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本地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在線送上文化大餐 閉館不閉「雲服務」

2020-12-24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字字珠璣——廣州博物館藏有銘銅器展」展品

  疫情當前,廣州本地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閉館不閉展」「閉館不閉服務」,充分藉助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端平臺,讓「宅」在家裡的人們依然能夠儘量多地享受到文化服務。

  閉館不閉展 博物館雲服務創新不斷

  廣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市屬已有28家博物館展覽數字信息推送到廣東文博智慧平臺,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觀展服務,還有部分博物館的展覽數字信息,被國家文物局推送為首批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各館還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網址和小視頻(抖音)等網絡平臺,發布展覽、文物欣賞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滿足居家市民的文化需求。

  加班加點趕「雲展」,呈現漢字之美

  「1月15日開展的年度原創特展『字字珠璣——廣州博物館藏有銘銅器展』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來的展出計劃,為彌補這一缺憾,廣博人馬上組織製作該展覽的網絡版」——2月12日,經過數日努力,廣州博物館這一開年大展的「雲展」上線,廣博副館長朱曉秋告訴記者,大家可在「雲端」一睹國寶之美。記者看到,這個雲展已經將大量的展品圖片和詳細的展品解說放上了網。如「吉金」部分,包括曾大保盆、越王劍等珍貴文物紛紛在列。朱曉秋表示,由於目前很多同事還沒有回來上班,所以一些展品,特別是印章、錢幣部分的圖片資料還不全,後面會陸續補充。出於防控疫情的考慮,除了部分實地拍攝之外,雲展製作與上線的許多環節都是同事們在家中遠程辦公完成的。幾位同事日夜加班加點,只為第一時間讓觀眾了解到廣州本地收藏的銘文文物的精彩,了解到漢字、古文之美。

  廣州博物館還在14日推出特別視頻導賞,由廣東唯一赴京擔任「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成就展」講解的金牌講解員肖夢雅出鏡導賞。此外,廣州博物館微信服務號「智慧廣博」如常開放雲觀展服務,觀眾關注該服務號後點擊微導覽即可在線瀏覽博物館四處展區720°全景,免費進行數字看展及數字鑑寶。  

  手機上逛「實景陳家祠」,聽「帥府故事」,看館長導賞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利用已有數字資源推出網上展覽「陳家祠全景導覽」。通過這個導覽系統,觀眾可以在手機上從「正門」進入,穿行於館內各個展廳內外。陳家祠蔚為大觀的建築裝飾藝術,只要點擊相應位置,就有詳細的解說跳出。此外,館方還正將優秀展覽「英雄禮讚:館藏民間工藝所見之英雄模範」繼續申報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通過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微信公眾號可連結登錄「博物官」展示平臺。目前該館正在開展「孫中山的故事」(暫名)專題展覽上網工作,與新疆哈密博物館聯合開展網上「絲路霓裳——哈密清代維吾爾服飾展」(暫名)交流展覽籌備工作;繼續推出網上「汀·說帥府」講解和喜馬拉雅個人電臺文物解說。除此之外,該館還通過官網、官微等平臺推出「在『家』聽展覽,每期一個文物小故事」的文物宣傳。除了充分利用數位技術,廣州本地的博物館也在實景導賞上下功夫。廣州魯迅紀念館館長吳武林與資深講解員李鳳霞一道,在元宵節當日率先推出了實地視頻講解,講解館內魯迅舊居等四個展覽和復原場景。13日,吳武林又採取「聊天式」的方式,以輕鬆的風格與嘉賓一道為觀眾視頻講解「紅的文學——廣東左翼作家點將錄」「青年之誼——魯迅與廣東木刻青年」兩個展覽。

  閉館不閉服務

  圖書館開闢文化戰「疫」新戰線

  廣州圖書館: 24小時不打烊暖人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州圖書館迅速反應,暫停到館讀者服務及各項活動,大力推進線上服務項目。廣州圖書館公共關係負責人曾茜介紹說,廣州圖書館通過廣州數字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及微博等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數位化服務及海量電子資源。

  閉館期間,廣州數字圖書館日均訪問量在4萬人次左右,其中網站、微信、APP各渠道數字資源菜單累計點擊量超10萬次,高於歷史同期。

  據悉,廣圖面向所有在穗人員全新推出小程序二維碼辦證和續證服務。只要手機IP位址屬於廣州的市民均可實時在線辦理廣州圖書館讀者證,開通廣州圖書館所有服務功能。

  記者看到,廣州圖書館的官方網站首頁及微信公眾號均設有「眾志成城抗疫情」專題欄目。此外,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全新上線的抗疫專欄,收集了萬方、超星、暢想之星等資料庫科學抗疫專題數字資源。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數圖資源更新不停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從1月24日起緊急閉館,取消所有讀者活動,免除所有到期文獻的逾期款。據省立中山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實現讀者證線上全流程、一站式自助辦理服務,一分鐘即可完成,幫助讀者更便捷地使用數字資源。到目前為止,讀者們通過各種途徑線上續借圖書10262冊次,線上預約圖書1027冊次370人次。」

  疫情防控期間,省立中山圖書館聯合資料庫資源商共同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課」。此外,因中小學寒假延長,省立中山圖書館聯合資料庫資源商免費開放了「中小學數字圖書館(PC專用版)」,內含大量優質資源,為假期教育提供支持。

  此外,近期緊急開發上線的「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數字閱讀平臺微信小程序版」則整合了看書、聽書、視頻精讀等模塊,涵蓋了傳記、文學、少兒幼教、時尚娛樂、歷史、文學藝術等類別。館員與愛心義工們以「品味傳統·愛我中華·共戰疫情」為主題,策劃組織了中華傳統故事特輯、《為什麼不能出門》原創繪本推薦等項目。其中,2月5日發布的《大腳丫遊巴黎》,上線僅半天,閱讀量已達1.6萬人次。有讀者留言:「在這非常時期,看到這些作品,聽到這些聲音和故事,心少了焦躁,多了一份寧靜!」

相關焦點

  • 「閉館不閉服務」廣州本地圖書館開闢文化戰「疫」新戰線
    疫情當前,廣州本地圖書館「閉館不閉服務」,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充分藉助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端平臺,讓「宅」在家裡的人們依然能夠儘量多地享受到文化服務。 市圖:24小時不打烊的數位化服務 雖然暫停到館讀者服務及各項活動,廣州圖書館發揮廣州數字圖書館的作用,大力推進線上服務項目。廣州圖書館公共關係負責人曾茜介紹說,首先,廣州圖書館通過廣州數字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及微博等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數位化服務。
  • 連夜通知閉館!廣州各大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閉館應對疫情
    1月23日晚,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廣州各大圖書館、博物館隨即發布閉館公告。經南都記者核實,廣東省博物館及廣州市屬17家博物館(院)(總館加分館)均於1月24日起閉館。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州圖書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廣東美術館等同樣於23日凌晨陸續發布閉館消息。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文博機構將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廣東省博物館:2020年1月24日(除夕)至2月8日(元宵節)臨時閉館。
  • 廣東各文化場館雲服務「上新」:推出線上讀書會、文物在線解說等活動
    南方網訊 連日來,為豐富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廣東各地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整合數字文化資源,增設多項在線公共文化服務,不斷豐富線上文化資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積極作用。省各大圖書館紛紛開展線上閱讀活動。
  • 廣州:博物館、展覽館各種特色展「雲」上天天可見
    本地博物館、展覽館抗疫出新招各種特色展「雲」上天天可見廣州文藝界戰「疫」在行動2月15日,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在其官方微信上公布了一則「藏品徵集啟事」。這是本地博物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布的第一份藏品徵集啟事。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廣州地區的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和許多人一樣,經歷了漫長的「長假」。記者發現,各個館不但紛紛快速反應推出了雲展、有聲展等依託於新媒體傳播渠道的服務手段,而且藉助此次突如其來的「練兵」,為未來重新開放之後的服務,開拓了不少新型長效服務的可能。
  • 東陽市圖書館閉館不閉網 為市民送線上「文化大餐」
    3月5日,由閱讀馬拉松、上海市圖書館攜手湖北省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安徽省圖書館、武漢市圖書館、南京市圖書館聯合主辦,東陽市圖書館承辦的「我的戰疫」線上閱讀馬拉鬆快閃賽在線上火熱舉行。但該館卻以「閉館不閉網」為主旨,為廣大讀者提供著優質的線上閱讀服務。據了解,「我的戰疫」線上閱讀馬拉鬆快閃賽只是疫情爆發以來,東陽市圖書館開展的一個線上活動,「雲閱讀」「雲課堂」「雲創作」等雲服務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
  • 蒼南公共文化場所線下閉館 線上服務「不打烊」
    2月27日上午,記者從縣文廣旅體局獲悉,疫情防控期間,我縣各公共文化場館堅持閉館不閉網,線上服務「不打烊」,為廣大群眾提供一系列豐富的線上文化服務產品,讓大家在家也可享受「文化大餐」,讓「宅」時光更加有滋有味。  近日,由我縣文化館舞蹈室幹部肖雲霞錄製的幾期舞蹈《拉伸操》正式在「蒼南文化館」微信公眾號上線。小視頻中,她以舞蹈健身的方式,通過網絡讓宅在家裡的群眾動起來,促進身心健康。
  • 博物館每周一閉館?下周不僅開放,還有驚喜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按照國家文物局統一部署,市文物局精心組織協調我市各文博場館籌備了60餘項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展覽和40餘項體驗活動,為廣大社會公眾奉上豐盛的文化大餐。
  • 廣州圖書館2020年閉館通告
    廣州圖書館2020年閉館通告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因人群聚集可能導致的病毒傳播風險,保障廣大讀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經研究決定,廣州圖書館將於2020年1月24日(星期五)起實行閉館,暫停到館讀者服務(
  • 江蘇這些景區、博物館及文化場所即日起關閉
    連雲港市文化館:暫停舉辦文化旅遊惠民活動,暫停各場館活動的網絡預約,何時恢復將另行通知。   連雲港市民俗博物館:各項文化活動暫停舉辦。   連雲港市圖書館:暫停舉辦文化活動。   連雲港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原定開展的春節期間室內讀者活動全部暫停,後續開展時間另行通知。圖書借閱服務正常開放。
  • 廣州博物館開放時間是幾點?
    廣州博物館肇建於1929年,是廣東省乃至國內為數不多的早期博物館之一,館址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海樓。廣州博物館是華南首座博物館,它的創建是中國博物館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以"救亡圖存,開啟民智"為使命,對嶺南地區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上海:博物館美術館臨時閉館,圖書館提供線上服務,演出場館無需現場...
    昨夜今晨,上海各公共文化場館、劇院、演出團體等陸續更新防疫臨時舉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博物館初步決定閉館時間自1月24日(除夕)起至2月8日(正月十五)。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等本市各美術館均發布閉館通知,自1月24日(除夕)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告。上海圖書館(含徐家匯藏書樓、上圖書店、24小時自助借還亭)自1月24日(除夕)起臨時閉館,免除讀者在閉館期間產生的外借文獻逾期費用。
  • 廣州圖書館、博物館、華南植物園、公園等多處景點開放啦!
    溫馨提示公園內嚴禁進行聚眾性活動像唱歌、跳舞、打撲克、下棋、踢毽子等行為,都不能做除了公園外廣州的一些博物館也逐漸開放參觀NO.13廣州圖書館開放時間 9:00-16:00逢周三閉館廣州市圖書館於2020年3月15日起適度有序開放
  • 廣州圖書館、博物館、華南植物園……又有一批景點恢復開放啦!
    近期不光是很多景點公園開放了廣州的許多博物館、圖書館也陸續對外開放其中就包括之前很多粉絲詢問的廣州圖書館但是很多地方進入都需要提前預約廣州市圖書館廣州市圖書館於2020年3月15日起適度有序開放,現就調整的服務規則通告如下:
  • 羅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宣布閉館,各國博物館因疫情紛紛...
    參照《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博物館有序開放操作指引》,實行可控、有序參觀,提倡實名預約參觀和無現金支付,博物館將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手段為觀眾提供方便。 為確保安全,兩家博物館採取實時人流量控制,日接待量原則上不得超過承載量的50%,並分時段安排觀眾間隔性入館。所有觀眾要求佩戴口罩參觀。疫情期間博物館暫不提供講解及寄存服務。
  • 線上文化大餐!長沙文化服務24小時不打烊
    (《中流擊水——長沙近代歷史文化陳列》線上展廳)華聲在線2月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熊遠帆)虛擬展廳和VR漫遊、10萬餘冊電子書、 線上藝術課堂……現在,疫情防控不出門,長沙市民在家在線也能享受各種文化生活。
  • 上海博物館、科技館、大劇院等多場館閉館、取消新春演出
    臨時閉館的本區公共文化場館包括:區圖書館(總館、平涼分館、少兒分館)、區文化館、國歌展示館、各街道文化中心和圖書館、各高校和行業博物館。區圖書館閉館期間圖書逾期費不作計算。普陀區各公共文化場館將在春節期間,自1月24日(除夕)起臨時閉館,具體開館時間將另行通知。
  • 2019年廣州博物館免費開放日公布!
    十香園紀念館海珠區江南大道中懷德大街3號844107609:00-17:00粵海第一關紀念館海珠區黃埔石基村841357589:00-17:00免費開放,周一閉館白雲區民俗文化博物館白雲區均禾街均和墟一街1號(平和大押舊址)862007579:00-12:00、14:00-17:00廣州民俗博物館花都區新華街三華村107國道旁869033689:00-17:00
  • 大連森林動物園、博物館、冰雪嘉年華等今起閉館閉園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隨著疫情蔓延,新京報記者今日(1月25日)獲悉,遼寧省大連市森林動物園、博物館、圖書館等場所陸續宣布今起閉館閉園,包括冰雪嘉年華、民俗歡樂匯等活動也宣布暫時取消。重新開館時間未定,將另行通知。
  • 這個雙節假期,廣州各博物館為你準備了文化大餐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記者從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為迎接國慶中秋假期,廣州市屬博物館將圍繞節慶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展覽和文化活動,包括舉辦展覽22個(不含常設展覽),各類文化活動32個。各市屬博物館還紛紛推出中秋節特別活動,為市民歡度假期提供豐富的文化大餐。以下是部分展覽和文化活動的預告與介紹。
  • @天津人,躺在床上也能逛博物館?只要動動手指戳這裡→
    故宮的在線展館有非常多的內容供大家選擇,比如【數字文物庫】裡共有超過5萬件展品,包括《清明上河圖》等珍品。這些展品的照片可以無限放大,讓人不錯過每一個細節。比如匯集了故宮歷年展覽的【歷年展覽與陳列】,裡面有許多展覽可以在線觀看,包括卡地亞、千裡江山等熱門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