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書送福!湖南女子學院舉辦首屆大學生女書書法大賽優秀作品展
三湘都市報1月5日訊(通訊員 周紅金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展示學校女書文化研究與傳播的特色,豐富大學生的在校生活,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近日,湖南女子學院「文化傳承·睿智創新」首屆大學生女書書法大賽優秀作品展暨女書送福活動舉行。
-
研學課堂傳承女書
8月18日,江永縣女書生態博物館研學課堂,女書傳人給學員講解女紅繡制方法。暑假期間,該縣舉辦女書文化研學夏令營,來自全國各地的24名女書愛好者齊聚女書發源地,通過女書認讀、女歌吟唱、女紅製作以及女子成人禮體驗等的免費學習,傳承「非遺」文化。
-
「女書」 一種神奇的文字
「女書」,作為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種女性文字,它起源於中國南部湖南省的江永縣,所以又名江永女書。以前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及其毗鄰的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大瑤山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婦女之間流行、傳承的神秘文字。根據「女書」象形字、會意字構成中反映的文身習俗、「幹欄」住宅建築特色、稻作文化及鳥圖騰文化現象。女書為什麼會存在女書的存在,主要是由於中國過去的舊思想使當地女性不可以讀書識字:即她們所謂的「男書」,所以當地的女性發明了女書,以作為姊女未妯娌之間的秘密通訊方式。女書嚴禁男子學習,而一般男子亦會把女書當成是普通的花紋。女書的存在已經超過數百年。
-
【最美基層文化人】胡欣:一個女書文字就是一段美麗故事
2000年,普美村辦了個女書學習班,召集了當地的一些農家婦女在閒暇時間學習女書,胡欣的母親就是其中一名學員。當時,年僅12歲的胡欣在家中看到媽媽練習女書,便對女書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小小年紀的她,不但為女書的美麗所折服,而且暗下決心,要把探索女書精神,傳承女書文化作為畢生追求。 此後10多年,胡欣潛心學習女書。在中專學習期間,雖然學習任務繁重,但她一直沒有停止學習女書的腳步。
-
女書是「閨中密語」嗎? 實為公開信(圖)
女書是「閨中密語」嗎? -趙麗明 女書是流傳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瀟水流域的農家女專用文字,主要用於訴苦。女書字符為斜體,呈「多」字形,是方塊漢字的一種變異形態。這是一種音符字音節表音文字,每個人基本用字有五百個左右,可以完整地記錄當地漢語方言土話。
-
土地與神祇|江永:女書與姊妹神
然而,當我們詢問當地人是否了解女書時,得到的回答卻往往是,「知道有個女書園,但不了解」,「外面的人對這個感興趣,我們本地人不感興趣。」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差?中國女書村。臧繼賢 攝。真正的問題或許是,三十多年來,江永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都發生巨變,失去了傳統土壤的女書文化如何繼續存在?
-
中國歷史唯一的一種亞文化——女書
女書 - 字面上是「女性寫作」 - 是湖南省農民在十九,二十世紀的一個秘密文字。女書是女性獨有的,從未教過男人。直到20世紀80年代,它的存在幾乎是公眾所不知道的。這些婦女誰使用女書,為什麼他們覺得需要發明自己的秘密文字?這是中國歷史上迷人的一段亞文化。
-
探秘瀕臨消失的音節文字——女書
高大的門樓圍架著護欄,看來正在修整,木質樓牌上書:中國女書邨。是的,這就是神秘的女書文化集中傳承地。農田周邊,一條小路蜿蜒深入,順著小路就看見立著的石碑:江永女書。路邊野花爛漫,荒野耕牛覓食,田間農人鋤地,好一派田園自然風光。路牌指示著浦尾村和女書博物館的方位,就在鵝暖石鋪裝的道路盡頭。
-
神秘「女書禮」 送給母親的精神之光
愛媽媽,就送她神秘「女書禮」母親節,喜愛湖湘文化的你,會送給母親怎樣一份極具底蘊的中國味道的神秘禮物呢?有一種文化,專屬於女子,有一種文字,只在母親和姐妹之間傳情表意。沒錯,這就是獨特又神秘的「女書」。女書,散發著母性永恆的光芒湖南有一種這樣的文字:如美人魚,字形婀娜美麗、筆畫纖細均勻,只在女性之中傳承使用。這就是人類迄今唯一現存的女性文字和女性文獻——女書。女書發源於湖南永州市的江永縣。在古代,女子不能讀書。
-
In pics丨傳承女書文化 The culture of Nvshu
11月21日,江永縣蘭溪瑤族鄉勾藍瑤村,何靜華在指導女書愛好者書寫女書。今年85歲的何靜華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女書的傳承人,3年前,因腦梗塞導致半身不遂,但她仍然堅持傳承女書文化。數十年來,她一直義務傳授女書文化,讀唱原生態女歌。目前,何靜華已教授了2300多名學生。
-
書法家用本民族文字在紙上共書「羊」字(組圖)
從右至左分別為:漢字(漢族)、彝文(彝族)、女書(漢族)、蒙古文(蒙族)、藏文(藏族)、傣繃文(傣族)、東巴文(納西族)、哈薩克文(哈薩克族)。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禮維):再過半個月就是春節,中國農曆羊年即將到來。在不久前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我們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字傳承》展覽上,各民族的書法家用他們本民族的文字在一張紙上同寫了一個「羊」字,表達對羊年到來的祝賀。
-
字播預告 | Noto Sans 家族迎來女書字體
女書最初的發明使用者在性別歧視而不允許接受教育的條件下,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文字體系,成為人類歷史上一個神奇的文化現象。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通過幾代學者的努力,這種罕見的女性字符才逐漸被世界所了解和關注。中國政府也開始重視保護女書,並於 2006 年將其選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女書」
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就顯示出古越文化的特徵,如女書中的鳥圖騰文化、稻作文化、紋身習俗等,顯然反映了女書字符創始者是古越人。從女書文字結構反映的地域特點分析,它的創始者生活在南方。例如,甲骨文以屋內起火為「災」,而女書則以水淹沒腳為「災」,足見其創始者生活在多水的南方。
-
江永職中:女書走進課堂 弘揚特色文化
本網訊(通訊員 劉君 林滿仔)近日,江永女書園副館長、女書傳人胡詩婷到江永職中開展「女書文化進課堂」展示活動,讓更多學生了解女書文化,感受女書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課堂上,胡老師用板書構建出簡要的知識框架,從女書的產生、發源,女書的體系構成,女書的形式等幾個角度給同學們做了詳細的介紹,重點講解女書的書寫特點,並當場為同學們展示了女書作品《女兒經》。隨後胡老師親自為學生教授女書刺繡,將女書文化融入服裝專業的實踐操作中,在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的同時,弘揚江永本土的特色文化。
-
青島畫院張穎:書以載道是中國書法的重要原則
中國文字催生了書法的誕生,書法與文字相表裡,文字源於古人的生活狀態和思維方式,書法反映書寫者的文化精神。劉熙載說:「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中國書法能將文字書寫上升為獨立的藝術門類,書以載道的文化傳統至關重要。在張穎三十多年的書法學習歷程中,她逐漸感悟到書以載道是中國書法的重要原則,遂梳理個人學書的歷程,與讀者分享學習感悟。
-
顏值高書法好,80後女書法博士霍超,書作被中國書法博物館收藏!
這幅章草作品繼承了小篆書的陰柔婉轉,又收斂了隸書的波折出鋒,沒有常見的粗率、肆意和強硬,筆畫多圓轉靈活,轉折處多用暗過,既有文弱之像,又具文雅氣息,盡顯文化本質。整幅作品給人以輕鬆隨意之感,而這幅功底不俗的作品出自一位80後女書法家——霍超之手。
-
《我們來了》學習女書文化 獨特發音讓汪涵、關之琳捧腹
《我們來了》節目組學習女書文化。關之琳洗手做羹湯。紅網時刻長沙8月31日訊(記者 朱青)2011年,電影《雪花秘扇》將神秘的女書文化搬上銀幕,起源於湖南永州市江永縣的這種專屬於女性的文字被全世界關注。在9月1日的《我們來了》第三站中,汪涵、吳秀波將帶領關之琳、陳妍希等明星集體亮相永州學習女書,這讓女嘉賓們直呼很神奇。關之琳做臘肉飯獲點讚關之琳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不食人間煙火,難以想像她像普通女子那樣洗手做羹湯的模樣。在本期節目中,關姐姐再次展露不為人知的一面,親自淘米做起了臘肉飯!關之琳淘米很是講究,只見她用纖細的雙手仔細掏著,像在給米粒們按摩。
-
看古代女人如何分享閨中秘事 世上唯一女性文字再傳承
而這電影中,神秘又專屬女人的文字便是「女書」。 日前,作為出生於女書故鄉湖南江永,曾在上海音樂學院讀書的吳思慕把其帶到了上海,期望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古老而又神秘的女性文字。 古代女人間的閨中文字人死書焚 女書,湖南江永女書專用的漢語方言音節表音文字。
-
中南民族大學傳承民族文化 畢業生訂製女書版畢業禮
在每個鑰匙扣上,用漢字和女書刻印著每位畢業生的名字。 女書,作為世界上發現的唯一女性文字,是一種以前在我國湖南省江永縣及其毗鄰的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的大瑤山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婦女之間流行、傳承的神秘文字。女書字形呈長菱形,字體秀麗娟細,造型奇特,也被稱為「蚊形字」,靠著母傳女、老傳少,一代代傳下來。