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2020屆畢業生註定是非常特殊的一屆學生。」6月17日下午,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在會議中心104為第一批返校的2020屆畢業生代表講授「復學第一課」。副校長劉春江、王世傑,學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同30名畢業生代表一起,參與了這場有深度有格局的思政課。
在這場思政課中,信思金書記結合國家社會和學校發展熱點話題,從「疫情防控與制度優越性」「百廿歷程與大學精神」「青年人生與青春奮鬥」三個方面,與同學們展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思想交流。
疫情防控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優越性
疫情是危機更是大考。信思金書記從三個方面深刻闡釋了黨領導人民開展疫情防控偉大鬥爭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越性。
他指出,從指導思想來看,疫情防控鬥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從防控實踐來看,疫情防控鬥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社會動員力,體現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體現了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以及黨組織的廣泛動員優勢。
從國際比較來看,疫情防控鬥爭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力量、擔當和胸懷,疫情防控展示了中國力量、展現出了中國擔當和中國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胸懷。
信思金書記還結合學校疫情防控鬥爭,指出學校疫情防控的階段性重要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黨的領導的制度優勢的集中體現。他強調,疫情期間,學校嚴格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教育部、湖北省防控工作要求,將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紮實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當前,本學期的線上教學、線上就業招聘、線上答辯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同學們也在分次分批有序返校。
他希望同學們全面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覺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122年辦學歷史充分彰顯「厚德博學、追求卓越」大學精神
信思金書記與同學們一道回顧了武漢理工大學百年辦學歷史,概述了武漢理工大學合併組建二十周年取得的成果,講述校友的勵志故事,激勵同學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
他指出,教澤綿長的辦學歷史深刻詮釋了學校先輩們教育報國的初心。「老三校」的辦學歷史銘刻著先輩們懷愛國之心、揚報國之志,篳路藍縷、開基創業的不朽傳奇,體現了學校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光榮傳統和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承載了全體師生和校友上下求索的光榮與夢想。
二十年融合奮進的歷史充分展現了武漢理工人追求卓越的新面貌。在這二十年中,學校學科建設實現歷史性飛躍,人才隊伍建設水平顯著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國際合作能力與影響力顯著提升,辦學保障條件也得到明顯改善。
他強調,正是六十萬校友拼搏奮進的歷史沉澱形成了武漢理工人愛校、榮校、興校的優良傳統。母校已是廣大校友難以割捨的情感寄託之所,與母校的共同體意識已融入廣大校友的精神血脈,興校已經成為廣大校友共同的行動自覺。
信思金書記希望同學們時刻謹記自己「武漢理工人」的身份,用實際行動維護母校聲譽、關心支持母校發展,與武漢理工大學一道開創美好未來!
青年要在與時代同行、與祖國同奮進中實現人生價值
信思金書記對同學們寄予厚望,他以一個師長的視角,與同學們暢談青年人生與青春奮鬥。
他指出,青年要與所處的時代同頻共振。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的鮮活事例,生動地詮釋了我們所處的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適合青年成長的時代,每一代青年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謀劃人生、創造歷史,充分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
他強調,青春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才會大放異彩。基層是希望的田野,也是夢想的沃土。他希望同學們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書寫更加光輝燦爛的人生。
最後,信思金書記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寄語:「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勉勵同學們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在奮鬥中成就幸福人生。
信思金書記的授課內容豐富、感情真摯,讓同學們不僅從知識層面學習了「怎麼看」,還從實踐層面領會了「怎麼幹」。各位畢業生代表現場與信書記交流互動,紛紛暢談自己的感悟體會。
理學院工程力學本科生田龍歡表示,在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我不僅見識到了普通群眾對戰勝疫情的決心和深厚的家國情懷,更體會到了黨員和各級幹部奮戰一線的辛苦。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牢記抗疫精神,牢記學校教誨,克難奮進、不負青春!
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塗夢表示,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參與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在此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制度優勢,以後遇到任何艱難困苦我都會想起抗疫過程中的難忘時光,勇往直前、奮力拼搏。
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研究生李良棟表示,疫情期間,廣大校友和學校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我作為在校學子也一定不負期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校「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大學理想添磚加瓦。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礦業工程博士生易浩表示,我將牢記母校對我們的期待,懷揣夢想、不忘初心,將自己的事業與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需求結合起來,在廣闊的社會舞臺中踐行和傳遞武漢理工人的精神和追求,讓卓越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生孟甲申表示,當今,國際競爭已變成了科技的競爭,作為大學生,要堅持信仰,學好知識和本領,努力奮鬥、擔當責任,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信息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研究生劉斌表示,在理工大七年的學習經歷讓我收穫了知識技能、鍛造了優良品格,今後我也將繼續腳踏實地、努力奮鬥,再譜華章。
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本科生張源琪表示,我是一名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我們的誓言是「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去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我們將繼續錘鍊自身能力,接過學長學姐們愛的接力棒,去完成這件接力希望、實現夢想的光榮事業。
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研究生陳倩文表示,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我願繼續在輔導員的崗位上堅定初心夢想,完成「青春與青春」的接力,讓青春在奮鬥中綻放意義和價值,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絢麗光彩。
副校長王世傑在總結髮言中指出,此次思政課,是在疫情防控持久戰和畢業就業攻堅戰兩大「戰役」複合疊加的特殊時期講授的特殊一課,既是一次情感交流互動課,也是一次師生聯學共進課,更是一堂有意義的專題微黨課,要通過年級雲周會、主題雲班會等形式,廣泛組織學生學習這堂思政課和微黨課,引導廣大學生積蓄起幹事創業的磅礴力量,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據悉,根據教育部和湖北省的統一部署,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學校從6月8日起,安排現居住境內畢業年級和有科研任務的學生按照「分期分批、分區錯時、自願申請」的原則有序返校,第一批返校的學生有800名左右。
中國教育在線 記者:昶喜 通訊員:張思捷 攝影:萬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