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記者從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為迎接國慶中秋假期,廣州市屬博物館將圍繞節慶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展覽和文化活動,包括舉辦展覽22個(不含常設展覽),各類文化活動32個。各市屬博物館還紛紛推出中秋節特別活動,為市民歡度假期提供豐富的文化大餐。以下是部分展覽和文化活動的預告與介紹。
部分展覽:
紅色中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展
時間:7月1日-10月31日
地點:廣州起義紀念館
該展覽重在傳承紅色基因,以革命文物圖片形式,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中華民族的奮鬥精神。
相映生輝——當御用青花瓷遇上非遺剪紙
時間:9月22日—12月20日
地點:廣州博物館專題展廳、花城廣場
展覽甄選了73件瀋陽故宮博物館所藏清代御用青花瓷,與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徵集的30餘件非遺傳承人的手工剪紙聯袂展出。廣州博物館還攜手廣州市旅遊問詢中心,將該展覽精煉成圖文展版,在花城廣場展出,供遊客觀賞。
一日讀懂兩千年——體味鋼筆水彩畫中的廣州故事
時間:9月22日—12月底
地點:廣州塔
展覽精選國家一級美術師何世德創作的30幅描繪廣州文物史跡的鋼筆水彩畫作,分為「千年商都·海絲遺風」「英雄城市·紅色記憶」兩大部分,展示廣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瑰麗的羊城秀色。
「漫遊鎮海樓 細數粵童謠」(暫定名)
時間: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地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海天走廊
廣州博物館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攜手舉辦該特展,讓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遊客深入認識粵語童謠的文化內涵及地域特色。
文心書意——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千字文書法展
時間:9月19日—12月13日
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
展出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智永、張旭、懷素、王升、文徵明等書家的《千字文》拓本和墨跡一批。
雲山·珠水·羊城——名城廣州的歷史記憶與都市新貌(暫定名)
時間:9月23日-10月11日
地點:南越王宮博物館
回顧廣州市區的重要考古發現,重溫廣州作為嶺南都會、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的城市建設歷程,展示廣州兩千多年城市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圖片展。
學術高峰——羅振玉藏品展
時間:9月25日-11月25日
地點: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通過近百件珍貴展品,講述國學大師羅振玉在殷墟甲骨、敦煌文書、漢晉簡牘、大庫文獻等學術領域的重要貢獻。
州城外,珠江邊——解放中路考古發掘成果展(暫定名)
時間:9月30日—2021年1月30日(暫定)
地點:南漢二陵博物館展覽中心
解放中路工地考古發掘遺蹟119處,出土各類文物2340件(套)。此次展覽通過展示解放中路的考古發掘成果,展現廣州古城的千年生活,表現公眾考古的活動。
部分文化活動:
「紅布帶」扎染活動
時間:10月3日上午10:00
地點:廣州起義紀念館
觀眾參觀「廣州起義」展覽後,參加起義標誌——紅布帶扎染活動,了解廣州起義背後的故事。觀眾可通過微信公眾號報名參觀。
月圓中秋,情滿軍校
時間:10月1日
地點: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組織觀眾共赴一場甜蜜的約會,一起親手做月餅、品茗茶,誦中秋,思念先賢。
瀋陽剪紙非遺體驗活動
時間:10月2日、3日
地點: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圖書閱覽室
圍繞專題展覽「相映生輝——當御用青花瓷遇上非遺剪紙」,邀請瀋陽非遺老師開展剪紙體驗活動。
我們的節日·國慶押花體驗活動
時間:10月1日
地點: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工藝小作坊
在國慶節當天,邀請押花專業老師教授押花的歷史與工藝,指導參與者體驗製作一份押花作品。
中秋節特別活動
時間:10月1日
地點:線上活動
南越工坊推出「熊熊點燈」燈籠製作線上活動。
「舉家歡樂度雙節系列活動」
時間:10月1日—8日
地點: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為觀眾精心策劃一系列活動慶雙節,如「歡樂猜燈謎喜慶雙節」「團扇刺繡體驗活動」「小魚掛飾的製作」等。
愛國電影展播
時間:10月1日-8日
地點:辛亥學堂
展播《建國大業》《我和我的祖國》等愛國題材電影,了解新中國建立的艱苦歷程。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扎燈籠、賀中秋」親子體驗活動
時間:10月1日
地點:南漢二陵博物館服務中心1樓公眾考古活動中心
中秋節來南漢二陵博物館,一起聊聊關於中秋節的故事。活動準備了一批既美且萌的文物素材,還有好聽的文物故事。小朋友們選擇喜歡的文物元素創作成剪紙,再發揮自己的豐富想像力,親手做一盞個性化的漂亮燈籠,過一個特別有意義的中秋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