颯悲戚。

晚年的放翁雖然寄情山水、閒適淡泊,卻依然心繫天下、不忘北方,即使到了人生最後一刻,依然慷慨賦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下面介紹陸遊的兩首詞,筆走龍蛇,悠閒淡泊,更令人心情愉悅。

長相思·雲千重

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月明收釣筒。

頭未童,耳未聾,得酒猶能雙臉紅。一尊誰與同。

陸遊晚年隱居於山陰,那裡生活條件簡陋,他卻毫不在乎。有一次辛棄疾特地去探望他,並提出要幫他構築田舍,都被陸遊婉言拒絕。辛棄疾也深知,放翁心裡關心的是前方將士,對自己的物質條件並不講究。

這首詞抒寫了詞人的隱居生活,他首先描繪了自己周圍的環境。山間樹木茂密、雲霧茫茫,既有芬芳的野花,也有調皮的松鼠。放翁白天行走在林蔭小道,鳥兒在歡唱、清溪在高歌,涼爽的山風撲面而來,詞人更感到山林的幽靜。

傍晚時分,放翁又在溪邊灘頭開始垂釣。一輪明月高掛枝頭,絲毫不敢驚擾放翁的雅興,只是默默地陪伴著他。詞人一邊釣魚,一邊沉思,經常忘記魚兒在咬鉤,不過放翁釣的是一份心情,至於晚上是否有美餐下酒,他倒也無所謂。

作者隱居在山水之間,夜來趁著明月垂釣,無比閒適。而且自己鬢髮未白,耳朵不聾,又能喝酒,簡直過著一種神仙般的生活。可是詞人又惆悵地說,一尊誰與同?其中既透露出一種孤寂之感,又表達了對往日沙場奮戰的追憶。

長相思·悟浮生

悟浮生,厭浮名,回視千鍾一發輕。從今心太平。

愛松聲,愛泉聲,寫向孤桐誰解聽。空江秋月明。

陸遊年輕時就胸懷壯志,希望自己不僅可以立功揚名,更能為國盡力。所以他不僅習文練武,而且積極為朝廷出謀劃策。雖然自己的建議總是不被採納,他依然無怨無悔地籌劃著抗金大計。後來他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終於有機會深入到最前線。

可是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不久幕府解散,陸遊回到後方,再也沒有機會殺敵報國了。如今人到晚年,他更是看淡功名,這些年來不僅感悟深刻,而且逐漸開始「厭浮名」。

在詞人眼裡,那些優厚的俸祿,也好像頭髮那樣輕微。而捨棄了這些,他反而覺得內心平安淡定。

賦閒在家,陸遊剛開始還很不適應,慢慢地,他逼迫自己忘記過去,畢竟一直消沉下去,對身體健康也有影響。於是詞人每天都參加田間勞動,更於閒暇時刻,在野外散步。

「愛松聲,愛泉聲」,表現出他熱愛大自然,並經常物我兩忘。而「誰解聽」,更是傳達出一種孤芳自賞、不隨波逐流的高潔品質。最後詞人以景結情,用「空江、秋月」,抒發了一種悽楚、寂寥的悲情。

陸遊的這兩首長相思,閒適淡泊,更充滿了一種幽怨。全文筆走龍蛇,一氣呵成,看似曠達,其實卻深蘊了悲怨和愁苦。

相關焦點

  • 陸遊79歲時抒寫秋思,這首詩輕鬆愉悅,充滿了浪漫的想像
    秋天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不僅有溫馨恬靜的陽光,還有和煦輕柔的微風,更有火紅的楓葉、金色的野菊,以及翠綠的草葉、絢爛的槿花,令人目不暇接,也心曠神怡。雖然很多文人墨客感覺秋意蕭瑟,但也有更多的詩人喜愛秋天的勝景。
  • 李白的兩首絕句,語言平易,卻盡顯淡泊胸襟
    李白文武全才,更具有浪漫情懷,他的詩歌令人讚不絕口,意境恢宏、想像奇特,豈止是謫仙,簡直是上天特別眷顧的大才子。下面分享李白的兩首絕句,語言平易,卻盡顯淡泊胸襟。憶東山二首(其一)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 黃庭堅病癒遣悶,這首詩恬淡悠閒,讀完令人心情舒暢
    生病時,心情多少有些鬱悶,不僅很多事情耽誤了,而且也牽累一些親朋好友。所以有時候寧願自己遭罪,也不想麻煩別人。當身體終於有些好轉,又情不自禁地想抒發自己的感慨。宋代的詞人李清照就有「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下面介紹的是黃庭堅病癒遣悶,這首詩恬淡悠閒,讀完令人心情舒暢。
  • 一首初夏山行詩,景色清新寧靜,心情輕鬆愉悅,讀一遍就能記住!
    但如果提到他的學生,就沒有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曾幾,南宋詩人,江西詩派代表人物,字吉甫,號茶山居士,著有《茶山集》。其詩風清新淡雅,語言流暢歡快,語意明白曉暢,詩作多為山水遊記。陸遊的很多」田園」詩就深得曾幾真傳。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一句氣勢驚人,結尾一句悲涼無比!
    嶽飛、陸遊、辛棄疾、陳亮等等都是其中典型,空懷報國之志,卻只能撫劍悲歌。陸遊臨死前的一首絕命詩就能很好地概括這些仁人志士一生心情:「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此生志求王師北定中原,卻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也正因此,南宋的詞壇也是一個感慨悲歌的詞壇。
  • 父愛深似海,陸遊留給子女的兩首詩,都很經典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這個名字大家看著有點陌生,其實有一首還是比較知名的,這就是兩首中的第二首: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咱們這裡著重分享下《冬夜讀書示子聿》和《示兒》,這兩首詩都是陸遊寫給子女的,只不過表達的心情和寄予的希望不一樣。第一首,《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 陸遊詠梅詞驚豔800多年,偉人隨手模仿一首,從開篇霸氣到結尾
    陸遊這首詞中的梅花,得自然天性,雖寂寞自愁,但與世無爭;雖零落作塵,但暗香如故。這種內在的從容、灑脫,傲岸、高潔,正是陸遊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這也讓這首詞從創作之初便備受推崇,驚豔了800多年。全詞意境悽美,與悽清冷寂處,見梅花之精神與風姿。
  • 陸遊這首水調歌頭懷古攬今,慷慨豪邁,卻又收放自如
    陸遊是偉大的愛國詩人,由於受時代的局限,不僅懷才不遇,還報國無門,所以他的很多詩都比較沉悶和憂愁。但是下面這首詩卻非常豪邁,抒寫了作者的滿腔愛國激情。當時是宋孝宗期間,張浚率軍伐金失敗,主和派十分囂張。
  • 10首令人動容的悼亡詩詞,生死兩茫茫惟有淚千行
    到了唐宋時期,悼亡詩(詞)不再只限於丈夫哀悼亡妻的專用詩題,也可以是對亡故的親人或朋友表達追悼、哀思之情。這10首令人動容的悼亡詩詞,可以了解一下。一、《離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陸遊很奇特一首詞,記錄春天,苦中作樂,讀完引人深思,堪稱經典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陸遊在立春這天有感而發作出的一首詞,這首詞的上片與下片乍一看有些突兀,描寫的完全是相反的景象,但是其中的內涵卻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木蘭花·立春日作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雲,愁抵瞿塘關上草。
  • 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這2首詞,詞的背後另有說法
    而最值得讓人稱道的莫過於這兩首詞了。一首自然是大詩人陸遊所作的《紅酥手》: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 蘇軾與陸遊《卜算子》比較
    為比較兩位詩人面對困境時心境的異同,下面以本周語文課上所學的蘇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和陸詞《卜算子·詠梅》為例。    蘇軾因寫詩獲罪被貶黃州,內心的悽涼與惶恐是無人知曉的,即使他保持著樂觀與豁達,仍驚魂未定,惶惶不安。而陸遊的仕途充滿坎坷,並非一帆風順,處處受排擠,遭奸人所害的他以梅花自喻,寫下了這首愛國詩歌。
  • 陸遊很感人的一首詞,通篇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寫得很是有韻味
    多年的夙願終於要得到實現,陸遊心裡無比興奮與感慨,寫下了多首經典的詩,而其中有一首最為經典,整首詩真誠之至,將陸遊的肺腑忠誠徹底描寫了出來,這首詩就是——《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 陸遊最扎心的一首詞: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情侶,讀一次哭一次
    陸遊,宋代文人中的特例,別人喜歡寫詞,他鍾愛於詩歌,雖然也有詞作存世,但跟詩歌相比,數量非常少,他一生寫下近萬首詩,其中包括很多精品,有些年年入選課本。嘉定二年秋天,陸遊一病不起,幾個月後去世了,享年八十五歲。病逝之前,陸遊頭腦仍然很清晰,想到北伐金國無望,朝廷收復失地的機會破滅,悲痛之情難以表達,留下絕筆《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 兩首描寫秋景的佳作,趙師秀的作品衝淡悠遠,翁卷的詩歌充滿理趣
    當人們遇到困難、心情惆悵時,就會看見草木枯萎、落英繽紛,也倍感孤獨悽涼。而當人們處於順境、心情放鬆時,卻能感受到楓葉的絢爛、遠山的雄偉,立刻就感到心曠神怡。南宋有兩位著名的詩人,一位稍微年輕,身體欠佳,經常在家養病;另一位年紀稍長,胸襟淡泊,時常外出賞景。
  • 一杯走心的香飄飄奶茶,喝完讓人心情愉悅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需要適當放慢腳步,給自己一杯奶茶的時間,細細品味生活的慢滋味,放鬆心情,享受奶茶帶來的愉悅。一杯香飄飄,放飛悠閒心情年輕人崇尚自然、隨性的生活,嚮往那種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和香飄飄「推動奶茶為全球主流飲品,讓人們更享受生活」的使命是緊密吻合的。
  • 陸遊的一首詞,遣詞造句,意趣十足,值得收藏!
    《朝中措·梅》宋代:陸遊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悽涼。一個飄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腸。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起句「幽姿不入少年場」,其意略同詞人《卜算子·詠梅》詞中的「無意苦爭春」。所以「不爭」、「不入」的人,為潔身自好。幽姿者,美姿也。「幽」字有沉靜淡泊意味,與歌舞喧鬧的「少年場」相對。此句看起來是直接書寫,其實是賦與興相結合,是贊梅,也是自賞。以下三句,轉為自憐自傷。「無語」二字是感慨當時自己的國事、身世都有不可說的地方。
  • 作者文風與辛棄疾相近,這首詞滿目悽涼,令人下淚
    筆墨煙塵淚,滄桑思緒醉,把酒臨風,更感嘆寂寂兮心臆,杳杳兮流光。才子們愁怨葉病成紅、花啼有淚,也傷心故國殘灰、蕪城宿草。南宋一位詞人就有一段悽楚經歷,並用文字記錄了他的深切感受。曾為陸遊、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嶽珂友善。作者抒發抗金抱負,文風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20年前劉過曾抱著收復中原的理想來到武昌,此時故地重遊,中原不僅未復,自己反而憔悴不堪。作者感慨時事,寫下了這首令「楚中歌者競唱之」的詞作。詞的開篇寫景,「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 陸遊的大哥見一女子衣冠亂了,寫首妙詞調侃,竟走上「人生巔峰」
    宋代和唐代一樣,都是一個大文人輩出的朝代,那個時期歐陽修、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陸遊等很多大文人先後在文壇崛起,驚豔了世人千年。不過要說最勤快的文人,那陸遊肯定算一個了,不算散文詞作這些,陸遊單單流傳於後世的詩作就有9000餘首。
  • 壓抑時讀讀李煜這兩首《漁父》詞,如沐春風,豁然開朗,輕快舒適
    這首詞,其實是題畫詞,原畫為《春江釣叟圖》,李煜寫這首詞,其實有些「功利」在裡面,據說,當時文獻太子不喜歡李煜的奇特相貌(據說李煜有重瞳),李煜為了避禍,於是自己退居深宮大院中,每天舞文弄墨,以示自己沒有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