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家長可以了解下英國「自由」式學前教育課程理念

2020-09-03 攢學費的奶爸

英國學前教育課程在英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宗教情感、自由主義、人文主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之下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自由人文與傳統課程緊密相結合的學前教育課程。為此,探討英國的學前教育思想與課程設置現狀,可以為我國學前教育課程及學前教育發展提供參考。


一、英國「自由」式學前教育思想與課程設置


(一)英國基於「自然」的自由理念



英國學前教育界一直把幼兒的性格塑造、社會交往與情感發展放在首位。英國幼兒園最初起源於19世紀上半葉,正是自由主義理論盛行的黃金年代,這也為後來英國學前教育課程「自然狀態」的自由理念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礎。


求真的自然實證主義一直是英國的思想傳統。17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提出的「自然法」,強調以「自然狀態」的自由為基礎的個人本位思想,為英國自然的自由打下基礎。洛克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霍布斯的思想,並在其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個體人格的實現是人自我釋放,積極主動地自我創造過程。」這一自由主義思想的重要命題,也為英國自由文化傳統描繪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世紀初,歐文最初在建立幼兒學校時就提出教育不應僅僅只局限於課本,應當全面促進幼兒的發展,更多的幫助幼兒養成能夠增進幸福的情感和習慣。他強調入的原初自然性、內在發展性以及發展的自由性。20世紀著名教育家尼爾在建立夏山學校時也秉承著將基礎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鼓勵教師及學生在自然中探索,在生活中學習。著名生物學及赫胥黎強調自由教育就是在自然規律方面的智力訓練;尼爾認為自由是每個人生而具有的權利,兒童的職責就是過自己的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在多領域多因素的影響之下成就了英國自由文化的基調,這也為英國學前教育課程中「自然狀態」的自由教育產生了最直接和深入的影響。


(二)英國自由教育理念在課程設置中的體現



英國學前教育課程設置主要涉及六大領域,分別為藝術;語言發展;早期數學體驗;個人、社會和情感發展;身體發展和運動;了解和認識我們的世界。孩子們在園中通過遊戲及其他相關體驗來感受此類課程。


此類課程相對注重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在此類課程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和營造輕鬆愉快的環境,讓幼兒進行大膽的創作。同時在教師的不斷激發和鼓勵下,幼兒可以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提升自身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與我國教育不同的是,此類課程更加注重幼兒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作品最終呈現的結果並不是活動的重點,教師會針對幼兒自身特點和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對幼兒採取鼓勵性評價,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創作的自信心和創造潛能。


2.語言發展


有關語言和讀寫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幼兒懂得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情感,並且可以在與同伴及成年人交往的過程中傾聽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需根據每名幼兒自身的特點制訂專門的讀寫計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同時,也會通過談話會、故事分享、詩歌朗誦等多種日常活動增加幼兒對於語言活動的興趣、傾聽他人觀點和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幼兒進行平等且有價值的對話,耐心傾聽幼兒的觀點問題等,鼓勵幼兒更多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並且在對話的過程中儘可能的使用更多更豐富的詞彙。語言類的活動既可以幫助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又可以在與他人的溝通交往過程中獲取有效信息,拓寬視野,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3.早期數學體驗


英國學前教育將早期的數學體驗融入到了幼兒每天的日常活動之中。通過讓幼兒統計幼兒園中樹木的數量,採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和比較物體的大小,按照數字的順序尋找目標物等方式,幫助幼兒將抽象的數理邏輯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此類課程不再是局限於課本甚至是課堂中的死知識,而是通過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和鼓勵,幫助幼兒在不同的背景之下體驗數學知識,使幼兒可以在遊戲和生活中獲取有關時間、順序、數字、圖形等看似抽象複雜的數學知識。


4.個人、社會和情感發展


這一領域與我國學前教育課程中的社會領域內容相類似,是通過幫助幼兒更好的發展個人及社會情感,以促進幼兒在其他學習領域方面取得成功。在這一領域活動中,教師通過組織各方力量,不僅僅只是將活動的範圍局限於課堂或幼兒園中,還會尋求家長及社區等多方力量一同為幼兒創造一個輕鬆愉快,富有安全感的環境。在幼兒園中,教師通過小組活動,課外遊戲活動等方式,以「遊戲和活動」為課程形態的基礎,踐行著英國學前教育課程中「自然自由」的文化傳統,將幼兒個體與自由文化相互融合。同時,也會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資源,邀請家長與幼兒一同參與到活動中,如親子運動會、野營、外出參觀等,既拉近了親子之間的距離又為幼兒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社會交往機會。此外幼兒園也會聯合周邊的社區公司等,不定期舉辦公益活動、節日慶典等,幫助幼兒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


5.身體發展和運動


有關幼兒身體發展和運動的課程主要通過鍛鍊幼兒的走、跑、跳、爬行、平衡、踢、敲擊、扔和抓取等方面的能力幫助孩子發展平衡能力、控制、合作能力,以及提高對尺寸、空間和方向的意識。這與英國教育家們所鼓勵並主張提供機會讓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的理念相一致。如歐文特別鼓勵兒童到所能接觸到的地方,如果園、田地、森林等去尋找自己認為最有用、最有必要了解的事物。雷迪也認為「學校不應成為一塊人工造成的地方,專靠書本為媒,而不與生活相通連,學校應成為一個真實的、實際的、兒童能在該處發現自己的小世界。」英國的學前教育機構通過創設幼兒園整體環境和班級特色環境,充分發掘區域活動中潛在的教育價值,使幼兒在玩泥巴、打雪仗、堆沙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大小肌肉群的發展。此外英國學前教育機構還會充分利用家長及社區資源,定期帶領幼兒去野外、博物館、警察局等幼兒園之外的場所,既擴大了幼兒的視野,豐富了幼兒的認知也鍛鍊了幼兒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由於在戶外遊戲活動時幼兒所面對的危險因素和不可控因素更多,幼兒園會在幼兒入園和外出前都與家長籤訂相關的安全協定,同時也會嚴格把控師幼比,在保障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幼兒最大的自由和快樂,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6.了解和認識我們的世界


此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初步接觸歷史、地理、科學等領域的知識。幼兒園會通過採用個體與集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組織帶領幼兒到戶外遊戲活動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親近自然,更好的與大自然接觸。使得幼兒在與自然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實現對周圍世界的探索,教師通過有意識的引導和鼓勵,培養幼兒主動感知和觀察的能力。此外,幼兒園也會通過與周邊社區及社會資源建立聯繫,幫助幼兒參與體驗不同的環境和社會活動,促進幼兒的身心及社會性發展。


二 「自由」式教育對學前兒童成長的意義


(一)「自由」式教育能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



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發現幼兒之間的差距,並且尊重此類差距。在面對不同幼兒時,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也要有所不同,以便更好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所謂個性在心理學中是指個體心理傾向、心理過程的特點;在教育學領域,個性被定義為:「個體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通過與後天環境(主要為教育)的相互作用(內化、外化),而形成有利於自身解放的由多種素質(體能智能、活動能力、道德品質、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獨特整體。」本文所提到的「自由教育」就是要尊崇幼兒個性的發展,教師通過有意識的創設機會讓幼兒在與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互動中自由快樂的成長,而不再是傳統教育中的將幼兒束縛起來,對幼兒的評價也不僅僅局限於結果的評價,而是更加關注活動的過程,給予幼兒更自由的活動空間,更多的選擇,更廣泛的思考,最大程度的遵從幼兒個性的發展。


(二)「自由」式教育能促進兒童創意思維的發展


創意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思維活動認識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獨創性成果的思維方式。它在幼兒社會性發展、藝術創作領域和思維發展過程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主要具有獨創性、求異性和開放性這三個明顯的特徵。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成長的環境,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家庭教養方式等內外部因素都會對幼兒的創意思維造成影響。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河流等也會幫助幼兒插上幻想的翅膀。但就目前我國現行的教育模式來看很大程度上會束縛兒童的想像力。以現行的美術領域活動為例,傳統的美術教育往往更加注重作品的構圖、配色或作品與實物的相似程度,往往忽視了對幼兒美術興趣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英國「自由教育」的理念通過帶領幼兒走進自然融入自然,讓幼兒自主探索和發現。既遵循了幼兒興趣的發展,又培養了幼兒探索發現和觀察的能力。此外學齡前期的幼兒最為明顯的性格特徵就是好學好動好模仿,這也恰恰就是他們探索世界和獲得對世界初步認知的主要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作為教師或家長可以對幼兒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教養,便能很好的促進幼兒創意思維能力的發展,反之則相反。在英國學前教育課程模式中,更多採用的是相對自由的教育模式,給予幼兒更大的空間,更多的選擇權和更多探索的機會,加上教師有意識的鼓勵和引導,使得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健康領域目標中有提到,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應從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有意識的創設有利於幼兒身心發展的戶外活動環境和場地,並且針對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提供材料和支持,樹立起「戶外活動是幼兒的活動,戶外時間是幼兒的時間,教師必須從中抽離出來,將活動和遊戲的自主權交還給幼兒,讓幼兒成為戶外活動真正的主人」的理念,最大程度的促進幼兒的發展。


(三)「自由」式教育能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是指幼兒在社會中產生的必須的知識技能、行為規範和價值觀念,換而言之,是指兒童從自然人轉化為社會所需要的人。英國的學前教育界一直把幼兒的個性塑造、社會交往與情感發展放在首位。學前教育課程作為文化的載體,既要引領兒童超越自然性走向社會生活,又要呵護兒童的自然性,為兒童提供自由生長的空間。幼兒在自然環境和幼兒園區域環境中遊戲與活動,既親近了解了自然,又在遊戲的過程中產生與幼兒、教師等的社會性的交往,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對他人的認識、理解、關愛等社會性能力。此外,在英國學前教育的「自然」式教育理念中還會特別注意幼兒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在幼兒成長和社會交往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不但會對幼兒當前社會交往行為造成影響也會對幼兒成年之後的表現有所影響。教師在組織藝術類課程活動時,會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而不是單純的注重結果,同時還會針對幼兒不同的發展特點及個性特徵有針對性的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在活動組織的過程中教師會通過親和的態度採用鼓勵性的語言,鼓勵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大膽向他人進行展示,幼兒在展示自己作品的過程中不但增強了自信心的發展,也促進了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原文出處: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 G511

相關焦點

  • 香港幼兒家長如何影響學前教育?
    尤其是2007年學券制推行以後,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政府將選擇權交到家長手中,學校需要通過各種形式與家長溝通,從而保障學校的生源。家長對香港學前教育的影響不容忽視。 其實,家長對學前教育的影響從他們選擇幼稚園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香港家長如何選擇幼稚園?
  • 黃浦:辦人民滿意幼兒喜歡的學前教育
    為保障適齡幼兒入園需求,全面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對公平、科學、優質學前教育的期盼,黃浦在區域整體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背景下,堅持「辦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辦幼兒喜歡的學前教育」,通過完善服務體系、優化規劃布局、提升保教質量、強化專業能力等舉措,實現學前教育質量穩步提升,促進每一個幼兒健康、快樂發展。近期筆者走進區域內的園所,實地感受一所所幼兒園結合發展實際所創辦出的特色品質。
  • 幼兒學前教育目的是什麼?英式早教方式成關注焦點
    第一,快速吸收並習得新的知識、經驗幼兒是充滿潛能的獨立個體,這一階段的幼兒有許多敏感期、關鍵期,也是幼兒學習某種技能最快速的時期,錯過將無法彌補。要是給幼兒一個材料豐富、有意義的環境,幼兒會無意識地快速吸收知識。比如0-3歲的幼兒具有熟練掌握他所在文化環境下的母語的能力。
  • 廣州天河區新添一家私立幼兒園,引入英國教育部幼教理念
    來自英國教育部的推薦隨著越來越多英國教育機構與中國國內開展合作,英國早期基礎教育體系如今愈發受到中國家長和幼教人士的關注,。,園區總共可以容納450名學生。據了解,EYFS課程模式深受福祿貝爾、蒙臺梭利、義大利瑞吉歐、華福德教育理念啟發,結合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觀念,致力於將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相融合,創設浸潤式英語、中文雙語學習、生活的環境,課程內容多元化,致力培養每個孩子成為健康、自信、有能力、有責任心且掌握多語言的世界公民。
  • 英孚幼兒英語探索課程亮相重慶 全人教育理念一站式解鎖「全能寶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25日20時57分訊(廖鳳 王露露)在日前英孚教育舉辦的2019幼兒英語教育高峰論壇活動上,英孚青少兒英語全新幼兒英語探索課程在重慶亮相,新課程在培養孩子英語能力的同時,落實全人教育理念,幫助軟技能提升及性格養成
  • 特色課程 | 如何做好幼兒入園準備?「入園適應」完美Get
    特色課程 | 如何做好幼兒入園準備?使命:致力於打造一所創新性、公益性、示範性的兒童探索館,將國際兒童博物館先進教育理念與中國兒童教育發展實際相結合,探索兒童學前教育新途徑,提供中國兒童學前教育改革新思路。
  • 高瞻課程中幼兒教師角色定位及啟示
    該課程開展了一系列以關鍵經驗為主要學習內容,以計劃、行動和反思(plan-do-review)為基本教學方式的教育活動。到目前為止,高瞻課程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不斷建構,已經成為國內外學前教育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幼兒園課程模式。高瞻課程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託,主張幼兒是在主動操作及與成人的積極互動中主動建構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的[1]4。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是高瞻課程的核心價值理念。
  • 阿斯頓帕克教育集團 自主研發多元化特色課程,滿足幼兒個性發展
    若在這一時期內,對幼兒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可以增強孩子的表達以及為人處世的能力,促進孩子身體的生長發育、健全人格、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想像力豐富都將起到重大作用。近年來,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人們談論的熱點。
  • 成人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學前教育史》複習題三
    成人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學前教育史》複習題三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德國18、二戰後蘇聯最主要的學前教育機構是( )。
  • 英孚發力幼兒英語賽道,高配產品解決家長選擇焦慮症
    另外,隨著現代社會人才競爭的加劇,以及精英教育意識的普及,家長也需要孩子在幼兒園外,有附加的學習補充,比如說語培、藝術、STEAM等多樣化的課程成為家長追逐的對象。儘管在政策和家長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迎來高速增長,但學前教育行業依然亂象叢生,比如,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水平良莠不齊,市場需求很難被滿足。
  • 清華發起全人教育課程研究 體育將成幼兒課程重點
    10月22日,一場關於創新幼兒教育課程的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這是由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首次發起的「生態融合全人教育(學前段)課程研究」開題報告會,包括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在內的全國各地知名學前教育專家參加了課題研討
  • 做專業的幼兒教師——《幼兒園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課程實施能力...
    ,集團特別組織了為期一周的《幼兒園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發展》培訓,邀請了浙江省學前教育領域多名專家來園為全體教師開展專題講座。李克建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課程與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
  • 學前教育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學前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是家長和青年教師利用各種方法和對象,系統地、有計劃地、科學地促進幼兒大腦發育,從而提高幼兒大腦各部分功能的一種教育。那麼學前教育專業的主修課程有哪些呢?課程的難度會不會很大呢?和首度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名家言論]學前教育課程組織的基本原則(一)
    通過節日,可以使幼兒了解民族文化傳統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性。3. 依據時令、節氣變化規律組織課程人的生活是在特定時間、空間是展開的。生活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然界的變化引起的。時令、節氣是自然界變化的具體化。於是,植物、自然現象、氣候變遷等與時令、節氣有關的方面就成為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參照系。幼兒對這些自然規律感受真切,但難於理解,因而易生好奇。
  • 民辦幼兒園已達16萬所,學前教育都有哪些主流課程?
    但同時,通過學前教育機構問題事件頻發也讓我們窺知,學前教育仍是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教育資源匱乏、教師資源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都給學前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影響和羈絆。由此,行業發展及規範問題也得到廣泛重視。 那麼目前在國際教育行業,學前教育都存在哪幾種主流理念?國際學校都在使用哪些學前教育課程?
  • 2019年,我們「追」過的那些「學前教育」
    對此,錢園長提出:與家長進行課程共建、保持良好溝通、並讓家長認同學校,是民辦幼兒園園長的重任。LUC(The Little Urban Center),是一家靠「口碑」擴張的學前教育機構。從一所小而美的雙語學前機構起家,從創校到19年,僅僅用了7年的時間,就在上海穩穩噹噹開出了三家分校。
  • 什麼是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一塊木板此刻是一座獨木橋,下一刻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山坡,再下一刻又可能會變成一頂轎子,孩子們的玩法五花八門,創造的驚喜層出不窮。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學的保育教育就是要倡導幼兒園和家庭理解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絕不能進行「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 杭州首家森林幼兒園探索體驗式教學 STEAM模式融入學前教育
    從臺灣來到大陸發展的杭州愛爾堡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林佳燕說,小朋友通過體驗活動將更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工作、老師的辛苦以及在幼兒園需要遵守的禮儀和學習態度。  林佳燕介紹,這種STEAM戶外體驗式教學是英倫森林幼兒園的特色,「讓孩子放開天性盡情享受玩耍的樂趣,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其探索的好奇心及各方面能力素質,讓小朋友在更加輕鬆自由的環境中獲得成長。」
  • 要點指南:園所師資、課程體系、教學理念、家園配合......
    國際幼兒園國際化教學理念特色鮮明,課程圍繞歐美國家主流課程體系,如蒙特梭利課程體系、樂吉歐幼教體系、華德福「全人」教育體系、英國EYFS教育體系、IBPYP體系等。對於想要一直走體制外教育路線的家庭,比較適合。
  • 瓊臺兩岸幼兒教育專家海口探討學前教育
    ,海南省學前教育高端課程發布會暨幼兒品德教育研討會在海口舉行,瓊臺兩地幼兒教育專家匯聚探討分享優秀學前教育課程的理念和方式等,吸引了海南各地逾百名幼兒教師前來觀摩學習。 陳少婷 攝   中新網海口11月20日電 (陳少婷)11月20日,海南省學前教育高端課程發布會暨幼兒品德教育研討會在海口舉行,瓊臺兩地幼兒教育專家共同探討分享優秀學前教育課程的理念和方式等,吸引了海南各地逾百名幼兒教師前來觀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