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持續惡化的新冠疫情仍是關注焦點。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12月7日表示,過去幾周,美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量佔到全球新增病例總數的三分之一。
疫情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新冠疫苗的審批時間表加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12月11日批准了輝瑞公司(Pfizer)新冠疫苗的緊急授權使用申請。但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認為,此次批准的疫苗不會對美國未來60天的疫情走向產生任何影響。
抗擊新冠疫情無疑將成為美國新政府最重要的議題。12月8日,拜登正式對外介紹新一屆政府的抗擊新冠疫情團隊。
此外,英國將於本月底結束「脫歐」過渡期,然而英國與歐盟分歧依舊。雙方僵局為何?如何破局?如何應對英國無協議脫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線華威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歐洲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Thiemo Fetzer作解讀。
輝瑞疫苗緊急獲批
當地時間12月11日晚間,《紐約時報》披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當天已批准了輝瑞公司(Pfizer)新冠疫苗的緊急授權使用申請。隨後,FDA在其官網也發布聲明,確認了這一消息。這是美國所批准的首款新冠疫苗。外媒報導稱,在獲得緊急使用授權後,首批約290萬劑輝瑞新冠疫苗將於本周被運往美國各地。
消息發布後,美國總統川普立即在推特上發布視頻,對此表示祝賀。他在視頻中說:「今天,我們國家創造了醫學奇蹟。短短9個月內,我們就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將會拯救數百萬人的生命,並徹底消滅新冠疫情大流行。」
然而,美國疾控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認為,此次批准的疫苗不會對美國未來60天的疫情走向產生任何影響。彭博社稱,美國的疫情防控措施毫無章法,後續的疫苗存儲和分發也面臨巨大挑戰。
此前,輝瑞新冠疫苗已於周二(12月8日)在英國開始進行接種。英國開展接種工作後出現了兩例嚴重的過敏反應,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批准輝瑞疫苗的英國藥監機構MHRA建議有過嚴重過敏史的居民不要接種疫苗,但同時表示,任何大規模疫苗接種都會出現過敏反應的案例,總體來說,接種新冠疫苗的收益大於風險。
美國FDA的專家委員會在周四(12月10日)的會議上也討論了英國出現的過敏反應。FDA表示,已經要求輝瑞在安全性追蹤研究裡囊括對過敏反應的分析,並且會在接種時給出相關的警告。
此前一天,FDA報告稱21720名在三期試驗中接種輝瑞疫苗的志願者中發現了4例貝爾氏麻痺症,即面癱,不過目前尚無明確證據將疫苗與面癱症狀聯繫起來。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序幕拉開的同時,歐美國家的疫情仍愈演愈烈。抗擊新冠疫情無疑將成為美國新政府最重要的議題。當地時間12月8日,拜登正式對外介紹新一屆政府的抗擊新冠疫情團隊。他表示,這一團隊雲集了「世界一流」的公共衛生專家,將在上任第一天就開始為美國人民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抗疫團隊中有一位成員將負責公平治療新冠肺炎病例、分發新冠疫苗等問題。
拜登還宣布了他明年1月就職後100天內的抗擊新冠疫情方案,具體為三大目標:讓1億美國人接種新冠疫苗、呼籲美國人自願戴口罩、讓大多數學校恢復線下授課。
「無協議脫歐」代價如何擔?
歐洲聯盟委員會12月10日發布後備方案,以應對年底可能發生的英國「無協議脫歐」,涉及漁業和航空、鐵路、公路的人員流動與貨物運輸。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2月9日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共進晚餐,以期推動年底前達成英歐未來關係協議。然而,雙方分歧依舊,決定於13日「最終決定」是否還有必要再談。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期間雙方的貿易、旅行和商業規則維持不變。雙方於3月啟動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期待在過渡期內達成協議。今年年底,過渡期將結束,如果沒有新的貿易規則出臺,那麼英歐每年規模近1萬億美元的雙邊貿易將承受不確定性。
雙方爭執不下的焦點問題有三個:歐盟國家在英國海域的捕魚權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英國不以降低監管標準和補貼來獲得競爭優勢;對未來出現爭端的解決機制。
談判為何陷入僵局?無協議脫歐會對雙方帶來怎樣的經濟衝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連線華威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歐洲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Thiemo Fetzer作解讀。
NBD:英歐談判陷入僵局的原因有哪些?
Thiemo Fetzer:歐盟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英國一方面想維繫零關稅的歐盟市場準入,同時又想要保留偏離當前公平競爭環境的權利。歐盟擔心英國會採用政府補助,或者降低環保,社會和勞工方面的標準來降低成本,從而讓歐盟企業處於競爭弱勢。這個問題是目前最主要的障礙。
歐盟堅持要有一個機制,以便在英國降低標準或不公平地補貼企業時,可以限制歐盟市場對英國的準入。英國雖然表示不會降低相關的標準,卻不願意把這項承諾寫進有法律效力的協定裡。
NBD:英國為何執著於捕魚權問題?
Thiemo Fetzer:我認為捕魚權有其重要性,但從宏觀層面來看,英國主要是拿捕魚權作談判籌碼。這一點上英國確實佔了上風,因為對於法國等歐洲國家而言,捕魚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經濟問題。
NBD:無協議脫歐對英歐雙方影響幾何?
Thiemo Fetzer:歐盟對無協議脫歐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其遭受的經濟衝擊將會更小,但是某些區域受到的影響可能會比別的區域更大。
英國將承受主要的經濟後果。1月31日生效的脫歐協議已經清楚顯示,英國將會迎來一場「硬脫歐」,因為即便達成了脫歐後的貿易協定,貿易成本和手續也將大幅度地增加,而很多企業和個人到最後一刻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這將導致英國脫離很多的跨境價值鏈,消費品價格和失業率上升,外國和國內投資下降,長時間的經濟增速放緩。許多類似的後果自2016年便開始顯現。
NBD:若無協議脫歐,雙方未來有怎樣的安排?
Thiemo Fetzer:歐盟手裡的籌碼更多,因為其經濟體量比英國大得多。歐盟會選擇性地向英國開出一些滿足自己需求的臨時協議和安排,比如確保航班和跨境電力運輸的延續。歐盟的談判優勢會更強,但雙方將繼續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展開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